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五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docx

    • 资源ID:12912092       资源大小:26.6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五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docx

    1、五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第一课:巧安排省时间一、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分析研究统筹法的一般操作流程及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2、初步掌握一些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学准备:小组准备:收集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的故事,学习用品等。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工作中,如何才能既节省时间又能多干活呢?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生前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过认真的研究,提出了统筹方法的理论,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为祖国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二)学习新课:1、实验一:并行工作。出示例题:媛媛的安排。媛媛每天的安排如下:要完成这些事,

    2、至少要花费多少时间?收拾床辱用3分钟洗漱用6分钟听广播用15分钟吃早饭用8分钟结束有没有省时间的方法?有没有可以同时进行的活动?、合并活动:收拾床辱用3分钟洗漱用6分钟吃早饭用8分钟听广播用15分钟结束思考:这种安排共用了多少分钟?2、巩固练习:李大娘的安排:研究问题:李大娘做包子,发面需要40分钟,洗、切韭菜14分钟,剁肉馅15分钟,做包子35分钟。按顺序需要104分钟。请你按第一项活动的统筹法思想,为李大娘做一个比较省时间的安排,画出流程图。思考:在每项活动的各项工作内容之间,是否有可以同时进行的工作?并行工作举例练习:问题:沏茶待客。洗水壶、烧开水、洗茶壶茶杯、那茶叶等。3、实验2:合理

    3、安排工作顺序。运油:研究问题:甲乙两车运油同时到达油库,加油龙头只有一个,没加一桶油要10分钟。甲车要运5桶油,乙车要运2桶油。怎样安排,能使加油所占的时间最少?思考:乙加油(10X2=20分钟)甲等20分钟,甲加油(10X5=50分钟)占用总工作时间:20+20+50=90分钟。想一想:合理调整工作顺序与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益有关系吗?巩固练习:排队打水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拿着5、3、4、2个暖瓶去打开水,水龙头只有一个,打满一瓶水需要1分钟,怎样安排,才使他们打完水所用时间最少?方案:四人打水顺序:丁、乙、丙、甲。算一算,按这个顺序总用时多少?(三)、探索发现1、通过实验研究,我们了解

    4、了运用统筹方法的一些规律。2、合理调整工作顺序,可以节省总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益。3、并行操作法是统筹法的基本方法,它的操作规律就是先看一项任务的内容之间有没有可以同时进行的工作,如果有,则可以统筹安排进程,达到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益的目的。(四)、探索延伸运用统筹法研究下面问题:用一个锅烙饼,一次可放两张饼,饼需要烙两个面,没面需要3分钟。问:若烙3张饼,最少用多少时间?写出烙1-9张饼的最少时间。第二课:从乌鸦喝水想到的一、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研究投石子与水面升高的关系。2、体验猜想结果动手实践结果验证的研究方法。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观察和实践能力。二、教学准备:按小组配备:小石子

    5、、玻璃瓶、橡胶圈、塑料盆。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教师讲故事引入本课:(乌鸦喝水的故事)(二)学习新课:1、实验一:向有三分之一水的瓶子里投石子,水面能否升到瓶口。、猜想:随着投入的小石子增多,瓶中的水面会升到瓶口。、随着投入的小石子增多,瓶中的水面不会升到瓶口。、你同意哪个想法?猜后进行实验。实验:向瓶中倒入三分之一的水,用橡皮筋套在瓶壁上,作为标记。轻轻投入石子。说一说:实验结果与你的猜想一致吗?小组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2、实验二:向有三分之二水的瓶中投石子,水面能不能升到瓶口。、猜想:、动手实验(实验程序与实验一相同)。、将几滴醋滴入B杯中。说一说:实

