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教学大纲V20.docx

    • 资源ID:12811345       资源大小:22.73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教学大纲V20.docx

    1、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教学大纲V20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修订)人: 制定(修订)时间:2020年3月审核人: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名称中文名称西方经济学(下册)英文名称Western Economics(Macroeconomics)学分数3总学时数48讲课学时48实验学时0适用专业经济类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选用教材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西方经济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西方经济学精要与案例解析,文建东主编,2013年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本课程主要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闭卷考试结合进行考核。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

    2、作用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是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学习:一是为初涉经济学的学生较为系统地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经济分析方法,使其能掌握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而为学好其他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为学生熟练运用经济理论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独立地、创造性地研究经济问题提供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三是使学生了解企业、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借鉴和吸收宏观经济学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内容和方法,能运用经济理论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独立地研究经济问题。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序号章节内容学时分配讲课实验其他1第九章 宏

    3、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42第十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83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44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65第十三章 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66第十四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67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68第十六章 经济增长6合计46机动2总计48三、课程目标任务及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任务根据宏观经济学课程所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掌握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掌握GDP的核算方法,了解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各种收入恒等式和失业的类型;掌握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从总需求变动角度说明均衡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和产

    4、生波动,以及如何向均衡状态调整;掌握IS-LM模型,在一般物价水平不变假定下,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分别达到均衡和变动的条件,以及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和变动所需的条件,重点是利率的决定以及利率在经济短期波动中的作用;掌握AD-AS模型,掌握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含义及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涉及的基本经济效应、推到、政策变动的影响和不同情况下对总供求产生作用的理论分析;掌握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原因,掌握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掌握经济周期理论;掌握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基本问题的分析方法,能够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开放条件下的效应;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和货

    5、币政策的基本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掌握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区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掌握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了解宏观经济学对境内及增长理论进行的较有影响的研究,掌握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2.技能目标能运用基本经济变量对宏观经济进行刻画;理解宏观经济复合市场运行及其相互作用、影响规律,分析宏观经济现象的本质原因和影响;掌握宏观经济分析基础工具与方法,能对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对经济运行结果的影响展开分析;了解主要宏观经济学派,为今后深入学习宏观经济理论奠定基础。(二)基本要求本课程重在讲授宏观经济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培养起学生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和经济学思维,并能掌握基本

    6、的经济学分析方法。(1)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贯彻精讲的原则,突出重点,简化推导,图文并貌,重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3)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讲述中辅以一定量的习题讨论课,给学生出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以提高学生对宏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4)分析与总结相结合,宏观讲授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对讲授内容及时总结,对重点内容深入分析,深入浅出,循序渐进;(5)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评析。实事求是的分析宏观经济理论的优缺,重

    7、在学习和探讨。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GDP的内涵及其核算方法;2.均衡国民收入的定义,均衡国民收入的实现条件和决定公式,乘数的推导和计算;3.IS曲线的推导、斜率和移动,LM曲线的推导、斜率和移动,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的确定;4.总需求曲线及移动,总供给曲线的类型,AD-AS模型及其应用;5.失业的类型,通货膨胀的成因,菲利普斯曲线的内涵、特性和政策含义,长期和短期通货膨胀原因的解释;6.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其矛盾,货币乘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变动的效果;7.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蒙代尔-弗莱明模型;8.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经济增长的源泉,新古典增长模型,促进经济

    8、增长的政策。五、授课内容及要求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教学目的: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知宏观经济领域诸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总量指标。掌握GDP的内涵及其核算方法,掌握价格水平及其衡量方法,掌握失业的类型,理解与基本指标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GDP的内涵、核算GDP的方法、价格水平的衡量指标和失业的不同类型;难点是核算GDP的支出法和收入法、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GDP和GNP以及NI的区别、理解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教学内容(1)GDP的含义和衡量;(2)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GDP和GNP以及NI的区别;(3

    9、)衡量价格水平的主要指标、通货膨胀的含义;(4)衡量失业的主要指标;(5)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6)与总产出指标GDP、价格水平指标CPI和失业率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7)本章评析。2.教学要求了解:宏观经济问题。理解:GDP的内涵;收入法与支出法的等价性;核算GDP的收入法;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充分就业的概念和自然失业率。掌握:GDP的概念;核算GDP的支出法;GDP和GNP、NI的区别;GDP平减指数及其应用;消费价格指数及其经济含义;通货膨胀的含义;失业的类型。第十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教学目的: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分析思路,掌握均衡国民收入的

