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

    • 资源ID:12792127       资源大小:28.76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

    1、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四年级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2、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3、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4、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5、空气主要由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6、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7、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由快到慢。8、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9、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对流的方式传递的。10、糖受热时

    2、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11、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12、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13、液体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14、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做凝结。15、说话声音大小是音量不同的表现,男高音和男低音是音调不同的表现,演奏吉他时,琴弦细、紧、松、长的声音来得高。16、“付而听”的故事中,声音主要是借助于土地、坛子传入侦察兵的耳朵。17、人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18、为了营养全面合理,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种类应

    3、包括:粮食类、蔬菜、水果类、鱼、虾、肉、蛋类,豆、奶类,油、盐、糖这五大类。其中,应该吃得最多的是粮食类,应该吃得最少的是油盐类。19、食物在人体内经过的器官有:口腔、胃、小肠、大肠、肛门。20、加工食品中漂亮的颜色是色素。21、为了安全饮食,蔬菜水果要充分浸泡和清洗,要多吃绿色食品,少吃腌腊食品等22、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23、排序和分类是整理资料的常用方法。24、亚里士多德根据动物的外形和行为把动物分成了三类。25、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还制造出了“花钟”26、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制成的。27、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是二

    4、氧化碳。28、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比空气重。29、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30、汽车尾气会麻痹人的神经,造成体内缺氧,损伤大脑,导致记忆力衰退,甚至造成铅中毒。31、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黑烟和有害物质,尤其焚烧塑料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会严重损害人和动物的肝脏。32、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33、液体或气体受热会上升、遇冷会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34、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35、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

    5、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36、温度计是根据物质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37、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38、减少空气污染的主要方法: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39、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的测量出物体的温度。40、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41、把两只气球吹到大小相同的时候,分别挂在细木棍的两端,我们会看到细木棍平衡,如果将一只气球刺破,细木棍不能保持平衡,这种现象说明空气有一定质量。42、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皮肤感觉到空气的存在,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43、用手压“气垫”感知空气的存在,空气占据袋

    6、内空间,在密闭的空间里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44、水和空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一定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不同点:水难以被压缩,空气容易被压缩,空气比水轻。45、在日常生活中,给自行车轮胎、篮球冲气,玩空气枪等利用了压缩空气。46、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47、声音能在液体、固体、气体中传播,但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8、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49、声音的强弱与声源的振幅和距离有关,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声音越强,振幅越小,距离越远,声音越弱。50、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松紧

    7、,长短、粗细有关。51、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52、米饭、面条、面包等淀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供给我们能量,支持我们活动。鱼、肉、蛋、奶、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我们长身体的营养。油脂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可供我们能量,保持我们的体温,但是不能多吃.蔬菜、水果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它是保持我们健康所不可缺少的。53、由于碘酒遇淀粉会变蓝,因此,我们可以用碘酒来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碘酒滴在食物上,蓝色越深,说明含有淀粉越多。54、没有一种食物能含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55、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

    8、胃小肠大肠.56、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加工食品和饿天然食品两大类,加工食品是指经过机器或化学药品处理过的食品,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添加某些物质,食物也会损失一些营养成分。天然食品是未加工或只经过初级加工、不含任何添加剂的食品, 它保留了大多数的营养成分。57、食用色素是一种添加剂,食品中添加食用色素,可以改变食品的外观和口味。但多吃含有人造食用色素的食品会损害健康。58、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根据物体的同一种特征(如物体的轻重、软硬、厚薄、运动快慢等)来排列它们,这种活动就是排序,排序是一种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59、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和排序一样,它也是整

    9、理各种信息的常用方法。分类的方法有多种。60、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动物的外形和行为将动物分成了3类: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爬的或跑的。6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要精确测定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它是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62、排序和分类是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63、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64、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各个方向。65、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加工食物和天然食物两大类,加工食物中漂亮的颜色是食用色素,它是一种添加剂。66、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双名法”首先是属名,它标志着该

    10、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亲缘关系;其次是种名,它描述了该生物的个体特征。67、把事物一分为二,再一分为二,继续一分为二直到不能再分,这种方法叫做多极二分法。二、判断题。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错2、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对3、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错4、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对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对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对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着的。 。 对8、所有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错 改为:大部分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9、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对

    11、10、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对11、云和雾就是水蒸气。 错 改为:云和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聚在一起的极小水滴。11、在一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口玻璃瓶内装上不等量的水,按水位高低的顺序依次排列好,用嘴使劲向瓶口水平方向吹气,可以发现水装得越多的瓶子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水装得越少的瓶子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不装水的空瓶子的声音调最高。 错12、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 对1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不会消失。 错14、噪声危害了人的身心健康,它是当代社会四大公害之一,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声。 对15、食物中的蛋白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供给维生素。 错16

