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网络文化对中学教育的影响》.docx

    • 资源ID:12912373       资源大小:26.07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网络文化对中学教育的影响》.docx

    1、网络文化对中学教育的影响网络文化对中学教育的影响结 题 报 告由望亭中学王勇校长主持的省级课题网络文化对中学教育的影响,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处理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网络文化带来的影响,总结了一些切合我校实际的经验、方法,使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汇报如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国务院关于大力普及信息教育的决定: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各地要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以多种方式逐步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有条件地区要统筹规划,实现学校与互联网的连接

    2、,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开发、建设共享中小学教育资源库。加强学校信息网络管理,提供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网络文化的出现,它具有技术基础性、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和非中心的全球性以及自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青少年是上网的主体,而中学生又是青少年中的主要成分,随着网络的发展,它逐渐对中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乃至世界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也给中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带来了丰富的内容,并使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全面的功能无论是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网络文化”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网络不仅是一种技术与社会现实,更是

    3、一种文化现实,网络本身就是一种新兴文化形态;二是文化是以网络的形态存在和发展的,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文化之网中,网络文化是人类的网络化形态的最典型体现。简言之,就是“网络文化(特性)”与“文化的网络(形态)”。网络的文化特征有三方面含义:一是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有一种文化动力和文化支柱,即人们内在的文化需要和文化精神互相交流、获取信息的“文化本性”推动着网络的发展;二是网络产生了各种新的文化现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三是网络中蕴含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精神,并对其他文化形态产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冲击和影响,促进其他文化形态的变革。网络的开放性为人们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创造了条件;网络的交互

    4、功能和可选择性易于个别化教学,从而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创造了技术上的可能;网络的虚拟性虽然为人们在网上平等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感受和空间,但其不可控制性,也为学校和家庭实施主流文化与道德教育带来困难和挑战。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本课题实验价值重在研究网络文化对中学教育的影响的同时,融合其他各种文化的影响,提高中学教育效率,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为进一步提高中学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办学效益与办学水平开辟新的途径,寻求学校发展的新路子。3、网络文化使老师能够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学生思想动态,从而增强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现实中许多学生不愿在老师面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为老师及时准确地

    5、掌握学生内心世界设置了一道无形的屏障,而网络提供了一个可以匿名、自由的发表观点的环境,学生乐于在网上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流露出来。4、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5、网络文化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新途径。网络不受时间、地点、地位的限制,能够及时传递信息、解答学生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预测性、针对性和开放性。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一)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论”维果茨基认为,心理发展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过程:一种是自然的发展过程,这是从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到最高级的哺乳动物的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二是文化历史发展过程,既心理的“人化”过程。自从

    6、猿进化到人的阶段之后,心理不但没有停止发展,而且进入到了一种新质的阶段,逐步产生了各种高级的心理机能。这是另一种性质的发展过程。它之所以不同于自然发展过程是因为在这个阶段上的心理发展基本上不是受生物进化的规律所制约的,而是受社会的文化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维果茨基的这一理论所根据的基本原理是: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人的各种高级心理机能都是这些活动与交往形式不断内化的结果。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像人的实践活动以劳动工具为中介一样,也是以各种符号系统为中介而进行的,也就是说人的心理过程是以符号作为工具而实现的。动物是通过机体的自然器

    7、官而适应自然的,人则是以他们的人造器官作为工具而改造自然的。这些人造器官是人的自然器官的延伸,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他认为,人的心理之所以成为高级的是因为它是以语言或符号作为中介手段的。这是不同于劳动工具的另一种进行“精神生产”的特殊工具,维果茨基称之为心理工具。这种心理工具或中介手段也是在人类物质生产的过程中所发展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二)皮亚杰的“图式学说”皮亚杰认为,知识并不是环境赐予的,也不是人脑先天具有的,它来源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活动,动作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人的活动最初来源于本能动作,这些单个动作逐渐协调起来,就构成动作的结