    6、验结果与猜想一样吗?小组议一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师生共同总结:一般说来,瓶中有三分之二的水时,用花生米大小的石子向瓶中投放,乌鸦能喝到水。(三)、探索发现1、瓶中有三分之一的水时,由于水少,水停留在投下的石子与石子之间的空隙中,水升不到瓶口。2、瓶中有三分之二的水时,此时,石子与石子之间的空隙小于瓶子里水的体积,随着小石子投入的增多,水面会升到瓶口。3、我们体验了猜想结果动手实践结果验证的研究方法。(四)、探索延伸把一只玻璃杯放在盆中,玻璃杯灌满水,水要齐到杯口,但不要溢出。向水杯里连续不断的放石子,水会溢出流进盆中。思考:从杯中流出的水的体积与投入的石子有什么关系?第三课:平衡与技巧

    7、一、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探索保持平衡的主要方法。2、初步了解一些重心、平衡方面的科学知识。3、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二、教学准备:空牙膏盒、硬币、图画纸、胶带、剪刀、铅笔、尺、胶水等。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我们都爱看杂技表演,杂技演员在钢丝绳上轻松自如的做着各种动作,还能在其它节目中作有关平衡的惊险动作,高超的技艺真叫人赞叹不已。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实验研究一下有关平衡的问题。(二)学习新课:一、实验一:肢体运动找平衡每组推选两名同学,对面站好,脚下各踩半张报纸。两人以锤子、剪刀、布决定胜负。输的一方把脚下的报纸对这一次,每输一次把报

    8、纸再对折一次,直到只能用脚尖或脚后跟站立。思考问题:通过认真的观察,他们单脚站立时,主要是以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调节平衡的?二、实验二,移动重心找平衡。1、把空牙膏盒放在桌边上,盒的大部分在桌面上,另一部分悬在桌外,牙膏盒在桌边保持平衡。此时,观察长方体中心的竖直线在桌边的内部还是在桌边的外部?(空牙膏盒是规则的长方体,它的重心在它几何体的中心上)2、继续把牙膏盒向外移,当大部分牙膏盒悬在桌外部时,空牙膏盒会掉在地上。3、把空牙膏盒打开后盖,里面放上3枚硬币,用胶带粘牢,盖好盒盖。4、把盒内粘硬币的一侧放在桌上,向外移动,此时,你发现牙膏盒平稳的停在桌边保持了平衡。思考问题:1、放了硬币的牙膏盒为

    9、什么能停放在桌边?2、是否改变了牙膏盒整体的重心?说一说中心向哪个方向移动了?小组讨论:1、人走钢丝,身体重心很难落在钢丝上,演员拿的长干有什么作用?2、杂技演员把椅子一层结一层的往上叠架,椅子向一侧倾斜,演员为什么能从另一侧倒立?三、探索发现1、每个物体都有一个中心,物体重心的竖直线在支撑面内,物体可以保持平衡。2、通过实验发现,杂技演员保持平衡的主要手段是:、多年的训练。、利用道具及时调整肢体姿势达到新的平衡。3、通过探究活动,了解了一些有关重心、平衡方面的知识。四、探索延伸完成课后练习:你能站起来吗?第四课: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吗一、教学目的:1、通过剪拼世界地图,探讨大陆漂移学说。2、

    10、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二、教学准备:小组准备:剪刀、铅笔、描图纸等。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教师讲故事引入课题:1910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看着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无意之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经过研究,他认为:地球上所有的陆地在远古时代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他们逐渐漂移分离开来,形成了今天的海陆分布。这就是大陆漂移学说。(二)学习新课: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吗?1、活动过程一:观察地图,认一认大西洋两侧有哪些大陆。用描图纸将地图细心的描下来。用彩笔勾画出大西洋两侧大陆轮廓线,观察两侧轮廓线的形状,有什么发现?用剪刀沿勾画的大西洋两侧大

    11、陆轮廓线剪开,平放在桌上,使大西洋两侧大陆平移接近,拼一拼。观察思考:拼接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两边轮廓线大致能拼在一起吗?2、活动过程二:、出示2.4亿年前、1.8亿年前、6百万年前、现在的世界地图。、仔细观察大陆的变化过程。说说你的看法。、讨论:舌羊齿植物化石的发现。(舌羊齿植物是没有漂洋过海的本领的,在美洲和非洲大陆都发现了它的化石,说明了什么?)(三)、探索发现通过实验和研究资料,我们了解了大陆漂移说。通过分析,说明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经过漫长的时间,大陆逐渐分开变成了我们现在的样子。(四)、探索延伸课后进一步了解关于大陆漂移学说,找一找还有哪些证据。第五课:早餐与健康 一、教学目的:

    12、1、通过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研究,学习早餐与营养平衡方面的知识。2、学会怎样搭配好早餐。2、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二、教学准备:小组配备:搜集早餐食物的名称。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食物能为我们提供生长发育的营养,同时食物也为我们的各项活动提供能量。合理的安排饮食,可以保证身体的健康。我们学习一点关于营养方面的知识,对我们健康的生长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二)学习新课1、活动一,参加吃早餐话题的讨论、同学们,你们都吃了早餐了吗?、说一说你们都吃的什么早餐?、指名回答。、对回答问题的同学进行评论,说说对吃早餐重要性的认识。(不吃早餐,会影响人的健康。不吃早餐,大

    13、脑工作能力明显下降。经常不吃早餐,还容易引起身体发胖。)2、活动二,我们的调查与分析推举一人,将下面表格复制到黑板上。项目吃早餐不吃早餐谷物肉或奶奶或豆制品蔬菜或果品其他食物二类食物三类食物四类食物人数占全班%在主持人的主持下,有主持人统计后写入表中。3、整理数据并讨论问题、吃早餐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全班不吃早餐的人有多少?请这些人说说有什么原因?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早餐中,吃那类食物的人数比较多?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早餐中,吃三类食物和四类食物以上的人有多少?4、活动三,学一学搭配早餐、阅读小资料。、你对下面四种早餐有什么看法?从营养平衡角度出发说说你的意见。(稀

    14、饭和咸菜配成早餐;烧饼和牛奶配成早餐;大饼和油条配成早餐;方便面早餐)、学一学搭配早餐,填下面的表。星期谷物肉、蛋奶、豆制品蔬菜、果品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三)探索发现1、了解了吃早餐对青少年的重要性。早餐应该尽可能做到营养平衡,四类食物要合理搭配。2、早餐要吃好,烹调方法也很重要。早餐不宜单调腻口,要经常变化花样,做到主副食兼顾,干稀搭配,品种丰富,口味各异。(四)探索延伸阅读有关食物金字塔的书籍,和家长一起研究食物金字塔,看看他合理吗?结合你知道的食物知识,结合食物金字塔知识,设计一份家庭健康膳食计划。第六课:哪些材料隔音效果好 一、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初步感知隔

    15、音材料的特点。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学准备:闹钟、鞋盒、皮尺、海绵、包装泡沫。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你见过射击运动员打枪时,头上还戴着一样东西吗?那是什么?为什么要戴上?是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听力,防止射击时的枪声对听力造成损伤。那么耳罩用什么材料制造,隔音效果才好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二)学习新课:琴弦振动与音调变化1、实验一:将闹钟调至闹响状态放入鞋盒里,将海绵填入鞋盒中(填满、填实),然后逐渐远离鞋盒,直至几乎听不到闹钟响,用皮尺测量此时距鞋盒的距离。思考问题:说出海绵材料的结构有什么特点。2、实验二:分别用包装泡沫、碎布

    16、、锡箔纸将鞋盒装满,重复上面的实验。比较实验数据,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中。实验次数填充材料测量数据(米)1海绵2包装泡沫3碎布4锡箔纸说一说,包装泡沫、碎布、锡箔纸这些材料的结构特点。分小组讨论:距离近的,是不是说明该材料隔音效果好?4种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那个最好?隔音好的材料其结构有什么特点?。(三)、探索发现1、通过实验,结论如下:实验次数填充材料数据比较1海绵距离最短2包装泡沫距离较短3碎布距离较长4锡箔纸距离最长2、通过实验与观察发现:隔音效果好的材料,一般具有孔多、多皱、较为松软等特点。(四)、探索延伸根据下面的提示联想:1、下雪后万籁寂静。2、听音乐的耳机。3、卧室墙壁的软装饰。4摩

