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二语文8词七首教案 人教版.docx

    • 资源ID:12777817       资源大小:46.99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二语文8词七首教案 人教版.docx

    1、高二语文8词七首教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8词七首教案 人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了解词这种文学体式。粗知一些格律,并能读出词的韵律美。熟读成诵,丰富积累。2了解不同时期词作者的创作风格。感受、品味词的意境、词的情韵,初步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鉴赏能力。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理解、鉴赏、熟读成诵。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作者情感,接受艺术熏陶,提升自身人格,陶冶自己情操。重点、难点把握词的章法,鉴赏词的意境。解决办法1强化背诵。学生课前熟读成诵,教师课上可作范读范背,课后要求学生熟背熟默。2从词的章法人手领会内容;从词的句法人手领会句意。品味层次之美、语言之美。3以名句为主兼及全篇

    2、。精读课在篇中讲析名句;自读课重点讲析名句带动全篇。学生活动1课前预习(1)熟读7首词。(2)标出词中不理解的句子,初步鉴赏。2课内(1)精读课教师讲析与学生诵读、讨论相结合。(2)自读课在教师引导下,抓住词作的重点或难点,以名句为主兼及全篇。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鉴赏柳永雨霖铃。教学步骤一、导入唐诗宋词,宋代取得最高成就的是词。词是诗歌的一种。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故名“长短句”,又都合乐歌唱,又叫“曲子词”,还有诗余、乐府等别称。由于音乐上的要求,句子的长短须依照曲调的节拍,韵脚字要读得短促而又清晰。词按风格大致可分为两派,一为婉约,二为豪放。明张蜒说:“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

    3、象恢宏。”柳永雨霖铃属婉约派作品。二、诵读教师朗读或背诵以作示范,再让学生诵读。三、诵读指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诵读指导。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状。这首词就集中地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上片写一个秋天的傍晚,词人和他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亭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下片是词人想像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读这首词除了应注意它的基调外,还要保持乐句的完整性,因为课文中的标点是按意思的连贯点的,有些地方跟乐句并不一致。例如“寒蝉凄切”是一个乐句,“切”字起韵,应有稍长的停顿;以下“都门帐饮无绪

    4、”“今宵酒醒何处”皆独立乐句,亦应这样处理。有些乐句中有“豆”(逗),如“留恋处”“念去去”“杨柳岸”“便纵有”等之后皆有“豆”,“豆”相当于八分或十六分休止符,读时声断而气不断。韵脚:切、歇、发、噎、阔、别、节、月、设、说。四、鉴赏1融情人景的写法上面已经指出,“寒蝉凄切”应作一句读,因为这写的是送别的大环境,不仅点染了送别的气氛,也暗示了送别的地点。宋代都门外的汴河两岸植柳,“高柳乱蝉嘶”,所以这句正是写柳上蝉鸣,而柳又有“拂水飘绵送行色”的作用,自然会触动离情。这实际上已经点明了送别的主题。下面接着说“对长亭晚”,意思就更确定了,因为“长亭”在唐宋时期已经被当作离别地点的通称。词人此刻到

    5、了长亭,正值“骤雨初歇”,眼前的景物变得更加清晰,他听着凄切的蝉声,看到河两岸柳树和河边的小舟,离情自然更浓。这正是融情人景的写法。2虚实相济词的上片除“念去去”二句,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已经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却又不得不别的心情;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则是虚写了。虚写中所着意描绘的是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连“良辰好景”也不能为他排遣痛苦。读完下片再回过头来看上片,便会懂得“都门帐饮无绪,“无语凝噎”这些话的内涵了一原来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之间的感情竟如此深厚,的确是难舍难分啊!3巧妙的过渡长调的过渡最不容易,既不能“全脱”,又不能“明粘”。这首词上片的歇拍句“念去去千里

    6、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用的是半虚半实的写法,由此过渡到下片的虚写,真是既不“全脱”又不“明粘”。下片的开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词家称这类句子为“换头”,意思是跟上片的起拍句字数不一样),也承接得巧妙:先宕开一笔,说离别使人伤心,自古而然,是由于多情的缘故,似乎有些自慰的意思;忽然又转到现实中来,说在这“冷落清秋节”中离别更使人难以忍受,更深地开拓了诗的境界,下面再说别后生活的设想就显得顺理成章了。4名句赏析用以诗解诗的方法赏析“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首词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跟“寒蝉凄切”一样,也是融情人景的写法,为什么特别动人呢?第一,它把杨柳、风、

