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出题素材刘希国汇总.docx

    • 资源ID:12537395       资源大小:33.96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出题素材刘希国汇总.docx

    1、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出题素材刘希国汇总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美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缺乏独立性,源自传统诗学追随儒家的政治功利主义和伦理实用主义。代表作是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此书以治国平天下式的雄心壮志,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诗学体系。开篇原道一章,便确立了“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的道统原则。这种道统诗学上承曹丕典论论文所主张的经世致用文学观,即所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下开文以载道之先河。唐代,韩愈提出“文以明道”;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宋儒周敦颐明确“文以载道”的宗旨,都不过是文心

    2、雕龙顺理成章的延伸。由此可见,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诗学缺乏独立的美学原则的感慨,洞见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始终阙如。正是这种阙如,导致中国的诗学传统和文学传统总是无法进入精神层面,仅止于世俗的功用,越来越滑入俗世的纷争、功利的得失。“诗言志”沦为诗人得意或失意的渲泄;评话衍生出的小说,或聚焦于庙堂纷争的计谋较量如三国演义,或忘情于江湖造反的草莽传说如水浒传;更不用说隋唐演义封神演义之类的演义小说,既没有山海经神话中的阳刚,也没有诗经三百篇中的清纯。人的尊严、悲悯的情怀、君子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底线,在这类文学中被小不忍则乱大谋、无毒不丈夫的厚黑原则取代,这种审美趣味造

    3、就一代又一代的草莽,制作出一个比一个暴虐的帝王,进而滋生出民族诸多难以治愈的心理疾病:诡计崇拜、暴力崇拜、权力崇拜等等。在这样的美学背景下,红楼梦的问世是一场审美革命:从容推出女性崇拜、悲悯崇拜,拒绝功名崇拜。红楼梦的问世使这个民族的审美趣味,不再纠缠于生存博弈而具有纯粹精神的存在意味,从而在美学上回归山海经式的混沌和诗经国风所具的清纯,达成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王国维指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因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正如红楼梦写出悲剧本身已经具有美学革命的意味,王国维指出了红楼梦的悲剧品质,中国

    4、诗学的眼界由此被打开。他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这与被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调教出来的国民醉心于权谋和暴力的审美品味截然不同,而是关注人世间的苦难,并从宇宙的视野加以审视。佛学的东渐,禅宗的兴起,在中国士大夫阶层引发了心灵的解放,终致中国诗学界异端突起。相对于李白急功近利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苏东坡信笔挥就的乃是心平气和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严羽的沧浪诗话顺流而至,借禅宗之名,挑战文心雕龙的道统诗学,连同文以载道的诗学传统,但比起王国维、陈寅恪的美学思想,严羽在沧浪诗话里的诗学追求,不过小荷才露尖尖角。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文化的独到贡献,不在于

    5、学问的博大精深,而在于识见和思想的不拘流俗。中国数千年文化之所以江河日下,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于审美上的疲乏。而王国维和陈寅恪的过人之处,则在于对这种审美疲乏的洞察。(摘编自李劼王国维、陈寅恪的文艺复兴意味)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诗学追随儒家的政治功利主义和伦理实用主义,使得美学缺乏独立意味,使得诗学传统和文学传统无法进入精神层面,而止于世俗的功用。B刘勰的文心雕龙建立了一个包罗万象的诗学体系,确立了“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的道统原则,影响到后世的文学思想。C曹丕提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开启了文以载道的先河,韩愈、白居易等人丰富了这种理论,周敦颐明确了

    6、“文以载道”的宗旨。D佛学的东渐和禅宗的兴起,引发中国士大夫阶层心灵的解放,严羽的沧浪诗话借禅宗之名挑战文以载道的诗学传统。1. C(曹丕“开启了文以载道的先河”表述错误。根据文意,应是道统诗学开启了文以载道的先河)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关注人世间的苦难,表现人的尊严和悲悯情怀,不再只是宣泄得意或失意,不再纠缠于生存谋略,文学才能体现出纯粹精神和较高的审美价值。B一些古代小说推崇的“小不忍则乱大谋”“无毒不丈夫”等厚黑原则,其实正是中国文学传统讲求实用和功利、纠缠于生存博弈的具体表现。C.红楼梦体现出女性崇拜、悲悯崇拜,而拒绝暴力和权力,红楼梦彻头彻尾的悲剧背离了国人崇尚的

