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九年级下册.docx

    • 资源ID:12947099       资源大小:21.6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九年级下册.docx

    1、九年级下册九年级下册:公输墨子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起于鲁 出发,动身 2、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 3、再拜 拜了两次 4、不可谓知类 明白事理 5、然胡不已乎然:但是;胡:为什么;已:停止。 6、胡不见我于王 引见 7、子墨子九距之通“拒”,抗拒。 8、子墨子守圉有余通“御”,抵挡。 9、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10、吾知所以距子矣用来的方法 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入侵 二、翻译下列句子 答案 1、夫子何命焉为?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 3、知而不争知道(这道理)而不劝阻(楚王)。 4、此为何若人?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5、九设攻城之机变多次用了攻

    2、城的巧妙战术。 6、虽杀臣,不能绝也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楚国的抵抗者)。 三、回答问题 1、墨子听说“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从而动身去楚国的目的是什么?为了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地利 有利委而去之放弃;离开 人和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故曰所以 七里之郭 外城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凭借 环而攻之 围 固国 巩固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是威天下震慑 池非不深 护城河亲戚畔之内亲外戚;通“叛” 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多助之至极点 坚利 锐利天下顺之归顺,服从 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3、,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委而去之。 弃城而逃。 域民不以土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三、中心内容 1、本文论述了“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本文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 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一、词语解释 舜发于 被任用人恒过常

    4、;犯过失 傅说举于 被选拔衡于虑同“横”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责任,担子;这 而后作 奋起 苦其心志 使痛苦征于色颜色 劳其筋骨 使劳累发于声吟咏叹息 锇其体肤 使饥饿而后喻了解 空乏其身 使贫困法家拂士同“弼” 乱其所为 使错乱入则在里面。指国内 所以动心忍性用来;使惊动;使坚韧; 出则在外面。指国外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曾同“增” 二、 翻译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经这样的人 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使他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行拂乱其所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

    5、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人恒过,然后能改人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三、中心内容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本文

    6、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都是在经历了一番艰难困苦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3、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将会有怎样的益处? 答: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 答: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孟子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二者不可得兼 同时得到 2、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 4、贤者能勿丧耳

    7、不丢掉 5、蹴尔而与之 用脚踢 6、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通“辨”,辨别。 7、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 8、妻妾之奉 侍奉 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10、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 11、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弃。 12、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性,天性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舍生而取义者也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3、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从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8、),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6、此之谓失其本心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 三、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以什么方式引出论点? 舍生而取义 比喻 2、“鱼”与“熊掌”分别比喻什么?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3、本文主要赞扬了什么?批判了什么?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 3、为什么行道之人、乞人不接受施舍?因为这是侮辱性的施舍,受之有损人格。 4、写出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九年级下册:庄子故事两则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

    9、惠子相梁;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相:做宰相;国:国都,京城 2、非梧桐不止;安知鱼之乐止:栖息;安:怎么 3、于是鸱得腐鼠于是:在这时。鸱:猫头鹰。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惠子相梁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三、回答问题 1、惠子相梁的主题是什么?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淡薄功名利禄的态度。 2、故事中的、鸱、腐鼠各比喻什么?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 腐鼠比喻功名利禄。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答案 1、十年春,齐师伐我。伐:攻打 2、肉食者鄙。3、又何间焉?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间:参与 4、小惠未,:通“

    10、遍”,遍及,普遍。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牺牲:指猪、牛、羊等。加:虚报。信:实情。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案件。虽:即使。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可以凭借 9、既克,公问其故。克:战胜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振作。再:第二次。 1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测:估计。伏:埋伏。 二、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恩小惠,还不能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明是不会保佑你的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

    11、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后,勇气就没有了。 3、夫战,勇气也。作战,靠的是勇气。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云打一仗。如果作战请让我跟随你去。 三、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文中的“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 “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5、曹刿分析取

    12、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6、本文的成语是什么?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鼓作气。 7、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审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 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一、词语解释 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讽谏。纳:接受。 2、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高。有,“又”。 3、朝服衣冠,窥镜。服:穿戴。窥:照。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复:又一次。 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明日:第二天。孰:通“熟”,

    13、仔细。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认为美。私:偏爱。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蔽:爱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面刺:当面指责。 9、能谤讥于市朝。谤讥:议论。市朝:公众场合。 10、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进:偶然进谏。 二、翻译下列句子。答案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丽?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3、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 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第二天,徐公来了,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 5、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我的妻

    14、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授给上等奖赏; 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能在公共场所指责我的人,传到我的耳中来的,授给下等奖赏。 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旨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朝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常常断续有人来进言规劝,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了。 三、回答下列问题。 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一件家庭小事,即: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

    15、美的问题。 2、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我”,故不可信。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3、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4、讽谏的结果如何?齐王接受了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5、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今天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 九年

    16、级下册:愚公移山-列子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答案 1、方七百里,高万仞。方:指面积,方圆。 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苦于。迂:曲折,绕远。 3、聚室而谋。 谋:商量。 4、吾与汝毕力平险。汝:你们。 5、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通“直”。 6、杂然相许。杂然:纷纷,许:赞同。 7、其妻献疑曰。献疑:提出疑问。 8、且焉置土石。且:况且。焉,疑问代词。置:安放。 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交换。反:通“返”。 10、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1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穷尽。 12、何苦而不平?苦:愁。 1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1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

    17、通“措”,放置。 二、翻译下列句子。答案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 2、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3、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4、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 三、回答下列问题。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3、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对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愚公的妻子是出于对丈夫的关心而“献疑”的,她不反对移山,所以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且焉置土石。智叟更多的是讥笑,阻止移山,也体现了他智非真智。 4、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智叟”对举,有何深意?从表面看,愚公“愚不可及”,但事实上,“大智若愚”,他有远大的抱负,移山是为了造福后代,他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智叟不智,他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实为“鼠目寸光”。


    注意事项

    本文(九年级下册.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