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生化习题集第十五章肝的生物化学.docx

    • 资源ID:12869992       资源大小:24.82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化习题集第十五章肝的生物化学.docx

    1、生化习题集第十五章 肝的生物化学第十五章 肝的生物化学一、名词解释1生物转化作用 2初级胆汁酸3次级胆汁酸 4胆汁酸的肠肝循环5非酯型胆红素 6酯型胆红素7胆素原 8胆色素9胆素 10胆色素的肠肝循环11黄疸二、填空题1.体内非营养物质包括_和_两大类。2.生物转化主要在_进行。3.非营养物质在体内通过代谢变化,可使脂溶性较强的物质获得_,_增加,有利于排泄。4.生物转化的第一相反应包括_、_和_反应。5.生物转化的第二相反应是_反应。6.结合反应中,葡萄糖醛酸基的直接供体是_。7.生物转化的特点是_、_和_。三、选择题A型题:1. 饥饿时肝进行的主要代谢途径是: A. 蛋白质的合成 B. 糖

    2、的有氧氧化C. 脂肪的合成 D. 糖异生作用E. 糖酵解2. 肝不能利用的物质是:A. 蛋白质 B. 糖C. 酮体 D. 脂肪E. 胆固醇3. 肝功能受损时血中蛋白质的主要改变是:A. 清蛋白含量升高 B. 球蛋白含量下降C. 清蛋白含量升高,球蛋白含量降低 D. 清蛋白含量降低,球蛋白含量相对升高E. 清蛋白、球蛋白都降低4. 当肝合成尿素减少时血液中升高的物质是:A. 血糖 B. 血氨C. 血脂 D. 血胆固醇E. 血 K+5. 在肝中转变成辅酶和辅酶的维生素是:A. 维生素 PP B. 维生素 B12C. 维生素 C D. 叶酸E. 维生素 B66. 肝在脂类代谢中所特有的作用是:A合成

    3、磷脂 B合成胆固醇C生成酮体 D将糖转变为脂肪E改变脂肪酸的长度和饱和度7. 正常人在肝合成血浆蛋白质量最多的是:A脂蛋白 B球蛋白C清蛋白 D凝血酶原E纤维蛋白原8. 下列哪种物质是肝细胞特异合成的:A脂肪 B尿素CATP D糖原E蛋白质9. 人体合成胆固醇量最多的器官是:A脾 B肝 C肾 D肺E肾上腺10. 关于血浆胆固醇酯含量下降的正确论述是: A胆固醇分解增多 B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增多C转变成脂蛋白增多 D胆固醇由胆道排出增多E肝细胞合成 LCAT 减少11. 肝在糖代谢中的最主要作用是:A. 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 B. 使血糖氧化分解C. 使血糖浓度降低 D. 使血糖浓度升高 E.

    4、 以上都不是12. 关于肝在脂类代谢中的错误叙述是:A肝是合成分泌胆汁酸的主要器官 B. 肝是脂肪代谢的主要器官C. 所有血浆脂蛋白都由肝合成 D. 肝是合成磷脂的主要场所E. 肝是合成酮体的主要场所13. 肝病患者出现蜘蛛痣或肝掌是因为:A.胰岛素灭活减弱 B. 雌性激素灭活减弱C. 雄性激素灭活减弱 D. 雌性激素灭活增强 E. 醛固酮灭活增强14. 氨在肝中的主要代谢去路是:A. 合成氨基酸 B. 合成谷氨酰胺C. 合成尿素 D. 合成碱基E. 合成蛋白质15. 人体生物转化作用最重要的器官是:A. 肝 B. 肾C. 大脑 D. 肌肉E. 肾上腺16. 胆固醇在肝的转化主要是:A. 合成