    7、乐天精神,在审美上具有革命性的意味。D. 王国维重视文学的审美属性,不赞同文以载道,提出从宇宙的视野审视文学,打开了中国诗学的眼界,带来了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2.D(“带来了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理解有误。应是红楼梦的问世带来了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民受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代小说的影响,民族也因此滋生很多难以治愈的病态心理,可见,文学对人的思想、对社会会产生影响。B.在经世致用文学观的影响下,中国后世的演义小说既缺乏山海经神话中的阳刚,也没有诗经三百篇中的清纯,处于审美疲乏的状态。C.“文以载道”思想强调文学的承载、阐明、传达“道”的社会功用,强调文

    8、学的促进社会道德进步的宗旨。这一思想贯穿于我国古代文学之中。D.王国维和陈寅恪以不拘流俗的敏锐眼光,洞察了中国文化中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始终阙如的弊端,这表明他们对中国文化具有批判精神。3.C(“文学的促进社会道德进步的宗旨”无中生有)2、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卢恺,字长仁,涿郡范阳人也。恺性孝友,颇解属文。周齐王宪引为记室。染工上士王神欢者,尝以赂自进,冢宰宇文护擢为计部下大夫。恺谏曰:“古者登高能赋,可为大夫,求贤审官,理须详慎。今神欢出自染工,更无殊异,徒以家富自通,遂与缙绅并列,实恐惟鹈之刺,闻之外境。”护竟寝其事。武帝敕

    9、诸屯简老牛,欲以享士。恺进谏曰:“昔田子方赎老马,君子以为美谈。向奉明敕,欲以老牛享士,有亏仁政。”帝美其言而止。转礼部大夫,为聘陈使副。先是,行人多从其国礼,及恺为使,一依本朝,陈人莫能屈。开皇初进爵为侯。每有敷奏,侃然正色,虽逢喜怒,不改其常。八年,上亲考百僚,以恺为上。恺固让,不敢受,高祖曰:“吏部勤干,旧所闻悉。今者上考,佥议攸同,当仁不让,何愧之有!皆在朕心,无劳饰让。”岁馀,拜礼部尚书,摄吏部尚书事。会国子博士何妥与右仆射苏威不平,奏威阴事。恺坐与相连,上以恺属吏。宪司奏恺曰:“房恭懿者,尉迟迥之党,不当仕进。威、恺二人曲相荐达,累转为海州刺史。又吏部预选者甚多,恺不即授官,皆注色

    10、而遣。威之从父弟彻肃二人并以乡正征诣吏部彻文状后至而先任用肃左足挛蹇才用无算恺以威故授朝请郎恺之朋党,事甚明白。”上大怒曰:“恺敢将天官以为私惠!”恺免冠顿首曰:“皇太子将以通事舍人苏夔为舍人,夔即苏威之子,臣以夔未当迁,固启而止。臣若与威有私,岂当如此!”上曰:“苏威之子,朝廷共知,卿乃固执,以徼身幸。至所不知者,便行朋附,奸臣之行也。”于是除名为百姓。未几,卒于家。自周氏以降,选无清浊,及恺摄吏部,与薛道衡、陆彦师等甄别士流,故涉党固之谮,遂及于此。 (选自隋书卢恺传,有删改) 注惟鹈:比喻小人在朝或在位者才德不称。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威之从父弟彻肃二人

