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传播学原理复习题.docx

    • 资源ID:12665537       资源大小:22.5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传播学原理复习题.docx

    1、传播学原理复习题传播学原理复习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媒介接近权。1967年,美国学者J.A.巴隆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发表了接近媒介一项新的第一修正案权利首次提出了“媒介接近权”的概念媒介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产生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个方面是“反论权”,第二个报道是“意见广告”,第三个方面是必须开设允许受众自主参与的“开放频道”的附加条件。2、决定流言(rumor)流通量的要素。留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某证据的暧昧性3、传播的社会功能。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耐特的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

    2、。施拉姆的功能概括: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拉扎斯菲尔德和徳和莫顿的功能观: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4、传播学的奠基人。拉斯韦尔为宣传下定义:宣传就是运用象征符号来控制群体态度。总结了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传播的要素五“w”定理: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该要素勾勒出传播学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出版世界历史上的宣传与传播。卢因研究群体传播问题,提出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概念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

    3、霍夫兰把心理实验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即说服效果实验。拉扎斯菲尔德开创了传播学的经验性研究施拉姆创立传播学科5、传媒的所有制。西方的公共媒介,私营媒介。中国的国有媒介。6、拟态环境。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7、传播发展史上的五次革命。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8、大众传播效

    4、果的五种类型。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效果分为“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改变”五种。其中“强化”效果指大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和加强效果。“结晶”效果是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改变”效果指的是使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的效果。9、电子乌托邦。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寄予无条件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吧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10、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的表现出来。这种现象霍夫

    5、兰等人称为“休眠效果”。它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看,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观点和论断的正误,不须给出理由。每题1分,共10分。)1、拉斯韦尔的5W模式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在此基础上产生后来的传播学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没有包括反馈渠道,没能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2、枪弹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物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

    6、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3、媒体控制的主要方式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各阶层、政党或团体拥有创办自己的媒介平等权利。资本主义制度下,除了垄断资本和少数大利益集团外,一般社会群体的传播权利是不能得到保障的,传播媒介的控制权主要掌握在垄断资本手中。4、传播学的两大流派传播学的经验学派:以美国学者为主,关注的焦点是传播效果的问题。着意探索如何通过传播来控制和修正人的行为,这些研究对社会管理来说

    7、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忽视和回避了传播学研究的许多重大课题,如信息生产和传播与宏观社会结构,信息传播与社会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关系、传播制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等等。实证主义。传播学的批判学派:以欧洲学者为主,对资本主义制度持批判态度,把传播学理论和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以思辨为主。5、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6、传播的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7、传播效果的三个层次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的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行动层面上的效果,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从认

    8、知到态度到行动,是一个效果的积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8、沉默的螺旋理论1965年诺依曼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做“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9、典型的传播模式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即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后来

    9、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领域”、“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这条思路形成的。但是拉斯韦尔模式还是不完全的,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没有考虑到受传者的反应,没有形成一条反馈渠道。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与拉斯韦尔同时,美国的香农和韦弗提出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即香农韦弗模式。香农韦弗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但是这个模式也有其本身的缺陷,他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则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10

    10、、双重偶然性德国鲁曼提出,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媒介即信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讯息。媒介的概念是广义的,它不仅指语言、文字、印刷、电信和广播电视,而且包括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在内。麦克卢汉是把媒介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来看待的。媒介:人的延伸。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热媒介和冷媒介。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冷媒介则相反,它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麦克卢汉媒介理

    11、论的意义与局限性,它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但是他的理论带有极端性和片面性:麦克卢汉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惟一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在麦克卢汉的理论当中,我们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似乎成了媒介技术或工具主宰的对象;麦克卢汉理论的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并由此出发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片面的。2、大众传媒的性质和作用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

    12、活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媒组织单方面提供信息,受众只能在提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和接触,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二是没有灵活还有效的反馈渠道,受众对媒介组织的活动缺乏直接的反作用能力。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耐特的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施拉姆的功能概括: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拉扎斯菲尔德和徳和莫顿的功能观: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3、对典型的传播类型的了解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和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

    13、信息处理活动。“自省式思考”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特点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非制度化的传播。群体传播: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践的过程。其特殊性,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匿名性”,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组织传播: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包括组织内传播,组织外传播。功能可分为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大众传播: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4、特点,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4、媒介的控制形式国家和政府的控制形式: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限制或禁止某些内容的传播,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以强大的资本做后盾成立超大型媒介联合企业,对大众传播事业的主要部分实行垄

