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诗经二首教案教材分析.docx

    • 资源ID:12717963       资源大小:33.22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诗经二首教案教材分析.docx

    1、诗经二首教案教材分析诗经二首教案教材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审核人:_审批人:_编制单位:_编制时间:_年_月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2、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

    3、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诗经二首教案教材分析这是诗经二首教

    4、案教材分析,是优秀的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诗经二首教案教材分析第1篇 【教学总目标】诗经两首优秀教案20XX最新 1、学习诗经的有关知识。 2、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和诗经“六义”。 3、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国风”独特的文化内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注意把握四言诗的节奏和韵律。 2、通过分析诗中的情节内容,来挖掘人物的内心体验。 【教学难点】 分析赋、比、兴等表现手法在诗中的运用,体会其艺术效果。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1课时 氓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的分析,了解

    5、卫地的风土人情,体会其独特的文化内蕴。 2、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发掘人物性格特征及其内心变化。 3、分析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以及兴的艺术手法的体现。 二、教学重点 理清故事脉络,把握人物形象,分析性格特点。 鉴赏各种艺术手法在诗中的运用,体会其艺术效果。 三、教学难点 鉴赏各种艺术手法在诗中的运用,体会其艺术效果。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五、教学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西方文化中有“两希”传统,其中希伯来基督教文学的圣经就像朝圣者心中的耶路撒冷一样神圣,从出生到死亡,陪伴着他们的漫漫人生路。而在中国,也有这样一部经典,从古至今吟唱不衰。百篇风雅颂,传唱千古

    6、情,它就是诗经。 首先说一说,“风骚”是什么意思?我们学过的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在这里,“风骚”泛指文学修养。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形容人举止轻佻,如“举止风骚”。而最初,“风骚”本是两个词,“风”指诗经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浪漫主义的离骚交相辉映,并称“风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本单元我们将对这两部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这节课先来学习诗经两首中的卫风氓。 (二)预习交流 (根据预习资料,学生作答,教师补充)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

    7、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以其“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及卓越的艺术成就,给予后世文学以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2、风、雅、颂:诗经按表现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郑樵六经奥论)诗经中的“风”是指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风”又分为周南、召南、卫、王、秦等15国风,共160篇。“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篇,又分“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篇,用于贵族宴享。

    8、“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又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3、诗经“六义”:赋、比、兴,是诗经中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赋”,即直陈其事,指直接陈述铺叙;“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兴”,就是托物起兴,即由具体事物引发联想和想象。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的三种表现内容风、雅、颂和三种表现手法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三) 感知内容,理清思路 1、播放朗诵带 (1)提醒学生听准字音,以及句子节奏 诗经中大多为四言诗。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

    9、我谋。” (2)字词正音板书,并指名学生朗读 氓( mng ) 蚩( ch) 愆( qin ) 将( qing ) 于( x ) 说( tu ) 徂( c ) 汤( shng) 裳(chng) 咥(x) 隰( x ) 泮( pn) (3)指名学生朗读,并由其他学生指正。 2、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诗的内容。 (1)请一位同学简单概述一下诗的情节。 明确:少女为一青年男子所追求,终于结成了夫妇,尽管她甘贫操劳,三年如一日;然而色衰爱弛,最后仍逃脱不了许多弱女子共同的命运丈夫变心。这首诗,就作于归途之中。 (2)全诗分六章,每章十句。请几位同学将每一章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概括每一章的内容。 明确:

    10、 第一章 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 第二章 相思相恋、占卜结婚(赋) 第三章 以桑为比、劝诫痴女(比兴) 第四章 控诉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第五章 倾诉苦楚、表达悔恨(赋) 第六章 回顾甜蜜、清醒决绝(赋比兴) 小结: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四)分析形象,体悟情感 1、恋爱(第一、二章):甜蜜约会定情相送约期相别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思考:作者选取了这三个场景,表现了男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 明确:男主人公(“匪来贸丝,来即我媒”)急躁、任性。 女主人公(“

    11、秋以为期”“载笑载言”)纯真而热情、温柔又体贴。 (2)“尔卜尔筮”四句表明恋爱终于有了结果,这是一段怎样的姻缘? 点拨:神灵显示,这是一段天赐良缘。“以我贿迁”,是娘家以丰厚的嫁妆祝佑着女儿的幸福,而女主人公则带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嫁给了男主人公。 (3)这部分的情感基调如何? 明确:热情、幸福。 (4)齐读这两章。 2、婚变(第三、四、五章):追述了自己的婚后生活以及得出的生活经验。 提问:开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比、兴的手法。先以葱茏、润泽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

