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

    • 资源ID:12964820       资源大小:30.59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

    1、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一、情绪情感概述(一)情绪情感的概念1、定义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情绪与情感的区别:(1)情绪与情感的产生基础不同情绪更多是与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而情感则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2)情绪与情感的表现形式不同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暂时性、冲动性和外显性。 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和内隐性。(3)情绪与情感发生、发展的时间不同 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于后。情绪与情感的联系(1)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2)对人类而言,

    2、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表现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影响。3、情绪与情感的功能(1)信号功能(2)感染功能(3)调节功能(二)情绪与情感的机体变化1、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2、机体外部的表情变化 表情指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包括: 面部表情 身段表情 言语表情二、情绪与情感体验(一)情绪的强度(二)情绪的紧张度(三)情绪的快感度(四)情绪的复杂度三、情绪与情感的种类(一)情绪的种类1、心境 心境是一种带有渲染作用的,比较持久而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生活的情绪状态。 心境的特点:弥散性2、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激情状态下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3、应激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

    3、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应激状态下个体的身体机能将得到极大的激发。 频繁的应激容易破坏身体的免疫机能,影响身体健康。心理视窗应激的影响 霍姆斯和瑞(HolmesRahe,1967)编制了一个应激评定量表。这个量表指出大量应激由43种不同的经历造成。 霍姆斯和瑞把一年中个人所受应激事件的总和150或更高的值定为生活转折点。如果这年的生活事件变化值在150199之间,那么下一年有37%的可能患病;若分值在200299之间,则患病的可能性为51%;若分值在300以上,则患病的可能性为79%。这就是说,应激程度越大,患病的可能性也越大。(二)情感的种类1、道德感 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

    4、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2、理智感 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3、美感 美感是人们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的审美标准对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四、挫折(一)挫折的概念 挫折是一个人的目的性行为受到阻碍或中断时所感受到的情绪体验。(二)挫折后的表现形式1、挫折后的积极表现形式 升华 补偿 改变策略2、挫折后消极的表现形式 攻击行为 固执行为 退化行为 白日梦 逆反3、挫折后妥协的表现形式 自我安慰 自我整饰 推诿(三)处理挫折的策略1、情境转移2、精神宣泄3、代偿转移4、心理咨询5、宽容受挫者第三节 意志过程一、意志概述(一)意志的概念1、

    5、意志的定义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2、意志的特征 (1)有明确的目的性 (2)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以随意动作为基础(二)意志与认知、情感的关系1、意志与认知的关系 意志是在认识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意志对认识活动过程有巨大的影响。 2、意志与情绪情感的关系 情绪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或阻力。 意志对情绪有调节、控制作用。二、意志的过程(一)采取决定阶段1、动机斗争 动机斗争的类型 双趋斗争 双避斗争 趋避斗争 2、目的的确定 3、选择行动的方法(二)执行决定阶段1、意志对行动的调节2、克服内外困难3、经受成败的考验三、意志的品质(

    6、一)自觉性(二)果断性(三)自制性(四)坚持性第三章 心理状态第一节 心理状态概述一、心理状态的概念(一)心理状态的定义 心理状态是个体在面临一定情境时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状况与特征。(二)心理状态的特点1、动态性2、直接现实性3、综合性二、心理状态与脑的激活(一)睡眠状态(二)觉醒状态(三)注意状态(四)应激状态三、心理状态与自我觉知 意识状态 无意识状态第二节 注意一、注意概述(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与集中性。 注意的特性 选择(指向)性 集中性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注意是一种信息的内部选择机制。注意与心理过程的关系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7、,而是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状态。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 保持功能 调节和监督功能(二)注意产生的条件 根据注意产生和保持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注意可以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1、 不随意注意产生的条件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不随意注意产生的条件(1)客观因素 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 刺激物的变化 刺激物的新异性(2)主观因素 主体的个性倾向性 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知识经验2、 随意注意保持的条件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保持随意注意的条件 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 培养间接兴趣。

    8、间接兴趣:对活动的结果的兴趣 直接兴趣: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 合理地组织活动。 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3、 随意后注意产生的条件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的目的,但几乎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后注意产生的条件:练习与熟练。二、注意的特征(品质)(一)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知觉对象的特点。 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二)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一个对象或一定的活动上而不发生变化的特性。 狭义的注意稳定:保持在一个对象上 广义的注意稳定:保持在一种活动上影响注意

    9、稳定性的因素 对象的特点 主体的状态 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 注意分散(分心):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应完成的活动而被无关刺激所吸引。(三)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将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注意分配的条件: 在同时进行的多种活动中,只有一种活动是生疏的,其他活动都相当熟练,达到自动化程度。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间有一定的联系。 注意分配的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四)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改变到另一个对象上。 区分注意转移与注意分散制约注意转移的难易程度和速度的条件: 原来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 引起注意转移的新的活动的特点。

    10、 个体神经活动过程的特点。三、注意与学习(一)要善于运用不随意注意的规律 教师要善于利用刺激物的特点来组织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注意要考虑其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随意注意 加深学生对活动任务的理解 根据教学中的具体情况,采用一些方法促使学生注意。 让学生采用自我监控的方法调节注意。 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三)交替利用两种注意以维持课堂注意 两种注意交替是课堂注意的最佳模式。第四章 个性心理第一节 个性心理概述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独特的心理面貌。二、个性的特征(一)独特性与共同性(二)稳

