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血压病防治与随访管理.ppt

    • 资源ID:12618524       资源大小:2.19M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血压病防治与随访管理.ppt

    1、高血压病防治与随访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高血压病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目前也没有彻底的根治方法,现主要通过降压药物和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本疾病,但用药要求坚持按时、按量、监测血压进行剂量调整甚至要终身服用;改变生活方式(如控制体重,减少紧张刺激,低盐饮食,运动等)也需长期、持续进行。,我国居民高血压患者人数(亿),1959-2002年全国高血压患病率(%)比较,我国高血压患者知晓率及控制率(%),患病不知道1.07亿69.8%,知晓人数5300万 30.2%,高血压控制状况,美国,NHANES I,1976-80,美国,NHANES II,198

    2、8-91,中国,高血压调查,1991,知晓率,51%,73%,27%,治疗率,31%,55%,12%,控制率,10%,29%,3%,美国资料为18-74岁人群,中国资料为15岁以上人群。资料来源::美国2次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 结果。:陶寿淇,1991年抽样调查结果,中国高血压杂志 1995。*: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综合报告。,中国,高血压调查,2002*,30.2%,24.7%,6.1%,一、高血压病的发现、登记及高危人群筛查,高血压防治是指以健康促进理论为依据,采取全人群、重点人群和患者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从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早治和患者的规范化管理三个环节入手,构筑高血压防治的

    3、全面战线,努力提高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如何去发现、登记高血压病患者是我们进行早诊断早治疗的基础,进一步调查和控制导致高血压的危险行为因素,然后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及特殊心理,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高血压患者的发现、登记及高危人群筛查途径,门诊初诊测血压制度:为每一位前来就诊的18岁以上的初诊患者测量血压,并在门诊日志上进行登记。通过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开展周期性体检、设立高血压测量点、入户访视、义诊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并进行登记。门诊就诊患者中,有高血压家族史、长期过量饮酒、超重肥胖、长期膳食高盐等情况者在门诊日志上进行登记。

    4、设置小区信息管理员:每个小区选择一位具有组织能力且思想行为活跃的一位老人随时进行本小区信息反馈。建立高血压登记本,对发现的所有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并录入微机,进行动态管理。,二、患者管理,高血压管理是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主动地为已发现的高血压患者提供卫生保健服务,包括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的分级管理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其内容包括:建立患者档案、定期随访、危险因素管理、效果评价及健康教育等。,建立患者档案,对登记的高血压患者填写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病史、生活方式、体检结果、辅助检查、治疗及用药情况等。按照患者血压及危险行为因素对其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对病

    5、情严重者给予及时转诊治疗的建议。为患者建立慢病档案,用以存放患者的上述有关资料,并与患者的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相结合。,随访管理原则,慢病管理医生在首次随访时,应根据患者血压级别和其他危险因素情况,进行患者危险分层根据高血压患者危险分层情况,实行分级随访和管理;如果由于条件限制或信息缺乏而不能实施危险分层,可按照血压情况分级慢病管理医生在首次随访时,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评估和管理级别,为高血压患者制定个体化随访管理方案,对于每一例登记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由管理医生在首次随防患者时认真填写随访记录单。管理医生在随访时,应监测患者的血压、各种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的改变以及观察疗效,书写原始随访记录,同时要发放

    6、健康处方并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血压、危险因素及同时存在的临床情况,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及终生坚持治疗的必要性,对所有高血压患者,包括给予药物治疗的患者,均应进行健康教育,建议其按照健康教育处方,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将符合转诊条件的高血压患者及时转向综合医院。,高血压分级分层,随访管理内容及要求,对于所有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都应根据高血压患者潜在危险的大小将患者进行分类,进行分级定期随访有效管理,一级管理要求,管理要求:至少3个月随访一次,了解血压控制情况,针对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情况采取非药物治疗为主的健康教育处方。当单纯非药物治疗612个月效果不佳时,增

    7、加药物治疗。,血压水平为1级且无任何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患者的随访内容,二级管理要求,管理要求:至少2个月随防一次,了解血压控制情况,针对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非药物治疗为主的健康教育处方,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当单纯非药物治疗36个月效果不佳时,增加药物治疗,并评价药物治疗效果。,血压水平为1级,合并12个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患者的随访内容,三级管理要求,管理要求:至少1个月随访一次,及时发现高血压危象,了解血压控制水平,加强规范降压治疗,强调按时服药,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发展和药物治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患者提出靶器官损害的预警与评价,督促患者到医院进一步治疗。血压水平为2

    8、级以上或合并3个以上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或合并靶器官损害、并存相关疾病患者的随访内容(见下页),随访管理方式,1)门诊随访管理:适用于定期去医院就诊的患者。2)个体随访管理:对行动不便或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定期来医院就诊的患者,电话预约,上门服务。3)群体随访管理:可满足行动不便或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定期来医院就诊的患者。慢性病管理医生可通过在小区设立高血压俱乐部或高血压管理学习班等各种形式开展患者群体管理。,血压控制效果评估,每年度对患者进行血压控制评估,按照患者全年血压控制情况,分为优良、尚可、不良三个等级。优良:全年有四分之三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下(9个月);尚可:全年有二

