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通用版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逻辑第2讲语言表达连贯教学案.docx

    • 资源ID:12540434       资源大小:132.40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通用版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逻辑第2讲语言表达连贯教学案.docx

    1、通用版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逻辑第2讲语言表达连贯教学案第2讲 语言表达连贯语句的连贯是指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者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一贯而下,话题前后统一,合乎逻辑、事理,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语言表达连贯一直是高考语文全国卷考查的重点,从2015年至2017年的补写句子,到2018年的语句复位,再到2019年补写句子和语句复位的双呈现,说明高考语文全国卷对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厘清语段结构和内在逻辑能力的考查越来越重视。题型1词语复位题“边读边填”巧筛选词语复位题侧重考查连词的关联作用和副词的语法功能,连带考查个别实

    2、词(2016年全国卷涉及动词和代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语法功能。这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题型,解答这类题既要考虑到语言的连贯性,又要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相关虚词、实词的意义和语法功能。解答词语复位题“3步骤”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读书有_好处,_似乎是一个没有什么争议的问题。原因就在于人类的文化、智慧集中保存在书里面。真正能够提高素质、推动思维、改善人的精神品质的方法,_读书。读书_能帮助我们了解信息,扩展知识,培养精神集中、动脑筋的习惯,_教给我们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概括不同的知识、不同的规律的共同道理,_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A/这只有不但还更B没有应该还是/也还C无对

    3、它定是不仅/而且D大它应是不只而且/A首先通读文段,了解大意,划分层次。语段的中心是读书有益。第一句话提出论题,为第一层;其余就此展开论述,为第二层。其次要结合层次关系和选项,运用排除法进行分析。处如果填入“没有”或“无”,搭配不当,故可排除B、C两项。“教给我们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概括不同的知识、不同的规律的共同道理”与“能帮助我们了解信息”这一部分是并列关系,处不宜用“而且”;而“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与前面的内容是递进关系,处应用“更”,故可排除D项。题型2语句复位题(选用句式)“3角度”定答案语句复位题是定位选句,要求将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放在语段中合适的位置上,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因4个

    4、选项区分度较小,干扰性较强,在确定选项和验证选项时,要从以下3个角度全盘考虑。话题是否一致话题一致,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要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或主旨,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人,_。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B往往固然是最有才能,但首先是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C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B横线

    5、前的文字强调了“寂寞”的意义。A项,“又”表示并列关系,“最有才能”和“最耐得住寂寞”同等重要,未突出重点。B项,在承认“才能”重要的基础上更强调了“寂寞”。C项,强调了“寂寞”,否定了“才能”,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D项,强调了“才能”,没有突出“寂寞”。只有B项和语段主旨一致。陈述对象是否一致陈述主体、叙述角度应保持一致。在文段所提供的语境中,陈述的对象应该保持一致,而不能彼此混杂。2(2019全国卷)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画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

    6、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A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有不同的理解B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C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影响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D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不同B根据语境,“这”指代的是上文“画家们既要又要”,以“这其中尺度的把握”承接上文,与上文衔接更紧密,故排除C、D两项。比较A、B两项,从内部的逻辑关系上看,应是理解决定尺度的把握,而不是尺度的把握决定理解。故选B。事理是否相承逻辑关系有因果、条件、递进、并列、总分、大小、轻重、快慢、难易、表里、先后、动静、多寡等。语段在表

    7、达一定的意思时,总会按照某种逻辑顺序或者符合一定的生活事理,而这逻辑顺序或者生活事理恰恰就是句子衔接的思路或特征。3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源自民间、源于生活的中国刺绣艺术,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从生活中得到升华,成为璀璨的艺术明珠。中国当代的刺绣画较之历代,无论是题材、技法、色彩,还是针黹、缣帛,_。近几十年,各绣种在绣材的拓展、泛取,针法的借鉴、相融,题材的继承、创新等方面,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问世,尤其是双面绣和双面全异绣作品,更是给刺绣艺术增添了不可思议的感染力。A传承中有创新,发展中有循古B传承中有创新,循古中有发展C创新中有传承,循古中有发展D创新中有传承,发

