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docx

    • 资源ID:12559845       资源大小:22.21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docx

    1、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及复习思考题免疫学部分第一章 免疫学概说 课时:共1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功能和免疫应答的类型,免疫系统的组成。熟悉:免疫学研究的范畴。了解:免疫学发展简史。 一、医学免疫学概述; 二、免疫学发展简史; 三、免疫的现象、功能与概念;四、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 五、免疫系统的组成。 思考题:1免疫的现代概念?2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及其在正常和异常条件下的表现分别是什么?3试比较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第二章 抗原 课时:共2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抗原的概念,抗原的基本属性,表位的概念,抗原的种类。熟悉:影响抗原

    2、免疫原性的主要因素,抗原的种类。了解:交叉反应的概念及形成基础;超抗原、佐剂的概念。一、抗原的概念;二、抗原免疫反应性的结构基础;三、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四、抗原的分类。 思考题:1抗原、表位以及交叉反应的概念?2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3交叉反应是否否定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为什么?第三章 免疫效应分子 课时:共4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掌握:抗体、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水解片断以及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熟悉:各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和功能。了解:抗体的发现及理化性质; 一、抗体的发现及理化性质; 二、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三、

    3、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四、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五、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 六、单克隆抗体。思考题:1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区别?2抗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有哪些?3简述免疫球蛋白单体的基本结构?第二节 补体系统掌握:补体的概念,补体系统的经典激活途径,补体主要的生物学作用。熟悉:补体系统的组成及命名,补体系统的旁路激活途径及MBL激活途径。了解:补体系统的调节。一、补体的发现及其概念; 二、补体系统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三、补体系统的激活;四、补体系统的调节;五、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思考题:1补体系统的概念?2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的异同点?3补体系统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有哪些?第四章 MHC 课时:

    4、共1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MHC、HLA的概念,HLA分子的结构与分布。熟悉:HLA分子的免疫生物学。了解:HLA基因复合体的遗传特点。一、概述; 二、HLA的基因复合体; 三、HLA的分子结构、分布及功能。 思考题:1试述HLA-I类分子的结构及特点?2试述HLA-II类分子的结构及特点?第五章 免疫辅佐分子 课时:共1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细胞因子的概念,种类与生物活性。熟悉:细胞因子的共性、CD分子及黏附分子的概念。一、细胞因子的概念与来源;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与命名; 三、细胞因子的共性; 四、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五、CD分子及黏附分子的概念。 思考题:1简述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5、?2CD分子及黏附分子的概念?第六章 免疫细胞 课时:共2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T、B淋巴细胞的主要膜分子。熟悉:T、B淋巴细胞的亚群与功能、自然杀伤细胞的特性和功能。了解:免疫细胞的演化。 一、T淋巴细胞的主要膜分子、亚群与功能; 二、B淋巴细胞的主要膜分子、亚群与功能; 三、NK细胞的主要功能; 四、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 五、其他免疫细胞。 思考题:1T细胞表面重要的膜分子及其功能?2人类成熟T细胞可分为哪些亚群?3B细胞表面的重要膜分子及B细胞可分为哪些亚群?4Th1与Th2细胞之间各是如何区分的?5专职APC的种类?6试分析单核巨噬细胞在机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第

    6、七章 免疫应答 课时:共1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掌握:免疫应答的概念、特点,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的过程,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过程。熟悉: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的特点。了解: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关系。 一、概述; 二、细胞免疫应答; 三、体液免疫应答。 思考题:第二节 固有免疫应答掌握: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熟悉: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细胞成分。了解:固有免疫应答的相关受体及活化过程。 一、固有免疫应答的参与成分; 二、固有免疫应答的相关受体及活化过程;三、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思考题:1免疫应答的概念?2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模型?3CTL杀伤靶细胞的机制?4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模型?5初次

    7、应答和再次应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比较?6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第八章 免疫病理 课时:共2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 超敏反应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各型超敏反应的主要发生机制。熟悉:临床常见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一、超敏反应的概念;二、型超敏反应发病机制及临床常见疾病;三、型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及临床常见疾病;四、型超敏反应发病机制及临床常见疾病;五、型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及临床常见疾病。第九章 免疫学应用(自学)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免疫学应用的范围;疫苗的概念;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常用免疫预防制剂。熟悉:人工免疫、计划免疫的概念。了解:免疫诊断的特点与具体方法;常用的免疫治疗制剂的

