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零售行业分析报告.docx

    • 资源ID:12764331       资源大小:1.66M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零售行业分析报告.docx

    1、零售行业分析报告零售行业分析报告2012 年1 月,德勤和Store.org 共同发布了全球零售巨头2012(Global Powers of Retailing 2012),其中统计了2010 年全球零售业250 强企业的收入利润规模、主营业态等情况,我们拟通过本专题进行介绍和分析。需要指出的是,本专题无意对原报告进行翻译,而是在世界零售业250强榜单的基础上对世界格局进行梳理。我们主要介绍世界零售业的规模盈利情况和增速以及部分零售巨头的经营状况。当然,对于中国零售业在世界零售格局中地位的介绍也是必须的。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使用2010 年的数据分析似乎是有些“过时”了,但我们认为在整个行业没

    2、出现明显结构性变动的情况下,这样的分析对于我们理解行业格局有一定的意义。一、世界零售巨头1、Top250:营收量大,利润率低,增速不快(1)收入和利润规模巨大首先从规模上看,250 强企业2010 年实现的集团总收入为4.41 万亿美元,零售总收入3.94 万亿美元,有净利润数据的195 家零售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总额为1389.8 亿美元,其对应的集团总收入为3.67 万亿美元。关于收入的分布,大量的企业年零售收入都小于320 亿美元,从收入分布图上可以看到320 亿美元以后是明显的“长尾”。从累计分布(2)盈利能力不强从盈利能力上看,有净利润数据的195 家企业的整体净利润率为3.79%,算数

    3、平均净利润率为3.87%,其中亏损的企业有12 家,占比为6.15%。250强企业中净利润率最高的企业为加拿大的Liquor Control Board ofOntario 公司,其净利润率高达34.1%,而利润率最低的是美国的The Great Atlantic & Pacific Tea Company,其净利润为-7.4%。从利润率水平的分布来看,70%以上的零售企业的净利润率水平都处在0-5%这个区间内。显见的是,零售业赚的始终是“辛苦钱”,整体利润水平以及利润率的分布情况即是最好的证明。(3)增速较为缓慢为了剔除短期因素,我们不去计算单年度的增速情况,而使用2005-2010年的年均

    4、复合增长率(CAGR),250 强企业中,能够得到CAGR 的企业共240 个,我们以此为样本进行分析。至于增速的极值情况,样本中最高的复合增速为62.3%,由澳大利亚从事超市、大卖场、便利店和折扣商店业务的Wesfarmers Limited 公司取得;最低的增速为-37.0%,由美国从事超市业务的Albertsons 公司取得。从增速的分布看,如上图,2005-2010 年CAGR 的中枢保持在5%-10%,73.3%的企业增速都维持在0-15%之间,年均复合增速高于15%的企业仅占12.5%。其中出现负增长的企业有34 家,占比为14.2%。根据我们的研究,有一些作为母公司的零售企业出售

    5、了部分业务,由此造成了负增长。当然,因为这个专题重在介绍世界零售格局,对于个别企业的超高速增长和较高的负增长并不作具体的研究和解释。2、Top10:强者如云,举足轻重这一部分我们研究全球十大零售巨头,因为其在整个零售格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在之后的部分将分不同的区间研究250 强零售商的具体情况。从前10 强零售巨头来看,分布在美德法英四国,其中的大部分我们都已十分熟悉。其经营的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注:收入和净利润单位均为亿美元十大零售巨头中,无论是收入还是净利润,沃尔玛都遥遥领先,其净利润在八家企业中占比超过50%。家乐福的收入规模仅次于沃尔玛,但是由于其产生了巨额的异常项目亏损(2010

