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3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练习含答案.docx

    • 资源ID:12838769       资源大小:148.04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3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练习含答案.docx

    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3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练习含答案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5上海地理,1314)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1.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岩浆冷却较快岩浆冷却较慢在地表形成在地下形成A. B. C. D.2.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解析第1题,由“岩浆岩

    2、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推断该岩浆岩应该是花岗岩,在地球内部形成,为侵入岩,冷却较慢,D项正确。第2题,生产优质砚台的原料岩石其岩性致密,呈薄板状,最符合变质岩特征,D项正确。 答案1.D2.D(2016河南省六市第一次联考)某地煤炭资源丰富,该地中学生在考察古生物化石的过程中绘制了一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34题。3.B处地貌为()A.断块山 B.火山C.背斜山 D.向斜山4.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B处地下采煤易发生瓦斯爆炸B.D处地下适合修建隧道C.该地岩层主要由岩浆岩构成D.该处地质构造受东西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解析第3题,B处地貌为山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地质构造

    3、。第4题,瓦斯易在背斜顶部集聚,而B处是向斜构造;D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地质构造,岩层上拱,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的干燥,适合修建隧道。该地岩层富含化石,主要由沉积岩构成;结合指向标,可知该处地质构造受南北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答案3.D4.B(2014海南地理,1820)如下图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读下图,完成57题。5.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河流流量最小的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6.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7.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

    4、脉的原因可能是()A.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B.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C.河流先于褶皱形成D.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地形及河流流向判断:甲位于河流上游,丙和乙位于中游,丁位于下游。因此A正确。第6题,通过图示分析,乙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最适宜建大坝,因此选B项。第7题,若山脉先形成,河流应平行于山脉延伸,即纵列分布,不会将山脉切开,更不会穿行山脉,因此A和B错;只有河流先于褶皱形成的前提下,才会出现河流穿行山脉,C正确。答案5.A6.B7.C(2016苏北四市上学期期中)图1为澳大利亚某著名花岗岩景观图(岩石由表及里、层层风化剥离

    5、脱落),图2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图1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图2中()A.甲 B.乙 C.丙 D.丁9.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A. B. C. D.解析第8题,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而成的,所以乙是侵入岩,丁是喷出岩。第9题,该景观的形成是风化的结果,图中是外力作用,最终形成沉积物,所以选。是变质作用,表示固结成岩作用,表示冷却凝固作用。答案8.B9.A10.(2016泰州一模)读某区域地质构造及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a段地质构造为背斜B.b段构造地貌为向斜谷C.、两地的最大高差约200米D.图中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解析据岩层的

    6、新老关系可以判断a、b所属的地质构造,a段中间是岩层两侧是岩层,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为向斜部位A错误;b段中间是岩层两侧是岩层,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部位,B错误;处有一河流经过,其海拔高度范围为300350米之间,为400450米之间,所以两者之间的高差范围为50150米之间,最大高差不超过150米,C错误;据图中的指向标及等高线可以判断河流的流向,故D正确。答案D(2015南京、盐城二模)丹霞地貌演化阶段可分为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它们所对应的侵蚀量分别是小于40%、4070%和大于70%。图1是丹霞地貌不同演化阶段的景观图。读图完成1112题。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7、3.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练习(含答案)11.图2表示不同时期的侵蚀和保存量,其与图1中景观相对应的组合正确的是 ()A.a、b、c、d B.a、b、c、dC.a、b、c、d D.a、b、c、d12.下列与丹霞地貌成因相似的是()A.尼罗河三角洲 B.桂林山水C.黄土高原 D.鸣沙山沙丘解析第11题,从青年到老年侵蚀量越来越大,保存量越来越小,上图中的顺序为图a、c、b、d,下图中的顺序为、,A正确。第12题,丹霞地貌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与桂林山水成因相似,B正确。尼罗河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和鸣沙山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答案11.A12.B(2016苏北四市上学期期中)构造等高

    8、线是指在地质图上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可以直观地反映岩层的形态。下图为某区域同一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1314题。13.图示地质构造是()A.背斜 B.向斜C.山脊 D.谷地14.图中甲处该岩层的埋藏深度可能是()A.280米 B.360米C.420米 D.480米解析第13题,从图中构造等高线分布分析,等高线的数值由外向里减小,表明岩层是向下弯曲,所以该地的地质构造为向斜。故选B。第14题,图中甲处岩层顶部的海拔为60 m,对应地表的海拔为300400 m之间,那么该岩层的埋藏深度应为240 m与340 m之间。故选A。答案13.B14.A二、双项选