    8、构,即动作图式。婴儿一产生动作图式之后,就马上利用这个工具去改造周围的事物。皮亚杰把这种情况称为同化。图式首先是主体物质动作的结构,它以符号(表象、语言等)形式逐步内化到头脑中,成为主体精神动作的结构,即狭义的认识图式。皮亚杰强调指出,人的认识图式是知识产生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它的功能在于同化外来刺激。同化作用把客体或来自客体的经验加以处理(分解并重新组合)并纳入主体图式之中,从而使客体获得主体形式,所以同化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对客体的转变或改造。与同化概念相对应,皮亚杰提出了顺应的概念。所谓顺应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客体对主体的转变,顺应使主体认识图式符合客体的性质。原有的认识图式只能同化那

    9、些与产生旧图式的环境基本相同或变化不大的环境,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图式不再能够有效地适应新的情况,同化也就不能取得成功。这就迫使主体运用自我调节的能力进行图式更新,变旧图式为新图式,以新的动作方式进行同化活动。皮亚杰认为,主体必须首先顺应客体,然后才能同化客体,否则就会遭到客体的抵抗而陷入失败。同化与顺应是主体适应活动的两个方面。顺应作用是主体改变旧图式建立新图式,从而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但是改变旧图式并不是抛弃旧图式。新图式的建立是对旧图式的扬弃,是把旧图式中和到新图式中,使之成为新图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四、课题研究的目标1、学校网络设施的概况2、中学教育效率提高理论与实例分析3、网络设施

    10、在学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案例4、网络设施提高课堂效率理论与实践探索5、建立校园信息网络系统,营造全新的校园网络文化、信息化育人环境6、建设高素质的具有信息素养的新型教师队伍,并以此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促进教师素质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学校网络文化,促进学校整体的教育质量、科研水平与办学效益大幅度的提高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目前学校网络设施的使用现状和前景的调查研究2、正确使用现代教育媒体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融入各种网络设施,探求更好的教学方式、设计途径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教师对网络文化的积累。通过培训与研究,使实验教师切实掌握应有的网络技能和加深对网络文化的认识4、网络信息的开发

    11、与利用研究。通过研究建立校园网络系统,营造全新的信息化育人环境5、有效的中学教育的评价研究。六、课题研究的方法1、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这两种方法主要运用于课题的准备阶段,是完成阶段成果的必要手段。在完成该阶段对于目前网络设施的使用现状和前景的调查研究过程中,主要采取调查法。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当前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运用的掌握情况,了解目前中学教育与网络文化的结合情况,网络设施的使用情况,了解参与实验班集体学生的网络文化积累水平和课程教学相关的知识储备情况等,为课题的顺利开展作好充分的准备。完成准备阶段另一目标,撰写研究计划则主要采取文献分析法。根据课题要求,认真阅读研究新形势下的基础

    12、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的课程标准,查阅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的信息、资料、书籍和核心组的相关资料、文献。根据以上对目前网络设施的使用现状和前景的调查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2、课堂观察法此法主要适用于课题研究实施阶段。以课堂观察法为主,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听课”。新教师的成长需要经常听课学习,带教教师指导实习教师需要通过听课的形式来提高业务素质。同样,听课也是教学研究工作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我们的研究工作是基于课堂教学,从日常教学事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点滴行为来探究被观察者的教学行为,及其针对教材内容所展开的教学情况,从而更直接、客观地观察、描述课堂教学现象,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3、教

    13、学案例研究法此法主要适用于课题研究实施阶段。教学研究中的案例就是对一个有趣论题的生动再现,它具有时间、人物、地点等,并按一定的结构展现。我们形成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研究自己的教学,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在别人教学的课堂观察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的学习和阅读中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案例的搜集必须是源于课堂教学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搜集的案例又要是高于教学生活的,这样的案例才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我们的研究才能得以顺利展开。4、经验总结法 此法主要适用于课题实施、结题阶段。课题组是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课题的研究也并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因而整个研究过程中,成

