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质量检测.docx

    • 资源ID:12768148       资源大小:66.66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质量检测.docx

    1、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质量检测第一单元质量检测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田畴(chu) 煞费苦心(sh)造诣(y) 前合后偃(yn)B蘩漪(fn) 戛然而止(ji)狩猎(shu) 汗涔涔(cn)C棕榈(l) 瓜熟蒂落(d)枭下(xio) 虚与委蛇(y)D蟊贼(mo) 怙恶不悛(qun)粗犷(kung) 断壁残垣(yun)解析:选DD项,“犷”应读gu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干涸安祥锦烂熳花错勘贤愚B门第寒喧弥补罪过世外桃园C孟浪戕害陛下之命斩钉截铁D赋予惨痛张皇失措走头无路解析:选CA项,祥

    2、详;B项,喧暄,园源;D项,头投。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古代戏曲的语言很有特色,鉴赏时要注意在了解剧情的基础上进行_。窦娥冤被誉为世界悲剧的“千古绝唱”,被认为是悲剧抒情艺术的_。戏剧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因此鉴赏它_要理解戏剧语言的语意,更要体会其情味。A品味典型不是 B品味 典范 不仅C品位 典范 不是 D品位 典型 不仅解析:选B“品位”指档次、格调;“品味”是体会、鉴赏的意思。根据句意,应选“品味”。即可排除C、D两项。第三句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要选择“不仅”。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是真正投入到了学习当中,外界的环境、嘈杂的声音是影响不到自己

    3、的。即使耳机就戴在头上,也能做到充耳不闻。B教育孩子不是一味地定规矩、设规范,更不是粗暴地耳提面命。父母的责任应当是关爱孩子,鼓励孩子,支持孩子,引导孩子。C各级领导干部,要倍加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不孚众望,不辱使命,为全省人民掌好权,用好权。D这些文章或辨析真伪,或分别源流,或比较优劣,或品评得失,其结论虽难说都是不刊之论,但都建立在丰赡的材料之基础上,可谓持之有据,故令人信服。解析:选DD项,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古代指消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易错用为贬义成语。A项,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B项,耳提面命

    4、:褒义词,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叮嘱,用来形容恳切地教导。不能误用为揪着耳朵,当面命令。C项,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孚:信服。此成语易和“不负众望”混用。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少年听雨,青年听雨,也在异乡,那是在祖国的北方,_,_,_,_,_,_,柔风细雨,不是北方的个性,只有领略过北方豪雨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北方的魅力。忽晴忽雨,豪爽淋漓,一如北方汉子草原牧民的脾性,一如在黄土高坡上高唱信天游的陕北人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真个是豪气冲天骑在自行车上,大雨淋了个透,阳光很快就晒干了在风沙弥漫的北方,绝没有细雨如丝,要

    5、下就是瓢泼大雨那雨从天而下,冲刷一切,荡涤一切,忽而又雨过天晴,阳光灼灼在北方,永远不用带伞A BC D解析:选A句承接上文“北方”。句具体写“瓢泼大雨”。句写“瓢泼大雨”的作用和北方“雨晴”的变化特点。句用“忽晴忽雨”回应上文。句、句续写“雨”“晴”变化的特点。句解释句。二、阅读鉴赏(40分)(一)课内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69题。周朴园(惊愕)梅花?鲁侍萍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鲁侍萍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是你?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周朴园

    6、(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鲁侍萍(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周朴园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6处表现了周朴园的什么心理?处表现了周朴园的什么性格?(5分)答:_参考答案:处表现了周朴园的恐慌心理;处表现了周朴园害怕丑事外扬于己不利的虚伪性格。7如何理解周朴园处“你来干什么”和处“谁指使你来的”这两句问话?(5分)答:_参考答案:处

    7、周朴园料定鲁侍萍此次是来者不善,她肯定有所图,所以才这样发问。处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性格相当了解,他认为鲁侍萍此来的背后一定有人出谋划策,这表现了周朴园奸诈、多疑的性格。8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的潜台词是什么?(5分)答:_参考答案:你的到来对我的名誉和地位构成了严重的威胁。9有人说处“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句话表现了鲁侍萍一贯相信命运的思想局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5分)答:_参考答案:同意。鲁侍萍在苦水中挣扎,悲叹自己命运的不幸,她相信命运,但也表现出她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二)课外阅读(20分)阅读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选段),完成1013题。(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朋友

