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718中学中国现当代文选ASLevel复习卷二戴望舒雨巷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 资源ID:12815065       资源大小:118.9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718中学中国现当代文选ASLevel复习卷二戴望舒雨巷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1、1718中学中国现当代文选ASLevel复习卷二戴望舒雨巷习题及参考答案培民学校三宝垄校区2017-2018年AS Level 文选复习题(二)戴望舒:雨巷姓名: 日期: 年 月 日班级: 得分: 从本题的(a)部分或(b)部分任选其一。(a)()谈谈对诗中意象的理解。()分析诗歌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5(b) 分析诗歌的音乐美。25培民学校三宝垄校区2017-2018年AS Level 文选复习题(二)雨巷参考答案雨巷(a)()谈谈对诗中意象的理解。答:戴望舒的诗歌以忧郁情思为基点,既汲取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营养,又采撷了西方现代派的手法,尤其以诗境的朦胧美、语言的音乐美和诗体的散文美为主要特色

    2、。象征化的意境和氛围传达感情,戴望舒对中国现代派诗歌建设的一个重要贡献。象征派诗人追求的是把强烈的情绪寓于朦胧的意象中,主张诗要写得像“面纱后面美丽的双眼”,传达出内心的最高真实。戴望舒创作与接受的审美标准是:使诗歌处在表现与隐藏自己之间,即诗歌的朦胧美。如:在他的成名之作雨巷中,诗人构筑出一个富于浓重抒情色彩的意境,朦胧之美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本诗出现的主要意象有:雨巷、雨、油纸伞、丁香花、丁香一样的姑娘、篱墙、“我”7种意象。1、 雨巷和雨“雨巷”是一种基础,提供了一种环境。雨巷由雨和巷2个字组成。雨给人迷茫、潮湿、凄冷之感;巷则点出阴暗、狭窄、悠长的环境。诗歌用了“悠长寂寥 “颓圮三个词,

    3、描绘了一幅寂寞、凄清的雨巷图。江南的梅雨时节,烟雨朦胧,雨与巷的组合,小巷幽深潮湿,冷清狭窄。恰是诗人寂寞、苦闷心情的最佳归宿。 诗开头“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点明了诗歌的主旨,即抒写诗人追寻的“希望”。细雨中的“雨巷”“悠长、悠长”,没有尽头,暗示着希望的迷蒙渺茫。作为一个爱情的落寞者,雨巷就是诗人那凄婉、惆怅而忧伤的爱情历程。作为一个革命者,雨巷就是诗人在革命受挫后彷徨而迷茫的人生道路。作为一个文学青年,一个诗人,一个中国人,诗人更应该也肯定会心忧天下!而雨巷就是当时那种压抑、动荡、黑暗的社会环境的形象反映。“雨巷”是一种意境,这种意境有利于作者抒情,“情由境生”。2、

    4、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油纸伞可以遮住一方天地却又无法远望。时间是暮春,在寂寥的下着小雨,有一种雨打油纸伞的迷蒙意境,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的氛围,成功塑造了一个撑着油纸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油纸伞本身就有古典美: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接合起来了,和整首诗的意境和感情非常协调。3、丁香花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花为淡紫色或白色,有淡雅细沉的香气。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哀婉、凄美和愁怨,是“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丁香花易消逝暗示着姑娘与诗人只是瞬间相逢,会像

    5、梦一般地飘散而去。4、丁香一样的姑娘:在一个狭窄的街巷,漂着蒙蒙的细雨,一个孤独、哀怨的人,渴望一个同样孤独、哀怨的美丽的姑娘,但最终却消失了。在描写姑娘时,用了哀怨又彷徨结着愁怨凄婉迷茫表现了姑娘像我一样的迷惘、彷徨。 “丁香姑娘”是含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象征诗人对人生、理想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诗人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丁香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未得到的爱情;也可能是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留恋;也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也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也可能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丁香姑娘既可以是诗人的爱情追求,也可以是同伴或知己,还可以是对美好理想、人生信念的追求, 作为一

    6、个爱情的落寞者,“丁香姑娘”就是他凄婉、忧伤的爱情生活的一点亮光;作为一个革命者,“丁香姑娘”就是诗人彷徨、迷茫的人生道路上的一支火把;相对于当时的社会(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一特定背景),“丁香姑娘”就是整个压抑、黑暗社会中的一线曙光!表面上是说姑娘,实际上是在说诗人自己有追求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在时代黑暗和衰落的背景下,想探寻“我向何处去”,想走一条光明的道路,但他们又感到前途渺茫,无路。他因为理想难以实现,心情是冷漠,凄清又惆怅的。5、 “我”用了彷徨彳亍冷漠凄清惆怅等词语来表现诗人的冷寞,凄清,孤寂、惆怅、迷惘的心情。 “我”一个寂寞的独行者,一个孤独的追求者。“我”希望逢着“丁香一

    7、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产生空虚和伤感,从而对现实不满和失望,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我”代表着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和失落中体验痛苦、无奈和煎熬的进步青年。6、篱笆墙“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我”目送丁香姑娘飘然远去,她走到了雨巷的尽头,“到了颓圯的篱墙”。 “颓圯的篱墙”给人的心灵以巨大的震撼,丁香姑娘那么美,美好的事物理所当然应该生长在美好的环境、圣洁的土壤,但丁香姑娘却“到了颓圯的篱墙”,这巨大的反差,激起人们多少联想!那破落衰败的篱墙莫非是姑娘的归宿?莫非姑娘处境艰险?莫非姑娘命运多舛,遭受了沉重打击?这是感伤姑娘的不幸遭际,还