    5、维生素 D B. 合成类固醇激素C. 合成胆汁酸盐 D. 转变成类固醇E. 合成胆色素17. 肝的功能不包括:A. 贮存糖原和维生素 B. 合成血清清蛋白C. 氧化分解酮体 D. 合成酮体E. 合成尿素18. 肝细胞微粒体中最重要的氧化酶系是:A. 单胺氧化酶 B. 加单氧酶C. 醇脱氢酶 D. 醛脱氢酶E. 以上都不是19肝进行生物转化时葡萄糖醛酸的活性供体是:AGA BUDPG CUDPGA DUDPGB EUTP 20肝细胞对胆红素生物转化的作用是使胆红素:A与清蛋白结合 B与 Y-蛋白结合C与 Z-蛋白结合 D与葡萄糖结合E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21可用于判断肝对蛋白质代谢功能的指标是:A

    6、尿三胆 BA/G 比值C血清 ALT 活性 DP/0 比值EKm 值22. 肝功障碍时血浆胆固醇代谢的主要改变是:A胆固醇总量增加 B胆固醇总量正常 C自由胆固醇含量下降 D胆固醇酯/胆固醇比值升高 E胆固醇酯/胆固醇比值下降23. 饥饿时肝中哪个代谢途径增强:A磷酸戊糖途径 B脂肪合成C糖酵解 D糖有氧氧化 E糖异生24. 合成酮体的主要器官是:A红细胞 B脑C骨骼肌 D肝E肾25. 下列哪种胆汁酸是次级胆汁酸:A甘氨鹅脱氧胆酸 B甘氨胆酸 C牛磺鹅脱氧胆酸 D脱氧胆酸E牛磺胆酸26. 下列哪组胆汁酸是初级胆汁酸:A. 胆酸,脱氧胆酸 B. 甘氨胆酸,石胆酸C. 牛磺胆酸,脱氧胆酸 D. 石

    7、胆酸,脱氧胆酸E. 甘氨鹅脱氧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27. 胆汁固体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A胆固醇 B胆色素 C脂类 D磷脂 E胆汁酸盐28. 肝内胆固醇代谢的主要产物是:A7-羟胆固醇 B胆酰 CoA C胆汁酸 D维生素 E胆色素29. 胆汁酸合成的限速酶是:A7-羟化酶 B7-羟胆固醇氧化酶 C胆酰 CoA合成酶 D鹅脱氧胆酰 CoA 合成酶 E胆汁酸合成酶30. 下列关于生物转化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对体内非营养物质的改造 B使非营养物的活性降低或消失C可使非营养物溶解度增加 D非营养物从胆汁或尿液中排出体外 E以上都不对31. 生物转化最普遍的第二相反应是: A.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B.

    8、与硫酸结合C. 与酰基结合 D. 与谷胱甘肽结合E. 与甲基结合32. 生物转化的还原反应中氢的供体是: A. NADH B. NADPHC. FMNH2 D. FADH2E. CoQH233不属于生物转化的反应是:A. 氧化反应 B. 水解反应 C. 还原反应 D. 结合反应E. 以上都不是34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的生成需:A葡萄糖醛酸基结合酶 B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C葡萄糖醛酸基脱氢酶 D葡萄糖醛酸基水解酶 E葡萄糖酸酸基酯化酶35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A. 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增高 B. 血中胆素原剧减 C. 尿中胆红素增加 D. 血中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异常增高 E. 粪便颜色变浅36巴比妥药物

    9、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浓度是由于:A药物增加了它的水溶性有利于游离胆红素从尿中排出B诱导肝细胞内载体蛋白-Y 合成 C抑制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合成 D激活Z蛋白合成 E与血浆清蛋白竞争结合37结合胆红素是:A胆素原 B胆红素BSP C胆红素-Y 蛋白 D胆红素 -Z 蛋白E葡萄糖醛酸胆红素38血中胆红素的主要运输形式是:A胆红素-清蛋白 B胆红素-Y 蛋白 C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 D胆红素-氨基酸E胆素原39阻塞性黄疸尿中主要的胆红素是:A游离胆红素 B葡萄糖醛酸胆红素C结合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 D胆红素-Y 蛋白 E胆红素-Z 蛋白40阻塞性黄疸时与重氮试剂反应为:A直接反应阴性 B直接