    8、类型。 一、免疫诊断; 二、免疫预防; 三、免疫治疗。 思考题: 1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2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有哪些?微生物学部分第一章 绪论 课时:共0.5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病原微生物的概念。熟悉:微生物的定义、种类。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学发展简史与今后发展方向,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范畴。 一、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及种类; 二、病原微生物与医学微生物学;三、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四、医学微生物学研究内容。 思考题:1微生物如何分类,病原微生物的概念?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课时:共2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掌握:细菌的大小与测量单位。熟悉

    9、:细菌的基本形态与排列方式。 一、概述; 二、细菌的形态。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掌握:细胞壁的主要化学组成;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及其医学意义;质粒的概念;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医学意义。熟悉:细胞壁的功能,细菌 L 型的产生及其临床意义。了解:细胞膜及中介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质及其内含物(核糖体、异染颗粒)的概念与功能;核质的组成与功能。一、细菌的基本结构;二、细菌的特殊结构。第三节 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革兰染色法的步骤,结果及意义;抗酸染色法的意义。了解: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应用及种类。第一节 显微镜放大法;第二节 染色法:染色剂与复染法(革兰染色法和抗酸染色

    10、法)。思考题:1青霉素如何发挥杀菌作用的?2细菌有那些特殊结构,研究细胞特殊结构有什么意义?3G+菌和G-菌细胞壁结构在致病性、检测和治疗上有何差别?第三章 细菌的生理 课时:共1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细菌个体生长繁殖的方式,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意义。熟悉:细菌生长曲线。了解: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VP 试验、甲基红试验、枸缘酸盐利用试验和尿素酶试验的原理及意义;细菌的人工培养、分类及命名。 一、细菌的理化性状; 二、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三、细菌的能量代谢,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四、细菌的人工培养、分类及命名。思考题:1细菌的主要合成代谢产物有哪些,在医学

    11、上有何意义?2细菌的正常生长繁殖需要哪些条件?第四章 消毒灭菌 课时:共1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 消毒灭菌掌握:掌握消毒、灭菌、无菌、防腐的概念。熟悉:常用的物理和化学消毒灭菌法的种类和运用。了解: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一、消毒灭菌的常用术语; 二、消毒灭菌的方法; 三、消毒灭菌的临床运用; 四、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思考题:1树立医学实践中无菌的概念,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哪些?第五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课时:共1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 正常菌群与微生态平衡掌握:正常菌群的概念,分布及生理作用。熟悉:机会性感染的特点及原因。了解:了解微生态平衡与失调的关系。 一、正常菌群(概念,生理

    12、作用);二、机会致病菌的概念,机会性感染常见的情况; 三、微生态平衡与失调的内涵,原因及防控。 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作用掌握:细菌毒力的构成,内外毒素的区别。熟悉:侵袭力的构成,细菌致病性的影响因素。一、细菌的致病性; 二、细菌的毒力; 三、影响细菌致病性的其他因素。第三节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掌握: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和内毒素血症的概念。熟悉:细菌的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的概念,带菌状态的概念。了解:细菌感染的来源,传播方式与途径。一、感染的来源与传播; 二、感染的类型。思考题:1从微生态平衡和机会性感染的角度谈谈对正常菌群的理解?2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细菌侵袭力包括哪些方面?3

    13、细菌内外毒素的区别?4试述菌血症、败血症、毒血症和脓毒血症的概念,并举例?第六章 球菌 课时:共2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掌握:葡萄球菌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的特点;金葡的致病性;金葡菌耐药性在医源性感染中的重要性。熟悉:SPA 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免疫学诊断上的应用;微生物学检查中脓汁、血液及其它标本的分离培养与鉴定。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免疫性,食物中毒的检查,自身菌苗的应用。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微生物检查法及防治原则; 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第二节 链球菌属掌握:A 群链球菌的致病性。熟悉:形态染色、培养、生化反应特点、分类及抗 O 试

    14、验。了解:链球菌抵抗力特点;其它链球菌的致病性(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的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特点及防治原则。 一、链球菌分类; 二、A群链球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所致疾病、血清学试验及防治原则; 三、其他链球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第三节 奈瑟菌属熟悉: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致病性;标本采集及送检注意点。了解:免疫性及防治原则。一、脑膜炎奈瑟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抗原构造、致病物质、特异性预防;二、淋病奈瑟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致病物质、微生物检查及防治原则。思考题:1葡萄球菌在医院感染的作用?2A群链球菌可引起哪些临床疾病?3淋球菌直接镜检的意义有哪些?第七章 肠杆菌科 课

