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下思品科课时计划.docx

    • 资源ID:12954839       资源大小:35.66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下思品科课时计划.docx

    1、四下思品科课时计划永春县延清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时计划 四 年级 1 班担任教师 姚景桐 二0 一六 年 春 季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科课时计划教学内容第四单元 土地养育着我们 主题一:人们在土地上耕耘课题1、萝卜的故事 第课时(共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2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教学重点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日期2月25日下午第2节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请同学们介绍自己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和这些食物的来源。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

    2、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虎子和爷爷是怎样中萝卜的。二、探究活动1、阅读课文,了解图义。萝卜的种植过程:播种、间苗、除草、培土、灌溉、收割。2、讨论:为什么人们从收获中留下自己需要的以后,要把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卖掉?为什么收获的季节是最开心的季节?(将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卖掉,换回自己生活的需要品。能把收成换成收入,因此农民心情愉快。)3、阅读“虎子家卖萝卜的收入和支出帐目”。4、讨论:虎子家为什么要用卖萝卜的钱买这些东西。(用于日常生活,剩余的钱存到信用社)对照虎子家的劳动收入方式,谈谈和自己家的收入方式有什么不同?自己的父母是怎样通过劳动来维持家庭经济来源的?三、总结:四:作业设计:备注教

    3、材展示的是萝卜的种植和收获,但教师应对本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或蔬菜)从种植到收获的生产过程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对本地区各种相应的农业劳动有比较清楚地了解,以便使教学与本地区的生产、生活情况相一致。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科课时计划教学内容第四单元 土地养育着我们 主题一:人们在土地上耕耘课题2、从种植到收获第1课时(共2课时)教学目的1 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2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的特点。教学重点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教学难点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教具准备日历、中国政区图。教学日期3月3日下午第1节教学过程:一、导入阅

    4、读课文第一段,思考:光照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光照、温度和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关系?(什么季节适合种什么农作物,有着一定的自然规律。)二、探究活动1、阅读课文中虎子的话,观察课文中的七幅图。2、讨论:结合你在生活中的体会,谈谈四季里温度和天气有什么特点。一年之中,农业生产为什么分为这四个阶段?(一年之中不同季节的光照、温度适合农作物从种植到生长、到成熟的不同阶段,才有了农业生产的不同阶段。)3、讲解:我们的祖先按照自然规律,按照季节的变化确定农时,总结出一年里的二十四节气。冬小麦、玉米、黄瓜的种植、生长和收获的节气是固定的。二十四节气和我们平常使用的公历是有固定联系的。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有密切的联系

    5、。三、总结:指导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四作业设计:结合日历,熟悉二十四节气,了解二十四节气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备注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科课时计划教学内容第四单元 土地养育着我们 主题一:人们在土地上耕耘课题2、从种植到收获第2课时(共2课时)教学目的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教学重点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教学难点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教具准备日历、中国政区图教学日期3月7日下午第2节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农作物的种植不仅和季节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一个地方并不是什么都能够种植

    6、或出产。二、探究活动1、阅读课文第9页。2、讨论:你知道哪些农作物生长所要求的土壤、气候是不同的?(有的农作物喜欢温度高、强光照;有的农作物喜欢温暖;有的农作物喜欢沙质土壤)3、阅读中国政区图,了解主要农作物在我国的分布。探究学习:为什么南方几乎不生产小麦?水稻在北方也有,可是为什么要少得多?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哪些因素最重要。(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适当的条件,其中光照、温度、水、土壤等条件是最重要的。由于土壤、气候条件的不同,农作物有着不同的地域分布,有着一定的规律。4、观察书本第10页,讨论:这些粮食、蔬菜、水果最早从哪里来?(是人类从野生的植物物种中经过漫长的年代,通过选育、驯化培育出来的。三

    7、、总结:土地,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食物,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备注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科课时计划教学内容第四单元 土地养育着我们 主题一:人们在土地上耕耘课题3、妞妞的困惑 第1课时(共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教学难点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教具准备了解每天食用的蔬菜、水果、茶叶等教学日期3月14日下午第2节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可是,由于这些年来,在农业生产中