    10、反应阳性 C直接反应阴性,间接反应强阳性 D双相反应阴性E双相反应阳性41下列哪项会导致尿胆原排泄减少:A肠梗阻 B溶血 C碱中毒 D胆道阻塞E肝细胞性黄疸42 胆红素主要来源于:A血红蛋白分解 B肌红蛋白分解 C过氧化物酶分解 D过氧化氢酶分解E细胞色素分解43 AIA 合酶的辅酶是:A维生素B12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6 D维生素PP E生物素44. 下列哪类物质对 ALA 合酶起反馈抑制作用:A. Hb B. ALAC. 线状四吡咯 D. 血红素E. 尿卟啉原45. 肝细胞性黄疸血尿胆红素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 尿胆红素阳性 B. 血清结合胆红素阴性C. 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无变化 D.

    11、 尿胆红素阴性E. 尿中无结合胆红素46. 关于血红素的合成哪项是错误的:A. 合成血红素的关键酶是 ALA 合酶 B. 合成起始和完成于线粒体C. 合成的基本原料是甘氨酸、琥珀酰CoA和 Fe2+D. 8 分子 ALA 逐步缩合为线状四吡咯而后环化为尿卟啉原 E. 生成的原卟啉与Fe2+ 螯合为血红素47血红素合成的步骤是:AALA 胆色素原尿卟啉原血红素 B胆色素原ALA 尿卟啉原血红素C胆色素原尿卟啉原 ALA 血红素 D琥珀酰CoA 胆色素原尿卟啉原血红素E以上都不是48. 血红素合成酶体系中的限速酶是:AALA合酶 BALA 脱水酶 C胆色素原脱氨酶 D氧化酶 EFe2+螯合酶49体

    12、内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器官是:A. 肝 B. 肺 C. 肾 D. 胰 E. 小肠50. 结合胆汁酸不包括:A甘氨胆酸 B牛磺胆酸C甘氨鹅脱氧胆酸 D石胆酸E牛磺鹅脱氧胆酸51关于胆固醇 7-羟化酶描述错误的是:A胆汁酸抑制该酶活性 B高胆固醇饮食可促进酶的基因表达C甲状腺素可抑制该酶活性 D甲状腺素使该酶的 mRNA 合成迅速增加E与 HMG-CoA还原酶共同调节胆固醇的代谢52. 对胆汁酸“肠肝循环”描述错误的是:A. 结合型胆汁酸在肠菌作用下水解为游离型胆汁酸B. 结合型胆汁酸的重吸收主要在回肠部C. 重吸收的胆汁酸被肝细胞摄取并可转化成为结合型胆汁酸D. 人体每天进行612次肠肝循环

    13、E. “肠肝循环”障碍并不影响对脂类的消化吸收53. 胆色素不包括:A. 胆红素 B. 胆绿素 C. 胆素原 D. 胆素 E. 细胞色素54. 下列何种物质不属于铁卟啉化合物:A. 血红蛋白 B. 肌红蛋白 C. 细胞色素 D. 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E. 清蛋白55. 口服消胆胺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的机制是:A. 减少胆汁酸的重吸收,解除其对3-羟化酶抑制B. 减少胆汁酸的重吸收,解除其对7-羟化酶抑制C. 增加胆汁酸的重吸收,解除其对12-羟化酶抑制D. 减少胆汁酸的重吸收,解除其对7-脱羟酶抑制E. 减少胆汁酸生成,解除其对HMGCoA还原酶的抑制56甲状腺激素使血清胆固醇含量降低的原因是