    8、展中有循古B此题考查选填衔接句。结合语境,按时间顺序:先古后今;按工艺流程:先传承学习,后创新发展,因此可排除A、C、D三项。按语言艺术:“传承”与“循古”对仗,“创新”与“发展”对仗,气势更足,更加积极向上。故答案为B项。题型3语句排序题确定“首尾”找相连语句排序题要求将一组句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重新排列,使之有序。主要有“有语境式排序”和“无语境式排序”两种形式。审题关注“3方面”找切入口(一)关注行文思路从文体来看,记叙文常常以时间、空间为顺序;议论文常常把观点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形成或总分,或并列,或对照,或层进的结构;说明文同议论文一样,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

    9、,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为材料是用来说明事理的,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等)。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春夜,一轮晕月映着灿烂的垂樱,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园山夜樱花。我早就神往于这般美景了。这天,我赶到园山公园的时候,还见不到月亮,_,_,_,_。花仰望着月,月俯视着花。瞬间,一切都陡然静止下来,在这清丽的天地间只有月和花。近景是一株身着淡红色盛装的垂樱树远景是暮色苍茫的东山山顶上渐渐发亮,月亮悄悄地升上淡紫色的夜空地上竟然没有一瓣落花A BC DC本段文字为记叙性文字,我们可以抓住时间、空间顺序来理顺思路,这一段文字叙述了月亮的变化(时间)以及所

    10、见景色(空间),从“还见不到月亮”之时所见的“远景”()到“近景”()再到“地上”(),视角从上到下;从“暮色苍茫”()到月亮升空(),时间在向前推移。(二)关注句群关键句一个句群虽然由若干句子组成,但其中的关键句(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或主旨句、观点句等)起着主要作用。因此,抓住了句群的关键句,就抓住了要害,对句序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_,_,_,_,_,像一位开朗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迎接朝阳和大海。几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小池

    11、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时隐时现,游向远方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A BC DD首先抓住语段开头的关键句“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所填的5个句子以“清”和“远”为中心可归为两个句群,其中为一个句群,其中心为“清”,为一个句群,其中心为“远”。根据开头关键句中“清”“远”的先后顺序,可确定在前,在后。(三)关注显性或隐性标志1关联词语的呼应关联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关联词语是一一对应的,也有先后关系,从而确定上下句。2暗示性词语的使用暗示性词语作用换句话说。表示等同关系。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对、相

    12、反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先前”与“后来”、“过去”“现在”与“将来”。表示时间先后。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表示要提出结论。诸如此类。表示综合。所谓。表示有所解释。例如。表示举例。3.关键词语、相同句式的重复出现这些句子应是紧密相连的,据此也能确定句子的先后顺序。4音节的和谐与变化如果需要排列的是一组并列结构的短语或句子,也可以从音节的变化中抓特征:一是音节结构相同或相近的排列在一起;二是音节较短的结构在前,音节较长的结构在后。5标点的暗示作用排序题横线后的标点除了逗号、句号外,还会有分号、问号等。遇到横线后标点有变化的连贯题时,可凭借

    13、标点的暗示作用来确定答案。如根据句号确定总结句,根据分号确定并列的内容,根据冒号确定总领句及其领属范围,等等。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一个有效应对粮食危机的战略性改变就是:_。_,_,_,_,_。垂直农场可以说是我们自己养活自己、养活将不断增加的人口的一场革命。在大都市许多空置的高楼或多层楼房天台上的温室里种植农作物可以全年进行食品生产作物感染疾病的风险也更小而且不需要化石燃料驱动的机械把农产品从遥远的农场运送过来减少数量可观的淡水使用在严格的控制条件下,在室内的垂直农场中种植农作物A BC DC从整个文段看,“垂直农场”跟“空置的高楼或多层楼房天台”相比前者