    17、托车排气管中的消音器。第七课:你了解水吗 一、教学目的:1、通过进行有关水的实验,研究水的各种性质及其实践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学准备:白糖、食醋、水、硬币、滴管、报纸条、水杯等。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提问:水是什么样的?对,你们会打得都很对,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无嗅、透明的液体。化学家认为水是万能熔剂,物理学家则把它看成是一种能源你了解水吗?(二)学习新课,泥石流的成因与预防:1、实验一:水是万能熔剂水能溶解食盐的实验同学们都做过。化学家说水是万能熔剂,它既能溶解象食盐一样的固体,又能溶解象食醋一样的液体,还能溶解氧气等气体。

    18、、水能溶解固体糖将少量食糖放入水中,用小棒搅拌。思考回答:固体白糖不见了,说明水能溶解白糖,水还能溶解其它固体吗举例说明。、水能溶解液体醋将几滴醋滴入水中,用小棒搅拌。思考回答:实验说明水能容解醋,是不是所有的液体都能被水溶解?举例说明?、水能溶解气体氧气分析事例:鱼儿在水中生存,但鱼儿要有氧气才能存活,水中有氧气吗?2、总结:水的其他特性前面,我们曾做过三个实验,现在,我们从水的特性方面重新认识实验现象。、将一枚干净的硬币放在纸上,用滴管往硬币上滴一滴水。水在硬币上为什么呈现半球状而不是呈平面状?、在水杯里倒入半杯清水,滴上两滴墨水搅均匀。把餐巾纸的一端放入水里不动。过一会儿,混有墨水的水会

    19、沿着纸条慢慢上升。这时水的什么现象?、在水杯里倒入半杯清水,把两块冰块放入水中,观察冰块是下沉还是浮在水面,这说明冰比同样体积的液体水轻还是重?(三)、探索发现水不但能溶解部分固体、液体和气体,还具有表面张力、毛细现象,而且,冰比同体积的液体水轻。(四)探索延伸夏日的海滨。白天海滩沙是热的,海水是凉的。夜里海滩的沙是凉的,海水是温的。请与同学们研究一下,这是什么道理?第八课:蒸发与降温 一、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与信息交流,研究液体蒸发时降温的道理。2、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有关现象。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学准备:碟子、湿布、电风扇、温度计、洒水器等。三、

    20、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炎热的夏天,游泳是人们喜欢的运动项目,你回忆一下,刚从游泳池里出来时,身上有什么感觉?身上的水干了以后感觉怎样?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做一个实验来研究一下。(二)学习新课,活动过程:1、实验一,水哪里去了、用湿布在玻璃上擦出一片水迹。观察玻璃上这片水迹有什么变化?、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在碟子里倒入少量的水,过几天,碟子里的水没有了。小结:蒸发现象:水在平常温度下,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就是水的蒸发现象。小组讨论:水的蒸发有什么作用?(晾衣服、水蒸发到空中变成云、雨,洒水降温)2、实验二,蒸发与降温、拿一只温度计,记录温度计初始读数。、打开

    21、电风扇对这温度计吹风2分钟,记录温度计读数。、把药棉用湿水浸湿,在温度计红色酒精柱下端的小圆球上涂抹几下,在对着电风扇吹相同的时间,记录温度计的读数。、观察三次温度计读数变化的情况。讨论问题:温度计读数的变化能否说明蒸发可以降温?3、降温的应用、夏天,在教室里洒些水,我们会感觉怎样?试试看。、在自己手背上抹上一滴水,用嘴吹一吹手背抹水的地方,你会有什么感觉?试试看。、对发烧病人或中暑病人,人们常在病人头上盖上湿毛巾,可以缓解发烧的病状。、冬季,为什么在刮风的天气里人们会感到更寒冷一些。思考:水的蒸发与降温是什么关系?(三)、探索发现通过实验与信息交流,证明了蒸发会产生降温现象。水在蒸发时,要吸