    11、/并以乡正征诣吏部/彻文状后至而先任用肃/左足挛蹇/才用无算/恺以威/故授朝请郎/ B威之从父弟彻肃二人/并以乡正征诣吏部/彻文状后至而先任用/肃左足挛蹇/才用无算/恺以威故/授朝请郎/ C威之从父弟彻肃二人/并以乡正征诣吏部/彻文状后至而先任用肃/左足挛蹇/才用无算/恺以威故/授朝请郎/ D威之从父弟彻肃二人/并以乡正征/诣吏部/彻文状后至而先任用/肃左足挛蹇/才用无算/恺以威/故授朝请郎/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缙绅原指官宦的装束将笏(上朝时手执的手板)插于腰带,后用为官宦的代称。 B礼部是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以及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12、的官署。 C爵指君主国家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文中的“进爵为侯”是说卢恺爵位升到了“侯”。 D顿首指古时一种拜礼,俗称叩头;只用于下对上的敬礼,也常用于书信起头或末尾。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恺为人耿直,敢于直言。宇文护想提拔染工上士王神欢,卢恺正言劝谏,极力反对。周武帝下令挑选老牛享士,卢恺直言此举有损仁政。 B卢恺勤政干练,谦逊推让。开皇八年,皇帝亲自考核朝廷百官,评卢恺为上等考绩,群臣百官也持相同意见;但卢恺坚决推让,不愿接受。 C卢恺不惧权势,秉持原则。他每次进奏,不管皇帝喜怒;皇太子欲升迁苏夔为舍人,卢恺认为苏夔不应升迁,竭力劝阻,苏夔终未获任命。

    13、D卢恺忠于职守,遭谗除名。卢恺在掌管吏部时,仔细鉴别士人品流高下,革除了北周以来选官不分品行清浊的积弊,结果被诬为结党营私。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先是,行人多从其国礼,及恺为使,一依本朝,陈人莫能屈。(2)会国子博士何妥与右仆射苏威不平,奏威阴事。恺坐与相连,上以恺属吏。4(3分)B(划波浪线句标点如下:威之从父弟彻、肃二人,并以乡正征诣吏部。彻文状后至而先任用。肃左足挛蹇,才用无算,恺以威故,授朝请郎。)5(3分)D(“顿首”也用于平辈间的敬礼。)6(3分)D(“改变了北周以来选官不分品行清浊的流弊”这一说法于文无据。)7(10分)(1)(5分)此前,使者多依

    14、从陈国礼节,等到卢恺担任使者,全按本朝礼节,陈国人不能使他屈从。(2)(5分)适逢国子博士何妥与右仆射苏威不和,何妥揭发了苏威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卢恺因与(苏威)事牵连而获罪,皇上把卢恺交给法吏治罪。【评分说明】第(1)小题译出大意给2分,“行人”“从”“屈”各1分。具体评分请注意:“行人”译为“使臣”“使节”“外交使臣”等,给分;没有译出,不给分。“从”译为“按照”“遵从”“依照”等,也给分;译为“听从”“跟从”“服从”,不给分。“屈”译为“使屈服”,给分;译为“委屈”“屈服”“屈从”“折服”,不给分。关键词翻译有错别字,不给分。第(2)小题译出大意给2分,“阴”“坐”“属”各1分。“阴”译

    15、为“隐秘的事情”“秘密的事情”,给分;“暗中”“阴险”“阴毒”,不给分。“坐”译为动词“受连累”“和株连”,给分;译为“因为”,不给分。“属”译为“委托”“嘱托”“托付”,给分;译为“下属”“亲属”,不给分。关键词翻译有错别字,不给分。参考译文:卢恺,字长仁,涿郡范阳人。卢恺生性孝顺友爱,很会写文章。北周齐王宇文宪任他为记室。染工上士王神欢,曾靠行贿赂自求当官,冢宰宇文护提拔他当计部下大夫。卢恺劝谏说:“古时能登高赋诗的,可以当大夫。求贤人委官职,理应审慎。现在王神欢出身于染工,又无特殊之处,只因家中富有自求通达,就与士大夫同列,实在要当心小人得志的讽刺传扬到国外。”宇文护最终停办此事。周武帝

    16、命令各营寨挑出老牛,想用来犒劳战士。卢恺进谏说:“过去田子方赎买老马,君子把它作为美谈。日前得到明令,想用老牛之肉犒劳战士,恐怕有损仁政之名。”武帝赞赏他的话就作罢了。卢恺转任礼部大夫,为出使陈国的副使。此前,使者多依从陈国礼节,到卢恺任使者,全按本朝礼节,陈国人不能使他屈从。 隋开皇初晋爵位为侯爵。每逢向皇帝奏事,他总是理直气壮、满脸正色,不管皇帝喜怒,也不改变常态。开皇八年,皇上亲自考核百官,评定卢恺为上等考绩。卢恺坚决推让,不肯接受,高祖说:“你在吏部勤恳能干,先前就听说很多了。现在考核为上等,众人意见相同,(你应)当仁不让,有什么惭愧呀!你所做的我都知道,不必掩饰辞让。”一年多后,卢恺