    14、:A. 甲亢患者基础代谢率高,消耗大 B. 甲状腺激素促进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C. 甲状腺激素促进胆固醇转变为糖皮质激素 D. 甲状腺激素促进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E. 甲状腺激素促进胆固醇转变为醛固酮57关于阻塞性黄疸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胆红素的摄取与结合异常 B. 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C. 粪胆素原的排出降低 D. 范登堡试验双相反应强阳性E. 尿中胆红素排出减少或阴性58. 下列哪种物质不与胆红素竞争结合清蛋白:A. 磺胺类 B. NH4+ C. 胆汁酸 D. 脂肪酸E. 水杨酸59未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尿胆红素阴性,尿、粪胆素原明显增多,出现黄疸的原因有可能是:A. 肝硬化 B. 胰

    15、头癌 C. 急性溶血 D. 急性肝炎 E. 胆结石60. 哪种胆红素不能直接与重氮试剂反应,必须加入酒精或尿素后,才易反应产生紫红色偶氮化合物:A. 未结合胆红素 B. 结合胆红素C. 直接胆红素 D. 肝胆红素E. 以上都不是61肠道内胆汁酸主要的重吸收方式是:A. 在小肠的主动重吸收 B. 在小肠的被动重吸收C. 在回肠的主动重吸收 D. 在结肠的主动重吸收 E. 在结肠的被动重吸收 62. 下列哪种不是生物转化中结合物的供体:A. UDPGA B. PAPSC. SAM D. 乙酰 CoAE. 葡萄糖酸63. 关于胆汁酸盐的错误叙述是:A. 在肝内由胆固醇合成 B. 为脂类吸收中的乳化剂

    16、C. 能抑制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D. 是胆色素的代谢产物E. 能经肠肝循环被重吸收64. 下列有关胆红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 它具有亲脂疏水的特性 B. 在血中主要以清蛋白-胆红素复合体形式运输 C. 在肝细胞内主要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D. 单葡萄糖醛酸胆红素是主要的结合产物E. 胆红素由肝内排出是一个较复杂的耗能过程65. 胆红素在小肠中被肠菌还原为:A. 血红素 B. 胆绿素C. 尿胆素 D. 粪胆素 E. 胆素原66. 正常人粪便中的主要色素是:A. 血红素 B. 胆素原 C. 胆红素 D. 粪胆素 E. 胆绿素67. 参与胆绿素转变成胆红素的酶是:A. 加氧酶系 B. 胆绿素还原酶C. 乙

    17、酰转移酶 D. 过氧化氢酶E. 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68. 关于结合胆红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水溶性大 B. 能从尿中排出C. 毒性小 D. 与重氮试剂直接反应E. 不能从尿中排出69. 胆色素的产生、转运和排出所经过的基本途径是:A. 肝脏血液胆道肠 B. 血液胆道肝脏肠C. 单核吞噬细胞血液肝脏肠 D. 单核吞噬细胞肝血液肠E. 肝脏吞噬细胞系统血液肠70. 合成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器官是:A. 肾 B. 脑C. 肝 D. 肌肉E. 肾上腺B型题:A. 胆色素 B. 胆红素 C. 胆绿素 D. 胆素原 E. 胆素1. 胆红素体内代谢产物是:2. 尿与粪便的颜色来源是:3. 在单核 -吞噬细胞系

    18、统中生成的胆色素是:4. 铁卟啉化合物分解代谢产物的总称是:5. 血红素在血红素加氧酶催化下生成的物质是: A. 尿素 B. 尿酸 C. 胆红素 D胆汁酸 E肌酐6. 正常时体内氨的主要去路是合成:7. 每天尿中排泄量较恒定的是:8. 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 9. 能抑制胆固醇结石形成的是:10血中含量高可致黄疸的是:A. 血中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B. 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C. 血中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都升高 D. 血中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都不高 E. 与以上无关11. 溶血性黄疸时:12. 肝细胞性黄疸时:13. 阻塞性黄疸时:A. 需要维生素C B需要磷酸吡哆醛 C需要