    12、、蔬菜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热量。 错17、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 对18、要做到合理搭配每一种食物,必须考虑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对19、水果可以代替蔬菜。 错20、加工食品能长期保存,所以我们应该多吃点它。 错21、天然食品都是健康食品,我们可以放心地吃。 错22、多清洗、多浸泡,对除去蔬菜、水果上残留的农药有 一定的作用。 对23、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 对三、简答题。1、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答:不能(开始会滴几滴)。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腌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2、用冰块冷却

    13、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下方,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在水中,纸团会打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纸团打不湿,因为空杯子并不是真正的空杯子,杯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4、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呢?答:瓶子里的气球吹不大,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瓶子占据着,松开套在瓶口的气球或将瓶子打一个小孔,瓶子里的空气被气球从缝隙间或小孔中挤出来,腾出了瓶子的空间,气球就能吹的啊了。制冷空调、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答“制冷

    14、空调应挂在上方,因为可以利用冷热空气对流使冷空气自然向下流动,较快降低室内气温。取暖器应放在下方,让热空气自然上升,较快提高室内气温。5、大自然中的风是怎么样形成的?答: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的循环流动就形成了风。6、什么叫传导?什么叫对流?什么叫辐射?答: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方式称为“传导”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方式称为“辐射”7、什么叫热胀冷缩?答: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缩时,体积会收缩,这种

    15、现象叫做热胀冷缩。8、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答:冰箱后面的散热板漆成黑色是因为深色物体的散热性能更好。9、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答:沙漠地区人们常穿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长袍中可形成气体对流,因此使人感觉凉爽。10、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答: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一样,在相同光照下,沙升温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凉快,而沙滩温度高。11、什么叫蒸发?什么叫凝结?答: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整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1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答:保护消化器官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

    16、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一日三餐有规律,吃饭细爵慢咽,不能饮饱食,不能乱吃零食等。二是讲究饮食卫生,如: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干净的食物,饭前不要喝水,饭后不要立即运动等。_x000B_13、人们都知道“病从口入”,请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注重食品安全的方法?答:(1)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2)多清洗,多浸泡。(3)少吃腌腊食品。(4)多吃绿色食品。14、声波传导耳朵后,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答: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15、你认为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至少举出3例)答:(1)细嚼慢咽。(2)

    17、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3)饭前洗手,饭后漱口。(4)荤素搭配。(5)讲究口腔卫生。(6)保持良好心情。16、倒立吃东西时,食物会不会进到胃里?为什么?答:能,因为胃肠的逐段蠕动,推进食物向下一个目标前进。17、敲小鼓时,纸屏架上吊着的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答:、小球会振动。、 这是因为敲鼓时,鼓声冲击纸屏,使纸屏振动,从而引起纸屏上吊着的小球振动。18、为什么冬天的人喜欢穿深色的衣服,而在夏天喜欢穿浅色衣服?答:深色衣服的吸热性能比浅色衣服的好,冬天穿深色衣服便于保暖,夏天穿浅色衣服更凉爽。四、实践操作题1、我使一只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的方法有 4 种。主 要 的 做 法

    18、方式;.揉、搓保鲜袋.绷紧保鲜袋,放在唇间吹吹足气后用指头弹击保鲜袋.来回抖动保鲜袋2、写出制作“土电话”的方法,并分析它是怎样传声的?(6分)答:制作材料: 两个纸杯、一根长线、两根牙签制作过程:、找两个纸杯,在每个杯底戳一个小洞。、找一根长线,穿过两个杯底的洞,在线头处捆上一小段牙签或打个结。这样一个土电话就做成了。传声原因:当人对着纸杯说话时,纸杯的底部就会振动起来,振动被细线传送到另一个纸杯的底部,这个纸杯底部的空气也振动起来,于是,对方就能听到声音了。3、通过玩弹橡皮筋活动,我对“弦”的音调高低的认识。、弹拉紧的橡皮筋,我发现: 音调变高。、弹变短的橡皮筋,我发现: 音调变高。、弹粗

    19、细不同的橡皮筋,我发现: 弹粗橡皮筋时音调低,弹细橡皮筋时音调高。4、生活中,人们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噪音?(至少举出三例)答:减少噪音源;在家中安装双层玻璃窗;多用木质家具以吸收噪音。5、开动脑筋,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至少写出三种方法)答:(答案不唯一)例如在瓶外使用吸声材料松松的包裹;在里面装上满满的水使振动不能发生;在里面装上有孔的柔软材料使振动不能发生等。5、让我们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名称: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答案不唯一,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实验)实验材料:尺子、小鼓、鼓槌、豆子实验过程:(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我们会听到尺子发出嗡

    20、嗡的声音,同时会看到尺子在振动。(2)、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我们会听到鼓面发出咚咚的声音,同时看到鼓面上的豆子在振动。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6、.隔着沙子、水和空气,听一听铅笔轻轻敲击桌面的声音,并将它们按照传播声音的效果从好到差进行排序。实验名称:探究沙子、水和空气传播声音的效果。实验材料:三只分别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铅笔实验过程:(1)把桌面整理干净,分别将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平放在桌上,一只耳朵轻轻地贴在袋子上,捂住另一只耳朵。(2)在距离一臂远处,用铅笔上的橡皮轻轻敲桌子,用耳朵认真倾听。实验结论:沙子传播声音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水和空气。7、计实验研究声

