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矿物岩石学实验指导定稿.docx

    • 资源ID:12584496       资源大小:1.27MB        全文页数:16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矿物岩石学实验指导定稿.docx

    1、矿物岩石学实验指导定稿前 言矿物岩石学课程包括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光学与光性矿物学、岩石学三大部分,是地质工程专业的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同时还与许多应用学科和边缘学科密切相关,如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及宝玉石学等。其内容多,涉及面广,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概念、掌握基本理论和鉴定矿物岩石的基本技能,还要求学生及时了解矿物和岩石的实际应用及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学习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理解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觉难度较大。由于该课程的实验课内容多,实验课学时占到了总学时的1/2以上,且方法性、综合性和研究探索性兼备,故非常有必要单独编写实验指导书,更好地指导学时,以利于学生学习和

    2、复习。本指导书中的每个实验一般包括如下内容:(1)目的与要求;(2)实验内容;(3)实验材料;(4)实验步骤及指导;(5)实验报告;(6)课外作业。在附录中附了一些实验报告的格式,供参考使用。实验课在矿物岩石学课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这一点从其所占课时数比例可见。可以这么说,掌握不了实验课的内容,也就掌握不了矿物岩石学,任何一门科学,其最终目的都是应用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为人类造福,实验则是帮助我们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一座桥梁,若不能应用,理论则成空谈,同时实验课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掌握基本理论。为此,给同学们提出以下要求:1、在实验课前,一定要复习教材并预习指导书中有关内容,做到心中有底。

    3、2、在实验期间,须以科学之态度,认真、细致地观察和记录,要实事求是,不得伪造实验结果。3、认真编写实验报告,对照实验结果和教材有关内容加以复习和掌握。4、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在指导书的编写中,参考了我校以前编写的及其他地质院校现在使用的实验指导书,结合了任课教师在讲授本课程中的实际体会及历届同学在实验中所提的一些问题。其内容完全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根据我校目前的教学大纲,本课程分为矿物岩石学(一)和矿物岩石学(二)进行讲授,前者包括结晶学与矿物学及侧重于宏观内容的岩石学部分,后者包括晶体光学和光性矿物学与侧重于微观和理论性的岩石学部分,本指导书仍按照学科体系及学习顺序编写,不同专业方向

    4、可根据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选做。另外,本实验教材中的一些具体内容既兼顾了一般性原则,又考虑了我校的实际情况,如具体的实验材料等。第一篇 结晶学与矿物学实验指导实验一晶体模型的对称型分析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通过对理想晶体模型的分析,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晶体的对称要素及对称操作,找出全部对称要素,适当运用晶体对称组合定律,确定其对称型,从而深入了解晶体对称性;2、根据晶体的对称要素的特点,确定晶体的晶族和晶系。二、实验内容与实验指导1、对照晶体模型分析对称轴、对称面、对称中心等对称要素,或根据对称组合定律,系统找出全部对称要素,并与前者相互验证,从而确定晶体的对称型。对称要素是通过晶体上面、棱、角顶的

    5、分布及形状来体现的。因此,要观察面、棱和角顶的相对关系和重复规律来确定一个晶体上对称要素的种类和数目。(1)对称轴(L)与旋转反伸轴(Li)对称轴为通过晶体几何中心的一根假想直线,利用旋转操作来确定。晶体围绕对称轴旋转一定角度后能使晶体相同部分(面、棱、角)以相同位置重复出现或重合。一个晶体上可以没有对称轴,也可以有一个或几个,或几种。对称轴存在的可能位置是:A. 过一对平行晶面的中心; B. 过一对晶棱的中心; C. 相对两角顶的连线; D. 角顶、晶面中心和棱中点任意两个的连线;根据旋转360重复的次数确定轴次。按照上述位置上的直线进行旋转操作,观察是否为对称轴及旋转一周重复的次数,可顺着

    6、对称轴方向俯视观察,这样更方便一些。注意:一向延伸的柱状和两向延展的扁平板状晶体,在其延长方向或垂直于是扁平面的方向往往可存在单一的高次轴或二次轴,垂直于延长方向或平行于扁平面方向可有多个二次轴;在各向等长的自形晶体上,其直立、水平及倾斜方向均可存在对称轴,千万注意不要重复计数。旋转反伸轴利用旋转和反伸两种对称操作的组合才能确定。晶体围绕通过晶体中心的假想直线旋转一定角度后再经中心点反伸方可使晶面、晶棱、角顶以相同的位置重复出现。晶体无对称中心时才会有旋转反伸轴。具有独立意义的旋转反伸轴有Li4和Li6,不能由简单的对称要素替代。Li4本身必包含一个L2,Li6等效于一个L3和一个对称面的组合