    14、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定期总结是整个课题得以正常开展的一个关键。分工合作探讨,定期组织研究活动,在交流合作中共同进步,推进研究进程。5、统计与分析法这是课题结题阶段的主要研究方法。首先对各方面的信息加以统计并分析;再分阶段、分项目对各组之间的情况进行数据统计;最后总结统计研究成果,分析与目标之间的差异,完成课题报告。七、课题研究的步骤1、准备阶段(2008年3月2008年7月)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计划,准备研究实验材料,组织研究力量,完成目前网络文化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的调查研究。形成以研究计划和调查报告为主的阶段性成果。2、实施阶段(2008年9月2009年7月)阶段主要目标是实施方案,实践验证。

    15、本阶段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组织教法与学法的交流,对典型个案进行跟踪调查和重点分析;进一步改善研究环境,丰富校园网中的资源,共享教学信息。建立学生论坛和教师论坛,共同探究网络文化对教学的影响。创建资料库,包括理论资料、教学课件、添置图书、工具书、应用软件等;组织课题组成员外出参观学习;撰写阶段研究成果的经验总结、论文,并收集整理相关实验资料作好分类整理工作,组织阶段成果展示。阶段成果的形式主要有:论文、案例集、课题中期报告。3、结题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2月)交流总结,整理研究材料,写研究报告,汇集网络课件阶段。本阶段统计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典型范例,推广教学案例;撰写实验总结和

    16、分析报告,呈报论文发表情况并请专家鉴定实验成果。阶段成果形式:实验数据统计表、实验分析总结报告书、成果鉴定。八、课题研究的过程及重点1、建立健全课题研究机构我校自申请网络文化对中学教育的影响课题以来,专门成立了网络文化对中学教育的影响课题研究小组,安排了学校德育骨干、班主任以及部分优秀教师参与了该课题的研究。落实课题小组的成员首先调查研究了目前网络对学生思想影响的情况,并通过实践调查了解学生上网的情况,完成了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分析、中学生上网现象调查及心理研析、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透视等论文和研究报告。我们课题组成员先后参加了市、县、镇举办的“十一五课题”相关活动,听取、学习了课题研究的

    17、有关内容。2、制定学生文明上网的若干规定对学生遵守网络道德、抵制网络不良诱惑制定了8条明确的规范要求。3、建立学校德育网络资源库为有效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校园宽带局域网为基础,建成网络德育资源库,成为我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平台、班级管理的阵地、师生交流的窗口。 学校将所有教室全部配备电脑网络接口,通过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电视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开展青年团校、法制宣传、远离毒品、文明上网、爱护环境、演讲比赛、网上签名等教育活动,开辟“网络论坛”,学生可就学校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与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进行直接网上交谈,便于学校及时掌握情况,

    18、采取有针对性措施;还将几十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爱国主义歌曲上传到德育资源库,定期供学生收看。 4、建好校园德育网站(1) 创造学生上网的机会。我们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资源,在课余时间对全体学生免费开放和使用,为学生创造在学校上网的机会。(2) 推荐优秀网站,让学生在健康网上冲浪。班主任老师可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网站收集在收藏夹中,也可在自己的校园网上建立相关学生网站的链接,让学生在这些健康网站上“冲浪”。5、提高教师网络素养学生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做出选择,这就需要得到有经验、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的有效指导。在网络时代,教师必须增强网络德育意识,这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关键。教师只有掌握

    19、了网络知识和网络工具,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的指导。然而目前学校德育中有这样一个特点:有经验的人对网络不熟悉,而精通网络的人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又没有经验,所以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根据目前状况,我们着重抓好两支队伍的建设。首先建立了一支高素质、少而精的专职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对于这支队伍,既严格要求,明确职责,又加强培养,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提高他们运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其次,建立了一支覆盖面广、思想品德较好、具有奉献精神的网络德育兼职队伍。这支队伍既有班主任,也有青年教师,让他们参与到论坛、聊天室、BBS等交互性较强的网上栏目

