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利川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专题研究4利川市中心城区规模发展研究.docx

    • 资源ID:12751862       资源大小:65.52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利川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专题研究4利川市中心城区规模发展研究.docx

    1、利川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专题研究4利川市中心城区规模发展研究专题研究四利川市中心城区规模发展研究 1引言1.1 研究背景1.1.1宏观背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并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以民营经济为主,实现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的“一主三化”的县(市)域经济发展思路;此后,党中央又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举措,对利川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市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从全国城镇化发展来看,各个城市都把城镇化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要实现城镇化发展战略,必须最大限度地发

    2、挥土地、资源、环境的优势与潜力,创造具有强大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城镇物质空间环境。因此,目前适时开展利川市中心城区规模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必然性和紧迫性。1.1.2中、微观背景在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大区域背景中,地处湖北省与重庆市交界的利川市将受区域经济交融与文化交流的影响,势必承担区域合作的使命和责任。与此同时,湖北省政府提出了通过“鄂西生态旅游圈”与“武汉城市圈”的双圈联动,带动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作为位于鄂西核心位置的利川市必锜承担促进鄂西圈发展的重要作用。未来十几年,利川市中心城区将建成恩施州域副中心城市,其在市域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强化。随着宜万铁路、沪蓉高速公路等

    3、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利川中心城区的经济发展必然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其城市社会、经济结构将向更高层次转换,必然导致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的变化,这在客观上要求中心城区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使其建设用地规模进一步扩大。此外,利川中心城区商贸中心的建设、旅游服务业的发展、腾龙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都将带动中心城区用地规模的增长。1.2研究目的与意义(1)科学统计利川中心城区现状人口规模,全面客观地分析影响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各种因素,得出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心城区的合理规模,为其城市总体布局提供依据,使用地规划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促使利川中心城区

    4、向紧凑、节约的城市空间增长方向迈进。(2)研究利川中心城区城市空间的承载能力,探讨中心城区的合理规模,既使中心城区各项功能得以充分发展,又不至于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恶化,最终提升中心城区的综合功能及“三大效益”。1.3 研究框架2相关现状分析 2.1有关称谓界定现状利川城市结构为集中式,其现状城市建设用地包纳在都亭街道办事处和东城街道办事处之内。上版总规将其城市建成区和有关基础设施基本覆盖的区域称为城区。本次规划将利川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层次由大至小划分为利川市域利川市区利川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各规划称谓说明如下:(1)利川市域为利川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4607km2。(2)利川市区指未

    5、来都亭、东城、凉雾三个街道办事处的行政辖区范围。(3)利川城市规划区指中心城区建成区以及因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包括主城区与凉雾组团及其周边用地,以及甘溪山林场、元堡乡的青龙村、三道河水库水源保护区。(4)利川中心城区指城市人口相对集中、市政公用设施和其它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由主城区及凉雾组团的规划建设用地及其近郊地区组成。(5)主城区指正在实施的现状城区外围东、南、西、北环路以内的用地区域,它由东城和都亭街道办的部分用地组成。(6)凉雾组团指原凉雾集镇现状建成区及周围新规划的建设用地范围。2.2基本情况2.2.1市域概况利川市位于鄂西南边陲,是湖北省的西大门。它东与湖北省的

    6、恩施市、咸丰县连界,由南向北依次与重庆市的黔江、彭水、石柱、万州、云阳、奉节等区、县接壤,自古为“巴蜀咽喉,荆楚门户”。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1-10918、北纬2942-3039。全市东西宽92km、南北长105km,总面积为4607km2,辖2个街道办事处、6镇、6乡,总人口为87.29万人(为根据2007年各乡、镇政府报表统计的结果)。2.2.2中心城区概况利川中心城区位于利川市域中部偏东,有宜万铁路从中心城区南面通过,沪蓉西高速连接线从南面接入中心城区,318国道横穿中心城区,利奉、利渝和利咸省道分别从中心城区北、西、东南方向接入中心城区,清江自西向东流经中心城区,其现状建成区大部分