    17、任礼部尚书,兼管吏部尚书的事。适逢国子博士何妥与右仆射苏威不和,何妥揭发了苏威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隐秘的事情)。卢恺因与(苏威)事牵连而获罪,皇上把卢恺交给法吏(治罪)。司法部门告卢恺说:“房恭懿,是尉迟迥一党的,不应授官。苏威、卢恺曲意荐举使其为官,屡经改任为海州刺史。另外,吏部候补官员很多,卢恺不立即授官职,只登记履历就都遣散了。苏威的堂弟苏彻、苏肃二人,都是以乡正的身份征调到吏部,苏彻的(考核履历)文书未到,却被先授官职。苏肃左脚挛缩跛足,才能无可称道,卢恺因苏威的缘故,授他朝请郎之职。卢恺结党营私,事实清楚。”皇上大怒说:“卢恺竟然把朝中官职作为私人的恩惠!”卢恺取下官帽叩头说:“皇太

    18、子要任通事舍人苏夔为舍人,苏夔就是苏威的儿子,我认为苏夔不应升迁,就坚决启奏劝阻。我如果与苏威有交情,怎么会这么干呢!”皇上说:“苏威儿子(的事情),朝廷都知道,你就竭力坚持,以此邀取宠幸。至于朝廷不知道的,你就结党徇私,这是奸臣的做派。”于是将他削职为民。不久,卢恺死在家里。自北周以来,选官授职不论品行高下,到卢恺掌管吏部,与薛道衡、陆彦师等人,鉴别士人品流高下,所以受到结党营私的诬陷,才遭此结局。(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酒楼秋望 华岳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秋水碧连天一色,暮霞红映日三竿。花摇舞帽枝犹软,酒入诗肠句不寒。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19、【注】华岳:南宋爱国诗人,写作此诗时正处于南宋国势跕危之际。8这首诗颔联写景精妙,请简要分析。(6分)9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本诗尾联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8俯视、仰视相结合(或空间层次由低到高)。诗人先写秋水碧波荡漾,再写映日红霞,由低到高,层次分明。色彩鲜明艳丽。以“碧”“红”二字分别描绘秋水、云霞之色,使画面色彩鲜明艳丽,富有美感。以乐景写哀情,表达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每点2分)【试题分析】颔联写景抒情精妙。秋水连天,角度俯视、仰视相结合,空间层次由低到高。诗人先写秋水碧波荡漾,再写映日红霞,由低到高,层次分明。且色彩鲜明艳丽。以“碧”“红”二字分别描绘秋水、云霞之色,使

    20、画面色彩鲜明艳丽,富有美感。再从全诗看,以乐景写哀情,表达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9与过零丁洋尾联的直抒胸臆有不同。(2分)本诗尾联前句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将个人感情融入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拓宽了情感的深度和广度。最后的句子间接抒情,运用反语的手法,写诗人表面上姑且将心中的忧愤之情交付给菜盘和酒杯,实则是愤激之语,表达的感情更加激越。(3分)【试题分析】尾联“古往今来多少恨,一时收拾付杯盘。”充分表达了诗人报国无路(或山河破碎、收复无望)的无奈与忧愤之情。前半句直抒胸臆,将个人感情融入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拓宽了情感的深度和广度。后半句运用反语的手法,写诗人表面上姑且将心中的忧愤之情交付给菜盘和

    21、酒杯,实则是愤激之语,感情更加激越。 过零丁洋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3)苏轼在他的传世名篇赤壁赋中以“_,_”从听者的反应和内心体验的角度侧面烘托笛声的凄婉。(3)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3)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 , ”,借月抒发别离之情。(3)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2)故不积跬步 无