    7、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关于杨柳和残月,温庭筠在一首送别词里曾写过:“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菩萨蛮)关于风,曹植也曾写过:“愿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七哀)这样一幅凄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第二,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诗句),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李清照念奴娇云:“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闲滋味”其实正是愁滋味。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他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对着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

    8、路是“千里烟波”,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词句)啊!五、点化欣赏诗词,要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像,探究其意境。所谓意境,是合景与情而言,能把握景与情,才能入境。六、背诵七、布置作业自学、熟读本课另外3首婉约派词李煜虞美人、秦观鹊桥仙、李清照一剪梅。第二课时自学、熟读李煜虞美人、秦观鹊桥仙、李清照一剪梅。都是自读篇目,以学生为主题,教师只作精要点拨。教学步骤一、学习、鉴赏李煜虞美人1诵读让学生诵读。2补充背景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现在河南开封)。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李煜作此词,命乐

    9、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加上徐铉出卖,太宗极为震怒,用牵机药将他毒死。死年41岁。此词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故国之恋。一个亡国之君念念不忘他过去的美好生活,自然会招来杀身之祸,读这首词自会明白这个道理。3诵读指导这首词上、下片句式及字数均相同。每片四韵,两平两仄,仄在前,平在后,就整片说应是先抑后扬,谓之升调,要读出对比情调才好;每片结句皆九字,考正白香词谱云:“语气可于四字作豆(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4鉴赏起伏跌宕的笔法一开头就是自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的是眼前景物,因其至今未了,故有此问。这是实景。接着是自叹:“往事知多少。”表明作者已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这是虚写,

    10、含有韶光易逝的感慨。忽然又转到眼前的景物上来一一“小楼昨夜又东风”。于是登楼遥望,然而“故国不堪回首”,作者又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了,他很想知道明月下的故国现在是个什么样子。由此自然过渡到下片。一开始又是虚写:“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是作者想像中的“故国”图景,他把“雕栏玉砌”和“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最后把这一切都集中到一个“愁”字上来,这样的愁情是何等真实而深沉啊!名句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读着它,令人想像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词人此刻仿佛回到了他的故都金陵,站在城上望着浩荡东流的长江,觉得自己的愁情简直跟这江水一样,无时无

    11、刻不在翻波涌浪地流向东海。这种写法,跟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一样,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可以确切地感受到作者感情的深度。5背诵二、学习、鉴赏秦观鹊桥仙1诵读让学生诵读。2诵读指导秦观的词风格淡雅而情韵兼美,语虽平易却经得起咀嚼,自有它的幽趣在。这首词的内容本于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原是个老题材,所谓“咏七夕”是也,但作者不落前人窠臼,一洗嗟叹悲泣之态,而着力歌颂这对情侣之间纯洁而高贵的爱情,读来使人颇有耳目一新之感。词的上片写这对情侣奔赴鹊桥相会时急迫而欣慰的心情,下片写他们将别时以长久相爱的誓言互勉。两片的结构相似,都可以分为两小层:前三句是宾,要读得轻一些;后两句是主,可稍稍重读。全

    12、词四小层又类似律诗中的起、承、转、合,读时须有与此相应的语气,有鲜明的层次感。最后一小层即“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是这首词的主旨句,读此句须放慢速度,声音要柔和些,且有余韵这虽是誓言,却当视为两位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读成山盟海誓的语气,就没有余味可寻了。3鉴赏让学生诵读、感知、领悟,先意会再言传。教师相机点拨。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曾称赞秦观道:“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这首词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写的是这对情侣在奔赴见面地点的路上,的确是语淡而浅。但仔细想想,却又很有情味。词中先出人物形象:织女是纺织能手,善织云锦,所以用“纤云弄巧”

    13、写她,从中不难看出,她今晚是穿着自织的锦衣去会见她丈夫的。牛郎星比织女星亮些,动感也更强,所以用“飞星传恨”写牛郎。“飞”者,快步如飞也;“恨”者,怨离别之久长也。因有此恨,所以他急切地想见到自己的妻子。接着就出现了整幅画面:此刻,他俩正从银河两岸沿着鹊桥向一处走去;尽管银河极其宽广,又值黑夜茫茫,但他俩的身影终于越来越靠近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是情节的发展,写鹊桥相逢。如果碰上好作艳词的倚声家,在这个地方定会不惜笔墨大肆渲染的;而本词却只有这么简单的两句:一句说相逢的时令,一句说这样的相逢远胜于人间夫妻的相逢。值得品味的是“金风玉露”一语,它不单是指秋天的风露,也有点象征