    22、收周围的热量。水蒸发的越多,吸收的热量就越多。(四)探索延伸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下面的问题1、冬天洗过头,马上到室外活动,会不会有可能感冒?道理是什么?2、火箭涂上一层特殊材料,飞行时,这种材料在高温下融化并气化,使火箭不至于被烧毁而正常飞行。其中的道理是什么?第九课:辨认方向 一、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与推理,们探讨一笔画问题的初步规律及其应用。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究意识。二、教学准备:按小组配备:白纸、彩色笔等学习用品。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数学中有一笔画问题,一笔画要求笔不离纸,笔画不能重复,一笔将一个图形画完。我们只要掌握了它的规律,对日常的工作与学习有很

    23、大的帮助。如:邮递员叔叔要去送信送报,怎样选择路线,才能又省时省路?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二)活动过程知识准备: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偶点:图形中有偶数条线的顶点叫偶点。 奇点:图形中有奇数条线的顶点叫奇点。 A B C D上图中A点有三条线为奇点,B点有两条线为偶点。思考:C点与D点各是什么点?1、实验一。图中顶点都是偶点的图形、画图形 。 一笔画的方法画下来。、实验一下,将 图一笔画下来。2、思考问题:、以上图形所有顶点都是偶点,是不是图形顶点都是偶点的图形就可以一笔画下来呢?、验证其他图形。3、实验二。有奇点的图形、分析下面三个图形顶点的情况(各有几个偶点,

    24、几个奇点)、讲以上三幅图一笔画下来。思考讨论:是不是图中顶点有两个奇点的可以一笔画下来。图中顶点有四个偶点的不可以一笔画下来。4、实验三,进一步验证、按以上研究的方法,判断课文中的图10、图11、图12是否可以一笔画下来。、试着画一画,进一步验证以上的结论。、请同学们自己画几个图形,试着一笔画下来。(三)探索发现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一笔画的问题。2、大量研究证明图形顶点都是偶点的和图形中只有两个奇点的可以一笔画下来。3、通过一笔画问题的学习,我们感到很多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善于发现问题、多思考问题,并按着科学方法去研究,就会有收获。(四)探索延伸完成课后邮递员送报最佳路线图的画法

    25、。第十课:机会与可能性的探讨一、教学目标:1、通过摸球和投硬币的实验,研究概率问题。2、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分析判断能力。二、教学准备:布袋、红、黑色球、硬币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天气预报,我们每天都在听,如果预报今天降水概率80%,我们就会带上雨伞出门。如果降水概率为20%,我们是不会带雨具的。某一种事情发生的机会与可能性有多大,实际是数学中的概率问题,概率是我们生活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二)学习新课1、实验二,布袋摸球(一)、在布袋里放入一个红球和一个白球。、小组内轮换摸球。每人做10次自己试验。、将每次摸得的情况记在下表中。次数红球黑球1210、各小组汇报摸到

    26、的红球的平均数,计算出全班同学摸到红球个数的平均数。思考问题:个人摸到红球的数、小组平均数、全班平均数一样吗?是不是统计的数据越多,统计出的结果越接近实际的可能性?2、实验二,(二)、在布袋里放入4个红球和1个黑球。、按实验一的方法每人做10次。、记录在下表中。次数红球黑球1210、小组汇报,计算出全班同学摸到红球个数的平均数。思考问题:摸到红球的平均数是多少?是不是布袋里的红球多了,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就增大了?3、实验三,掷硬币、每小组复制下表。次 名12310、每人拿10枚硬币依次掷向桌面,每人做一次,作好记录。、进行数据整理和加工。、计算出小组数字面朝上的平均数。、计算出全班数字面朝上的平均数。思考问题:1、掷硬币数字面朝上的次数,是否占掷硬币总数的二分之一?2、掷硬币数字面朝上的次数与实验一中摸到红球的次数相近吗?能否说说二者相近的道理吗?(三)探索发现1、初步了解了概率知识,实验中的统计数据越多,它的概率越接近实际的可能性。2、如果是其他房间发生火灾,应将房门窗紧闭,堵塞门缝,阻止火焰和浓烟的蹿入,坚守待


    注意事项

    本文(五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