    8、大量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许多农产品中都有残留农药。对此,生活已经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也是妞妞的困惑。二、探究活动1、阅读课文11页的图和内容。2、思考:我们只是普通的消费者,面对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我们怎么办?(我们要购买有绿色农产品标志的商品,购买有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观察课前收集的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包装。3、提问:你在超市、商店见过这类的农产品吗?家长有没有买过这类农产品?4讨论:对于斗博士提出的问题,也是妞妞另外一个困惑,应该怎么办?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三、总结: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和化肥固然有利于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但会使土地

    9、里的盐碱越来越多,土壤越来越硬,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从长远来讲反而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会在农产品中造成农药成分的残留,人们吃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农业生产既要保持增产,又要防治病虫害,最好的方法是尽量使用天然的有机肥料,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这样我们就可以吃上放心的食物了。四作业设计:认识绿色农产品的标志。了解商店和市场出售的食物、蔬菜、水果等有没有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备注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科课时计划教学内容第四单元 土地养育着我们 主题二:在希望的田野上课题一:从传统到现代 第1课时(共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在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实践中,体会人类的智慧。了解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机械

    10、化农业的变革过程,农业生产发生的变化。教学重点了解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变革过程,农业生产发生的变化。教学难点了解在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实践中,体会人类的智慧。教具准备图片教学日期3月21日下午第2节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探究活动。1 阅读课文第30-31页。2:这些是什么农具?是做什么用的?使用这些农具有什么好处?3阅读讨论:人们把农业生产称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叫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农业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大,是很辛苦的,所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并没有满足于使用简单的手工农具和使用畜力耕作,而是不断发展,不断变革的。三,总结 农业生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之源。人类从

    11、双手采摘开始了农业劳动,后来人类学会了种植与收获,从徒物劳动到发明简单的手工农具,从依靠人力,畜力发展到现代农业机械化,无不凝聚着劳动的力量,凝聚着劳动者的智慧,凝聚着劳动者的伟大创造。四,作业。备注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科课时计划教学内容第四单元 土地养育着我们 主题二:在希望的田野上课题二:劳动者的创造 第1课时(共1课时)教学目的知道四川的都江堰和新疆的坎儿井是世界上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知慧的结晶。教学重点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教学难点知道四川的水利,是世界上古老的水利工程。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日期月日下午第节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探究活动。1 阅读课文第34-35页的内

    12、容。2 阅读讨论:农业生产中的靠天吃饭是什么意思?3 探究活动一: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14页有关四川都江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探究“都江堰是怎样发挥作用的?”4 探究活动二: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15页新疆坎儿井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探究“在新疆干旱少雨地区,为什么要利用坎儿井地下暗渠来运输和使用天山雪水?”三:总结: 教师肯定学生的探究,鼓励他们今后多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四,作业。备注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科课时计划教学内容第四单元 土地养育着我们 主题二:在希望的田野上课题3:学技术改变着农业 第1课时(共2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成就。2了解科学技术提升和改变了农业生产单纯依赖

    13、自然的局面教学重点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成就。教学难点了解科学技术提升和改变了农业生产单纯依赖自然的局面教具准备收集有关农业科技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教学日期月日第节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现代农业机械化的情况,大量农机具进入农业生产以后,省时、省力,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减轻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除此以外,农业科学技术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二、探究活动1、阅读与介绍:a、读课文第16页袁隆平院士的照片和文字。2讨论:你们知道袁隆平院士的事迹和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吗?袁隆平院士科学研究的成果增产了那么多粮食,顶得上增加了多少田地、多少劳动力呀,这说明了什么呢?(科学

    14、技术具有巨大的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阅读课文玻璃日光温室、无土栽培技术的照片及文字。3讨论:在严寒的冬天,你们吃过哪些新鲜可口的夏令蔬菜?你们知道这些蔬菜是在哪里种植出来的?你们知道无土栽培技术吗?以生菜的无土栽培为例,说一说怎样进行无土栽培的生产。c、阅读课文有关网箱养殖、规模化禽蛋养殖、现代化饲养牲畜的照片及文字。4讨论:你知道这些生产方式吗?说一说这些生产技术有什么好处?你还知道哪些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三、总结: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应用到农业生产上,才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越来越丰富的优质农产品。备注四年级下册品

    15、德与社会科课时计划教学内容第四单元 土地养育着我们 主题二:在希望的田野上课题3:学技术改变着农业 第2课时(共2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成就。2了解科学技术提升和改变了农业生产单纯依赖自然的局面。教学重点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成就。教学难点了解科学技术提升和改变了农业生产单纯依赖自然的局面。教具准备收集有关农业科技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教学日期月日午第节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迈进了现代农业的门槛,科学技术又为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向着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我国的农业不仅为我国,同时也为世界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二、探究活动。1、阅读与讨论:阅读书本8页