    6、财年其异常项目亏损达11.37亿欧元,影响净利润7.46 亿欧元),导致其净利润远远低于沃尔玛,并且在前十大企业中居于末席。从增速上看,跟行业整体一致,十大巨头的增速都不高,家得宝还出现了一定的负增长,其余几家企业最高增速也不超过10%。而如上两图,近年沃尔玛和家乐福两大巨头的增速已经步入接近于0 的增长区间,未来的增长也难以突破。从业态上看,巨头中包含了多种零售业态。前三大的企业都是以大卖场和超市业态作为主导业态,折扣店和仓储俱乐部也有重要的地位,家居用品和药店也分别占了一席之地。十大巨头2010 财年的集团营业收入总和达到1.17 万亿美元,零售收入总和为1.16 万亿美元,八家公司集团净

    7、利润总和310.1 亿美元。前10强零售企业在整个榜单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注:收入和利润单位均为亿美元,Top10的净利润总和和利润率是用有净利润数据的8家企业计算、Top250的两个指标是通过有净利润数据的195家企业计算如上表,十大零售巨头的集团总收入在250 强中占比达26.5%,而零售收入的占比更是高达29.4%,十大零售巨头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但从盈利能力来看,十大巨头的盈利能力并不比整体250 家企业强。实际上十大巨头中有净利润数据的八家企业的整体净利润率仅为3.03%,比250 强中195 家企业整体3.79%的净利润率低出0.76%。而从单个企业的角度看,八家企业中

    8、利润率最高的家得宝公司也仅有4.9%,而最低的家乐福为0.6%。鉴于上述企业分布在不同的业态中,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处在榜单前列的企业基本都采用了“薄利多销”的销售策略。3、分区间分析:中强者显现上文我们研究了世界零售业十大巨头的具体情况,这一部分我们将研究的视角放宽,研究各个区段内零售企业的一些特征。我们将零售业250 强按照收入的排序按照50 家一组的标准将所有企业分成5 组,5 个区间企业的主要指标如下表所示。(1)营收和利润分布我们继续考察世界零售250 强企业的收入和利润的分布情况。收入来看,Top50 的零售企业占有的收入在250 强中的比重高达60%,而其余200 家分享了剩余40

    9、%的销售份额。在具体的分布上,排名101-150 名和151-200 名两组零售商分享了相近的市场份额。这表明, 101-200 名之间的100 家零售商之间的规模的差异相对较小。从净利润的情况看,除去八家没有净利润数据外,其余Top50 零售商占据了净利润49%的份额,这与其60%的收入份额有所出入,说明最大规模的零售商的盈利能力相对于次大规模的零售商要差,与之前研究十强企业的结论较为一致,但这样的关系并无普遍性,我们下一部分会详细分析。(2)盈利能力对比刚才我们提到,从净利润分布的占比看,最大型零售商的利润份额与其收入的份额不相匹配,其整体的盈利能力要弱于次大型的零售商。但是这样的关系并不

    10、可继续外推,除了51100 名的零售商之外,从上面的两图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看出,101150、151200 以及201250 三组零售商的收入份额与净利润的份额基本一致。除此之外,通过计算不同区间的零售企业组的整体净利润率,我们还发现,排名51100 名的零售企业整体盈利能力明显高于其他组别和Top250整体,这是否意味着零售业也存在所谓的“中强者”?这对于零售行业的选股有何意义?对于上述两个问题,一年的数据难以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我们将在后续的专题中用时间序列的数据进行相应的研究。(3)增速对比因为不同年份榜单有较大的变动,难以通过对应企业进行整体增速的计算,我们在表3 中使用的简单算数平均计

    11、算了各个区间的增速,发现除了201250 组增速明显低于整体和151200 组增速快于整体之外,其余三组的增速均在整体的算数平均增速上下,差别很小。至此,读者难免疑问,如此简单的算数平均很可能对数据形成巨大的扭曲。对此我们也有同样的担忧,尽管对企业进行分组能够减小误差,但是对于整体增速的扭曲还是在所难免。坦率的讲,对于简单计算的结果难言满意,因为我们知道不同规模企业增速对于整体增速的影响不同,且之前对于增速分布的研究表明样本中的大量企业增速都较低。正因如此,我们继续采用倒推再整体计算的方法在可获得数据的范围内对整体和各组的增速进行了计算。我们的计算结果如上左图所示,与简单算术平均增速有相当大的