    12、而快乐的小鸟,谆谆告诫她们不能沉溺于爱情。第四章紧承上节,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流年带走了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的流逝和婚后长期的贫苦生活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而被弃的命运此时却降临到了她的头上。 作用:以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的诗句,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用桑叶嫩绿变为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小结:女主人公用抒情兼议论的方法追述了自己的婚后生活,这一部分的感情基调是怨恨而沉痛的,但并不哀伤。 (集体诵读这三章,注意读出章内节奏,语气语调) 3、决绝(第6章):女主

    13、人公表示“躬自悼矣”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请一位同学读这一章) (1)这体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清醒、刚烈。 (2)这一章采用了什么写法?除此之外,全诗还在哪些地方运用了这种手法? 点拨:对比。将昔日的信誓旦旦与今日的被弃结局作对比。 这首诗是作者用第一人称“我”,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来叙事、抒情的。 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我”辛苦而又蒙受耻辱。 思想上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氓的婚前婚后的变化: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

    14、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小结:在恋爱、婚后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认识到了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生活经历中得出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悔恨对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齐读全诗,加深对诗中情感的体会。) 4、思考概括 (1)文中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女主人公形象?如何体会她的情感变化? 点拨:形象:勤劳、善良、温柔、贤惠、坚强。 情感:恋爱时的情深意切婚变中的委曲求全被弃后的伤情无奈 觉醒后的清醒刚烈 (2)文中三次出现“淇水”,每次出现有什么不同?反映出人物怎样的心境? 点拨:“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15、恋爱时,两情依依的甜美;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婚变后,形单影只的凄楚;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被弃后,撕心裂肺的哭诉。 (3)你觉得氓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应该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逝去,无情地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始乱终弃的人。 七、课堂小结 全诗大致按事情发展的过程来追叙这一悲剧的始末。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将叙事、抒情、议论熔为一炉,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全诗韵律和谐,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她的遭遇值得同情,人格值得尊敬,而氓的做法则应受唾弃。 八、作

    16、业设计 1、背诵氓。 2、谈一谈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3、预习采薇(包括诗中的重点字音、字形等)。 九、板书设计 氓 (情节) 恋爱 婚变 决绝 (章节) 第一、二章 第三、四、五章 第六章 (诗句) 秋以为期 无与士耽 亦已焉哉 载笑载言 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基调) 热情、幸福 怨恨、沉痛 清醒、刚烈 第2课时 采薇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2、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把握诗歌中运用重章叠唱等手法的作用。 3、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古代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 4、理解故乡之思的深刻文化内涵,以此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

    17、 二、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诗歌表达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 2、分析各种表现手法在诗中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 分析诗中赋、比、兴、重章叠唱等手法的运用,并体会其艺术效果。 四、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点拨法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预习交流 1.字音 玁狁(xin yn)不遑( hung )不来( li )孔疚( ji ) 靡盬(m g ) 喧嚣( xio )寰宇( hun)神裔( y ) 肴馔(yo zhun)宅邸( d )逃遁( dn )象弭( m ) 归聘( pn )四牡( m )骙骙( ku )小人所腓( fi ) 雨雪霏霏( y

    18、fi )载渴载饥( zi )整饬( ch ) 2.字形 靡(靡费)聘(聘请)霏(烟霏)遁(遁词)睽(众目睽睽) 糜(糜烂)骋(驰骋)菲(芳菲)循(遵循)骙(四牡骙骙) 遑(不遑)戍(戍守)戎(戎装)弥(弥漫)饬(整饬) 徨(彷徨)戌(戊戌)戒(戒严)弭(消弭)伤(伤感) (二)新课导入 课件展示: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都有融于自己血

    19、脉的故土亲情。对故乡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为什么呢?让我们到中国文学的源头中去体会这种美好的情感吧。 (三)理清情节,把握内容 1.诵读和翻译 (1)听朗诵带,注意把握诗的节奏和韵律。 (2)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诗,其他同学给出意见,教师给予点评。 (3)根据诗下面的注释和自己的理解,翻译这首诗。教师加以指正和补充。 参考译文:(课件展示)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

    20、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 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 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 2.脉络梳理 (1)这首诗表现

    21、了什么样的主题? 明确: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戍边之歌。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全诗分为六章,每章八句,比较完整地展现了征人由久戍思归到归时痛定思痛的感情历程。 (2)这首诗主要是分为几个层次来叙述的? 明确: 第一部分包括前三章,主要表现思归之情;第二部分包括第四、五章,主要写将帅车马服饰之盛和戍卒的辛劳;第三部分即最后一章,写归途的情景。 小结:全诗以“采薇”开篇,以“行道迟迟,载渴载饥”结束,首尾照应,突出地表现了戍卒所遭受的身心痛苦,笔端始终萦绕着浓重的悲怨情调。 (四)分析鉴赏 1.第一部分(前三章):思乡之情。 (

