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届 人教版生态环境的保护 单元测试2.docx

    • 资源ID:12962048       资源大小:225.06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届 人教版生态环境的保护 单元测试2.docx

    1、届 人教版生态环境的保护 单元测试2生态环境的保护 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据图回答问题:如果环境剧变或某种植物病害暴发,哪种植物的生存几率最大( )A.栽培小麦 B.栽培玉米 C.野生小麦 D.野生玉米【答案】C【解析】图中野生小麦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是野生玉米,然后是栽培玉米,最后是栽培小麦 A、栽培小麦的遗传多样性最低,当环境剧变或某种植物病害暴发时,最容易被淘汰,故A错误; B、栽培玉米的遗传多样性较低,生存几率相对较小,故B错误;C、野生小麦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为进化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当环境发生剧变时,更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故C正确; D、野生玉米的遗传多样性较野生小麦低,所以其适应

    2、环境的能力比野生小麦低,故D错误2下图表示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间的相互关系。图中各种类均生活在退潮后暴露出的岩石上,其中海藻、藤壶、贻贝和海葵固着于岩石表面,海星、石鳖和石槭则在岩石表面来回爬动找寻食物。图中的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所占的比例(%)。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海星、荔枝螺、海葵B.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种类是海星和荔枝螺C.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石鳖、石槭数量增加D.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藤壶成为优势种,石鳖、石槭数量减少【答案】C【解析】图中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生物所占比例,从图中看出,藤壶提供了海星食物的64%,当海星全部死亡后,

    3、这部分藤壶得以生存,并迅速繁殖,占据大量岩石表面,从而使海藻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石鳖和石槭因食物减少而减少。解题时需注意的是,海星去除后,对其他生物也有影响,但不如对藤壶的影响大,因为藤壶为海星提供的食物最多。若没有图中数字比例,是不能作出上述判断的。3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圈最低可达到地下植物最深的根际处和深海地壳的热裂口B.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会通过温室效应影响地球的热平衡C. 人类活动使大气圈臭氧层的分解作用大于生成作用D. 酸雨、水体污染、食品安全等都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全球生态问题【答案】D【解析】根据生物圈的概念可知,其最低处可达到地下植物最深的根际处和深海地壳

    4、的热裂口,A正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会通过温室效应影响地球的热平衡,B正确;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一些气体,能对大气中的臭氧层起到破坏作用,且破坏作用大于其生成作用,C正确;食品安全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D错误。4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常在依山傍水的区域修建湿地公园。一方面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另一方面注重人工池塘或湖泊的清澈与美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湿地公园的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 调查湿地公园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C. 湿地公园中人工林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阳光D. 人工种植的荔枝树比自然荔枝种群的抵抗力稳定性高【答案】C【解析】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

    5、值,A错误;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B错误;造成人工林中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为阳光,C正确;人工种植的荔枝树通过人工管理,提高了荔枝树的产量,而导致生物种类减少,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D错误。5生物多样性是数十亿年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价值,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是A. 保持水土 B. 科学研究C. 旅游观赏 D. 文学艺术创作【答案】A【解析】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食用意义的,二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所以B、C、D都属于

    6、直接价值的体现;保持水土、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是间接价值的体现,所以A选项正确。6酸雨主要是由引起的:A . NO 、 SO2 B . NO 、 CO2C . CO2 、SO2 D . NO 、SO2 、CO2 .【答案】A【解析】CO2是温室气体,大气中NO 、SO2 被氧化后,与水结合,产生酸雨。 7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要控制在()A. 13亿以内 B. 16亿以内 C. 13.3亿以内 D. 13.6亿以内【答案】D【解析】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

    7、育工作目标指出:到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3.6亿以内,故选D。8对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从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进行保护B. 生物多样性锐减,是个别国家和地区的问题,不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C.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D.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答案】B【解析】A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A项正确;B生物多样性锐减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B项错误;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C项正确;D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项正确

    8、;答案选B。9下表显示2017年孝感市东北部地区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B. 就地保护是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C. 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造成的D. 该地区大力发展旅游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A【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生物入侵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A错误;就地保护是保持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造成的,C正确;该地区大力发展旅游观赏,体现了生物多

    9、样性的直接价值,D正确。10如图为一条流速缓慢的河流和一个生活污水排放口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P点的溶氧量增加,细菌种群数目增加B. P点到Q点的有机物数量增多导致藻类植物种群数目增加C. P点到Q点藻类植物增加是由于无机物浓度增加引起的D. 如果人为地将空气泵入污水中不会有助于分解有机物【答案】C【解析】图中P点时污水和水流汇合处,水流方向是由P点到Q点,P点的污水中的大量有机物顺水流流向Q方向。污水排放,P点有机物增多,细菌种群数目增加,溶氧量减少,A错误;藻类植物不能直接利用有机物,B错误;从P点到Q点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藻类植物利用这些无机物大量繁殖,从而使其数