    12、差异,整体和各组增速都有明显的向下调整。以250 家零售企业作为整体,其2005-2010 年的复合增速为5.7%。各组来看,最低的为最后一组,整体复合增速仅为0.3%,其余各组增速与整体增速没有太大的差异。实际上,我们注意到,在最后一组中有之前提到的美国Albertsons 公司五年CAGR 为-37%,即其零售收入在5 年的时间内缩水了10 倍有余,此外,德国Tengelmann Warenhandelsgesellschaft KG 五年的复合增速为-18.1%,两个异常值严重影响到整体和第五组的增速计算,将其剔除之后得到的整体和各组增速如上右图所示。总体而言,剔除异常值之后的整体和各组

    13、复合增速都较为相近,这与我们之前的讨论一致,整体增速在6.0%左右,其余各组也都在6.0%上下,差异不大。这反映出世界零售业整体增速较为平稳,增速的中枢也较为明确。4、国际化经营:本地化经营占比四成在我们的印象中,很容易将零售业巨头和国际化经营等同起来,因为我们所熟知的零售巨头势力遍布全球,俨然帝国一般。究竟实际的情况是怎样?国际化经营是成为零售业巨头所必须的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零售商国际化经营程度是否有区别?对于中国零售企业来讲,又有什么样的启示意义呢?这一部分我们着重讨论。(1)开展业务范围如果我们使用经营国家数目来衡量一个零售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整体上看,Top250 零售企业中,国际化程

    14、度最高的是戴尔(Dell),其2010 年开展业务的国家数目达到180 家,250 家企业开展业务国家数目平均为8.87 个。从左上图可以看到业务开展国家数目的分布情况。总体而言,仅在一个国家开展业务(即本地化经营)的零售企业达到101 家,占比40%,而经营国家数目超过50 家的零售企业数量仅有7 家,占比2.8%。右上图为开展业务数量的累计分布情况,可以看到,经营国家数量小于20 个的比重为88.8%。就各地区来看,欧洲的零售商开展业务国家的平均数目达到15 个,远远高于整体值和其他地区,拉丁美洲的零售商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从主要零售大国的层面上看,法国零售商尤其偏好国际化经营,开展业务的

    15、国家平均数超过30,而日本的零售商国际化程度最低,平均经营国家数目仅为2.6。(2)收入结构指标上文只是单纯通过零售商开展业务的国家数目进行国际化程度的判断,这样的判断不够精确,例如某个零售商尽管在很多国家都有业务,但是收入占比很低,这样衡量国际化程度不够精确。这一部分通过研究来自国外收入所占比重来研究不同地区和国家零售商的国际化程度差异。与开展业务范围指标相近,来自国外收入的比重也清晰反映出欧洲尤其是法国的零售商国际化经营程度较高而日本零售商国际化程度最低。(3)所属国和业态特征很多读者可能关心这样一个问题,即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零售企业母公司所在国(即母国)是不是具有相似的特征,例如发达国家或

    16、者国内零售市场饱和等。虽然我们尚未进行零售企业地域分布的讨论,但在此我们不妨研究一下。首先关注开展业务国家数量超过30 个的31 个零售商,如之前所料,所有的31 个零售商均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7 个最多,其次为法国和德国,其余国家和地区的分布如下左图:同样的,我们暂时未讨论零售巨头们的业态分布,在此首先加以介绍。从业态分布看,从事服装和鞋类专卖的零售商国际化程度最高,其中有我们熟悉的大众时装零售商:Gap、C&A、H&M、Next 等。国际化程度次高的业态主要是大卖场/超市类企业,包括了家乐福等零售巨头,其他专卖店中主要包括宜家(IKEA)、玩具“反”斗城(Toys Us)、路易威