    22、以至千里。(2)李白将进酒说:“ , 。”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山势高危,行人步履维艰、神情无奈的句子是:“ , ”。(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老人与井夏一刀掌灯时分,瞎伯划拉着他那根光亮的导盲棍摸到黑牛家里。瞎伯有事没事最喜欢到黑牛家里去,拉拉家常、谈谈天,喝一杯黑牛采制

    23、的清茶。瞎伯说,黑牛,你晓得吧,我们村里以前有一口老井的,叫善卷古井。黑牛说,晓得晓得,我小时候听爷爷讲过,说是一个叫善卷的古人,他看到春夏天枉水河河水浑浊,人们喝了就生病,就带领大家挖了一口井。是吧?瞎伯说,善卷是神仙下凡呢,什么都懂。他对乡里的人像兄弟姐妹一样好,和气得很。本事很大,皇帝都要向他求助,问他治理国家的办法!黑牛笑道,瞎伯,你讲得神气活现,好像见过他一样。瞎伯说,我没见过善卷,我见过他挖的井呀,那时的井台用桃花石砌的,周围又用桃花石铺了地面。我和小伙伴们在孤峰岭上砍柴,口渴了就跑到井边,趴在井边咕噜咕噜喝水,那水真甜呀。黑牛说,瞎伯,你今天总讲井呀井呀干什么呢?瞎伯不做声,从怀

    24、里摸索出一个布包,黑牛,我这里有一万多块钱,你帮我请人打一口井吧!黑牛急了,瞎伯!你攒几个钱容易吗?花光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你要打一口井干什么呢!吃水还是我来帮你挑呀!你别管,黑牛,我就想再尝尝古井里的水,我要你打你就打。瞎伯把话说得很坚决,怎么劝阻都没用。黑牛只好说,那好吧,瞎伯。第二天就开始打井了。瞎伯用导盲棍点点戳戳到一个地方说,黑牛,这地方就是老井的位置,就在这儿掏吧。挖了三天,就传来了黑牛兴奋的喊叫声,瞎伯,真如你讲的,一下就挖到了老井,才下去不到二十米,就出了水呢。瞎伯急急忙忙敲着棍子来到井边,黑牛,快舀一瓢给我尝尝。黑牛舀了一瓢水给瞎伯。瞎伯喝了一口,含在嘴里,久久地品着。瞎伯摇

    25、了摇头,黑牛,你欺我是瞎子是不是。这是孤峰岭上的山泉水。黑牛说,我骗你干什么?不信你丢一个石子下井试试。瞎伯果真摸了一个小石子丢下了井。听到扑通一声水响,瞎伯笑了。瞎伯说,黑牛,你帮我把其他的乡邻都喊过来一起吃晚饭吧,要庆祝呢!太阳一偏西,大家陆陆续续地来了。来的人都给瞎伯道喜,瞎伯乐得白胡子一抖一抖。这个黄昏,瞎伯的小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菜每家都带来了一些,合在一起,满满一大桌。男人喝着德山老酒,女人也喝,瞎伯也端起了酒杯。瞎伯说,黑牛,井打好了,剩下的钱你去买一些管子,一家一家把水抽过去。大家说,瞎伯,剩下的钱你自己收好,买管子每家自己管吧。瞎伯说,黑牛,我十几岁就瞎了,这辈子全靠你们这些

    26、乡邻照顾,要不,我这瞎老头哪有这么好的日子!我不能忘本哪,就做这么一点点好事,也算是对大家的报答吧。我晓得我的日子不多了,我走了,麻烦大家把我埋进土就行,不许用太多的钱,黑牛,你要是不依我的,我就在你梦里来找你。大家都哈哈地笑起来,一边举杯干酒。瞎伯也许醉了,睡到第二天中午还没有起来。黑牛从屋梁上爬了进去。瞎伯已经睡了过去,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把瞎伯抬上了山,黑牛用瞎伯留下的钱请了一个专业打井队。打井的人用洛阳铲在新井三米远的地方探到了老井的位置。一层一层的土起上来,露出了古老的井壁。再往下,堵住的泉眼打开了,清亮的水涌上来,水花翻开着,像一朵一朵百合。黑牛从开始打的井里起上来一只盛水的大木桶