    19、维生素DD不需要维生素C及磷酸吡哆醛 E. 需要维生素A14高铁血红蛋白还原:15血红素合成:AALA合酶 B磷酸吡哆醛 CALA脱水酶 D亚铁螯合酶 E促红细胞生成素16属红细胞生成主要调节剂的是:17ALA合酶的辅基是:18需还原剂维持其调节血红素合成功能的是:A血红蛋白 B甘氨酸 C胆红素 D胆素原 EUDPGA19在肝中与胆汁酸结合的化合物是: 20在血中与蛋白质结合运输的物质是: 21葡萄糖醛酸的供体是:22胆红素代谢的终产物是:A7-羟化酶 B胆绿素还原酶 C血红素加氧酶 D加单氧酶 E单胺氧化酶23催化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的酶: 24催化血红素转变为胆绿素的酶: 25催化胆绿素转变

    20、为胆红素的酶: 26催化胺类氧化脱氨基的酶:A雌激素水平升高 B. 雌激素水平降低 C胆固醇水平升高D雄激素水平升高 E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27蜘蛛痣的生化机制是:28水钠滞留的生化机制是:A. 血红素 B. 胆绿素 C. 胆红素 D. 胆素原 E. 胆素29能进行肠肝循环的是:30与珠蛋白结合的是:C型题:A. 脱氧胆酸 B. 石胆酸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1. 初级胆汁酸:2. 次级胆汁酸:A. 第一相反应 B. 第二相反应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3. 生物转化的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属于:4. 生物转化中的结合反应属于:5. 糖的氧化分解属于:6. 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属于

    21、:A. 酯型胆红素 B. 非酯型胆红素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7. 正常尿中可检出的物质:8. 与血浆清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9.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 10.肝细胞性黄疸时血中水平增加:A. 胆红素 B. 胆素原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11. ALT 测定实验可检测:12. 肝细胞性黄疸时尿中可检测:13. 经肠道随粪便排出:A酯型胆红素 B非酯型胆红素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14与重氮试剂呈间接反应的是: 15正常人血清中所含的胆红素是: 16阻塞性黄疸时血清中显著升高的是: 17溶血性黄疸时血清中显著升高的是:A甘氨酸 B琥珀酰CoA C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22、18参与血红素合成:19参与三羧酸循环:20参与谷胱甘肽合成:21参与肝脏生物转化作用:A胆酸 B鹅脱氧胆酸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22经肠菌作用可生成脱氧胆酸的是: 23经肠菌作用可生成石胆酸的是:24初级胆汁酸是:25. 次级胆汁酸是:四、问答题1简述肝在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和激素代谢中的作用。2生物转化作用有何意义?3简述胆红素的正常代谢过程。4何谓胆汁酸的肠肝循环?有何生理意义?5比较胆汁酸与胆色素肠肝循环的异同点?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非营养物质经过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使其极性增加或活性改变,而易于排出体外的这一过程称为生物转化作用。2初级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细胞中经一系

    23、列酶的催化转变的胆汁酸,包括胆酸和鹅脱氧胆酸及其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的结合产物。3由初级胆汁酸在肠道中经细菌作用水解、脱羟生成的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及其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的结合产物。4由肝细胞合成的初级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道,在肠道中约95%的胆汁酸(包括初级的和次级的、结合型的和游离型的)被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在肝细胞内,将游离型胆汁酸在重新合成为结合胆汁酸,并同新合成的胆汁酸一起再次被排入肠道,此过程称胆汁酸的肠肝循环。5在网状内皮系统中血红蛋白分解产生的胆红素,在血浆中主要与清蛋白结合而运输,该胆红素称为非酯型(未结合)胆红素。6非酯型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质网的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