    20、中,与其他上网师生以平等身份交流,增强网上德育力度,加强网络舆论氛围的引导。6、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力求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变传统灌输式德育为参与式德育,将教育内容由枯燥变为生动。为学生推荐优秀网站,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电子邮件中的垃圾邮件与不良信息邮件病毒,在信息下载过程中学会辨别信息真伪,学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同时加强网络媒介教育,使学生把信息技术道德规范和信息技术知识置于同样重要的层面加以学习和掌握,倡导以自律为主的自律他律相统一的道德观。把德育教育方法从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转变,让学生经受信息大潮的冲击和“

    21、洗礼”,从而增强对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构筑一道心灵的信息“防火墙”。7、在学科教学中积极渗透健康的道德情感(1)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思想品德课必须做到观点鲜明正确,说理清楚明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加强针对性,力求知行统一。我们根据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及多媒体的特点,在思想品德课各环节中如何巧用多媒体,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2) 在语文学科中利用网上阅读活动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网上阅读与传统阅读相比有其特有的优势,它具有无与伦比的丰富资源,多姿多彩的画面,快速灵活的查询,充分自由的选择,所以能够适应孩子的个性需求,使阅读不再是一种痛苦的负担和强迫的任务,而是一种自主的追

    22、求和充满愉悦的享受。8、网络文化交流活动研究(1) 开展网上读书活动,以趣激德 。针对学生读书的盲目性和不持续性,学校网站开辟“黄金书屋”栏目,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2) 开放网络电视,以行促德。校园网络电视集互联网和电视的优势于一身,运用多媒体的手段,把大量生动的、丰富多彩的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影片和录像片等,以电子化和形声化的特点,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创设情景使学生视听并举,并且利用网络的支撑,让学生参与其中,与节目进行即时互动,在学校德育工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中,我们充分发挥“校园电视台”这一特殊媒体功能,将教育内容及教育对象以“

    23、写真”的形式搬上银屏,作为一面启发学生言行的可视“镜子”,区分真伪,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强化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参与和自我教育,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营造良好的校园德育氛围。9、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心理指导研究在校园德育网上专门开设“心理咨询信箱”,运用E-mal进行师生交谈。当学生有心里话或一些敏感的话题,心里存在困惑又不便当众讨论时,就可以用E-mail的方式寄给老师,老师针对这个学生的疑问直接解答,然后用E-mail直接寄给这个学生。这样既解决了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不会让学生“丢面子”。10、网络环境下传统美德教育研究(1) 传统美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相

    24、结合。(2) 传统美德教育和学习先进人物相结合。(3) 传统美德教育和现代道德教育相结合。(4)传统美德教育和“班级礼仪周活动”相结合。11、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1) 网瘾的特征:渴求性;逃避性;耐受性;烦躁性;冲突性;矛盾性;反复性。 (2) 网瘾的诱因:个体因素;家庭因素;教育因素 。(3) 网瘾带来的危害:损伤智力;损害身体;荒废学业;影响品行;扭曲性格;危害心理;伤害家庭;违法犯罪。(4) 网瘾的矫治对策:重视预防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教育观念;加强感情沟通,营造温馨的网络道德教育氛围;开展素质教育,实施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途径。12、网络文化的影响研究(1)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

    25、的积极影响: 网络文化改变了青少年的交往方式;网络文化提高了青少年的主体能力;网络文化充实了青少年的心理空间;网络文化内容的广泛性有利于青少年观念多元化和现代化;网络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青少年思想品德工作的生动化。(2)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负面影响:浅尝辄止,不善思考;情感淡薄,虚拟交往;游离现实,虚无人生;诱惑难挡,违法犯罪。13、网络文化背景下德育对策研究(1)建立学校思想教育网络机制,营造绿色网络文化环境:建立学校思想教育网络工作机制;建立学校思想教育网络创新机制;建立学校思想教育网络保障机制;建立学校思想教育网络功能机制。(2)加强网络文化下的道德教育,塑造健全的网络道德人格