    16、。2理解:(1)我们伟大的祖国用只占世界七分之一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免除了饥饿。(2)我国有4.7亿人口从事着农业劳动,我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着农产品的交流。讨论:中国农产品满足了我国的需要,为什么还要出口到世界各地?(把我国出产的优质农产品销往需要这些产品的国家和地区,也从国外买进需要的农产品,这就是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和贸易往来。3小组探究:阅读书本19页的提示,我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及数量,我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及数量统计图。查找我国出口哪些农产品和出口到什么国家和地区?我国进口什么农产品,是从世界哪些地方进口的。4、发表与交流:我国的稻米、生猪、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远

    17、销到日本、非洲、欧洲、大洋州、北美洲;同时我国还从北美洲购进小麦、柑橘等农产品,从南美洲购进小麦、可可、香蕉、咖啡等农产品,从大洋洲购进羊毛,从非洲进口咖啡,从欧洲进口牛皮、奶制品等农产品。三、总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伴随着人类悠久的历史,农业生产一直在不断地发展着,是劳动者在从事着农业生产,是他们的创造不断地发展着农业,是科学技术大大加快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四布置作业:在家长的带领下,从商店、超市等地方了解有哪些进口的农产品,这些农产品是从那个国家进口的。备注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科课时计划教学内容第四单元 土地养育着我们 主题三: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课题1:农业孕育着文明 第 1 课时(共 1

    18、 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代中国的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的重要作用。2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对土地的崇拜、丝绸文化和茶文化。教学重点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代中国的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丝绸文化和茶文化。教具准备收集世界古代农业文明,有关我国农业文明的资料。教学日期月日午第节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我们已经知道,既然人类早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是从农业生产开始的,那么世界人类的早期文明当然也就是在农业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二、探究活动1阅读与讨论。2阅读书本2021图片。3讨论:这些画面告诉我们什么?(古希腊的农业文明对欧洲和

    19、世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高度发展的华夏古代农业文明,对世界的发展曾经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全班探究。4阅读书本20页,思考:为什么古埃及、古巴比伦和我国古代为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都创制了历法?这些历法各有什么特点?(种植农作物必须了解气候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因此历法的创立是为了农业发展的需要,是农业文明的成果。古埃及的历法是太阳历,是现在公历的前身;古把比伦历法的特点是月和星期的划分;我国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把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安排进历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三、总结:千百年来,丝绸不仅美化着我国人们的生活,而且走向世界,为我国带来了崇高的声誉。茶是地道的中国饮料。喝茶的习惯也很多,像中国茶道、

    20、喝工夫茶等。四作业设计:采访父母和长辈,加深对丝绸文化、饮茶习惯的了解。板书设计:课题1、农业孕育着文明世界人类的早期文明就是在农业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备注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科课时计划教学内容第四单元 土地养育着我们 主题三: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课题2: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 第 1 课时 (共 2 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农业文明在生活中发展起来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文化,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 2了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节日文化。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农业文明在生活中发展起来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文化,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教学难点了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

    21、中所发展起来的节日文化。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日期月日午第节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我们了解了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的发展,我国的丝绸文化、茶文化早已名扬世界。其实我国的农业文明成就还有很多。人们创造出许多习俗、节日,形成了多彩的节日文化。二、探究活动1阅读与探究。阅读书本22页。2思考并讨论: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什么关系?我们这里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有什么民俗?你能说出这些民俗的含义吗?3阅读与讨论。阅读书本2223页的图片。讨论:你还知道我国少数民族有什么节日与农业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5讨论:你还知道各地的饮食有什么特点?各地饮食文化有不同的特色,原因是什么?三、总结农业文

    22、明的特点,节日、饮食、居住等,都与农业生产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四作业设计:备注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科课时计划教学内容第四单元 土地养育着我们 主题三: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课题2: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 活动课:学做豆腐 第 1 课时 (共 1 课时)教学目的参与制作豆腐的全过程,体验与农业有关的制作,体验劳动的过程,分享通过劳动得到的愉悦教学重点农业文明的特点,节日、饮食、居住等,都与农业生产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教学难点参与制作豆腐的全过程,体验劳动的过程,分享通过劳动得到的愉悦。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日期月日午第节教学过程:一准备。阅读书本26页。二分工。对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工。三制作。四指导:在“过