    17、登酩悦轩尼诗集团(LVMH)和欧迪办公(Office Depot)等专卖各种用品的零售商。对于全球零售商国际化程度的研究,我们似乎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即国际化并非零售商成长壮大的必要条件。对于相对弱小的中国零售企业而言,在国内市场尚未充分扩展的情况下,国际化无甚必要。5、地区分布:欧美超强、亚太稍弱(1)企业和销售分布我们接着讨论零售巨头的地区分布情况。无论从250 强企业中的数量占比还是销售额的比重来看,总体上呈现出欧美强亚太弱的格局。美国零售业异常强大,数量在零售商250 强中达到81 家,占比为32.4%,而销售额的占比高达41.7%。欧洲的零售商在250 强中的数量最多,为88 家,占

    18、比为35.2%,其中英德法分别为15、19 和13 家。尽管欧洲整体的Top250 零售商数量高于美国,但是其销售额占比为38.7%,低于美国。就亚太地区而言,250 强零售商中占有53 席,占比达到21.2%,但其销售额的占比仅为14.2%,反映出亚太地区的零售商规模普遍较小。(2)增速和盈利能力除了上述对于世界零售商数量和规模的地理分布的介绍之外,跟之前对排名不同的零售所做的研究一样,我们紧接着展示不同地区和国家的零售商的增速情况和盈利能力。如下图左,从2010 年单年度的增速上看,拉丁美洲的零售商增速领先,达到18%,非洲/中东地区的零售商增速为9.3%,日本零售商增速最低,仅为1.5%

    19、。除去以上地区,欧洲和北美地区以及美英德法等国的增速都在5%上下,与整体增速相当。如上图右,考察2005-2010 年的年复合增速,非洲/中东和拉丁美洲的零售商遥遥领先,比整体增速分别高出9.7 和9.1 个百分点。此外,亚太地区整体和英国的复合增速也快于整体,其余地区和国家的增速都较低。这表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零售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其在世界零售版图中的地位在不断提升。从净利润率水平看,拉丁美洲零售商依旧领先,其2010 年净利润水平达到4.7%,超出整体0.9 个百分点。而德国零售商的净利润水平最低,仅为1.3%,日本零售商利润率也不高,为2.1%,其余国家和地区的零售商净利润水平都在

    20、4%上下,与整体净利润率相当。从总资产收益率角度看,美国以及非洲/中东地区明显领先于整体,分别为7.7%和6.8%。其余各国和地区ROA 都相对较低,日本和德国最低,都在3%以下。(3)各地区的佼佼者这一部分我们简单介绍欧洲、北美以及亚太地区前十名的零售巨头。由于之前已经对于零售业的格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这一部分,我们并不准备对各地区的零售巨头再进行过多的分析,仅简单列示如下。注:以上三表中零售收入的单位均为亿美元写到现在,读者们最为关心的中国零售商只出现在上表中,着墨似乎太少。但是,从看到亚太地区零售商的数量以及销售额的占比状况以及日本在其中的位置,对于中国零售商的全球地位便没有过多的期待

    21、了。尽管如此,我们并非不介绍中国企业,而在之后的部分进行。6、业态力量:超市卖场潜力较大,连锁药店值得关注之所以要讨论世界零售巨头的业态分布,主要原因是在中国经济转型期间且零售业尚不强大的情况下,我们的投资需要重点关注成长中的零售商。那么在世界零售巨头中,是不是存在某些业态的零售商更加容易“长大”的可能。对于这个问题应当可以通过对各业态定性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但是我们有现成的数据,实证的分析可能更容易说明,而且能得到更为直接和清晰的结论。因此,这一部分研究零售巨头业态分布有一定的投资意义。在呈现具体的研究成果之前,首先必须指明的是,除了一些专业类的零售商,大部分零售巨头都同时涉足了大量的零售业