    7、在清江以北。2.3中心城区人口概况2.3.1统计口径与数据来源本规划所指的中心城区人口为中心城区实际居住人口,所采用的现状人口数据来源于各街道办及乡、镇政府人口报表以及计生办、民政部门的资料。而实际居住人口又分为:(1) 有本地户口,并在本地区居住的户籍人口(包括户籍非农业人口和户籍农业人口);(2) 无本地户口,但在中心城区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2.3.2中心城区现状人口构成及计算预测未来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时,其人口基数即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实际居住人口数。具体到利川中心城区,由于它由“主城区+凉雾组团”构成,所以也就是指主城区和凉雾组团两个规划单元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实际居住人

    8、口之和。由于主城区规划建设用地位于都亭街道办和东城街道办行政区划之内,所以主城区的实际居住人口为都亭与东城两个街道办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实际居住人口之和,可按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分别统计;而凉雾组团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实际居住人口即为凉雾乡政府所提供的凉雾集镇实际居住人口数(约为0.8万人)。由此计算可得利川中心城我2007年总人口数为12.25万人,具体计算如表2.3-1、2.3-2、2.3-3。表2.3-1 2007年末主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户籍人口统计街道办名称位于主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社区居委会、行政村名称户籍人口数(人)小计(人)都亭街道办事处教场村635373374城郊35

    9、33桃花16553官井10578南湖里11213乳泉3439金银台4748普庵4832龙潭1610榨木2210木栈1976大塘2754林家村1979羊子岭1596东城街道办事处理智187818414马桥1438城隍1132下坝1064杉木760新桥1460杨柳1894关东6140岩洞寺1510王家湾1043林场95总计91788注:本表数据来源于利川市计生办及民政局报表。表2.3-2 2007年末主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暂住人口统计暂住人口所在单位或行政村名称暂住人口数(人)暂住人口所在单位或行政村名称暂住人口数(人)市职业技术学校3380岩洞寺180市五中3077新桥760市一中1982普庵

    10、1284市民族中学472教场3200都亭二中453龙潭300都亭一中450木栈21市一小1574杨子岭26市二小678下坝38榨木小学54杨柳寺12大唐小学53大唐363普庵小学200城郊843榨木740关东1950王家湾50杉木350马桥270总计22760注:本表数据为利川市规划局实地调查所得。表2.3-3 2007年末中心城区实际居住人口构成规划单元名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实际居住人口数计算式实际居住人口数(人)主城区主城区实际居住人口=都亭与东城两个街道办事处位于主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所有户籍人口(91786人)+两个街道办中位于主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暂住人口(22760人)=

    11、91788+22760=114548(人)114548凉雾组团为:凉雾乡政府提供的凉雾集镇实际居住人口8000总计1225482.4影响中心城区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1)中心城区作为利川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人口和主要的服务行业,中心城区的人口发展既有其人口的自然增长,还包括从中心城区以外拥入中心城区的相关人口增长。(2)伴随着利川市域城镇化速度的日益加快,中心城区即将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期。由于利川市域城乡落差巨大、且市域乡村人口数量庞大,将形成农村人口向中心城区大规模流动的巨大动力,促使其城市人口规模的大量扩张。这也是乡村人口为摆脱贫困向城市流动的必然现象,其动力巨大且持久。(3

    12、)国家对西部实行政策倾斜,继续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扶贫开发工作以及国家“西气东送”工程,将促使利川中心城区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规划期内,利川中心城区将处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发展的阶段,从而吸引大量外来人口。(4)湖北省实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开发战略,再加利川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交通条件的大大改善,将促使中心城区成为市域旅游服务基地,使暂住人口、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5)影响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还包括中心城区在恩施州域经济中核心作用的进一步强化。3.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预测 3.1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预测途径一:综合增长率法本次规划采用综合增长率法对利川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进行预测。综合增长

    13、率法不区分人口的来源和户籍关系,也不区分人口增长方式,它把人口增长视为一个整体,依据每年的总人口增长情况及发展趋势,对规划期内的实际居住人口进行预测。根据年均人口综合增长率预测人口规模,按下式计算:式中:Pt预测目标年年末人口规模;P0预测基准年人口规模;r年均人口综合增长率;n预测年限。考虑到规划期内利川市仍将采用点轴开发为主的非均衡增长模式,同时利川地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其旅游发展速度很快,将吸引较多的外来人口,亦即在未来一、二十年间,利川中心城区人口仍将保持较高的综合增长率。因此,规划近期(至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平均综合增长率取65,远期(至2020年)取45,则:(1)