    7、,L3与Li6重合,对称面与之垂直。(2)对称面(P)对称面通过晶体中心,并将晶体平分为互为镜像的两个部分的假象平面。通过反映操作来确定。可以在以下这些位置寻找可能存在的对称面:(1)垂直并等分晶面(或晶棱)的平面;(2)包含晶棱并平分此棱两边晶面夹角的平面;注意:一个晶体上可没有对称面,也可能有一个或几个,但最多不超过9个(立方体)。在寻找对称面时最好不要任意翻动模型,否则容易重复或遗漏。(3)对称中心(C)对称中心位于晶体的几何中心,利用反伸操作来确定。置晶体模型于桌面上,看是否能找到与贴在桌面的晶面同形、等大、方向相反的平行晶面存在,若有,则该晶体有对称中心。注意:晶体中可以没有C,但若

    8、有C,则只能有一个。4、对称型初次观察时,可依次地找对称轴、对称面和对称中心。在找对、找全对称要素的基础上,将每个模型的全部对称要素组合写成对称型。注意应用对称要素组合定律。对称型的书写方法:先写对称轴(或反伸轴),再写对称面,最后写对称中心;在写对称轴(或反伸轴)时,高次轴在前低次轴在后,但对于三向等长的类型(具有4L3者),4L3 放置第二位。如(3L24L33PC、3L24L3)。由晶体模型确定的对称型必属于32种对称型之一。2、确定晶体模型的晶族和晶系。三、实验报告模型号对称轴对称面对称中心对称型晶族晶系L6L4(Li4)L3L2PC实验二 单形与聚形分析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认识47

    9、种几何单形,了解各单形中晶面与对称要素间的关系,掌握其在各晶族、晶系的分布;2.对于常见单形,要求看到单形模型能说出其名称及各个晶面的形状及相对位置;3.学会聚形的分析方法。二、实验内容与实验指导1、观察晶体模型,熟练掌握常见的单形特点及名称。分析单形的要点:单形是由对称要素联系起来的一组晶面的总和。同一个单形所有晶面彼此相等,只是相对位置不同。分析时要综合考虑晶面数目、晶面的相对位置、形状及晶面和对称要素之间的关系,注意单形的横截面形状。注意:了解单形名称的来源;认识单形与晶族、晶系的对应关系,尤其注意属于一定对称型的单形。2、从聚形中分析单形,结合模型分析聚形。分析聚形的要点:(1)识别对

    10、称要素,分析对称型,弄清所属晶族、晶系;(2)根据聚形上晶面的类型,确定单形数目。在理想形的情况下,有几种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晶面,就有几种单形,且每组相互间同形等大的晶面都各自组成一个单形。(3)首先考虑其中一个单形,据其晶面数目、晶面之间及晶面与对称要素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假想此单形的的各晶面延展至彼此相交后恢复出的独立存在的形状,定出单形名称。注意:(1)只有属于同一晶系的单形才能相聚。如四方柱不能与八面体相聚,四方双锥也不能与立方体相聚等。(2)注意单形在各晶系的分布。各晶系所包含的单形,在聚形中晶面形状会发生变化,但同一单形各晶面的相对位置不变。因此,决不能根据聚形中单形的晶面形状来确定

    11、单形的名称。(3)同一聚形中可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名称的单形,在记录表中要分别写出。(4)属于同一单形的晶面决不能分家,也不能把不同单形的晶面合并。(5)几何形状相同的单形可在不同晶类中出现,但必须注意仅为几何上的相等,在实际晶体的对称上垂直差异,表现为晶面条纹、蚀像等晶面形态细节的不同。如不同晶类中出现的立方体的对称程度不同。四、实验报告模型号对称型晶系单形数目单形名称及晶面数目实验三 晶体的定向及晶面符号、单形符号的确定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各晶系晶体的定向步骤,并能熟练地确定晶面指数;正确书写面号和形号;2掌握等轴、四方晶系晶体的定向步骤,确定晶面符号及对应单形符号;3学会三、六方晶