    23、包”的时候,最好过虑两次。点豆腐的环节,卤水要稀释,点的时候要稍微慢一点。五评议。表扬认真制作的同学。备注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科课时计划教学内容第五单元 穿越时空的生活 主题一:通信技术与我们的生活课题1: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 第 1时(共2课时)教学目的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通信领域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感受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渗透有关通信基本礼貌的教育。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通信领域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教学难点了解通信技术的变化与发展,体会科技进步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具准备图片教学日期月日午第节教学过程:一导入。阅读28页课文。提问:什么是通信?通信在人们

    24、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二阅读、讨论探究。1、看图,提问:大家是否去过电信博物馆。2、今天,我们用另外一种方式了解通信家族。同学们将模拟电信博物馆的讲解员,从教科书中选择一种通信技术,向大家介绍。3、明确要求:所介绍的应当是教科书上呈现的通信技术。要说明这项技术的具体使用方式及特点,最好能联系实际进行。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介绍,并且将讲解、表演、图片、实物等方式结合起来进行。4、小组合作准备。三总结。如果大家在准备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通信技术可以回家问家长。备注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科课时计划教学内容第五单元 穿越时空的生活 主题一:通信技术与我们的生活课题1: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第2课时(共2课时)教学目

    25、的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通信领域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感受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渗透有关通信基本礼貌的教育。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通信领域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教学难点了解通信技术的变化与发展,体会科技进步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日期月日午第节教学过程:一:导入阅读书本30页小文的日记。谈话:今天,我们将在教室里参观电信博物馆,相信同学们会像小文一样大有收获。二。读讨论探究。1讲解活动。小组推选一位同学介绍一种通信方式。2谈话: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对通信家族有了许多新的了解,并且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通信家族在不断发展着,出现了越来越先进、方便、

    26、快捷的通信工具。3阅读33页课文的内容。4思考并回答乐乐的问题。5小结:我们在类似情况下的行为,要减少不文明、不礼貌的言谈举止。五总结。六布置作业。给很长时间没有联系的一位亲友打个电话,把问候带给他们,注意要使用礼貌用语。备注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科课时计划教学内容第五单元 穿越时空的生活 主题一:通信技术与我们的生活课题2:信的旅行第1课时(共1课时)教学目的学会正确地写信封,了解关于寄信的一般常识。了解通信的一些规则,养成自觉遵守通信规则的意识和行为。教学重点学会正确地写信封,了解关于寄信的一般常识。教学难点了解通信的一些规则,养成自觉遵守通信规则的意识和行为。教具准备信封教学日期月日午第节

    27、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封信从寄到收的几个主要环节有哪些?(二阅读、讨论探究。1、提问:信件从寄到收要经过邮局叔叔和阿姨分拣信的过程,那谁能说一说,他们是依据什么对信件进行分拣的呢?(信封上的邮政编码)2、提出要求: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信封的书写方法。3、出示准备好的几个用过的信封,请同学们认真观察。4、提问:信是寄到哪里的?邮政编码是什么?收信人是谁?这封信是从哪里寄出的?寄信人的邮政编码是什么?5、默读课文34页,了解寄信的要求,书写信封的格式。6、练习:填写34页空白的信封。7、汇报了解到的有关在通信中不文明的行为,请同学们注意。三总结。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四布置作业。填写书本上我的发现。到

    28、邮局观察和感受邮政工作者的劳动。备注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科课时计划教学内容第五单元 穿越时空的生活 主题一:通信技术与我们的生活课题3、绿衣使者 第 1 课时(共 1 课时)教学目的了解通信是人们互相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联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了解通信是人们互相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联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日期月日午第节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上节课,老师请同学们利用休息的时间到邮局观察和感受邮政工作者的劳动。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介绍给大家。二阅读、讨论探究。1、阅读书本38页的照片及文字。2、思考:邮递员当地的地理环境怎样?邮递员一般使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除了书本上介绍的,你还想了解什么内容?3、小组讨论回答。4、个人制作。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你收到了一封非常想念的亲人或朋友的来信,你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请你给他们也写一封信,向他们表达你的思念


    注意事项

    本文(四下思品科课时计划.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