    11、定性与可变性(三)整体性(四)社会性与生物性三、个性的心理结构 个性倾向性:指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指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智力)、人格(气质和性格)。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一、需要(一)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个体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需要的特点: 对象性 紧张性 驱动性 周期性 发展性(二)需要的种类 按需要的起源分 生理需要 社会需要 按根据需要的对象的性质分 物质需要 精神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概述 五种基本的需要(杰出人物) 生理的需要:食物温度、空气、性等 安全的需要:职业稳定、

    12、生活保险、环境有序等 爱的需要:爱、情感、归属、友谊、社交等 尊重的需要:成功、力量、权力、名誉等 自我实现的需要:潜能的发挥、理想的实现、事业的成就等。(三)需要的发展与层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马斯洛认为,人是一个一体化的整体,人类的基本需要是按优势出现的或力量的强弱排列成等级的,即所谓的需要层次。2、人的需要由五个等级构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都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与生俱来的。3、每一时刻最占优势的需要决定人的意识与行为。4、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关系: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只有满足低级需要的基础上,才出现高级需要。在进化过程中,高级需要

    13、出现得更晚。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并非是对立的,低级需要部分满足可产生高级需要。有些人可以放弃低级需要而追求高级需要。 需要的发展与层次5.人们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其行为的原因和动力,这五种需要的次序是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6. 需要是一种动态,它处于连续发展的变化中,行为是受不断变化的最迫切的需要支配的, 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上升到较高层次的需要。这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 愈上层, 满足的百分比愈小。7.同一时期内往往存在几种需要,但是,每个时期总有一个需要占主导地位。低层次需要满足后,不再是一种激励力量,但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则会增强激励的力量。高峰体验 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调查一批有相当

    14、成就的人士时,发现他们常常提到生命中曾有过的一种特殊经历,感受到一种发至心灵深处的颤栗、欣快、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由此获得的人性解放,心灵自由,照亮了他们的一生。马斯洛把这种感受称之为高峰体验。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兴奋与欢愉的感觉,那种感觉犹如站在高山之颠,那种愉悦虽然短暂,但却可能尤其深刻,那种感觉是语言无法表达的,心理学家称之为“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中的人特征 马斯洛认为,处于高峰体验的人具有最高程度的认同,最接近自我,最接近其真正的自我,达到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人格或特质的顶点,潜能发挥到最大程度。高峰体验者被认为是更具有创造性、独特性、释放性和审美性同时他们很少有教条和官僚。他们更少关注物

    15、质财富和地位,他们更可能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什么人容易拥有高峰体验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即处于需要金字塔的顶层的人,更可能发生高峰体验,因为达到这个阶段的人有一种个人发展的需要,他们不会象我们大多数人受焦虑的折磨,对现实进行曲解,这使得他们能更清楚地评判他人和环境。他们可以用很高的心理能力在很多领域,如科学、艺术甚至是社会服务行业表现优秀。自我实现的人并非完美无缺,只是他们没有许多人阻碍自己实现潜能的障碍。当然,如果你从来没有过高峰体验,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你的心理没有达到高水平。记住,连马斯洛也说并非所有自我实现的人都会有那样的体验。 二、动机(一)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

    16、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动机的功能 激发功能 指向功能 维持功能 调节功能(二)动机产生过程 内驱力需要 诱因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三)动机的种类1、生物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交往动机:交往动机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亲近、交流、往来以获得他人的关心、理解、合作的动机。 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指个人在从事某种重要的活动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2、内因性动机与外因性动机 内因性(内在)动机:主要由个体内在心理因素转化而来的动机。 外因性(外在)动机:外在因素诱发的动机。3、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4、主导动机与辅助动机(四)学习动机1、什么是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并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因。2、学

    17、习动机的结构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三个方面的内驱力:(1)认知的内驱力: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需要。(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把学业看作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3)附属的内驱力:为了获得长者和同伴们的赞许和认可而努力搞好学习的需要。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2)充分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学习反馈:使学生获得对学习的过程及结果的了解。 反馈的作用:激励动机;提供信息。 好的反馈的标准:及时的、充分的(3)适当开展竞赛 竞赛的消极之处: 不利于复杂作业的管理; 助长中差生的自卑感; 有可能造成学生的自私不合,集体观念淡薄,干扰了合作行为。(4)正确使用表

    18、扬与批评 使用惩罚时应注意: 在实施惩罚之前,必须先让学生充分了解惩罚的行为标准。 惩罚只限于知过能改的行为。 使用惩罚时应考虑学生心理需求上的个别差异。 多使用剥夺式惩罚,少使用施予式惩罚。(5)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正确归因 归因的维度: 外归因和内归因 稳定归因与不稳定归因 可控归因与不可控归因 积极的成功归因: 成功能力强自尊、自豪增强对成功的期望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积极的失败归因: 失败缺乏努力内疚对成功的高期望愿意并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消极的成功归因: 成功运气好不在乎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缺乏从事有成就任务的愿望 消极的失败归因: 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沮丧、无能感降低对成功的期望缺乏