    9、分之一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下(6个月9个月);不良:全年有二分之一或以下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下(6个月)。,危险症状和体征检测,看:患者有意识改变吗?问:剧烈头痛或头晕吗?恶心呕吐吗?视力模糊、眼痛吗?心悸胸闷吗?喘憋不能平卧吗?心前区疼痛吗?四肢发麻、下肢浮肿吗?上述症状/体征任何一项异常紧急处理后立即转诊,危险症状和体征检测,高血压患者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等情况时,不能排除突发脑血管意外的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症状时不能排除视网膜病变或脑血管意外的可能;出现心悸、心前区疼痛症状时,不能排除心血管意外的可能。,处 理,血压正常:问:是否有其他不适(

    10、药物副作用、并存临床症状、并发症)?否继续原方案,规律服药患者1个月后随访是查明异常原因 初次发现对症治疗、调整用药2周后随访连续两次转诊,血压异常:就要判别上一次随访血压是否异常?1)如果异常因连续两次血压异常,原则上要转诊2)如果正常,问:是否规律服药?是规律用药:初次发现换用不同类的另一种药2周后随访换药后血压连续两次异常转诊现用药物有部分效果初次发现加用不同类的第二种药2周后随访,连续两次转诊没有规律用药现用药物副作用太大,患者难以忍受初次发现换用不同类的另一种药2周后随访连续两次转诊经常遗忘强调坚持服药的意义,督促患者按医嘱服药其他原因导致血压异常初次发现根据异常原因调整现方案2周后

    11、随访连续两次转诊,注意事项如同时患有其他与高血压无关的疾病,根据其他疾病诊疗规范处理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告诉患者如有异常立即复诊确定下次随访时间,若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或所服药物有难以耐受的副作用,调整用药,2周后随访。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且所服药物未出现不良反应,1个月后随访,健 康 教 育,1、应避免精神紧张及大量吸烟、饮酒、高钠饮食、高脂饮食并控制体重;2、生活方式的调整可有效降低血压并降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3、参加病例管理花费少及危险性小;4、即使单独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不足以控制血压,也能够减少抗高血压用药的数量和剂量;5、各种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整要持之以恒。6、为高血压高危人群发放

    12、健康处方,指导其每周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同时对其进行戒烟、限酒、减重、合理膳食、运动指导等,健康教育最终达到的目标,让患者达到自我监测血压的能力自我评估血压的能力对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简单了解加强患者依从性的能力掌握行为矫正的基本技能寻求健康知识的能力就医的能力培养对高血压治疗的信心和信念,如何去做健康教育,*作为医务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知识和业务素质,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求,科学地进行健康宣教,最终达到使其遵从医护嘱托的目的。,沟通漏斗与沟通金三角,*健康教育也需要要有耐性,需要长期的持续的进行,让其成为一种习惯,并能自觉规律进行药物及非药物治疗、血压监测、控

    13、制危险行为因素,最终达到防治的目的。,健康教育讲解其实就是一种和高血压患者的 沟通,需要掌握几个技巧谈话技巧:尊重对方 语言通俗易懂 语速适中 表达清楚,对于一个不懂医学知识的人讲医学术语等于白费口舌,另外要适当的重复。倾听技巧:耐心集中精力听,不轻易打断 观察技巧:观察表情、眼神,高血压病防治中,由于高血压病患者的特殊心理和社会特征及对本病治疗上的一些认识误区,导致患者普遍存在从医行为不良,使从医行为不良成为本病的危险行为因素。通过各种方式去改变人们的生活行为习惯显得至关重要。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特殊心理和社会特征及从医行为。,很简单,就是遵从医护的嘱托。其实在我们的基本医疗活动中

    14、,不仅仅是高血压病患者,其他患者都普遍存在从医行为不良,导致疾病的反复发作及恶化,这就要求医护人员采用更多、更有效、更合理的适宜技术,管护、纠正、引导种种从医行为不良,提高患者治愈率及患者的生存质量。,什么是从医行为?,高血压病患者的特殊心理和社会特征,*早期高血压病患者及轻症患者因大多无症状或体征,并能正常工作,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故易被本人和家庭忽视。*部分患者刚发现有高血压时,心情紧张,希望药到病除,常会盲目用药。*血压控制较稳定后,又因害怕药物的副作用而擅自停药。,*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或 血压一降便立即停药。*以药品价格贵贱来定药品取舍。*夏季血压不高时不服药。*一些老年患者或有

    15、些患者由于工作繁忙忘记、不按时治疗。*不能长期坚持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感谢您的倾听,感谢能与您分享,法国天才数学家加罗瓦,在参加巴黎理工大学考试的时候,因为他跳跃性的思维,令考官很困惑,因而他很生气,一怒之下用黑板擦掷向考官直接命中,所以他被送进了监狱,入狱前将自己一份写得很潦草的后人研究一百五十年都完成不了手稿交给了他一个朋友,后来在半个世纪里人们根据这部手稿做出了一个新的数学体系群论。只可惜他死的太早,不是坐牢死的,是被枪击中而死,在法国有一个风俗,如果两个男人同时爱上一个女人,就要用决斗的方式来决定归属,不幸的是他的对手是法国最好的枪手之一,两个人距离二十五步远面对面,他中弹倒地身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做自己没把握的事。,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随访流程图,在流程图中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紧急程度,从绿色、黄色、橙色到深红色程度逐渐增加。,


    注意事项

    本文(高血压病防治与随访管理.ppt)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