    27、,这是蒙骗瞎伯的。然后,从古井里打上来一桶水,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围在井边的乡邻都屏住呼吸,抿了一口。水甜甜的,润润的,像甘露。(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开篇写“掌灯时分,瞎伯划拉着他那根光亮的导盲棍摸到黑牛家里”,看似突兀,但能够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B.瞎伯跟黑牛讲了那么多关于善卷的故事,是因为他认为自己跟善卷差不多,他也是会为大家谋福利的人。C.因为瞎伯见过那口古井,所以他根据自己的记忆用导盲棍点了一个地方,黑牛在那里打出了甘甜的井水。D.瞎伯用自己的钱为村里人挖了口井,大家都来给瞎伯道喜。当瞎伯要用自己的钱给大家买管子

    28、通水时,被大家拒绝了。E.瞎伯虽然去了,但他是满足的,他虽然感觉黑牛递给自己的水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好,但总算还了乡邻们一份情。(1)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D黑牛起初并没有用瞎伯的钱打井。B“因为他认为自己跟善卷差不多,他也是会为大家谋福利的人”错,他是想向善卷学习,做一个像善卷那样为大家谋福利的人;C“黑牛在那里打出了甘甜的井水”错,从原文看,黑牛在开始打的井里只是放了一只盛水的大木桶,并不是真正打出了井水;)(2)小说中的瞎伯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答: (2)生活节俭。自己节衣缩食,积攒了一万多块钱。知恩图报。他知道全村的人对他好,所以他要用自己积攒的钱

    29、给大家打一口井,并且用剩下的钱买水管。重感情。与村里人感情很好,爱到黑牛家坐坐,请村里人吃饭等。坚定执着。他攒了很多年钱,就是想为村里人打井;黑牛不想用他的钱打井时,他坚持自己的想法。(3)黑牛为什么开始不用瞎伯的钱打井,而在瞎伯死后又用他的钱打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 (3)第一问:黑牛以前不用瞎伯的钱打井,是因为他认为瞎伯攒钱不易;而瞎伯去世后,他用瞎伯留下的钱打一口井,是为了满足瞎伯一个心愿,并让人们记住这个善良的老人。第二问:作者这样写,既突出了瞎伯的品质,又表现出黑牛内心的淳朴,相互映衬,升华了主题。(4)小说以“水甜甜的,润润的,像甘露”结尾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答:

    30、 (4)从人物方面来说,甜甜的、润润的井水,既是从老井打出的水的真实味道,也是瞎伯美好精神品质的象征,还包含着乡邻对瞎伯的怀念之情。从主题方面来说,以对井水的感受结尾,突出了这里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情感。从情节方面来说,收束全文,耐人寻味。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阎肃:活出不一样的“风花雪月”桑可他是一位可敬可爱朝气蓬勃的“顽童”,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是一枚“不起眼”的军中绿花,也是文艺界和人民“打成一片”的天使;他为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毛泽东同志的亲切接见,也曾入围“感动中

    31、国2015年度人物”;他是一位词作大家、一级编剧,是文艺战线的一颗“常青树”“不老松”,他的人格魅力和火一样的热情,至今仍在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奋勇向前。阎肃同志的一生,留下1000多部(首)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佳作,参与策划100多台重大文艺活动,获国家和军队大奖100余项。几乎以一己之力把江姐搬上歌剧舞台,一曲红梅赞一时传遍大江南北,让江姐成为不朽的红色经典。在61岁的高龄担纲创作歌剧党的女儿,谱写了一曲中国共产党人的正气歌,给所有的观众上了一堂撼人心魄的生动党课。他创造的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长城长雾里看花梦水乡等歌曲,至今仍广为流传细品阎肃同志创作的一系列文艺作品,那些汩汩流淌于时空里的旋律,始终不缺少一颗滚烫的心、一种为国抒怀的情、为民放歌的魂。他的作品,总是能沿着时代的烙印剪接出华丽的色彩,也灌注着一位军人所独有的对国家的浓情厚意。报效祖国、放歌时代、思索人生,一部部文艺作品就像一曲曲时代的号角,把对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出题素材刘希国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