    12、体的定向方法;4对照晶体图(公认的定向)对低级晶族晶体定向,了解低级晶族的晶体定向方法;5. 熟悉晶体中晶面指数的含义,看到常见面号就能想象出其在晶体上的空间方位。二、实验内容与实验指导、晶体定向的关键点一是选择结晶轴;二是确定轴率并写出晶面符号(米氏符号)。(1)结晶轴的选择要根据对称型确定所属晶系,继而根据选轴原则选择适合的结晶轴;因此,首先要找出全部对称要素并确定模型的对称型及晶系,在掌握对应晶系的晶体几何常数的基础上,根据晶体的定向法则选出结晶轴,按规定的方位建立定向的坐标系;然后逐一定出各晶面的米氏符号;注意:属于同一单形的各晶面可尽量利用对称关系来确定。(2)晶体定向后,晶面的空间

    13、方位以晶面与晶轴的截交关系来确定。在估计晶面符号时,如能确定晶面指数的数字,则用数字表示。如(101)、(211)等,若不能估计出数字,则用 (hkl)表示,当某两个晶面指数相同时,应用相同的字母表示,如(hhl)。晶面符号代表三个指数的关系,要用最简单的形式表示。如(h00)应表示为(100),(hh0)应写为(110)。在晶面符号中除字母与0组合表示外,其他字母和数字不能组合同时使用,写成(h02)就是错误的。注意:1、单斜晶系一定以L2或P的法线作为Y轴,同时符合定向原则下(90),尽量接近90。2、在低级晶族中,由于轴单位不等,因此,即使晶面在结晶轴上的截距并不相等,晶面符合仍为(11

    14、1)。3、对于三六方晶系的晶体,采用四轴定向,但前三个指数的代数和为0。三、实验报告模型号对称型晶系单形名称(形号)0043L24L33pc等轴五角十二面体210实验四 矿物的实际形态与物理性质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观察实际晶体的的形态(晶体习性)及晶面花纹,并用正确的术语给予描述和命名;理解其与理想晶体形态之间的差异及在本质上的统一;掌握常见矿物的单晶体的晶体习性及常见集合体的形态;2. 通过系统观察,掌握矿物的各种物理性质(颜色、光泽、透明度、条痕、解理与断口、硬度等、比重等)并能正确描述;了解影响矿物性质的主要因素。二实验内容与实验指导结合理论课中有关矿物的形态及物理性质的讲述,配合手标

    15、本及其标签上的名称,反复观察认识。1. 单体形态与和集合体形态;单体的形态:晶体习性:一向延长,两向延展,三向等长;注意:(1)对一向延长的矿物,除了考虑长短粗细之分,如柱状与针状等,还要考虑软硬之分,如针状与毛发状、纤维状的区别;(2)注意一些过渡形态,如板柱状、短柱状等;(3)在不同地质环境中形成的同种矿物可具不同的形态;显晶集合体的形态:(1)根据单体形态命名:如粒状集合体、片状集合体等;还可根据大小、自形程度进一步命名;如为自形,则可用单形-聚形名称命名;(2)特殊描述术语:晶簇状、束状、放射状、致密块状等;隐晶集合体形态:多为形象性的特殊名称,如鲕状、肾状、葡萄状、结核状、树枝状、分

    16、泌体(晶腺、杏仁石)、被膜状、皮壳状、蜂窝状、钟乳状、纹层状、条带状、盐华状等;2. 晶体表面的微形貌晶面条纹(聚形纹及生长线,如石英的晶面横纹、辉锑矿、电气石的柱面纵纹等);蚀像及丘状突起;双晶纹(方解石长对角线方向的聚片双晶纹,斜长石、刚玉的聚片双晶纹);3. 常见的双晶穿插双晶(萤石、十字石、正长石的卡斯巴双晶、等)、接触双晶(如石膏的燕尾双晶、方解石等);复合双晶(如斜长石的聚片双晶);4. 矿物的光学性质(1)观察并区分矿物的自色、他色和假色,了解其呈色机制。自色一般用标准光谱色来表示,涉及色调和深浅时一般以复合色来描述矿物的颜色。比如黄铁矿为浅铜黄色;绿帘石为黄绿色,表示以绿色为主