    14、是总述,而且标点符号是句号,故在前,在后,然后是;“生产”涉及“淡水使用”,故后接;由关联词“也”和“更”可知,后接;由关联词“而且”和后面的“农产品”可知,在最后。解题运用“3步骤”定关键点排序题最快捷、最稳妥的解题方法是定准3个关键点首句、尾句以及中间紧紧相连的两句。定准3点后再与选项匹配就能快速锁定答案(大部分题目定准2点就可判定答案)。下面分“有语境排序题”和“无语境排序题”两种题型分别例析。(一)有语境排序题解题“3步骤”特别提醒大多数的语言连贯题,使用前两步就可得出答案。有的语言连贯题,在观察四个选项排列的句序后,仅使用第二步(找出必须紧紧相连的两句),或仅使用第三步(根据横线后的

    15、内容确定最后一句),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排序“4方法”确定两句话连在一起的排序法有四种。这四种方法大都体现在前面的“关注3方面”中,但因“确定两句话连在一起”对解题十分重要,故此处再加以提炼,进一步强调。第一种:词语排序法根据起照应作用的词语排序。找“相同的词语”。可回看“关注显性或隐性标志”。找“关联词”和“代词”。可回看“关注显性或隐性标志”。找“暗示性词语”。可回看“关注显性或隐性标志”。第二种:语意排序法根据句子之间的语意联系排序。如果找不到起照应作用的词语,考生可根据上一句的意思推导下一句语意的侧重点,从而将语意联系最密切的两个句子连在一起。可部分参考“关注显性或隐性标志”。第三种:句

    16、式排序法根据句式排序。可回看“关注显性或隐性标志”。第四种:标点排序法借助横线中的标点排序。可回看“关注显性或隐性标志”。4(2018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_,_。_,_,_,_,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 BC DB第一步(

    17、根据横线前的内容确定第一句):观察四个选项可知,第一句不是就是。横线前的内容说的是“利己主义”,后面说的是“分享经济”,二者差别较大。将横线前后的内容分别与句连起来读,边读边使用“语意排序法”分析,这一转折句排在开头以引出下文的内容,第句是说前文的“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而是的前提,要紧跟,由此可排除C项和D项。第二步(找出必须紧紧相连的两句):使用“词语排序法”,对剩余的四个句子进行分析,可发现和都有“不再”的字眼,都是解说人们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的做法,应放在一起。第三步(根据横线后的内容确定最后一句):是解说人们最终选择的做法,句中的分享和下文的“分享经济”联系紧密,应该放在最后,

    18、排除A项。(二)无语境排序题无语境排序题不给上下文,要求就所给的几个句子,选择衔接最恰当的一项。解题步骤和“有语境排序题”一样,排序的方法可采用“有语境排序题”四种方法的前三种词语排序法、语意排序法、句式排序法。(见上面内容)无语境排序题做题的关键是找出几组(至少两组)必须连在一起的两句话,有时还要对所给句子先分层再排序。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故有“秋老虎”之说。“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

    19、,许多旧病也易复发。被称为“多事之秋”。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A BC DA第一步:观察四个选项可知,第一句不是就是。揣摩两句的含意,发现第句属于总领句,所以排除B项。第二步:根据第句中“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及第句“故有秋老虎之说”,根据“语意排序法”“词语排序法”可知,句存在因果关系,第句后面应该跟第句,据此可排除C项。第三步:使用“语意排序法”“词语排序法”,由第句中的“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及第句“被称为多事之秋”可知,句同样存在因果关系,第句后面应

    20、该跟第句。最终确定答案为A项。解答上述无语境排序题时,还可以使用先分层再排序的方法来辅助解题。阅读之后可发现,至句是讲秋天气候特点的,句是提醒人们要注意秋季养生的,也就是说,可以把这七个句子分成两层:至句为第一层,句为第二层。另外,第句一定要排在第句前面,因为二者存在因果关系。就该题而言,使用分层的方法辅助解题的好处在于:一是排序时至句一定要放在句之前,因为二者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有选项不是这样排序,即可判断其错;二是发现有选项不将至句排在一起,或是将句分开排序,也可以立即判断该选项是错误的。由此可见,在做无语境排序题时,对所给句子先分层再排序也是一种能确保得分的解题方法。题型4补写句子题扣话题