    8、,被迫以身上的一磅肉作抵押品向曾经与自己有过龃龉的高利贷者夏洛克贷三千金币。还贷期至,夏洛克坚持要割安东尼奥身上的一磅肉。)夏洛克上。公爵大家让开些,让他站在我的面前。夏洛克,人家都以为我也是这样想你不过故意装出这一副凶恶的姿态,到了最后关头,就会显出你的仁慈恻隐来,比你现在这种表面上的残酷更加出人意料;现在你虽然坚持着照约处罚,一定要从这个不幸的商人身上割下一磅肉来,到了那时候,你不但愿意放弃这一种处罚,而且因为受到良心上的感动,说不定还会豁免他一部分的欠款。你看他最近接连遭逢的巨大损失,足以使无论怎样富有的商人倾家荡产,即使铁石一样的心肠,从来不知道人类同情的野蛮人,也不能不对他的境遇发生

    9、怜悯。犹太人,我们都在等候你一句温和的回答。夏洛克我的意思已经向殿下禀告过了;我也已经指着我们的圣安息日起誓,一定要照约执行处罚;要是殿下不准许我的请求,那就是蔑视宪章,我要到京城里去上告,要求撤销贵邦的特权。您要是问我为什么不愿接受三千块钱,宁愿拿一块腐烂的臭肉,那我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回答您,我只能说我喜欢这样,这是不是一个回答?要是我的屋子里有了耗子,我高兴出一万块钱叫人把它们赶掉,谁管得了我?这不是回答了您吗?有的人不爱看张开嘴的猪,有的人瞧见一只猫就要发脾气,还有人听见人家吹风笛的声音,就忍不住要小便;因为一个人的感情完全受着喜恶的支配,谁也做不了自己的主。现在我就这样回答您:为什么有

    10、人受不住一头张开嘴的猪,有人受不住一头有益无害的猫,还有人受不住咿咿唔唔的风笛的声音,这些都是毫无充分的理由的,只是因为天生的癖性,使他们一受到刺激,就会情不自禁地现出丑相来;所以我不能举什么理由,也不愿举什么理由,除了因为我对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所以才会向他进行这一场对于我自己并没有好处的诉讼。现在您不是已经得到我的回答了吗?巴萨尼奥你这冷酷无情的家伙,这样的回答可不能作为你的残忍的辩解。夏洛克我的回答本来就不是为了讨你的欢喜。巴萨尼奥难道人们对于他们所不喜欢的东西,都一定要置之死地吗?夏洛克哪一个人会恨他所不愿意杀死的东西?巴萨尼奥初次的冒犯,不应该就引为仇恨。夏洛克什么!

    11、你愿意给毒蛇咬两次吗?安东尼奥请你想一想,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得母羊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天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头摇脑,发出簌簌的声音。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硬呢?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所以我请你不用再跟他商量什么条件,也不用替我想什么办法,让我爽爽快快受到判决,满足这犹太人的心愿吧。巴萨尼奥借了你三千块钱,现在拿六千块钱还你好不好?夏洛克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做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10夏洛克对“为什么不愿接

    12、受三千块钱,宁愿拿一块腐烂的臭肉”这一问题的实质性的回答是什么?(5分)答:_解析:相关信息在所选文字中夏洛克的第一段台词中,“所以我不能举什么理由,也不愿举什么理由,除了因为我对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所以才会向他进行这一场对于我自己并没有好处的诉讼”一句揭示了问题的实质。参考答案:因为对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所以想用一切办法来惩治他。11夏洛克说,同安东尼奥进行这一场诉讼“并没有好处”,实际上夏洛克心里认为打这场官司是有好处的,他的真正意图是什么?(5分)答:_解析:文字开头的舞台说明中“曾经与自己有过龃龉的高利贷者夏洛克”是理解夏洛克“真正意图”的主要信息。无论