    17、,绿中带黄;蔷薇辉石为玫瑰红色,说明其红色和玫瑰的颜色相似。对于金属色,认识典型的金属色,如锡白色(毒砂)、银白色(自然银)、铅灰色(方铅矿)、钢灰色(镜铁矿)、铁黑色(磁铁矿),颜色逐渐变深。他色是由于矿物内部所含杂质而引起;矿物的假色包括晕色、锖色和变彩。注意从以下矿物中观察:晕色:解理明显发育的萤石、白云母、方解石,月光石等及具裂隙的石英等无色透明矿物;锖色:某些金属矿物表面氧化膜的颜色,斑铜矿、黄铜矿、辉锑矿、毒砂等均可见。变彩:蛋白石和拉长石。(2)条痕色对于金属矿物的鉴定非常有用。条痕色有时与矿物本身的颜色不一致,需特别注意,如黄铜矿、黄铁矿、镜铁矿等。凡条痕色与颜色较一致或较深者

    18、为自色;假色多在较大块标本上可见,条痕色消除了假色,减弱了他色;条痕色比较稳定,如赤铁矿可呈钢灰色、铁黑色、樱红色,但其条痕始终为樱红色,这是由于其为新鲜粉末的稳定的颜色。矿物的颜色为表面的反射色,条痕色消除了表面色。(3)光泽光泽的等级从强到弱依次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光泽等级取决于矿物的折(反)射率大小,折(反)射率越大,反光能力越强,光泽越强。金属矿物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如方铅矿、黄铜矿、铬铁矿、辉锑矿等。部分为半金属光泽,如磁铁矿,赤铁矿、黑钨矿等,少量为金刚光泽,如颜色较浅的闪锌矿,辰砂等。非金属光泽为金刚光泽、玻璃光泽,可以根据具金刚石光泽的金红石、锆石等和具玻

    19、璃光泽的石英、斜长石、方解石等常见矿物对比区分。除此以外,由于矿物表面的光滑程度和集合方式不同,会使光泽发生变化,呈现变异光泽。这些光泽可以与一些实物的光泽类比进行命名。珍珠光泽:如云母、滑石、绿泥石极完全解理面上的光泽;丝绢光泽:如石棉、纤维石膏表面具有的丝绢状光亮;油脂光泽:如石英的断口上像沾有液态油脂的光泽;蜡状光泽:蛇纹石、叶蜡石具有的光泽;土状光泽:通常用于描述土状集合体或粉末状物的黯淡表面,如高岭石、褐铁矿的表面。(4)透明度手标本的肉眼鉴定中,通常以1cm厚或矿物的碎块边缘为标准,隔之可清晰看到对面物的则为透明,模糊的为半透明,看不见的为不透明。但由于矿物的裂隙、杂质、厚度以及表

    20、面的光滑程度与表面杂质等对透明度的影响比较大,通常,用条痕色划分比较可靠。通常情况下,透明度高的矿物的矿物的光学性质之间的联系可参照教材中的表格及描述。必须注意:颜色、光泽、条痕色、透明度的观察必须在新鲜的标本上进行观察。尤其是光泽等级的要在新鲜且光滑的平面如解理面、晶面上确定。4. 矿物的力学性质(1)解理与断口学会识别解理的等级方向及组数(即几个方向);重点观察:一组极完全解理(石墨,辉钼矿);三组完全解理(方铅矿、方解石);四组完全解理(萤石)、六组完全解理(闪锌矿)及无解理矿物(石英等)的特征;注意:解理主要是通过解理面表现出来的,为平整的反光面。因此要对着光线明亮的方向反复转动来观察

    21、。对于较大的晶体较易识别,对于较小的晶体,尤其是在细小的集合体或岩石中,要在新鲜的断面上观察其反光面。解理面的平整程度及大小反映了解理的等级(完全程度),极完全及完全解理的解理面平整且贯穿整个晶体,中等解理常表现为阶梯状的解理和断口的集合,若具两组完全或中等解理则二解理面的相邻出现,常表现为阶梯状,尽管高低不平,但同一方向(一组)的解理仍同时反光。解理是晶体异向性的表现之一,是矿物晶体的稳定的鉴定特征之一。解理受控于矿物内部的晶体结构,解理的方向为晶体结构中的力学薄弱面的方向。断口:对一些无解理和裂理的矿物,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破裂称为断口。也包括一些矿物集合体的断面。常见的断口面形态有贝壳状、