    21、,明逻辑“补写句子题”因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推断、逻辑思维、规范表达等语言综合能力,成为大家普遍认可的经典题型之一。试题选文以说明文为主;行文结构一般有3种形式:总分(总分、分总或总分总)、承接、并列;常见句间关系有7种:转折关系、因果关系、解说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承接关系、假设关系。一、分析语段特点补写句子的命制就是命题人预先选好一个结构严谨、行文清楚的语段,人为挖去几个空格所为。所以,厘清语段的行文结构,明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一)3大常见结构类型从语段的结构上来说,多数可以分为起始、展开、过渡、结束四部分。起始部分一般为提出话题中心,展开部分为叙述主

    22、要语意,过渡部分为承上启下,结束部分为归纳全段、呼应话题或中心,由此形成了内部结构的总分关系(总分结构又可细分为:总分;分总;总分总)。除较为常见的总分关系外,还有承接、并列等关系。1总分式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段落(层次)之间有一个总分关系,表现为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由总到分再到总。1(2017全国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_。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_。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_,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

    23、体健康。解析此语段属于“总分式”结构。本文段共4句,第1句是总领句,第24句是解说句。第2、3句从正面介绍药物发挥疗效的过程。第4句从反面介绍药物过量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根据“但若使用不当”和“然而”后面的“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可推知处所填内容与药物对身体产生危害有关。药物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血液的药物肯定越来越多,而又根据横线后面的“药物浓度”,可推知处所填内容应强调血液中药物浓度高。“然而”提示我们,处所填内容与前文构成转折关系,且与药物浓度有关。答案也可能对身体产生损害血液中药物浓度会逐渐升高药物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2承接式各段落层次之间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或者按照时间

    24、、因果、条件等关系前后相互承接。2(2019浙江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考古学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古代历史的学科,尽管先民的物质遗存作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质文化的历史,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_。理由很简单,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我们不仅要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_。这意味着真正意义的考古学研究,_,同时更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解析总体来看,此语段属于“承接式”结构。整个语段介绍考古学与重建历史的关系。第1句,指出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

    25、化历史的建设,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第2句是阐释理由。第3句得出结论,真正意义的考古学研究,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更要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阅读整个语段可知,完整的历史分为物质文化历史和精神文化历史。处,前文强调“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缺少“精神文化历史的建设”,此处应填写意为“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的句子。处前“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物质文化”对应“如何生活”,“精神文化”则对应“如何思想”等,此处应填写意为“更要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的句子。处后面“同时更要”提示此处应与后句并列,句式上应该是“既要”;意思上则要补写与物质文化生活相关的内容

    26、,此处应填写意为“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的句子。答案显然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更要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3并列式各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无主次之分。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_。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_,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_,是因为在这些根内部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解析总体来

    27、看,此语段应属于“并列式”结构。整个语段介绍植物的根的作用。第1句介绍一般根的作用。第2句承上句介绍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第3句介绍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的作用、命名。第4句介绍命名的原因。第5句介绍假根的作用。由“这两项”和后文所说“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可以确定处内容应该是“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由“并非而是”关联词语所标明的关系,以及下文“它(假根)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可以确定处内容应是“固定植株的位置”。根据后“因为”一词,可以确定和“因为”所引导的句子构成的是因果关系复句,而就是结果,由因及果,可以确定的内容是“之所以称其为假根”。答案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固定植株的位

    28、置之所以称其为假根(二)7大常见句间关系语段内的句子之间以及句子内部存在着多种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上为因,一般要求补写果)、递进关系(填写的句子要合理运用表递进的词语,并且前后内容要递进)、转折关系(给出内容和填写内容前后构成转折)、对比关系(给出内容和填写内容构成对比)等。句子之间往往有一些标志词。关系类型标志词示例转折关系但然而(2017全国卷)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也可能对身体产生损害。(2017全国卷)然而,药物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究其原因,就是因此是因为(2019全国卷)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压力与肥胖有联系。(2016全国卷)这是因为花青素在不同环境中会形成不同颜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变为蓝色,


    注意事项

    本文(通用版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逻辑第2讲语言表达连贯教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