    15、时:共2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 埃希菌属掌握: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引起肠外感染的条件及所致疾病。熟悉:大肠杆菌生化反应特点,引起人类腹泻的大肠杆菌的类型。了解:血清学分型;微生物学检查法:肠外感染标本采取,分离培养与鉴定。 一、概述:肠道杆菌的共性; 二、埃希菌属的生物学性状、所致疾病及食品卫生学检查。 第二节 志贺菌属掌握:熟悉生化反应特点、分类;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法;耐药性。了解:疫苗的使用。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及临床特点。第三节 沙门菌属掌握:致病性。熟悉:生化反应特点及抗原构造;免疫性特点;肠热症在不同病程采取不同标本,分离培养与鉴定;肥达氏反应的原理、意义,结果分析。了解:

    16、微生物学检查法;伤寒、副伤寒的特异性预防;带菌者的检查与意义。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检查。思考题:1肠道杆菌有何共同特性?2大肠杆菌与人类的关系?第八章 霍乱弧菌课时:共0.5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 霍乱弧菌熟悉:致病性;霍乱弧菌的分型。了解:霍乱弧菌生物学性状;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特异性预防方法。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霍乱肠毒素及霍乱的临床表现); 三、免疫性; 四、微生物检查; 五、防治原则。 思考题:1霍乱肠毒素的致病机制?第九章 厌氧性细菌 课时:共0.5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掌握:常见的厌氧芽胞梭菌种类,破伤风的致病。了解:产气荚

    17、膜梭菌的致病和肉毒梭菌的致病。一、破伤风芽胞的特点;感染的重要条件;破伤风痉挛毒素的致病与临床表现、诊断,防治原则; 二、产气荚膜梭菌培养特性与致病性(气性坏疽,汹涌发酵现象); 三、肉毒梭菌的致病性(肉毒毒素)。思考题:1破伤风的致病与临床表现诊断?第十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 课时:共2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掌握:形态、染色、培养、抵抗力及变异性;免疫性;结核病的预防方法。熟悉:致病性。了解: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生物学性状(抗酸染色法,培养特点,BCG); 二、致病性; 三、免疫性(细胞免疫伴随超敏反应的发生); 四、微生物学检查; 五、防治原则。第二节 白喉棒状杆菌熟悉:白喉

    18、棒状杆菌的致病与防治原则。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白喉毒素,早期和晚期白喉死亡的原因)与免疫性; 三、防治原则。 思考题:1结核杆菌形态、培养及染色有哪些特点?2对肺结核可疑患者痰标本做直接涂片检查时未发现抗酸杆菌能否除外结核杆菌感染?还应做哪些微生物学检查? 第十一章 支原体 课时:共0.5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致病性支原体的种类。 一、致病性支原体的种类; 二、生物学性状;三、致病性。思考题:1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支原体有哪些?第十二章 衣原体 课时:共0.5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衣原体的独特发育周期。熟悉:衣原体的共同特性,主要致病性衣原体的种类及所致疾病。了解:防治原则。 一

    19、、概述;二、主要致病性衣原体的致病性。 思考题:1沙眼衣原体不同生物亚种可导致哪些临床疾病?第十三章 螺旋体 课时:共0.5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属掌握:钩端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及所致疾病。熟悉: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传染源、储存宿主及临床表现)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检查法。 第二节 梅毒螺旋体掌握:梅毒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及致病。熟悉:梅毒螺旋体的微生物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细胞免疫为主);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思考题:1简述钩端螺旋体的致病性?2后天性梅毒的病程?第

    20、十四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课时:共1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掌握:病毒体的概念,大小测量单位,病毒的基本结构。熟悉:常见病毒的形态。 一、概述; 二、病毒的大小和形态;三、病毒的基本结构。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掌握:病毒的增殖方式及增殖周期。熟悉:病毒增殖中的干扰现象。了解:病毒增殖的异常现象。一、复制周期;二、病毒的异常增殖与干扰现象。第三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了解:物理因素及化学因素对病毒的影响。一、物理因素对病毒的影响;二、化学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第四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自学)思考题:1简述病毒体的结构?2病毒衣壳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生物学意义?3举例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可采用

    21、哪些消毒方法灭活病毒?第十五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课时:共1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掌握:水平传播、垂直传播的基本概念及病毒感染的类型。熟悉:病毒入侵机体的途径及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一、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三、病毒感染的类型。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 掌握:干扰素的基本概念及作用。熟悉:干扰素诱生剂的种类及抗病毒机制。了解: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病毒的清除作用及免疫病理作用。一、干扰素的概念及抗病毒机制; 二、特异性免疫的抗病毒机制。思考题:1病毒感染细胞后,可使细胞发生哪些变化?2比较隐性感染和潜伏感染的不同?3比较慢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的不同?4哪些物质可