    22、态,跨业态经营在行业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我们此处研究的业态是指该特定零售商的主要业态(Dominant Format)。在全球零售力量2012中涉及到的主要零售业态有13 类,如下表所示:(1) 数量和规模:大卖场超市领先首先研究业态的数量和销售额的分布情况。如下图,从各种业态的数量看,超市的数量达到64 个,若加上大卖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总的数目达到91 家,占比为36.4%,而百货商店的数量为25,服装鞋类专卖店的数量为16,其余业态零售商都在15 个及以下。数量上看,超市/大卖场业态在零售巨头中占据了1/3 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主力业态。从这个意义上看,主营超市/大卖场业态的零售商成长

    23、的空间相对较大。再看销售额占比,超市和大卖场分别为24%和23%,合计达到47%的销售份额,药店和其他类型专卖店的销售额占比均为7%,百货商店和电子产品专卖店的销售份额均为6%。销售额指标也表明超市/大卖场业态是零售业的绝对王者,而药店的零售份额也超过百货商店等其他业态成为销售额占比第三。从销售的平均规模上看,仓储俱乐部、大卖场和无店铺销售位列前三名,平均销售额都在300 亿美元以上。而折扣百货商店、药店和折扣店的平均规模也超过了全部250 强零售商整体。上述讨论表明从收入规模的角度来看,大卖场和超市具有绝对的优势,这个意义上来说,以大卖场和超市作为主营业态的零售商的成长潜力最为巨大。除此之外

    24、,连锁药店这一在国内零售业中关注甚少的业态也具有相当的潜力。(2)增速:无店铺增速可观,百货增长停滞上一小节讨论了各业态零售商在250 强榜单中的数量,总规模占比以及平均规模,这一部分我们接着研究各业态零售商增速。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跟之前一样,因为短期内公司的业绩会受到宏观经济波动以及公司自身因素的影响,我们不采用2010 年单年度各业态的增长,主要研究2005-2010 年各业态的复合增速,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整体上,Top250 零售商整体的复合增速为6.1% (此为调整过两个异常值之后的增速,原始增速为5.7%,在1.3.3 节分析时已经注明)。有五个业态的增速低于整体增速,其中最低的

    25、百货商店5 年的复合增速仅为0.9%,家居用品的增速也只有1.6%。百货商店增速过低的原因可能是2010 年榜单中百货商店的数量比2005 年减少,后续我们使用时间序列再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讨论。复合增速上最快的还是属于新兴的无店铺零售业态,其五年以来的年复合增速达到11.2%。在Top250 的名单中,无店铺业态的企业共有四家,分别是A、Otto、Dell 和Liberty Media Corp. / QVC,其中增速最快的亚马逊年均复合增速为32.1%,但其余几家的复合增速均在4%以下,戴尔的复合增速仅为0.3%。可见,整个无店铺销售业态增速主要由亚马逊带动。除了无店铺业态之外,电子产品零售

    26、业态增速也很快,五年的复合增速达到10.5%,中国的国美、苏宁在其中也分别占有一席之地。药店、折扣店和便利店的增速也都在89%之间。值得注意的是,狭义的超级市场(Supermarket)尽管体量最大,但是其在2005-2010 年的复合增速依然可观,达到7.3%,高出零售业250 强增速1.2%。此外,服装鞋类专卖店、折扣百货商店和仓储俱乐部的增速都在6%上下,与零售整体增速相近。(3)盈利能力:服装鞋类专卖最强,仓储超市最弱这一部分主要研究各业态的盈利能力,使用的是2010 年各业态的总和净利润率。就全球250 强零售商整体来看,之前已经提到,其综合净利润率为3.8%。业态分布方面,7 个业

    27、态的净利润率超过整体,6 个低于整体。综合净利润率最高的服装鞋类专卖店的综合净利润率为8.8%,远高于其他业态,包括奢侈品、办公用品和乐器等零售商在内的其他专卖店的综合净利率为7.7%,与电子产品专卖店的7.6%相近。仓储俱乐部和超市的盈利能力最弱,2010 年分别仅有1.2%和2.2%。药店、便利店的净利率分别为2.6%、2.7%。7、新来者:日企占比近半,中企无一上榜2012 年的Top250 榜单与2011 年相比,一共有14 个零售商新加入榜单,其中9 个是第一次加入该榜单。新加入榜单的零售商排名普遍靠后,规模最大的排名也仅为180 名。详细的名单如下表所示:我们注意到,上述新进入榜单