    14、意义是象征这对情侣此刻的美好时光呢,还是象征他俩爱情的高贵和纯洁呢?读者尽可放开去想。至于“胜却人间无数”的深刻内蕴,则无妨作为一个悬念暂且留下,看过下片后,自然会知道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写的是这对情侣相会时的心情。“柔情”句着重写情态,托情于物,将两位主人公的万般柔情比作银河的水,含微波荡漾、长流不断之意。“佳期”句着重写心态,极言相会之不易,既见而惊,惊而后喜,喜而翻疑是梦。作者的同代人晏几道有句云:“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可见这是久别重逢后人们常有的心态。但这又毕竟不是梦,因为“归路”就在身后,只是这对情侣不忍也不愿回头一望而已,这又表现了他俩难舍难分的

    15、感情一次短暂的相会却又是此后长久分离的开始,此情此景,人何以堪!但这还不是“胜却人间无数”的所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词的结句,写两位主人公的心愿。意思是,尽管相会的时间极其短暂,但只要双方真挚地相爱,坚定不移,则年年必有此会,这是无尽期的爱,永恒的爱;而人间夫妻即使朝朝暮暮形影不离,也终有生离死别之日,以此永恒的爱与人间有尽期的爱相比,岂非“胜却无数”的吗?这就是短暂和永恒的辩证法。至此,词的主旨就升华到了一个哲理的高度。以上都是就词论词,至于作者本意中是否有为这对深情夫妻不得长久相聚而悲哀的成分,我们只能说可能有,但无论有无,单就词中的情致理趣而言,确实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16、。4背诵三、学习、鉴赏李清照声声慢1诵读2诵读指导这首词是李清照晚期重要的代表作,词情凄清,跟早年写愁的作品如一剪梅醉花阴等相比,风格显然不同。据南宋张端义的贵耳集所云,此词作于女词人丧夫后不久。此说大概可信。在这首词里,作者着力地渲染了“凄凄惨惨戚戚”的气氛,并反复诉说她内心极度的孤寂感,其中无不隐含着她丧夫的悲痛。诵读这首词,一定要先仔细品味女词人这种深深的悼亡之情。这首词用的是入声韵,韵脚依次是觅、戚、息、急、识(上片);积、摘、黑、滴、得(下片)。这种声调在当今普通话里已经消失。我们当然只能按普通话来读,读时把韵脚上的字读得短促一些,再加上适当的停顿,也同样能创造出跟本词内容相适应的气

    17、氛来。3鉴赏叠字的运用北宋词坛自欧阳修的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蝶恋花词)问世,叠字的运用颇受倚声家的重视。李清照很喜欢这种一字三叠的形式,曾多次仿写过,但她并不停留在这上面,而力求创造新的形式。她的努力在这首词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首词的起句,连下七对叠字。“寻寻觅觅”者,寻而又寻之义也。女词人不相信丈夫已经死去,在恍忽中她觉得丈夫仍在家中,于是不停地寻觅他,一处寻不着,再去另一处寻找。然而死者不会复生,如此反复寻觅,其结果只能是:“展转眄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潘岳悼亡诗句)至此,女词人自然会觉得眼前景况“冷冷清清”,毫无生气。在这样的景况中,一幕幕令人伤心的往事在脑

    18、海里浮现出来,“凄凄惨惨戚戚”之情便油然而生。由此可见,这七对叠字极其生动而细致地刻画了女词人丧夫后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她深深的悲哀。也有人认为词作总写晚年凄凉。触景生情,层层深入女词人在道出悲戚之情后,便想到了“将息”。“将息”,字面上的意思是保养身体,而深层意思则是要抑止自己的悲痛情绪,恢复到平静的状态。然而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眼前的一切景象都会使她产生“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念头。因此,词中在“最难将息”一语之下分四小层,一层深似一层地写出她那无止境的哀愁。首先,她想借酒浇愁,却不料大风忽起,寒气砭骨,使她意绪全无,她很清楚,“三杯两盏淡酒”难以驱散她心头浓重的愁云。其次写她在百无聊赖中仰头