    22、诱导干扰素产生,简述干扰素的抗病毒机制和作用特点?第十六章 呼吸道病毒 课时:共1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 流感病毒掌握:形态结构,表面抗原及其功能;分型与变异。熟悉:流感病毒培养特性、抵抗力、致病性及防治原则。了解:流感病毒免疫性及微生物学检查法。一、流感病毒的生物学性状;二、流感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流感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法;四、流感病毒的防治原则。思考题:1流感病毒的包膜表面有哪两种刺突,各有何作用?2流感病毒变异与流感流行的关系?3流感病毒的预防应注意哪些问题?第十七章 肠道病毒(自学)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掌握:肠道病毒的种类及共同特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性。熟

    23、悉:脊髓灰质炎的防治原则。了解:柯萨奇病毒的致病性特点。 一、肠道病毒的种类和共同特性; 二、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三、柯萨奇病毒致病性特点。思考题:1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性有何特点?第十八章 肝炎病毒 课时:共2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掌握:人类肝炎病毒的种类、甲型肝炎病毒的形态结构及致病性。熟悉:型肝炎病毒的防治原则。了解:甲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机制。 一、肝炎病毒的分类、传播途径; 二、甲肝病毒生物学性状; 三、传染源、传播途径及致病机制; 四、微生物检查与防治。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掌握:乙型肝炎病毒的形态结构、抗原组成、致病性及微生物学检

    24、查法。熟悉: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机制与乙型肝炎的防治原则。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三、微生物检查与防治。思考题:1简述HBV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用途?第十九章 疱疹病毒(自学)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掌握:人类疱疹病毒的种类和共同特点,单纯疱疹病毒的分型。熟悉:单纯病毒的感染特点和致病。 一、疱疹病毒的种类与特性; 二、单纯疱疹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三、单纯疱疹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四、微生物检查与防治。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熟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感染特点和致病。 一、生物学性状(只有一个血清型);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检查与防治。第三节 E

    25、B病毒熟悉:EB病毒的致病;巨细胞病毒对胎儿的影响。一、EB病毒的生物学性状;二、EB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及相关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鼻咽癌、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 三、EB病毒的微生物检查法。思考题:1简述疱疹病毒的生物学特点和致病特点?2孕妇感染哪些病毒可对胎儿造成较大危害,试举例?第二十章 逆转录病毒 课时:共1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掌握:HIV的致病特点(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感染特点)。熟悉:HIV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主要抗原、抵抗力);AIDS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了解:HIV的基因结构、致病机制和预防原则。 一、HIV的生物学性状;二、HIV的致病性、

    26、免疫性及AIDS的临床特点; 三、HIV的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思考题: 1临床诊断HIV感染常用哪些试验方法?2怎样有效预防AIDS?3HIV引起的AIDS有何临床特点?第二十一章 其它病毒(自学)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 狂犬病毒掌握:狂犬病毒的致病性,包括传播途径和所致疾病特点。熟悉:狂犬病的预防原则。了解:狂犬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第二十二章 真菌篇 课时:共1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 真菌学总论掌握:真菌的定义,真菌的形态结构特征,培养特点。熟悉:真菌的致病(真菌感染、真菌性超敏反应、真菌毒素中毒)。了解:真菌的微生物学

    27、检查,防治原则。 一、生物学性状; 二、真菌的致病(真菌性感染、真菌性超敏反应、真菌毒素中毒)与免疫性; 三、真菌的微生物检查与防治原则。思考题: 1简述真菌的形态特征与培养特性?医学寄生虫学部分 课时:共1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 绪论掌握: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一、寄生现象、寄生虫与宿主的概念。第二节 医学原虫概述了解:医学原虫的形态、生理特点和分类。 一、医学原虫的一般形态结构和生理活动;二、医学原虫分类。第三节 医学蠕虫概述熟悉:线虫纲、吸虫纲、绦虫纲形态特点和生活史类型。 一、蠕虫的概念;二、实验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第四节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掌握: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和传病方式。一、医学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及分类。思考题:1寄生虫与宿主的概念是什么及其相互关系?2蠕虫的概念、实验室诊断及防治原则是什么?实验课题目(共开设2个实验,共计6学时)实验项目一:微生物学实验实验项目二:免疫学实验


    注意事项

    本文(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