    10、目大量增加,所以C正确;如果人为地将空气泵入污水中,会促进好氧型微生物的繁殖,从而有助于分解污水中有机物,D错误。11下列不属于温室效应对我国环境的影响的是A. 建筑物和历史古迹被腐蚀 B. 农业生产能力下降C. 北方干燥地区进一步变干 D. 有些树种的分布区发生变化【答案】A【解析】酸雨可导致建筑物和历史古迹被腐蚀,A正确;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多,进而引起有些树种的分布区发生变化、农业生产能力下降、北方干燥地区进一步变干等,B、C、D均错误。12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由于人口增长会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所以如果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造成( )水资源短缺 耕地面积大幅度

    11、减少 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加剧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如果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会造成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加剧等一系列问题,选D。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13(2011湖南一模)梅托斯于1970年提出了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模型(如图)根据模型分析,人口激增不会导致( )A. 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不能继续加以使用,导致粮食产量下降B. 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发生严重枯竭,工业产品的产量也随之下降C. 环境污染严重,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D.

    12、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地球毁灭【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人口增长导致的问题和原因: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多种物质、精神需求;社会发展解:A、人口增长则粮食需求增加,住房增加等,使得人均耕地减少,A错误;B、人口增加则资源等利用增加,使得资源紧张,B错误;C、人口增加,使得环境污染严重,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C错误;D、虽然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但是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故地球不一定会因此而毁灭,D正确故选:D考点: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4成龙同学去东江湖旅游,看到东江湖美景,心旷神怡,这体现了

    13、生物多样性的A. 直接价值 B. 间接价值 C. 潜在价值 D. 精神价值【答案】A【解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与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与潜在价值。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间接价值又叫生态功能,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潜在价值是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综上所述,成龙同学去东江湖旅游,看到东江湖美景,心旷神怡,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4、。故选:A。15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是指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有特别多的物种存在。般说来,含有1500种以上本地植物物种的区域才有资格被评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我国的中南部山地就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选用植物作为热点区域标志,这是因为( )A植物既容易调查和鉴定,又是其他生物类群多样性的基础B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植物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人生物群落的唯一途径D植物种类数决定了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选用植物作为热点区域标志是因为植物既容易调查和鉴定,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也是其他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基础,A正

    15、确;所有生态系统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一般都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错误;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人生物群落途径还有化能合成作用,C错误;植物种类数只是会影响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决定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和共同进化,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多样性。1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空中所有物种及其基因和生态系统的总称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C自然保护区具有科研、科普、旅游等功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答案】C【解析】生

    16、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空中所有物种及其基因和生态系统的总称,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A正确;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自然保护区具有科研、科普、旅游等功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正确。【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名师点睛】1、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措施有: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易地保护: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基因进行保护。协调好人与

    17、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关键,要反对盲目的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2、生物多样性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17广东省的鼎湖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完整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被中外科学家

    18、誉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A. 物种 B. 种群 C. 群落 D. 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分为三种保护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此题应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进行切入解:保护生物多样性分为三种保护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很多,是就地保护的措施,依据题意是保护生态系统,题干没有明确说保护哪个物种故选:D考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18目前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 日益增长的人口的呼吸作用 B. 化石燃料和木材的燃烧C. 火山爆发 D. 臭氧层被破坏

    19、【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故B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循环,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9下面属于生物圈的是(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C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D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地球的外壳是一层坚硬的岩石,称为岩石圈。土壤层是岩石圈表面的一个薄层。岩石圈的外面有水的地方称为水圈,地球周围的大气称为大

    20、气圈,大气圈约有1100公里厚,从下往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和扩散层等。其中直接参与构成生物圈的气体环境只有对流层。在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这三个圈层中,有生物生存的范围很小,从厚度来看只占地球上薄薄的一层:即从海平面往上不超过10 km大气圈下层的对流层、岩石圈上层的土壤层和水圈。2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表述,正确的是A.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B. 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C. 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D. 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答案】D【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该地区珍贵稀有

    21、的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属于就地保护,A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后,不允许人们随便进入,干扰生物的正常生活,B错误;迁地保护就是把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迁移到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C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而是合理地开发和利用,D正确。21城市绿地有多种生态效应,指出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吸收CO2,放出O2 B.增加大气湿度C.降低空气尘埃含量 D.减少人类对臭氧层的破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保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而且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保持地球上的水循环,增加大气的湿度;通过绿色植物的过滤、阻滞

    22、、吸收粉尘的作用,可以起到降低空气中尘埃含量的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只能补充大气中消耗的氧气,不能减少人类对臭氧层的破坏,臭氧层破坏是因为氟氯烃的使用和大量释放造成的,植物并不能减少氟氯烃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考点:保护生态环境点评:属于基础题,要求学生进行记忆整理。22下列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B. 动植物和微生物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C. 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 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D【解析】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降低了生物多样性,A错误;