    26、:创新理论教育,倡导健康上网;以文明修身为载体,加强学生文化底蕴的积累;重视网络心理咨询,健全学生心理;健全网络管理,加强综合治理;以健康的网络教育内容为本,创设文明网络文化环境;以高素质武装教育者,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九、课题研究的成果通过两年多来的研究,课题取得以下成果:(具体见“课题研究成果集”)1、师生能熟练地掌握网络这一现代化的学习、工作技能,还能具备网络道德,明辨网络文化的优劣,教师、学生各方面的文化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2、校园网络资源整合。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学校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加强了网络建设,进一步开发了网络资源,还建立和完善望亭中学校园网,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好的平台。3、多

    27、媒体教学课件。老师们加深了对网络的认识,推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应用,转变了课堂教学方式,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把自己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传到网上实现资源共享。最后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专集光盘4、教育教学论文。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老师们把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经验、教训等心得写成论文、案例,并及时上传到网上实现资源共享。有的在省、市、区级评比赛中获奖。发表的一系列论文,被整理成课题论文集5、德育效果明显。老师们尝试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还利用网络特别是家校平台加强与学生以及家长的交流,获得好评,获得一系列的荣誉。6、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加强。学生通过网上检索、网上

    28、讨论、网上测评等方式加强了自主学习,还通过校园网等网络平台加强了与同学、老师、家长的交流。十、课题研究引发的思考1、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学生上网,不但可以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能,还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激发对学习、探索科技知识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并为学校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改革创造条件。因此,它对于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和推进教育改革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积极意义,创造条件让他们上网。同时也应该看到,网络在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可以成为传播暴力、色情内容,散布信息垃圾,侵犯他人权益以及进行其它违法

    29、犯罪活动的工具。当代中学生走上社会后,用网络造福人类还是祸害人类,取决于他们如何利用这一工具,取决于他们的网络道德观。中学生是道德观尚未完全形成的群体,如果对他们上网不加以引导和管理,学生就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计算机道德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已成为社会有识之士和广大青少年学生家长的强烈呼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也因此成为德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如何指导中学生正确地对待和利用网络,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便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学校要切实负起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网上人格,做到正确应用网络知识,自觉抵制网

    30、络的负面影响。2、“网络在给人类带来深刻变化的同时,不会把我们带入一个一尘不染的数字化乐园,但如果我们行动无误的话,网络会使人性和人类的多样化得到张扬。”面对网络文化,任其自然不是办法,因噎废食更非上策。网络德育要像大禹治水一样,根据具体情况,该堵的堵,该引的引,真正做到因人制宜、因势利导。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趋利避害,为我所有。3、网络是一个战略高地,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抢先占领这个高地,让网络文化为素质教育服务。通过指导学生从互联网上收集相关资料,一方面培养他们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综合素质能力,另一方面增强他们思想上的自我防御

    31、能力。这种没有围墙的课堂,没有距离的交流,可给学生展示一个真实的生活世界,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4、在弘扬个性、主体回归的人文教育时代,在信息多元、易得可取的网络教育世纪,在我们没有能力限制低级趣味的东西进入当前生活的情况下,让青少年脱离低级趣味的最好办法是必须给他们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高级趣味的东西;在我们没有能力消灭网络垃圾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必须增强学生自身的“抵抗力”,让那些身陷迷网不能自拔的学生最终走出迷雾。5、我们的课题研究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我们的探索还将继续。我们将迎接学校德育创新的挑战,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协同社会的力量,创设自己的网络主流文化,进一步营造绿色的网络环境,进一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尽可能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媒介,更好地培养和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注意事项

    本文(《网络文化对中学教育的影响》.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