    13、夏洛克怎样狡辩,都掩盖不了他借机报复、消灭对手的真实意图。参考答案:可以借机报复,消灭对手。12夏洛克说“一定要照约执行处罚”,“照约执行处罚”指的是什么?(5分)答:_解析:舞台说明文字和公爵、夏洛克的台词中都较明确地交代了该信息,那就是“割安东尼奥身上的一磅肉”。参考答案:割下安东尼奥身上的一磅肉。13从上文可以看出夏洛克的什么性格特点?(5分)答:_解析:从夏洛克无耻的狡辩和坚持割下安东尼奥身上的一磅肉的诉讼中可以看出夏洛克固执狠毒、刁钻古怪的性格特点。参考答案:固执狠毒、刁钻古怪。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14请将下面六句话的序号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要求: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清晰。(4分

    14、)埃博拉病毒疫情2014年年初在西非爆发,并在西非不断蔓延。_。_。_。_。_。_。尚无有效疫苗可以抵御或治疗该病毒这种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病毒可通过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或与患者皮肤、黏膜等接触而传染因其极高的致死率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死亡率高达90%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首次被发现答:_解析:解答此题,需要结合所给的语言环境,对六个句子进行深入分析,体会各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分析可知,是对埃博拉病毒的一个总的介绍,而这三句话中,是对这

    15、一病毒的认识,应放在开头;是病毒出现的地方,这是对病毒出现的介绍,应承接;是病毒的危害性介绍,是结果性的,应该放在这三句话的结尾。则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病毒进行介绍,而按顺序,应该先交代传染性,即,再交代潜伏期,即,最后说明当前对付这一病毒的现状,即。参考答案:15一年一度的学生社团招新活动又要开始了。各社团都准备写一副对联挂在各自招新摊位的门台上来宣传本社团。请你选择“话剧社”或“街舞社”为其写一副对联。要求:符合该社团特点,起到宣传作用。(6分)例:摄影社山光水色一收镜底,物象人情尽现眼前。话剧社_街舞社_参考答案:话剧社喜怒哀乐纷呈台上,爱恨情仇尽在戏间。演绎百态人生悲喜剧,浓缩偌大世界冷暖

    16、情。话道世间冷暖,剧演人生悲欢。街舞社欢歌劲舞风靡街头,动感热力迷倒众生。绚丽舞步现我个性,动感音乐展我风采。激情随律动释放,自信因舞蹈张扬。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处概括出作者的观点。不超过12字。(5分)文化虽然不能也不可能在组织上“入世”,但在思想上、理念上和态度上,却必须入,也应该入。怎么入?与世界文明接轨。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观点是:_,_。也就是说,文化,还得是各个民族自己的;文明,则必须也只属于全人类。文化与文明,有什么不同?说到底,文化表现为方式,文明体现着价值。任何文明的背后,都有价值观来支撑。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一旦违背这种价值观,就会被视为“不文明”。比方说,以平等为价值

    17、观,则一切歧视(包括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身份歧视),就不文明。由平等的价值观,又可以推出尊重他人的道德准则,因此,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也不文明。至于如何实现这些价值,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方式。比如同为尊重,举案齐眉是一种方式,女士优先也是一种方式。这就是文化。参考答案:文明求同,文化存异。文明相同,文化有异。(必须从文明和文化两个方面进行比较,语序不限,意思对即可)四、写作表达(50分)17阅读鹦鹉学舌这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略(B卷能力

    18、素养提升)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阅读鉴赏(3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9分,每小题3分)中国传统的“比德”的自然审美观产生于儒家,受其伦理学的影响。较早见于孔子的学说,著名的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比德”说的意思是自然物象之所以美,在于它作为审美客体可以与审美主体“比德”,从中可以感受或体味到某种人格美。“比”指象征或比拟,“德”指伦理道德或精神品德。“比德”说是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们的某种道德情操,使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人格化,人的道德品性客观化,其实质是认为自然美美在它所比附的道德伦理品格。这种以自然“比德”的做法对后世