    23、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错误;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C错误;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23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猫、狗等动物的生活离不开信息传递,其中既有物理信息,又有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下列信息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物代谢产生的抗生素B.孔雀开屏C.花朵鲜艳的色彩D.松鼠数量的消长依从于云杉种子的丰收情况 【答案】C 【解析】抗生素是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不属于信息传递;孔雀开屏是行为信息;松鼠数量的消长是食物等因素引起的,属于营养信息的。24石油农业

    24、与无废弃物农业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A物质可以循环利用,对环境几乎没有破坏性B以煤和石油等原料为动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C使用植物易于吸收的化肥作肥料,有助于促进植物快速生长和周围环境的净化D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答案】B【解析】石油农业以煤和石油等原料为动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B正确。【考点定位】石油农业25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选项不符合这种环保措施的是()A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即“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物的多样性C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平衡D禁止捕杀任何野生动物【答案】D

    25、【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环境的保护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指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所以A正确;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可以有效的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B正确;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平衡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的思路,所以C正确;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要合理的捕杀野生动物,所以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是生态环境的保护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非选择题26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物种甲后发生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表示 ,则B表示的能量用于 。因为 (填写字母)的存在,使得生态系

    26、统的能量流动表现出额逐级递减的特点。(2)图中物种甲、乙的种间关系为 ,物种甲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 。(3)如图表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在t1至t2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型,在 时种群密度达到最大。(4)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提取和加工的青蒿素能治疗疟疾,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答案】(1)物种甲同化的能量 物种甲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 C和D(2)捕食 消费者(3)增长(4)直接【解析】试题分析:(1)A是同化量,即物种甲同化的能量。B是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是呼吸散失的能量,D是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因为每一营养级总是由C和D散失一部分,所

    27、以总是逐级递减。(2)物种甲和物种乙之间是捕食关系,物种甲摄入的是有机物中的能量,所以甲应是消费者。(3)在t1至t2时该种群增长速率虽然是在下降,但其种群数量是在上升,所以年龄组成仍然是增长型。(4)能治疗疾病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考点: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27某地为提高经济效益,将稻田种植、鱼塘养殖、乳鸽养殖等产业进行有机结合。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可防治稻田中的三化螟害虫,该防治方法属于_防治。三化螟成虫产卵时的温度必须达到16以上,由此可见,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要调查水稻叶片上三化螟虫卵的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2

    28、)鸽种群一般遵循“一夫一妻制”,这就需要保持鸽种群适宜的_,以维持鸽种群正常的出生率。鸽子粪便可以进入鱼塘被利用,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来看,这体现了生态农业的_等特点。(3)稻田、鱼塘中的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源源不断地送回大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调节降水,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与稻田、鱼塘等人工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的原因是_。【答案】 生物 生物种群的繁衍 样方法 性别比例 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多级利用 间接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解析】试题分析:有害动物的防治有三种方法: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其中化学防治是借助化学药物直接杀

    29、死有害动物的方法;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与生物的有效制约关系,达到控制动物种群数量增长的方法;机械防治是借助机械装置直接控制,乃至杀死有害动物种群数量的方法。(1)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防治害虫,这属于生物防治。三化螟成虫产卵时的温度必须达到16以上,由此可见,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调查虫卵的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2)鸽种群一般遵循“一夫一妻制”,这就需要保持鸽种群适宜的性别比例,以维持鸽种群较高的出生率。鸽子粪便可以进入鱼塘利用,这体现了生态农业的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多级利用的特点。(3)植物能调节气候属于生态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

    30、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点睛】本题需要注意:一是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区别;二是一些活动范围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可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三是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多级利用原理的利用;四是生物多样性的三种价值判断;五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弱的判断依据。28博罗航天育种示范基地是全国首个县级航天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基地近年尝试鱼菜共生模式养殖(示意图如下)。该模式通过好氧的硝化细菌将鱼塘水体中过量的饲料、鱼粪、死尸、枯叶等分解产生的对鱼有害的氨转化成对鱼类基本无害的硝酸盐,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回答下列问题:(1)航天育种也称为太空育种,即便是同一种作物的种子,搭载同一颗卫星,其结果也可能有所不同,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特点。(2)如果把这个系统当成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主要来自于_。基地集观光、科研、科普旅游等为一体,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3)在这个系统中要用气泵对水体充气让水体含有充足的溶解氧,请尝试分析这一措施能保障鱼和菜的正常生长的原理。气泵对水体充气能保障鱼的正常生长的原理:_ 。气泵对水体充气能保障菜的正常生长的原理:_。【答案】 随机、不定向 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光能和鱼食中的化学能 直接 鱼是好氧动物,主要进行有氧呼吸,通过从水中获取溶解氧而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水体含有充足的溶解氧利于好氧的硝化细菌对水体脱


    注意事项

    本文(届 人教版生态环境的保护 单元测试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