    10、定义,重点把握简单国民经济假定下均衡国民收入的推导,并能够推导和计算各种乘数的大小。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均衡国民收入的定义、消费需求决定理论、投资需求决定理论、均衡国民收入的实现条件和决定、乘数的推导和计算;难点是均衡国民收入的内涵,二、三、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各项乘数的推导及经济含义。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教学内容(1)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和基本方向;(2)两部门经济下有效需求的原理和框架;(3)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储蓄函数和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4)其他消费理论;(5)投资和资本边际效率、投资和利率、投资的q理论;(6)三部门经济中政府需求的内涵

    11、、政府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7)四部门经济中国外需求的影响因素、净出口的决定;(8)乘数机制理论;(9)本章评析。2.教学要求了解:市场经济下宏观经济各部分的循环流程;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方向;有效需求的原理和框架;其他消费理论。理解: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区别和经济意义;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影响预期收益的因素;政府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国外需求的决定因素;净出口如何影响总需求。掌握:消费需求量是由什么确定的;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消费行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资本边际效率的定义和计算;投资和利率的关系;投资的q理论;政府需求的内涵;乘数原理;三部门经济的乘

    12、数的推导及计算。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教学目的: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国民收入决定中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掌握IS曲线的含义、特性以及LM曲线的含义和特性,能够推导出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并能够分析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IS曲线的推导、斜率和移动;LM曲线的推导、斜率和移动;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的确定;难点是资本的边际效率;货币市场均衡理论;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教学内容(1)IS曲线的含义和推导、IS曲线的斜率及其变动;(2)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决定;(3)LM曲线的含义和推导、LM曲线的

    13、斜率及其变动;(4)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含义、共同均衡与失衡、共同均衡的调整和变动;(5)本章评析。2.教学要求了解:产品市场的均衡;货币需求的决定;货币供给的决定。理解:IS曲线的推导;LM曲线的推导。掌握:IS曲线的含义;IS曲线斜率的影响因素;IS曲线的变动;LM曲线的含义;LM曲线斜率的影响因素;LM曲线的变动;产品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变动与经济政策的联系;掌握:货币需求的动机;流动性陷阱;IS-LM均衡不同区域的经济含义。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教学目的: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总需求曲线的含义、推导和影响因素,了解总供给曲线的分析思路,掌握几种不同类型的总供给

    14、曲线及其特性,最终能运用AD-AS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现象。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总需求曲线及移动;总供给曲线的类型;AD-AS模型;难点是总供给曲线的不同类型;AD-AS模型的应用。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教学内容(1)AD曲线的含义、价格变动的效应;(2)AD曲线的推导、AD曲线的变动和影响因素;(3)AS曲线的含义;(4)AS曲线的推导、AS曲线的变动和影响因素;(5)特殊的AS曲线、AS曲线不同特征的经济含义;(6)AD-AS模型、AD-AS模型对外来冲击的反应;(7)本章评析。2.教学要求了解:特殊的AS曲线、IS-LM模型和AD-AS模型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AD曲线的含义;A

    15、D曲线的推导;AS曲线的含义;AS曲线的推导;总需求曲线的利率效应;总需求曲线的实际余额效应(财富效应);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特殊形式;总供给曲线不同特征的经济含义;AD-AS模型的一般情况、极端的短期情况和极端的长期情况;AD-AS模型对生产能力变动、资源供给变动和供给冲击的反应。掌握:价格水平变动对总需求量的影响;财政和货币政策变动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技术进步、劳动需求变动、劳动供给变动对总供给曲线的影响;短期极端AD-AS模型对财政政策扰动和需求冲击的反应;长期极端AD-AS模型对财政政策扰动和需求冲击的反应;短期极端AD-AS模型对货币政策扰动和需求冲击的反应;长期极端AD-AS模型

    16、对或货币政策扰动和需求冲击的反应。第十三章 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教学目的: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失业的类型及其失业的影响;了解通货膨胀类型和影响,掌握通货膨胀的不同成因,深入理解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和联系。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失业的类型;通货膨胀的成因;菲利普斯曲线的内涵、特性和政策含义;难点是长期和短期通货膨胀原因的解释;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区别和内涵、滞胀的解释。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教学内容(1)失业的宏观经济学解释;(2)失业的影响和奥肯定律;(3)通货膨胀的类型和原因;(4)通货膨胀的影响;(5)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菲利普斯曲线的推导;(6)适应

