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

    • 资源ID:12925710       资源大小:78.64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

    1、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1 有性生殖: 。如:种子繁殖(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有性生殖的过程: 。2无性生殖: 。应用: , ,压条,分株、 。A: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 的方法。B: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1)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 ),接在另一个植物体( )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嫁接的关键: 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2)植物的扦插a. 茎段上方的切口是 (减小伤

    2、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 (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b. 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减少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 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完全变态: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不完全变态: 。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3. 昆虫是卵生、 生殖、 受精。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 两栖动物

    3、:幼体生活在 ,用 呼吸,经 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 呼吸,兼用 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2.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发育经过:卵 幼蛙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 受精,水中变态发育。(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 ,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3.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 进行,幼体要经过 发育才能上陆生活。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底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2鸟卵的结构与功能:如图:课本P17卵黄:主要营养物质卵黄膜:起保护作用

    4、,卵细胞的细胞膜 真正的卵细胞胚盘:是进行 的部位,含细胞核卵白:含有营养和大量水分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系带:固定和减震卵壳:保护作用,能进行气体交换卵壳膜:保护作用3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 、 、 、 、 几个阶段。其中求偶、交配、产卵是鸟类生殖和发育必经的过程。4. 列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生物种类生殖方式受精方式发育方式昆 虫两栖动物鸟 类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 遗传是指 ,变异是指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2.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3. 相对性状: 。例如:家兔

    5、的黑毛与白毛。4. 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5 . 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6. 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 和 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2. 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3.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 结构。4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5

    6、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包含了46个DNA。6.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7. 生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同种生物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为N,体细胞的则为2N,如人的染色体数目,在体细胞和受精卵中是23对(46条),在精子和卵细胞都是23条.染色体的传递规律: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染色体的数目= 1/2体细胞

    7、的染色体的数目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1)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之父.(2)实验过程: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豌豆(或相反),获得了杂交后的种子,结果杂交后的种子发育的植株都是高杆的。孟德尔又把杂交高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高矮之比为3:1)。(3)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矮豌豆)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豌豆)的,其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 DD dd Dd Dd D、d D、d DD Dd Dd dd 1 : 2 : 1 基因型比例: DD:Dd:dd=1:2:1 表现型比例: 3 :1 2. 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

    8、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3. 假如D是控制显性的基因,d是控制隐性的基因,那么DD和Dd表现为显性性状,dd表现为隐性性状4.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比例较大,近亲结婚,其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就增加。5. 常见遗传病: 如白化病、血友病、红绿色盲、苯丙酮尿症等.你学会了吗?考考你吧,如果你能下面这道题做出来,并在明年上第一节生物课的时候讲给大家听,会有意外惊喜哟!所以一定要努力了!预测明年中考题:羊的毛色有黑色和白色之分,观察右图羊的毛色遗传图解,回答:(1)

    9、羊毛色的黑色和白色在遗传学称为 。 (2)根据图中所示遗传结果,可推断出羊毛色的 色是显性性状。(3)通过实验可知,羊的毛色与性别无关,这说明控制性状的基因在 上。(选填“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4)若用B和分别b表示羊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图中后代白羊的基因组成是 。上述两只亲代白羊交配繁殖生出生出黑色小羊的可能性是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1. 是指在体细胞中能决定性别的染色体,性染色体存在于所有的细胞,在人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有2条。2.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 对染色体(男:22对+XY 女:22对+XX)。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 染色体,有1对男女不一样,叫 染色体(男性

    10、为XY,女性为XX)。3.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精子(22条Y或22条X),卵细胞(22条X)。4.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比例为11.性别男性女性数目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性染色体组成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数目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性染色体组成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 可遗传变异:由 的变化引起,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如:太空椒等。不可遗传变异:仅仅由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变异,不能传给后代。如:晒黑的皮肤等。3.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 、 、诱变育种(基因突变)。4. 生物变异的意义: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基础,培育动、植物的优良品种。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第

    11、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2 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种子繁殖(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种子新一代植株。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A: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B: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1)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嫁接的关键: 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12、,以确保成活。(2)植物的扦插a. 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b. 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减少水分散失。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 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

    13、的幼虫叫做若虫。3. 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2.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3.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底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