    9、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5江苏版第四次全国大联考)仙安石林位于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七百多米高的仙安岭上,属于罕见的热带喀斯特剑状、针状石林。下图为海南省沿109E的地形剖面及岩石构成示意图。完成1516题。15.组成仙安石林的岩石的成因及形态成针状、剑状的原因分别是()A.外力作用 B.流水侵蚀C.冷却凝固 D.变质作用16.图中显示()A.图示区域地势中间高四周低B.没有地壳运动的痕迹C.五指山上能找到生物的化石D.历史上岩浆活动频繁解析第15题,组成仙安石林的岩石为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是外力作用而形成的,A 对;仙安石林形态成针状、

    10、剑状的原因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故选AB。第16题,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显示,图示区域地势中间高四周低,A 对;图中有地势起伏的状态,有属于侵入岩的花岗岩出露地表的状态,说明该区域发生地壳运动,B 错;图中信息显示,五指山区域的主要岩石是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不会有生物化石存在,C 错;该区域有花岗岩和玄武岩分布,说明历史上岩浆活动频繁。故选AD。答案15.AB16.AD(2016无锡上学期期中)我国某地质勘探队在某地钻取地下岩芯(如图),钻取的岩芯样本如图所示,图中各类岩石均为沉积岩。读图回答1718题。17.该地的地质构造可能是()A.背斜 B.向斜C.断层 D.断块山18.图示乙地()A.表层岩

    11、石较甲地更易被侵蚀 B.地震、岩浆活动较频繁C.较甲、丙两地更易找到地下水D.不适宜开挖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解析第17题,根据题干材料甲、乙、丙三个地下岩芯是沿一水平面钻取的,而且深度相同,中间岩层(乙)新,两翼岩层(甲、丙)老,即为向斜。甲与乙、丙同一深度的岩层有错动,可能发生断层。所以答案选BC。第18题,由上题可知,该地质构造为向斜,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乙地位于向斜槽部,受挤压力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两侧的甲、丙则可能会遭到侵蚀,使岩层有缺失。开挖隧道不适合修建在向斜处,因为向斜易储存地下水,造成地下塌方,所以答案选CD。答案17.BC18.CD(2016南京六校联考)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

    12、。读图回答1920题。19.该河谷()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C.甲处可能位于河流的凸岸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20.图中()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B.处地层断裂下陷C.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D.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解析第19题,图中信息显示该河谷沉积物深厚,该河谷比较宽,不可能位于河流的上游,A错。图中沉积岩层向上拱起,属于背斜构造,B对。注意不能看沉积物的形态。甲岸有大量沉积物,符合凸岸沉积的规律,C对。由于不确定河流流向,所以不能确定左岸和右岸,D错。第20题,是沉积岩,越往下越老,故形成最早;是沉积物,最后沉积。A对。 图中沉积物位于侵蚀面上,没有断层发育,故

    13、B错。图中沉积岩形成背斜是地壳运动造成的,C对。甲地处平均洪水位以下,易发生洪涝灾害。答案19.BC20.AC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1.(2016南京六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五大湖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尼亚加拉瀑布位于五大湖的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间,瀑布在1842年至1905年间平均每年向上游方向移动170 厘米,这与其软(页岩)硬(白云岩)相间的地质条件有关。下图为尼亚加拉大瀑布岩层分布示意图。(1)分析尼亚加拉瀑布向上游方向移动较快的原因。_。(2)为保护尼亚加拉瀑布景观,美、加两国政府耗巨资修建工程,在瀑布上游引水发电。简述这一做法对瀑布的影响。_

    14、。答案(1)水流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较软的岩层易被流水侵蚀,较坚硬的岩层易塌落。所以,瀑布向上游移动速度较快(2)减少水量(调节水量),减弱了对岩层的侵蚀作用,减缓瀑布向上游移动的速度。22.(2016潍坊期中)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其原因。(3)分析图中从山麓出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解析第(1)题,宁夏平原是由断层下陷和流水沉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第(2)题,河流沿线由于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导致地形变化不同,等高线表现的变化方向也就不同。第(3)题,河流泥沙的沉积都是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答案(1)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2)AB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原因: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CD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原因: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3)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原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颗粒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3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练习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