    22、1)集体朗读前三章,并思考:第一章中,戍卒为何会“忧心烈烈”? 点拨:士兵们为抵抗外族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从而产生了悲伤、厌战情绪。朱熹曾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期而还”,可知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以二年为限。可是诗中戍卒的服役看上去却没有期限,归家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的强烈思念。 (2)这些戍卒为什么“靡室靡家”,甚至连一封家书都不能带到家? 明确:“玁狁之故”。为了抵抗外族入侵。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因为驻守的地方不安定。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因为征役没有休止。 (3)分析这一部分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明确:这三章的第一句都是“采薇采薇”,以此来引起下文。

    23、“采薇”即采集野生的薇菜,粮草不续,士兵只好以它充饥。薇菜从发芽到柔嫩再长到粗壮的过程,是一个时间流逝的过程;而戍卒从“莫”、“阳”中盼望回家,却始终没能回去。这样漫长的戍役刚好与薇菜的生长过程相应,我们仿佛看到面带饥色的戍卒一边在荒野漫坡上采集野菜,一边思念着久别的家乡,屈指计算返家的日期。 (4)这一部分还运用了重章叠唱的表现手法。说一说是如何体现的?有何作用? 明确:这三章虽然采用重复的形式来表达同一种情绪,但是作者在字句上略加变化,从而表现出感情的进展。如: 第一章开头写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是写春天,薇菜刚刚绽出嫩绿的芽尖; 第二章写道:“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这是写夏天,薇

    24、菜的叶片肥嫩; 第三章则是:“采薇采薇,薇亦刚止”,这是写秋天,薇菜的叶茎将老而粗硬。 从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时光无情地流逝了;戍卒思归,从春到秋,一年将尽,何时才能归家呢?这些意蕴都是通过薇菜的变化表达出来的。 点拨: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诗歌主题。 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2.第二部分(第四、五章):戍边生活。 (1)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部分,其他同学思考,这两章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点拨:细节描写。这两章是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写了战车、战马、象弭、鱼服

    25、和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虽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但战争的残酷已可想见。 (2)这两章在描写车马服饰之盛、武器装备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点拨:在这一部分的歌唱中透露出对苦乐不均的怨恨情绪,尽管在这里作者只是描写了将帅车骑的威武、服饰的华美,但语气间已带讥讽之意。拉车的马儿“业业”“骙骙”,高大强壮,可见喂养得好,不言而喻,它们的主人吃喝更不会差;而士兵却靠着采集薇菜勉强果腹,个个面带菜色,骨立形销。将帅坐在车上,服饰鲜明,神气活现;而士兵们则整日跟在车后跋涉,满脸尘土,衣衫残破这种鲜明对比,更激起他们怀乡思归的情感。 3.第三部分

    26、(第六章):归途之景。(以讨论为主) (1)说一说你对这一部分的理解。 点拨:第三部分是全诗中抒情意味最浓的章节。在内容和写法上都与前面各章大不相同。经过前面一系列对戍卒的劳苦、思乡和战争描写的铺垫,在一个雨雪纷飞的日子,幸存的戍卒终于踏上了归途。在写法上采用了对比手法,作品并没有写戍卒胜利返乡的喜悦,而是对比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更何况“行道迟迟,载饥载渴”,返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2)探讨与思考:“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查阅相关资料,找出古人对这四句诗的评价,并谈谈你的理解。 资料: 刘义

    27、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方玉润诗经原始:“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世,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之有耶?”又言:“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义情,知古常新。” 清王夫之在论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点拨:这四句以柳代春,以雪代冬,借景表情,情景交融。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惜别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风景画面中自然

    28、流出,含蓄隽永,味之不尽。 对比手法的运用。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 借助“杨柳”意象抒情。自诗经始,杨柳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歌咏的对象,开了借杨柳怀人的先河,在后世诗词中,青青杨柳成为牵绊游子、离情别绪的象征性植物。这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关系,柔弱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还因为“柳”与“留”谐音,“柳”者即“留”也,挽留之意。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读完这部分,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口头描述一下。 预设: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

    29、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五)探究与发展 1.乡愁情结的内涵 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更多的是精神上、情感上的意义。故乡常常被赋予的意义有:家、故乡、故土、家园、家国、归宿等。在比喻意义上,往往指向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2.请学生举出描写乡愁的诗句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八、作业设计 1.背诵采薇。 2.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乡愁”的新的体验,并在班级中交流。 3.课后搜集更多的表现乡愁的作品,将你最感动的一篇拿到班上与同学分享感受。 九、板书设计 采薇(乡愁) 结构 内容 表现手法 情感 第一部分(前三章) 思乡之情 比兴、重章叠唱 渴望归乡 第二部分(第四、五章) 戍边生活 细节 对战争的不满 第三部分(第六章) 归途之景 对比 内心凄楚、悲苦 诗经二首教案教材分析第2篇 诗经二首原文 关雎


    注意事项

    本文(诗经二首教案教材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