    14、 P近(2015年)=P2007*(1+65)8=12.25*(1+65)820万人(2) P远(2020年)=P2015*(1+45)5=20*(1+45)524.9万人3.2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预测途径二:区域分配法根据利川市各街道办、乡、镇政府人口统计报表,2007年末利川市域人口为87.2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22.02万人,城镇化率为25.23%。表3.2-1 2007年市末利川市域城镇人口统计乡、镇、街道办名称城镇人口数(人)总人口数(人)都亭7337473374东城1841426836汪营1534892217柏杨2630083742建南594073542忠路1900081532团堡8

    15、54868988谋道793266843元堡乡642834714凉雾800067970南坪乡852149288文斗乡1074870393沙溪乡537437158毛坝乡625746302总计220184872899数据来源:2007年各街道办、乡、镇人口统计报表。表3.2-2 2007年末利川中心城区户籍城镇人口数规划单元名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户籍城镇人口计算式户籍城镇人口数(人)主城区为:都亭与东城两个街道办位于主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户籍人口之和(含户籍非农与农业人口)73374+18414=91788凉雾组团为:凉雾乡政府提供的凉雾集镇实际居住人口数8000总计997882007年利川市

    16、域户籍城镇人口数为22.02万人,利川中心城区户籍人口数为99788人,中心城区户籍城镇人口占市域城镇人口比重为45.3%。根据前文分析,中心城区户籍城镇人口占市域户籍城镇人口的比重在规划期内将逐步提高,规划确定近期每年提高0.8个百分点,远期每年提高0.3个百分点,则近期(2015年)中心城区户籍城镇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51.7%,远期为53.2%。根据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率预测结果,市域近期总人口为93万人、城镇化率为37%,远期为95万人、城镇化率为46%,则:(1) P近(2015年)=93*51.7%*37%17.79万人(2) P远(2020年)=95*53.2%*46%23

    17、.25万人考虑中心城区现有2.28万人的暂住人口,根据中心城区历年暂住人口增长情况(平均约增长1000人/年),近、远期暂住人口增长数取800人/年,近期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为20.87,远期为26.92万人。具体计算见表3.2-3。表3.2-3按区域分配法预测规划期末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中心城区人口构成近期中心城区人口数(万人)远期中心城区人口数(万人)中心城区户籍城镇人口数17.792325中心城区暂住人口3.08348合计20.8726.733.3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预测结论 表3.3-1 规划期末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预测表 (单位:万人)序号预测方式近期规模(2015)远期规模(2020)1综合增长

    18、率法2024.92区域分配法20.8726.73算术平均值综合取值约20约25根据以上预测方法,综合其他相关因素,本次总体规划确定利川中心城区人口发展规模近期(2015年)为20万人,远期(2020年)为25万人。其中,近期(2015年)主城区人口规模为18人,凉雾组团人口规模为2万人;远期(2020年)主城区人口规模为22万人,凉雾组团人口规模为3万人。4.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4.1中心城区用地现状本次规划将凉雾集镇纳入了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对应前面人口统计的地域范围,中心城区现状建设用地面积为844.27hm2(其中主城区现状建设用地面积为794.45 hm2、凉雾组团现状建设

    19、用地面积为49.82hm2),人均建设用地68.92m2/人。表4.1-1中心城区现状建设用地汇总表(2007年末)用地代码用地性质用地面积(hm2 )占建设用地比例(%)人均用地面积(/人)备注大类中类小类RR居住用地446.6552.90%36.31 R2二类居住用地125.08其中R21住宅用地125.08R3三类居住用地98.08其中R31住宅用地98.08R4四类居住用地其中R31住宅用地C/R商住综合用地35.32Rx小学用地11.0214所Rz中学用地21.499所CC公共设施用地114.1713.52%9.28 C1行政办公用地49.69C2商业金融业用地28.08其中 其中

    20、C26市场用地0.74C3文化娱乐用地16.07C4体育用地3.51C5医疗卫生用地5.72C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10.75C9其他公共设施用地0.35MM工业用地708.29%5.69 M1一类工业用地34.02 M2二类工业用地 M3三类工业用地8.71WW仓储用地11.751.39%0.96 TT对外交通用地54.156.41%4.40 T1铁路用地14.89T2公路用地39.26其中T21高速公路用地30.52T23长途客运站用地8.74SS道路广场用地88.2210.45%7.17 S1道路用地79.03S2广场用地7.55S3社会停车场库用地1.64U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25.052.