    19、望天,正值雁群飞过,这又引起了她对往事的回忆。在往日,丈夫不在身边时,看到它们,便会产生“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喜悦,而今后丈夫永远不会再给她写信了,此恨又如何能消?再往下,转入写女词人眼前的景物:“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明明是说,女词人有采摘黄花装点案头的习惯,可如今丈夫故去,她再也没有心思这么做了,只是任它自开自落。以至于“满地堆积”,一片荒败景象!最后写女词人独自“守着窗儿”,只盼快些天黑,让所有这些触动她生死殊途之恨的景物都淹没在这沉沉的夜幕里,可偏巧这时候又下起了细雨,点点滴滴,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打在她那破碎的心上词的结句“这次第,怎个愁字了得”,含蓄地点明了

    20、全词的主旨,意思是女词人此刻的感情状况决非一个“愁”字所能尽,而是比“愁”要深沉、凝重得多。说它深沉、凝重,是因为这是悼亡之情这是我们从词中所有的艺术细节中可以察觉到的。但女词人没有明说,也许是不忍心说,她给读者留下了广大的想像空间。4背诵四、布置作业1反复诵读四首词,体悟词中意境,想一想婉约词有什么共同特点。2熟读本课其他几首词。附:板书设计雨霖铃 柳永凄苦冷清之景无限惜别之恨虞美人 李煜物是人非之境怀想故国之愁鹊桥仙 秦观悲欢离合之会天长地久之情第三课时学习、鉴赏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步骤一、导入俞文豹吹剑录载: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

    21、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这段话形象的说明了婉约派词与豪放派词的不同风格。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词。二、诵读、感知这首词是苏轼在谪居黄州期间写的。词中借咏史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上片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形势,并称颂当时众多的英雄人物;下片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最后抒发作者的感慨,归结全词主旨。三、诵读指导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当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

    22、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应当说明的是,苏轼也懂得音律,但作词往往不受音律拘束。以此词而论,其句法与常格颇有扦格不合之处,例如上片第二句,李清照、辛弃疾的同调词皆作上五下四(李词作“有斜风细雨,重门须闭”,辛词作“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而此词作上三下六(“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又如下片第二句,李、辛皆作上四下五(李词作“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辛词作“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而此词作上五下四(“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读这两句,我们只能按苏词句法将重音放在“千古”和“雄姿”上。韵脚:物、壁、雪、杰、发、灭、发、月。四、鉴赏1用豪壮的情调抒写胸中块

    23、垒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来黄州之前,因“乌台诗案”他曾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胸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广阔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向往。于是词人开始寻找英雄们的遗迹,并且果真找到了,这就是“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

    24、壁”。周郎,是词人心中最景仰的英雄,但这里只是先埋伏一笔,暂不展开写,接着就来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毫无疑问,词人写到这里,一定会激动异常,会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然后用慨叹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轻轻结住,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止不住内心的激荡,颇有“天风海雨逼人”之感。词中的豪壮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壁”并称,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性作用,表明了词人对他的景仰;到下片再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英雄形象就变得格外鲜明了。一开始就提到“小乔初嫁了”,这一笔似乎显得突兀,却有词

    25、人的深意在:一是说明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二是以美女衬英雄,更足以表现他当时的春风得意;更为重要的是,小乔之姊大乔系孙权之嫂,所以周瑜跟孙权外托君臣之义,内有葭莩之亲,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接着又以“雄姿英发”来描绘周瑜的动人姿貌和出众才华,说明他的确是能担当大任的英霸之器。以上两句都是铺垫,下面两句才是主要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闲雅得很,他打扮成儒将,说说笑笑,一把火就把敌方的战船烧成灰烬。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何等令人生敬啊!词人这样来称颂周瑜,

    26、表明他渴望能像周瑜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立丰功伟业。有人说,词的最后一层含有消极成分,与上述豪壮情调不合,其实,“多情”是古代诗词中的一个常用语,有多种含义,这里主要是指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白发”固足已使人生悲,但正如唐代诗人岑参所说:“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这种悲是因为尚未实现青云之志。“人生如梦”则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他的“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统观全词,可以说豪放中略见苍凉,而苍凉只是豪放的补充,二者并不矛盾。2烘托和映衬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例如这首词中作者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