    22、参差状(断口参差不齐)、锯齿状(金属矿物通常具有此类型断口,断口尖锐呈锯齿)、土状(如高岭石,断口呈细粉末状)。(2)硬度熟记摩氏硬度计的标准硬度矿物。日常鉴定一般采用手边的工具测定硬度,以常用的指甲(2.5)、小刀(5.5)、铜匙(3.5)、玻璃(6)、石英(7)等为硬度标准。室内也可根据与摩氏硬度计的标准矿物相互刻划来确定。硬度小于指甲为软矿物,大于小刀为硬矿物,介于二者之间为中等硬度矿物;注意:采用刻划法确定矿物硬度时,要在新鲜的光滑面上均匀用力去刻划。风化面及含杂质较多的面上测试出来的硬度不准确。另外,(3)比重:分为轻(2.5)、中(2.5-4.0)、重(4.0)三级比重,一般以手掂

    23、来估计,注意标本大小及杂质等会影响判断结果,所以要逐步积累经验学会熟练估计比重等级。(4)其他的物理性质,弹性和挠性、脆性和延展性及磁性可结合代表性的矿物来理解。四实验记录按照以下鉴定顺序来熟悉矿物的形态及物理性质:矿物代号、形态、光学性质、力学性质、共生矿物,定名。本次实验课可根据具体学时数、学生人数等情况来进行,也可安排课外时间参观陈列室的典型矿物及其矿物学特征并进行描述。实验五 自然元素及硫化物矿物标本鉴定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复习自然元素、硫化物及类似化合物的晶体化学性质;2. 初步学会鉴定矿物的一般方法;3. 认识并掌握常见自然元素及硫化物矿物以及相似矿物之间的区别;4. 结合教材讲

    24、述与标本的矿物的共生组合,了解各种矿物的形成地质环境;二实验内容1. 鉴定以下矿物:石墨、自然硫、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2. 参观以下矿物,了解其一般性质:自然银、自然铜、金刚石、辉锑矿、辉铋矿、辰砂、雄黄、雌黄、毒砂、斑铜矿、铜蓝三实验指导1自然元素及硫化物矿物主要依据形态、颜色、条痕色、光泽等特征来鉴定。除了鉴定单一矿物外,在本次实验中注意相似矿物对比鉴定:石墨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辉铋矿辉锑矿毒砂;雄黄雌黄;雌黄-自然硫;2矿物手标本描述方法 初次描述时,为防止漏缺矿物的某些性质,可以先把矿物的形态,性质等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但是对于本专业的学生,尽量用文字作系统描述,必

    25、要时可以画图,可以使描述更细微全面。3. 对照相关晶体结构模型,了解矿物性质与晶体结构的关系(辉钼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四实验报告文字描述的一般内容及顺序为:矿物代号或名称,矿物形态(单体形态或集合体形态,对于单体,可详细描述矿物的外形,晶面形态,晶面生长纹等内容;对于集合体可以描述其集合形式);矿物的光学性质(颜色、条痕色、光泽,透明度),矿物的力学性质(解理,包括解理的组数、完全程度、解理面的光滑程度、解理夹角等具体特征的表现,断口、硬度、比重),矿物的其他性质:若手标本不易看出,则可不描述;共生矿物简述,定名。注意:可参照教材上的描述内容防遗漏,但一定要以所观察的标本为准,绝不能

    26、照抄教材。实验六 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矿物标本鉴定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复习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的晶体化学特点及其与矿物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2. 进一步熟悉矿物鉴定方法;3. 认识并掌握常见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的鉴定特征及相似矿物的区别。4. 结合教材讲述与标本的矿物的共生组合,了解各种矿物的形成地质环境;二实验内容1. 鉴定以下标本:石英(包括无色透明的水晶、各种颜色的晶体、乳石英)、发晶(内含电气石或金红石)、玛瑙、碧玉、玉髓、蛋白石、赤铁矿、镜铁矿、磁铁矿、软锰矿、褐铁矿、硬锰矿。2. 参观以下标本以上某些矿物的大型美观标本,刚玉、锡石、金红石、钒钛磁铁矿、尖晶石、黑钨矿、铝土矿三实验指导1. 氧化