    8、是哀叹自己的生不逢时?这个篱笆墙是颓圯的,让人产生哀怨,凄凉的感觉,为全诗平添了几分黯淡无奈与感伤。至此我们有领悟了这首诗歌的另一种美情感的含蓄美。戴望舒诗歌的朦胧之美正是通过意象的虚实和含蓄表现出来的,戴诗不仅在物象选择上常启用古诗中常用意象,自身充满迷蒙、渺远、空灵之气;而且把意象与象征、暗示建立联系,创造了意蕴内涵的朦胧美,尤其是在意象之间的组合上讲究和谐一致,所以常给人一种张弛有致的流动美感。而流动的便是氛围,这种情调和氛围的统一、整合所造成的情境合一、心物相融,获得了浓重的朦胧美的审美特质。()分析诗歌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5分雨巷使用了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一、反复1、诗歌第

    9、一节、第七节“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悠长、悠长” 属于反复修辞手法,更能写出巷子的悠长、幽深,起强调作用, 而且能增强感染力,也强化了音乐效果。2、诗歌第二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哀怨、哀怨” 属于反复修辞手法,强调作者对现实的哀伤、无奈。3、诗歌第三节“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像我一样、像我一样” 属于反复修辞手法,读者恍然有所领悟:原来这“丁香姑娘”就是“我”, “我”就是这“丁香姑娘”,彼心即我心。4、诗歌第四节“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走进、走进” 属于反复修辞手法,看来“心有灵犀一点通”,两颗心灵已经接近、贴近,互相理解了。4、诗歌第四节“她飘过像

    10、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 属于反复修辞手法,“我”与姑娘的相遇,是一段真实的人生际遇,还是 “我”思之深切而出现的一种幻境,还是这写的就是一场梦?诗没有明说,也不能明说,也不必明说,让读者想象。5、诗歌第五节“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远了,远了” 属于反复修辞手法,很有诗意,使人想起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对丁香姑娘依依难舍之情,就在这反复中充分流露出来了。6、诗歌第四节“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诗歌第六节“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第四节“太息一般的眼光”, 和第六节“一般的眼光”属于反复修辞手法,

    11、前后呼应,从字面上看是姑娘的消失,实际是写美的毁灭和希望的毁灭。7、诗歌第一节、第七节 诗歌首尾两节呼应,仅把第一节“我希望逢着”改成“我希望飘过” 属于反复修辞手法,姑娘消失了,希望毁灭了,但是“我”仍然没有放弃追求。我依然独自在悠长、寂寥的雨巷中彷徨,失望中又期待希望。让诗一般的故事在更加朦胧迷茫的梦幻中结尾。二、排比、反复、比喻兼用诗歌第二节“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属于排比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强调内容,使情感表达得更充分。这三行诗也使用了反复、比喻修辞手法,诗人反复用丁香花来比喻姑娘。(b)分析诗歌的音乐美。25分戴望舒的诗歌以忧郁情思为基点,既汲取了中国古典诗词的

    12、营养,又采撷了西方现代派的手法,尤其以诗境的朦胧美、语言的音乐美和诗体的散文美为主要特色。戴望舒曾说:“诗的情绪不是用摄影机摄出来的,它应当用巧妙的笔触描出来,这种笔触是活的,千变万化的。”这里所说的“巧妙的笔触”就是用艺术的语言铸造诗歌。戴望舒的诗歌语言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音乐美。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统一,使人的阅读朗朗上口,富有乐感。一、整齐和谐的声韵雨巷具有明显的格律诗的特性,明显受到当时流行的新月诗派新格律诗的影响,句式大体匀称,每节行数相等,诗形整饬,押韵而且韵位固定,有的还讲究平仄相间。全诗旋律回荡,节奏流畅,一韵到底,韵律和谐,停顿分明。除每节大体在第3、6行押韵外,

    13、每节的诗行中选用了许多与韵脚呼应的音组。全诗回荡着一种流畅的节奏和旋律。旋律感主要来自诗韵。全诗的唯一的韵脚是 ang ,如:长、巷、娘、怅、样等。雨巷在梦幻与现实的不断交融中,“ang”反复出现,有意地使同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里反复,连绵不绝地织就了一张音韵的网,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把人笼罩其中,好像在倾听一首低婉的吟唱。二、回环往复的旋律继承重章叠句的传统,诗中还运用反复、叠句、重唱等手法,形成回环往复的旋律。2.1 复沓句式的妙用回环叠唱、整齐和谐 第三节:“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第四节:“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这些连贯的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

    14、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 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2.2 词的反复运用词语的反复使用如彷徨、哀怨、惆怅等,也加强了诗歌的节奏美。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23 排比的运用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幽深空蒙的意境 三、舒缓悠扬的节奏 雨巷句式大体匀称,每节行数相等,每行字数不等,如第五节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tu圮p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字数由少变多,又由多变少,可以感受到诗歌孤独而惆怅的感情基调,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的舒缓悠扬的旋律。总而言之,音乐美是戴望舒诗歌语言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正如叶圣陶所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注意事项

    本文(1718中学中国现当代文选ASLevel复习卷二戴望舒雨巷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