    27、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映衬是烘托的一种,一方面是以乙托甲,但反过来甲也具有托乙的作用。词中有两种映衬:一种是实景和虚景相互映衬,实景是赤壁的险要形势,是作者亲眼所见,虚景则是火烧曹营,是作者的想像,二者相互衬托,是谓虚实相济;另一种是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这首词波澜起伏而章法严整,跟作者巧妙地运用这两种表现技巧有关。四、背诵五、布置作业1熟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姜夔扬州慢2选读、鉴赏读本中的词。附:板书设计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所见:大江 淘浪 风流人物乱石

    28、 惊涛 多少豪杰所思:周郎(雄姿英发) 自己(早生华发)第四课时学习、鉴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姜夔扬州慢。都是自读篇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相机点拨。教学步骤一、导入词到苏轼,是一大转变。他以洒脱旷达之气入词,词体也由形式的解放进而为内容的革新。他对南宋爱国词人的影响尤其显著,留下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词篇。南宋一百五十年,始终内忧外患,反映于词中特别突出,其前期激于爱国热情,表现为壮怀高唱;及末期大势已去或为亡国遗民,只有哀乐低吟。因此,整个南宋词坛,约可分慷慨愤世和感喟哀时两派。前以辛弃疾为代表,后以姜夔为代表。二、学习、鉴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诵读、感知这首词作于词人镇江知府任上

    29、。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执政的韩侂胄意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为北伐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不同意韩侂胄立即北伐的主张。韩听不进他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从某种意义说,等于是给韩的一封“谏书”。词的上片借歌颂孙权、刘裕表明作者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下片以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北伐而导致失败的史实警告当权者不要急于用兵,显示了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2诵读指导永遇乐有平韵、仄韵两体,此调系仄韵,上、下片各四韵,依次是处、去、住、虎、顾、路、鼓、否八字;韵脚读得响亮,其后又有稍长停顿,则层次自然清晰。此调句法大多为四字

    30、句,而以五字句或六字句结住一层,基本的节奏型是“XXXX,XXXX,XXXXX(X)”,整齐之中又有变化;另有两个三字句(有的书上将它们跟下句合并),须读出提示的语气。读这首词,作者忧愤深广,忠义之心如见,须保持豪壮的基调,特别是它的末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乃全词主旨所在。要读出作者一吐胸中块垒的英雄气概,不能把它看作悲观语或怨语。3鉴赏用事用事是用典的一种方式,即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辛词中用事很多,内容大多跟作者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有关,特别是这首永遇乐,除了回顾作者四十三年前南下归宋经历那一层之外,全属用事。历来的评家对此颇有不同看法。究竟应当怎样看待用事,是能否

    31、正确鉴赏辛词的一个重要问题。先说词的上片。应当看到,这不是用史家的方式评论历史人物,而是借历史人物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词人既已来到当时的抗战前线,渴望自己能实现恢复中原的宿愿,他对曾经在这个地方成就了大业的英雄怀着景仰的感情,是极为自然的事其中也含着用英雄们的业绩鼓励、鞭策自己的意思。这样写,可谓蕴藉极深。其次,词中也有一条明显的叙事、抒情的线索:词人知道这个地方在三国孙权时代曾经出现过繁华的景象,想去探寻它的遗迹,然而没有见到,昔日的“舞榭歌台”已经荡然无存,这使他感慨万千;可是他看到了在“斜阳草树”掩映下的刘裕的故居,这时他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一幅当年刘裕誓师北伐的图景来,他为刘裕“气吞万里如虎”的形象而激动不已。读到这里,一个胸怀恢复大计的爱国词人的形象不是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了吗?毫无疑问,这样写在艺术上是极为成功的,无可指责。再说词的下片。一开始就是一幅令人沮丧的历史图景:宋文帝元嘉年间王玄谟“草草”出兵北伐,遭到惨败。这是词人回溯历史,意在汲取教训,不打无准备的仗。上片既已说到北伐雄图,这里再说北伐的基本方针,也是极其自然的。这是诗词中常用的讽喻手法,因为当时执政的韩侂胄急于事功,主张立即出兵,词人这样写,含有委婉劝阻的作用,不可跟


    注意事项

    本文(高二语文8词七首教案 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