    19、影响很大,在屈原的作品中,“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等可以看作是对孔子“比德”观的继承。“比德”观在元、明、清的文人画作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梅、兰、竹、菊等成为绘画的主要题材,寄托着画家的人生理想,成为崇高品德的象征。魏晋南北朝,“比德”的审美观继续发展,又出现了“畅神”的审美观。这种审美观认为自然物的美在于能怡神悦性,比之“比德”,“畅神”观更具美学色彩,这种审美观的出现,扩大了对自然的审美范围。山水诗、山水画盛行,与此种审美观大有关系。宋朝画家郭熙说:“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这就把人对自然的喜爱归于情感

    20、的欲求了。不是为了“比德”,而是为了获得情感愉悦,人徜徉于大自然,陶醉于大自然。中国大部分的山水诗、山水画都是表现这种“畅神”的审美观。对自然美的欣赏,中西方有共同之处,即兼顾自然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但也有不同之处,中国较多地注重自然物与人的联系,特别是精神方面的联系,西方则较多地注重自然物本身的性质。西方哲学偏重于从认识论的角度观察大自然,主要靠理智、靠思维,情感因素遭到压抑。认识论的态度也与实践功利的态度有直接的联系。西方对自然美的认识一般偏重于自然物本身的性质,不是更多地从审美主体而是更多地从审美客体寻找自然美之所在。自然在中西方艺术中的地位大不相同,因之,中西方是两种不同艺术体系,

    21、亚里士多德提出:“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为统一体。”美国艺术家托马斯说,美有三要素:完整、和谐、鲜明。他们认为自然物的美在其形式诸因素的和谐统一。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自然物的美美在与人的生活关系上。这看似与中国的自然美学观相同,但仔细比较可以发现中国传统的自然美学观注重的是自然与人的精神关系,车尔尼雪夫斯基侧重于自然物的物质功利性。(摘编自陈望衡中西自然美学观比较研究,有删改)1下列关于“比德”的自然审美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比德”的自然审美观产生于儒家,他们把自然物的一些属性与人的品德修养联系在一起,让自然物寄托丰富情感。B“

    22、比德”的自然审美观受儒家伦理学的影响,注重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比德”,使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人格化,表现人格美。C“比德”的自然审美观认为自然物的美并不取决于它自身的价值,而取决于它所比附的道德情操品格,使人的道德品性客观化。D屈原用善鸟香草喻指忠贞的品行,元、明、清的画家用梅、兰、竹、菊喻指崇高的品德,都是“比德”的自然审美观的具体体现。解析:选A“让自然物寄托丰富情感”表述有误。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畅神”的审美观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它强调自然物与人的情感的关系,宋朝画家郭熙就把人对自然的喜好归结于人的情感欲求。B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审美方面对自然美的认识都有一致之处,

    23、即都关注了自然物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这一特点。C和西方相比,中国传统的自然美学观更关注社会属性,它认为自然美较多地表现在自然物与人,特别是与人精神方面的联系上。D对自然美的看法,车尔尼雪夫斯基与中国的自然美学观最为相同,他也认为,自然物的美美在自然物的物质功利性和与人的生活关系上。解析:选D“车尔尼雪夫斯基与中国的自然美学观最为相同”理解有误,原文说“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自然物的美美在与人的生活关系上”“侧重于自然物的物质功利性”,而中国“注重的是自然与人的精神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希望徜徉在大自然中,陶醉在大自然中,怡神悦性;山水诗、山水画的创作可

    24、以满足人们这种情感需求,“比德”说、“畅神”说应运而生。B西方人对自然美的认识较大程度上源于西方的哲学,他们从认识论的角度观察大自然,多是理智的、思考型的,有功利性因素。C托马斯认为美的三要素是完整、和谐、鲜明,他的看法印证了西方不是更多地从审美主体而是更多地从审美客体去寻找自然美。D中西方对自然美的认识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反映在各自的艺术作品中,形成不同的艺术体系,自然在中西方艺术中的地位大不相同。解析:选A“比德说”“应运而生”分析有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25分)丁西林:君子不器丁西林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同时又是出色的剧作家。一生共创作了8部独幕剧、9部多幕剧,其独幕剧的创作堪称典范。他出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质量检测.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