    27、物主要的鉴定特征是形态、颜色、比重等,对金属氧化物要注意条痕色、硬度,有时要考虑磁性等鉴定特征。2. 石英及其异种类型较多,显晶的石英有各种颜色,隐晶质异种有玛瑙、玉髓、燧石和碧玉不同类型。玉髓一般指半透明、蜡状光泽、纤维状的隐晶质体;玛瑙是各种颜色的玉髓呈条带状或同心环状组成,核心部位也常见同心环状石英晶簇。燧石指暗色、坚韧、质地致密的隐晶质体;而碧玉指块状、细粒致密的石英、玉髓集合体,常含有氧化铁等,呈黄色、褐色、橘黄色、暗红色、绿色等。3. 镜铁矿为赤铁矿的异种,呈片状或玫瑰花状集合体,为铁黑色至钢灰色的显晶质,条痕色与其他赤铁矿一致,为樱红色,金属光泽。细小鳞片状或贝壳状镜铁矿称为云母

    28、赤铁矿。赤铁矿常呈暗褐红色的鲕状、肾状、土状隐晶质集合体(沉积成因)及铁黑色致密块状集合体(内生成因),光滑面可具半金属光泽。磁铁矿呈铁黑色,条痕黑色,半金属光泽,无解理,具磁性。自形晶体常见八面体。褐铁矿是一种由针铁矿、纤铁矿、富水的氢氧化铁胶凝体以及铝的氢氧化物、泥质物质的机械混合物。呈致密块状、蜂窝状、结核状或土状集合体。有时可见依黄铁矿成假象。堆积于地表形成“铁帽”。条痕褐黄色,以此可简单地与赤铁矿等区别;4. 软锰矿,自形者少见,通常为铁黑色,条痕黑色,显晶质晶体具半金属光泽,硬度大(6-6.5),隐晶质土状或块状集合体硬度小(1-2),摸之污手。硬锰矿为以锰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为主的

    29、细分散的矿物集合体,呈钟乳状、葡萄状、土状等,黑色至暗钢灰色,条痕黑色,半金属土状光泽。5. 黑钨矿(钨锰铁矿),褐红-黑色,条痕黄褐-黑,色浅者为钨锰矿,含铁越多者,颜色和条痕色越深,多呈板状、柱状产出。金刚-半金属光泽,010解理完全,性脆。四、实验记录见实验五的基本要求实验七 硅酸盐矿物的手标本鉴定(一)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认识并掌握常见岛状、环状、链状硅酸盐矿物的物理性质;在鉴定矿物过程中结合矿物的晶体化学特点掌握晶体化学性质与各种物理性质之间的联系。2. 熟悉该类硅酸盐矿物与相似矿物的主要鉴定特征。3. 结合教材讲述与标本的矿物的共生组合,了解各种矿物的形成地质环境;二、实验内容1鉴

    30、定以下矿物(可根据情况选做,或必要时分两次进行):橄榄石、石榴子石、红柱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绿帘石、电气石、蓝晶石、十字石、黄玉、绿柱石、堇青石、透辉石、透闪石、阳起石、硬玉、蔷薇辉石、硅灰石2. 参观陈列室里的硅酸盐矿物大型标本;三、实验指导1. 硅酸盐矿物一般为无色或浅色透明矿物,肉眼鉴定时,条痕色次要(一般为白色,可不做条痕测试),主要从晶形和解理特征入手,辅以颜色特征。2. 对于链状硅酸盐,首先根据形态、解理特征、成因特点区分出是辉石族矿物还是角闪石族矿物,然后再依据颜色,形态和成因确定矿物种。3. 注意相似矿物的对比鉴定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需从形态、颜色、解理夹角及成因来确定;

    31、透辉石透闪石:二者相比,呈纤维状、细长柱状者一般为透闪石;透闪石阳起石:都可呈放射状,但阳起石颜色较深,呈深浅不同的绿色。致密的阳起石变种为软玉。四、实验记录见实验五的基本要求实验八 硅酸盐矿物的手标本鉴定(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认识并掌握常见层状、架状硅酸盐矿物的物理性质;在鉴定矿物过程中结合矿物的晶体化学特点掌握晶体化学性质与各种物理性质之间的联系。2. 熟悉该类硅酸盐矿物与相似矿物的主要鉴定特征。3. 结合教材讲述与标本的矿物的共生组合,了解各种矿物的形成地质环境;二、实验内容1鉴定以下矿物:正长石、斜长石、绿泥石、黑云母、白云母、滑石、叶腊石、高岭石、蒙脱石2参观以下矿物:蛇纹石及其石棉、蛭石、鱼眼石、微斜长石、天河石、白榴石、沸石三、实验指导1. 层状硅酸盐具有相对


    注意事项

    本文(矿物岩石学实验指导定稿.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