    21、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实验名称: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答案不唯一,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实验)实验材料:铅笔实验过程:用钢笔敲击桌面的中心,我们不论站在桌子的哪个方向,都能听到铅笔敲击桌子的声音。实验结论: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各个方向的(或四面八方)。8、动手做科学:利用身边的材料,试做一件小乐器,弹一段简单的乐曲。制作名称:制作一件小乐器。(答案不唯一,还可以制作其它乐器)制作材料:大小一样的瓶子七个、水、金属棒、音高标签制作过程:(1)依次在七个瓶子中从少到多装上不同量的水,用金属棒敲击瓶子,调试音高。(2)在各个瓶子上贴上音高标志。(3)用金属棒弹奏乐曲。制作评价:这就是我制作的一件小器

    22、“水琴”。它的优点主要有9、利用科学方法检测土豆、花生的主要营养成分。实验名称:检测土豆、花生的主要营养成分。实验材料:土豆、花生、碘酒、白纸、滴管实验过程:(1)滴几滴碘酒到土豆上,待一会我们发现土豆片上滴碘酒的地方变蓝了。(2)、将花生剥去皮,在白纸上涂抹一下,我们发现白纸上留下了油迹。实验结论:土豆中含有淀粉,花生中含油脂。10、用漏斗、软塑料管等材料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实验名称: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实验材料:漏斗、软塑料管、塑料膜、长筒袜、碎馒头、乒乓球实验过程:(1)、用漏斗代替口腔,软塑料管代替食道,塑料膜代替胃,长筒袜代替肠。(2)、把潮湿的碎馒头放在口腔里,手捏食道使

    23、食物进入胃。(3)、胃中的食物进入肠(用乒乓球代替)用手挤食物在肠内前进,最后从肛门排出。实验结论:食物的消化过程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11、设计实验研究热水在降温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名称:热水在降温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材料:铁架台、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温度计实验过程:(1)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石棉网放在三脚架上,温度计固定在铁架台的铁架上,下部浸在热水中。(2)、每隔两分钟观察一次并记录当时的水温。总结降温规律。实验结论:热水降温先快后慢12、设计实验研究热在固体、液体中的传播(任选其一)实验名称:热在固体中的传播实验材料:酒精灯、金属勺、蜡烛、火柴实验过程:(1)点燃蜡烛,在

    24、金属勺前端、中间、后端分别点上蜡,等其凝固(2)、用试管夹夹住金属勺,用酒精灯在前端加热,观察现象蜡的熔化情形实验结论: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实验名称:热在液体中的传播实验材料:酒精灯、三脚架、烧杯、茶叶末实验过程:(1)把三脚架放在酒精灯上,三脚架上放石棉网,石棉网上放烧杯。(2)点燃酒精灯,把茶叶末放入水中加热,观察茶叶末的运动实验结论: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13、设计实验研究物体的热胀冷缩(固体液体和气体任选其一)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实验过程:(1)铜球穿过铁圈(2)、给铜球加

    25、热,不能穿过铁圈(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实验结论; 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名称: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平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实验过程:(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细管里水的位置。(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实验结论; 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实验过程:(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实验结论: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4、利用有和水

    26、设计实验研究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实验名称:研究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实验材料:水、油、酒精灯2个、铁架台2个、烧杯2个、石棉网2个、火柴、温度计2个实验过程:(1)、同时加热等重量的水和油6分钟,每隔一分钟记录水和油的温度(2)、停止加热后,每隔一分钟记录水和油的温度,也测量六分钟实验结论: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不同,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快。15、设计实验研究雨的成因实验名称:雨的成因实验材料:酒精灯、石棉网、烧杯、玻璃片、水实验过程:(1)、加热烧杯里的水,至沸腾。(2)、把玻璃片放在烧杯的上方,观察现象。实验结论

    27、: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变成的。五、连线题:(1)芹菜 和苹果含矿物质、维生素牛肉 含蛋白质米饭 含 碳水化合物豆浆 含蛋白质玉米 含 碳水化合物(2)把人的主要部分名称与他们的功能用线连接,然后标出人耳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顺序.(6) 听神经 收集声波(5)耳 蜗 把声音信号报告给脑(2)外耳道 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1)耳廓 传递振动(3)鼓膜 传送声波(4)听小骨 产生振动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一、填空题:1、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

    28、越(大)。4、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但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5、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6、(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7、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8、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9、(地球表面空气的冷热不均)是形成自然风的主要原因

    29、。10、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11、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12、(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13、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78%)的(氮气)。1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15、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1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17、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18、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

    30、(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19、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二、判断题(正确的说法画“”,错误的说法话“”)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2、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3、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4、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着的。()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题一、填空题: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3、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7、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8、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


    注意事项

    本文(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