    28、的14 家中有6 家日本企业,而中国企业一家都没有,这与中国这个正在高速成长的经济体地位极不相称。也就是说,快速增长的经济并未带动零售企业的增长,其中的原因非常值得深思,而相应的未来空间也十分值得期待。二、全球零售版图上的中国零售业专题之前的部分对于世界零售格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其中也有只言片语提到中国零售企业,但这显然与读者的关注度不成比例,这一部分将对中国零售企业在世界零售版图中的地位、上榜的零售商进行介绍。1、上榜中国零售商在世界零售商250 强榜单上共有9 家中国零售商,数量占全球的比重为3.6%,9 家企业共实现零售收入825.1 亿美元。来自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的零售企业数分

    29、别是5 家、3 家、1 家。从单个公司来看,排名最高的屈臣氏2010 年在全球零售企业中整体排名51,2010 年零售收入158.6 亿美元;排名最低的农工商超市整体排名220,零售收入的规模为36.8 亿美元。从增速上看,2005-2010 年复合增速最高的是苏宁电器,达到36.5%,最低的屈臣氏仅为6.8%。2、大陆零售商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港台地区的零售业发展实际上独立于国内,且上榜港台零售商经营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因此,为了对国内零售商有更好的认识,我们这一部分讨论5 家上榜的中国大陆零售商。这五家上榜的零售商为:百联集团、国美电器、苏宁电器、大商集团和农工商超市。(1)规模小整体来

    30、看,五家国内零售商2010 年实现零售收入468.5 亿美元,占全部250 家零售巨头比重仅为1.2%,这表明中国大陆零售商在世界零售版图中尚缺一席之地。从5 家零售商来看,百联集团以133 亿美元拔得头筹,在5 家中占比28%,国美和苏宁分别以120 亿和111 亿占比26%和24%,大商和农工商的占比分别为14%和8%,其规模均在百亿以下。中国零售商整体规模偏小,以最大的百联集团为例,其2010 年的零售收入仅为沃尔玛的3.2%,家乐福的11.2%,值得注意的是,前文我们提到,Top250 的零售商平均零售规模为176 亿元,百联集团仅为其3/4,表明中国零售商的成长仍有空间,而且成为世界

    31、巨头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2)增速快从增速来看,我们兴许能找些安慰。5 家上榜的大陆零售商2005-2010年零售收入的整体复合增速达到16.6%,远远超过Top250 整体的6.1%的增速。从各地区来看,大陆地区上榜零售商整体的增速依旧领先,比位列第二名的非洲/中东地区快出1.2%,比拉丁美洲快1.8%,远远高于亚太整体以及欧美地区。单个零售商来看,苏宁电器以36.5%的复合增速在大陆零售商中名列第一,且在全球250 家零售商中排名第三。国美电器五年年均复合增速为21.8%,整体排第13 名。中国零售商的增速可观一方面受益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是相对于主要发达国家基数更低的缘故。(3)

    32、国际化经营和业态力量考察大陆零售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情况, 5 家大陆零售企业基本尚未开始国际化经营,其中业务范围最广的苏宁在境外的香港特区和日本有业务,国美在香港有境外业务,其余三家企业的经营范围均在中国大陆。当然,此处讨论零售商的国际化经营状况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中国零售商低的国际化经营存在问题,只是对于中国零售商企业经营现状的介绍。如之前谈到的那样,在250 强零售企业中,40%以上的企业并未开始国际化,日本零售商即是典型。在中国零售企业还相当弱小且国内市场足够大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国际化经营并非必须之路。业态方面,与国际零售格局有所不同的是,中国的大卖场/超市业态并未占据优势,反而是国美苏宁两大家电连锁巨头占据了零售榜单的重要位置。这一方面表明中国的家电零售业态两大巨头的强大实力,


    注意事项

    本文(零售行业分析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