    15、断,通过他们控制的议会党团或院外活动集团对公营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干预,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来间接地控制和影响其他中小媒介的活动。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个人信息的反馈,结成受众团体,诉诸于法律手段,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5、典型效果理论的效果观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强效果论),“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理论,七十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理论。6、新闻传播事业的首要职能报道新闻、传递信息,是新闻传播事业的节本职能。7、选择性理论拉扎斯菲尔德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做了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称作“伊里调查”。得出一套结论:“

    16、既有政治倾向”假说,即“ipp指数”。“选择性接触”假说,人们的既有政治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8、语言符号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符号体系。9、对传播主体的理解传播双方都看做是传播的主体,传播主体包括传播者和受传者。传播者是信息的发出者,受传者是信息的接收者。10、报刊的四种理论美国学者希伯特和施拉姆等人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中概括的。极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的共产主义媒介理论。11、创新与普及理论美国罗杰斯在创新与普及中,把大众传播过程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

    17、前者可以是“一级”的,即信息可以由传媒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后者则是多级的,要经过人际传播中的许多环节的过滤。12、资本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两个重要原则“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社会责任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的改良。民主参与理论,其核心价值是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13、“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日本的藤竹晓提出,大众传播具有形成信息环境的理论,从而发挥其社会影响力作用。14、议程设置功能中的效果机制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这些层面同时也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

    18、,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体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在构成作业”的机构。科恩指出:在许多场合,报刊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时并不成功,但是在告诉读者想什么方面,却是惊人的成功。15、初级群体美国库利根据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度,将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四、简答题(复习题有7题,内含两道考试题,7选2。共15分。)1、什么是“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它们反映了什么样的大众传播效

    19、果观?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物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这种观点被称为“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反映了强烈的唯意志论色彩。是大众传播的强效果观。2、对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拉斯韦尔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赖特做了怎样的补充?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耐特继承了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问题提出了“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3、施拉姆对这一问题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施拉姆的功能概括

    20、:明确的提出了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4、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什么?其产生有什么意义?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文字传播。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里程碑。5、简述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其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自由的市场”,自由主义理论的主要原理原则包括: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合法正当的,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21、。6、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时期及其效果观的变化。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传播学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理论这个时期子弹论的效果观逐渐受到否定。这个时期的重要特点是,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发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这个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三个,一是“传播流”研究,二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三是“使用与满足”研究。70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理论7、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失调主要有哪些具体表现?“他请一位美国地方报纸的编辑合作,以一个星期为限,把这周内报社收到的所有电讯搞全部保留下来结果发现,这位报社编辑一周内共收到11910条电讯稿

    22、,而他从中选用的不过1297条,大约只占1/10,其余9/10都被淘汰掉了”请问:上述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这项研究未能揭示的问题是什么?造成了什么样的理论缺陷?六、论述题:(四题选一题,15分)1、简述大众传媒的社会性质,并请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新闻传媒社会性质的现状及其不足。大众传播的社会性质有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现状:我国是社会主义传播制度,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防止私人和资本垄断、保障传播媒介和传播资源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的根本制度,也是实行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重要基础

    23、。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事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不足: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课题。企业化经营为媒介机构带来了独自的经营利益,这一方面可以推动媒介之间相互竞争,有利于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为商业主义和营利主义的抬头提供了条件。一些媒介出现了片面追求发行量或收视率而不顾社会效益的倾向,不正当竞争,虚假新闻,变相广告,传播内容的低俗化、刺激化和煽情化等现象也日益严重。所谓“传播流”,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

    24、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构成这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嘚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个人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以及可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人民的选择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大胆推论,提出了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一系列重要观点,这些观点为否定早期“子弹论”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可以说是“传播流”研究的三部曲。这些研究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产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过程,期间存在着众多的中介环节和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左右人们的态度。这些结论从正面否定了强调简单的“刺激反应”关系的“子弹论”观点。大众传播效果一书对人民的选择和个人影响以来的“传播流”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强调了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因而称为“有限效果论”。3、制约传播效果的因素一般来说都有哪些?试结合我国传播媒介的实际,分析当前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并给出解决此问题的基本原则。制约传播效果的因素有传播主体、传播技巧和受众。4、传播的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有何异同?从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到社会系统模式,说明了传播学研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注意事项

    本文(传播学原理复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