    19、对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第三节 个性心理特征一、能力和智力(一)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并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才能 天才(二)能力的结构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智力是由一个一般因素(G因素)和一组特殊因素(S因素)构成。 两种因素在智力活动中的作用不同。G因素是智力结构中的主要成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主体。S因素代表个人某一种特殊的能力,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任何人都有G因素,但数量不同。2、塞斯顿的群因素论认为能力包括一组地位平等的因素。 包括: 词的理解力 语词运用能力 计算能力 空间知觉能力 记忆能力 知觉速度 推理能力3、弗农的智力层次结构说 认为智力不

    20、是由一些独立的因素构成的,而是按层次排列的。 是对二因素说的深化。4、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说认为智力可以从操作、对象、产物三个维度来考查。每种能力与某种操作、信息内容和产品有一种独特的粘合。5、 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论斯腾伯格认为智力由三部分控制,分别为成分性智力、经验性智力和情境性智力。人类的智力乃是由互相连接的三边关系组合的智力统合体。 成分性智力指个体在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分析资料,经由思考、判断、推理以达到问题解决的能力。 经验性智力指个体运用既有经验处理新问题时,统合不同观念而形成的顿悟或创造力的能力。 情境性智力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学得的知识经验以处理其日常事务的能力。 6、

    21、 我国心理学界对能力结构的基本观点一般能力(智力)特殊能力(三)能力的测量 智力测量 特殊能力测量衡量智力的指标 智龄 比率智商: 离差智商:智商的分布 所谓智商的分布,即人群中处于各种智力等级的人的比例。智力是呈正态分布的。智商的稳定性与变动性 智商是相对稳定的,稳定程度随年龄增加而加大,稳定系数与两次测验间隔时间成反比。 智商也是变动的,年龄小时变动较大。二、气质(一)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强度 速度 稳定性与灵活性 指向性气质的特点 主要受先天生物学因素影响 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二)气质的类型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根据人体液的多少将人的气质

    22、分为四类 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现在人们仍使用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名称,但其内涵已发生变化。四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胆汁质:感受性低,有一定耐受性,反应快而不灵活,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外倾性明显,行为有一定的可塑性。 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激动,心境变换剧烈,脾气急躁。 多血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反应快而灵活,情绪兴奋性高,外部表露明显,外倾性明显,行为可塑性大。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转移,兴趣变化,缺乏持久力。 粘液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反应速度缓慢,具有稳定性,情绪兴奋性,内倾性明显,行为有可塑性。 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难

    23、转移,善于忍耐。 抑郁质:感受性高,耐受性低,速度慢,刻板而不灵活,情绪兴奋性高而体验深,内倾性特别明显,行为可塑性小。 情绪体验深刻,行动迟缓,能察觉他人易察觉的事物,富于幻想,胆小。 (三)气质的学说(生理机制)1、体液说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系统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和抑制,而在兴奋、抑制的过程中有三种基本的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神经细胞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极限。 神经过程的均衡性是指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间的相对关系。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是指兴奋过程或抑制过程更迭的速率。 神经活动过程的三种特性的不同组合,可把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划分为四种类型,

    24、这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被认为是四种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及特征神经类型神经活动特征行为特征气质类型兴奋型强、不均衡攻击性强、易兴奋、不易约束、不可抑制胆汁质活泼型强、均衡、灵活活泼好动、反应灵敏、好交际多血质安静型强、均衡、不灵活安静、坚定、迟缓、有节制、不好交际粘液质抑制型弱胆小畏缩、消极防御反应强抑郁质(四)气质与教育活动 正确区分和对待学生气质类型的特点。 在了解学生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因材施教。 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和控制自己气质的能力。三、性格(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个人表现在对待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 性格是社

    25、会化的结果。(二)性格与能力、气质1、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性格影响能力的发展方向和能力的发展水平。 能力影响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的方式。2、性格与气质的关系(1)区别: 从起源上看: 气质是先天的,主要体现为神经类型的自然表现。 性格是后天的,是人在活动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人的社会性。 从可塑性上看: 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是明显的。 从评价标准看: 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行为内容无关,因而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主要是指行为的内容,它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因而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2)联系: 气质会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的难易

    26、程度和速度。 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特征,从而使性格特征具有独特的色彩。 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气质,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三)性格的结构1、性格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 对别人、集体、社会的态度特征 对劳动、工作、学习的态度特征 对自己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行为特征 性格的认知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2、性格结构的特点 性格结构的整体性 性格结构的复杂性 性格结构的稳定性与可塑性(四)性格的类型与测量1、性格的分类(1)机能类型说 理智型 情绪型 意志型(2)内外倾向说 内向型 外向型(3)独立顺从说 顺从型 独立型(4)特质分析说2、性格的测量(1)问卷法(2)投射法心理视窗影响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家庭因素 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气氛、家庭成员品行 学校教育 教育的内容、教育教学方法、教师态度 社会、文化因素 主观因素


    注意事项

    本文(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