    14、发育1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2鸟卵的结构与功能:如图:课本P17卵黄:主要营养物质卵黄膜:起保护作用,卵细胞的细胞膜 真正的卵细胞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含细胞核卵白:含有营养和大量水分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系带:固定和减震卵壳:保护作用,能进行气体交换卵壳膜:保护作用3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其中求偶、交配、产卵是鸟类生殖和发育必经的过程。4. 列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生物种类生殖方式受精方式发育方式昆 虫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两栖动物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

    15、不开水鸟 类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没有变态发育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2.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3.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4.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5 . 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6. 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

    16、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3.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4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5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包含了46个DNA。6.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17、,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7. 生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同种生物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为N,体细胞的则为2N,如人的染色体数目,在体细胞和受精卵中是23对(46条),在精子和卵细胞都是23条.染色体的传递规律: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染色体的数目= 1/2体细胞的染色体的数目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1)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之父.(2)实验过程: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豌豆(或相反),获得了杂交后的种子,结果杂交后的种子发育的植株都

    18、是高杆的。孟德尔又把杂交高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高矮之比为3:1)。(3)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矮豌豆)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豌豆)的,其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 DD dd Dd Dd D、d D、d DD Dd Dd dd 1 : 2 : 1 基因型比例: DD:Dd:dd=1:2:1 表现型比例: 3 :1 2. 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4. 假如D是控制显性的基因,d是控制隐性的基因,那么DD和Dd表现为显性性状,dd表现为隐性性

    19、状4.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比例较大,近亲结婚,其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就增加。5. 常见遗传病: 如白化病、血友病、红绿色盲、苯丙酮尿症等.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1. 性染色体是指在体细胞中能决定性别的染色体,性染色体存在于所有的细胞,在人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有2条。2.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22对+XY 女:22对+XX)。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1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3.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精子(22条Y或22条X),卵细胞(22条X)。4.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20、,比例为11.性别男性女性数目体细胞染色体组成22对+XY22对+XX23对性染色体组成XYXX1对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数目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22条X或22条Y22条X23条性染色体组成X或 Y X1条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 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如:太空椒等。不可遗传变异:仅仅由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变异,不能传给后代。如:晒黑的皮肤等。3.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突变)。4. 生物变异的意义: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基础,培育动、植物的优良品种。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

    21、. 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原始大气(无机物)有机小分子(简单有机物)有机大分子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2. 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4. 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有机物和能量。5. 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充入烧瓶中,通过火花放电,制成了一些有机物。(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2)产物(证据):氨基酸。(3)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6. 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作用条件下,形成简单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7.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

    22、,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8原始地球条件: 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存在的规律: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化石越多;而在越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地生物化石越多。3. 生物进化的历程:(1)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

    23、行类鸟类、哺乳类(2)通过对始祖鸟与现代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比较,说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3)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如细胞色素C)的差异性来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表明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4. 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 有叶绿体自养的植物: 藻类 苔藓 蕨类 裸子 被子原始生命 无叶绿体异养的动物:原始单细胞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

    24、类、哺乳类(脊椎动物) 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1. 100年以后,桦尺蠖由浅色占多数变成深色占多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浅色的桦尺蠖在黑色树干上易被捕捉,深色的易幸存下来,繁衍后代。2. 保护色及其意义: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 除了保护色,动物的警戒色和拟态也有助于生物的生存。4. 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5. 自然选择的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A

    25、. 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生存下去,就要为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B. 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其中有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C. 变异具有不定向性。有利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后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易被淘汰。 D. 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第八单元 健康的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

    26、非典、水痘、结膜炎、 蛔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肝等。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1.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根据致病的病原体不同,传染病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等。3.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2)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历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3)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4.

    27、 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5.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如隔离、建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2)切断传播途径:如照紫外线,在教室喷洒消毒液。(3)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或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1.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1)第一道: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和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还有纤毛,随着纤毛的摆动,病菌等异物能被清扫出去。(2)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

    28、,使病菌融解。分布在血液,淋巴结,脾脏,肝脏等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3)第三道: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2. 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3. 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原:引

    29、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抗原进入体内促进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抗体对抗原的反应具有特异性,一定的抗体只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犹如钥匙与锁的关系)。4免疫的功能:(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自身稳定)(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防御保护)(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免疫监视)6. 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7. 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内的某些食

    30、物或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8. 计划免疫、意义: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1.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1)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2)非处方药:简称为OTC,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 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适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3.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4. 中药是我国传统的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从各种动植物中提取出来的。西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