    21、97%2.04 U1供应设施用地11.11其中 U11供水用地7.72 U12供电用地0.38 U13供燃气用地3.01U2交通设施用地4.5其中 U21公共交通用地1.68 U29其他交通设施用地2.82U3邮电设施用地1.47U4雨水、污水处理用地6.7U9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27GG绿 地30.823.65%2.51 G1公共绿地21.56G2防护绿地 9.26DD特殊用地3.460.41%0.28 合计城市建设用地844.27100.00%68.64 EE水域和其他用地33306.75E1水 域110.78E2、E3园地、林地及其他用地33195.97城市总体规划用地34431.4

    22、注:中心城区现状总人口为12.5万人。 4.2中心城区空间拓展及功能发展对用地的需求利川中心城区作为整个利川市域的核心和恩施州域的副中心城市,担负着重要的区域中心职能,不仅需要增强经济实力,还应该提升各种区域级服务功能。因此,除需要保证必须的城市发展空间外,还需保证完善区域中心职能所必要的发展空间和应对市场变化所必要的弹性空间。(1)利川中心城区城市规模扩大和功能布局优化需要拓展新的更大的用地空间利川现状城区的主要城市功能城市人口都集中在主城区,其城市用地布局不尽合理,且这一地域的发展空间已不多。如果仍以此作为未来中心城区主要发展地域,即将新增人口和城市职能仍主要布局在这一地域的话,则势必加大

    23、该地区的人口与建筑密度,难以调整不合理的城市布局,乃至造成城市环境恶化。总之,一方面,利川中心城区城市功能需要不断提升和完善,加速发展的城镇化也势必带动城市空间的拓展;另一方面,现状城区的人居环境需要改善,城市人口压力需要缓解,因此向现状城区之外寻求空间拓展已是大势所趋。故本规划将凉雾集镇纳入本次规划范围,使之形成新的城市组团。(2)美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需要大量增加用地空间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完善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是创建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重要元素。目前来看,受用地和资金的制约,利川城区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虽然近年来有所提高,但

    24、整体水平相比国内同类城市仍然偏低,差距较大。利川市要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提升城市职能,不仅要发展经济,还需重点进行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建设,这就需要增加部分城市功能用地。(3)工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应的用地空间作为支撑利川市“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强化“工业兴市”举措,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构建工业引领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兴市”之路。利川中心城区即将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需发展传统工业,同时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利川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清江卷烟厂的倒闭,利川产业结构需要尽快转型,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现正值腾龙工业园区建设的良好契机,其对与工业经济配套的运输、物流、仓储、批发

    25、等设施有较大需求,从而带动工业用地需求的较快增长。以大量的工业用地满足其工业发展的需求。4.3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结论中心城区现状建设用地面积为844.27hm2(其中主城区现状建设用地面积为794.45 hm2、凉雾组团现状建设用地面积为49.82hm2),人均建设用地68.92m2/人。利川市中心城区现状人口为12.25万人,现状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8.44k,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68.92/人。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的要求,萁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属于用地指标的级(60.175.0/人)。按照国标的规定,规划采用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同时符合指标级别和允许调整

    26、幅度双因子的限制要求,但由于利川中心城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空间及功能发展对用地需求量较大,综合考虑利川属于山地型城市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原则,规划近期(至2015年)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采用95/人、远期(至2020年)采用90/人,则规划近期(至2015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为19km2(其中主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为17km2,凉雾组团用地规模为2km2),远期(至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为22.5km2(其中,主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为19.5km2,凉雾组团建设用地规模为3km2)。表4.3-1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调整幅度(单位:平方米/人)现状指标级别允许采用的规划指标允许调整幅度指标级别规

    27、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60.060.1-75.0+0.1-+25.060.1-75.060.1-75.0075.1-90.0+0.1-+20.075.1-90.075.1-90.0不限90.1-105.0+0.1-+15.090.1-105.075.1-90.0-15.0-090.1-105.0不限105.1-120.0+0.1-+15.0105.1-120.090.1-105.0-20.0-0105.1-120.0不限120.090.1-105.00105.1-120.00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各组成单元建设用地规模分配结果见表4.3-2。表4.3-2 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各组成单元建设用地规模规划组成单元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k)主城区19.5凉雾组团


    注意事项

    本文(利川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专题研究4利川市中心城区规模发展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