    17、性预期与菲利普斯曲线、理性预期与菲利普斯曲线;(7)利用菲利普斯曲线解释通货膨胀的原因;(8)通货紧缩和滞胀、利用菲利普斯曲线分析滞胀;(9)经济周期的定义、阶段和类型、经济周期理论;(10)本章评析。2.教学要求了解:古典经济学对失业原因的解释;现代货币主义对失业原因的解释;货币主义学派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菲利普斯曲线的推导;经济周期理论。理解:凯恩斯和新凯恩斯主义对失业原因的解释;失业的影响;通货膨胀的惯性;预期因素在菲利普斯曲线中的作用;经济波动的根源和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的类型;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通货紧缩

    18、的定义和影响;滞胀的定义和原因;利用菲利普斯曲线解释滞胀;经济周期的定义、阶段和类型。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对菲利普斯曲线形状的影响;利用菲利普斯曲线解释通货膨胀的原因。第十四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教学目的: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收支及其所反映的国际经济联系,汇率及其汇率制度的一般知识,理解国际收支平衡的内涵,掌握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思想,能够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开放条件下的效应。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国际收支的定义及其所反映的国际经济联系;国际收支平衡的内涵;名义汇

    19、率与实际汇率的区别;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思想;难点是如何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解释短期开放经济的变动和汇率制度的关系以及宏观经济政策效果。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教学内容(1)国际收支的含义及其所反映的国际经济联系;(2)汇率与汇率制度;(3)国际收支的平衡及影响因素、BP曲线的推导;(4)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思想;(5)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和贸易政策效果分析;(6)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和贸易政策效果分析;(7)国际金融三元悖论;(8)本章评析。2.教学要求了解: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度的特点;理解:国际收支所反映的国际经济联系;实际汇率对净出口的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内涵;B

    20、P曲线的推导;掌握:国际收支的含义;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区别;如何用BP曲线分析国际资本流动对利率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BP曲线移动的经济含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思想;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的经济效果;国际金融三元悖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依据。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教学目的: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含义和工具,了解财政政策思想,熟知货币乘数,其能够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变动对国民收入影响的效果。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其矛盾;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货币乘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变动的效果;难点

    21、是自动稳定器;挤出效应;货币乘数的推导。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教学内容(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2)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与冲突;(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4)自动稳定器的优劣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选择;(5)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间的关系;(6)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7)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以及新古典主义的政策争论:相机抉择和规则的对比;(8)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与协调;(9)供给管理政策;(10)本章评析。2.教学要求了解:补偿性财政政策;功能财政和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人力政策;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

    22、的一致性与冲突关系;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赤字和公债的关系;李嘉图等价原理;“相机抉择”与“规则”之间争论的焦点问题和理论依据;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工具;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的构成;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及其作用机制;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基础货币、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的关系;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主张。掌握:动态不一致理论的主要思想;卢卡斯批评的主要思想;货币政策的政策规则;财政政策的时滞;货币政策的时滞;如何用IS-LM模型解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主要的自动稳定器机制及其局限;挤出效应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流动性陷阱及其宏观经济特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

    23、策的组合效应。第十六章 经济增长教学目的: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增长的国际差异;掌握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熟知经济增长的基本模型,能够运用简单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基本的经济增长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经济增长的源泉,新古典增长模型,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难点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教学内容(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2)国家间收入水平差异的衡量;(3)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4)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5)新古典增长模型及其应用;(6)内生增长理论;(7)增长核算方程及经验估算、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8)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24、分析:以创新驱动战略为例;(9)本章评析。2.教学要求了解:国家间收入水平差异及其衡量,增长核算方程,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理解:经济的总产量、人均产量和人口增长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定、思路、稳态条件和结论,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模型,两部门模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理论的应用;掌握: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应用新古典增长模型解释收入差异和增长率差异,资本的黄金律水平及其经济学条件。四、课程教学的有关说明本课程课内外学时比例:1:2;平均周学时:4-6学时。1.本课程自学内容及课时:本课程自学内容为第十二章至第十六章的部分内容。(1)第十二章至第十五章中,失业和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国际收支与汇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工具等内容与其他课程存在交叉重复,为了避免与前序和后续课程,如货币银行学的重复学习,课堂教学应结合培养方案的安排,对于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以自学为主,对后续学习的重复内容作适当讲授。(2)受限于课时安排,部分章节模型的课堂教学重点为经济内涵和政策含义,公式的具体推导以自学为主。自学课时为60学时。2.课内习题课的安排及课时:课后作业6-8次,课堂练习4学时,平时作业和课堂练习分数是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3.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内容:本课程全部内容采用多媒体授课,课堂练习考虑采取创新教学手段进行。


    注意事项

    本文(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教学大纲V20.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