    24、基转移酶的催化下,与葡糖醛酸结合生成的葡糖醛酸胆红素称为酯型(结合)胆红素。7经肝转化生成的葡糖醛酸胆红素随胆汁进入肠道,在肠菌的作用下大部分脱去葡糖醛酸基,并被逐步还原生成中胆素原、粪胆素原和尿胆素原。这些物质统称为胆素原。8胆色素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分解代谢产物,主要是衰老的红细胞在网状内皮系统中分解产生的血红蛋白进一步分解而来。包括胆绿素、胆红素、胆素原和胆素。9胆素原随粪、便排出体外,在肠道下段与空气接触,被氧化为相应的物质称为胆素(包括粪胆素和尿胆素)。10肠道中生成的胆素原约有10%20%被肠粘膜细胞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大部分又以原形随胆汁再次排入肠道,此过程称为胆素原的肠肝

    25、循环。11胆红素为金黄色物质,大量的胆红素扩散进入组织,可造成组织黄染,这一体征称为黄疸。二、填空题 1.内源性 ;外源性 2.肝脏 3.极性;水溶性 4.氧化 ;还原;水解 5.结合 6.UDPGA 7.连续性;多样性;活化与失活的双重性三、选择题A型题:1D 2. C 3. D 4. B 5. A 6. C 7. C 8. B 9. B 10. E 11. A 12. C 13. B 14. C 15. A 16. C 17. C 18. B 19. C 20. E21. B 22. E 23. E 24. D 25. D 26. E 27. E 28. C 29. A 30. B31.

    26、A 32. B 33. E 34. B 35. D 36. B 37. E 38. A 39. B 40. B41. D 42. A 43. C 44. D 45. A 46. D 47. A 48. A 49. C 50. D51. C 52. E 53. E 54. E 55. B 56. B 57. C 58. B 59. C 60. A61. C 62. E 63. D 64. D 65. E 66. D 67. B 68. E 69. C 70. C B型题:1. D 2. E 3. B 4. A 5. C 6. A 7. E 8. B 9. D 10. C 11. B 12. C

    27、13. A 14. A 15. B16. E 17. B 18. D 19. B 20. C21. E 22. D 23. A 24. C 25. B 26. E 27. A 28. E 29. D 30. AC型题:1. D 2. C 3. A 4. B 5. D6. D 7. D 8. B 9. A 10. C11. D 12. C 13. B 14. B 15. B16. A 17. B 18. C 19. B 20. A21. A 22.A 23. B 24. C 25. D四、问答题1.(1)肝脏在糖代谢中作用:通过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异生作用对血糖含量进行调节并维持血糖浓度稳定。

    28、(2)肝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和运输中均起重要作用。如肝生成的胆汁酸盐是脂质类物质消化、吸收的乳化剂;酮体、VLDL、HDL主要在肝中合成;促进血中胆固醇酯合成的酶(LCAT)由肝生成并分泌入血。(3)肝可合成多种血浆蛋白,同时又是氨基酸分解和转变的场所。如清蛋白、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通过鸟氨酸循环,肝将有毒的氨转变成无毒的尿素,这是氨的主要去路,且只能在肝中进行。(4)肝在维生素吸收、贮存和转化等方面亦起着重要作用。如肝是维生素A、K、B12的主要贮存场所;维生素K参与肝细胞中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的合成;在肝内维生素PP转化为NAD+或NADP,维生素B1转变为TPP,维生素B2转变为FMN或FAD等。(5)肝参与激素的灭活,毒物药物等通过肝的生物转化作用,而利于排泄。 2.(1)非营养物质经过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使其极性增加或活性改变,而易于排出体外的这一过程称为生物转化作用。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是肝。(2)意义:生物转化的生理意义在于它对体内的非营养物质进行转化,使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其生物学活性降低或消失(灭活作用),或使有毒物质的毒性减低或消失(解毒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生物转化作用可将这些物质的溶解性增高,变为易于从胆汁或尿液中排出


    注意事项

    本文(生化习题集第十五章肝的生物化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