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教案.docx

    • 资源ID:12535985       资源大小:351.21KB        全文页数:8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教案.docx

    1、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教案第一节 走进化学科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

    3、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2.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课程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电脑展示 Chemistry - What? Where? How? 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PPt)问题和思考 为什么溶洞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师生交流与讨论 1、有人进入溶洞搞破坏?2、溶洞里有鬼怪出没?3、溶

    4、洞里有使溶洞变化的物质?实验探究 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在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学生实验记录: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结论:澄清石灰水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时有碳酸钙沉淀生成;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时,碳酸钙又溶解生成可溶的碳酸氢钙。溶洞形状的变化就是由于溶洞中含有浓度较高的二氧化碳气体的缘故。情景二:探空气球和飞艇(ppt)问题与思考 气球为什么会飞起来?气球中装的是什么?师生交流与思考 1、气球中装了气体,气体密度比空气小。2、节日的气球就是用氢气来充气的,飞得很高。3、氢气从那里可以得到,工厂还是实验室?氢气还有其它用途吗?电脑展示 实验

    5、室制取氢气并点燃氢气;工业电解水制取氢气;氢氧焰焊接金属;工业上利用氢气制取盐酸等。情景三:1、行走中的列车、轮船;2、日常使用的铁锅、铁丁以及其它铁制用品;3、桥梁和机械设备等。(ppt)师生交流与思考 1、它们都是什么物质做成的?这些物质有什么样的性质。2、它们从那里来,如何得到它们?电脑展示 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取单质铁,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尾气点燃处理;钢铁厂炼铁的图片和动画模拟。结论 通过化学手段可以制取一些重要物质,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了它,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精彩。思考 在生活中,你还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与化学化学有关的问题?(学生回答:1、黏结剂可以让不同物体黏

    6、结在一起。2、摩丝、发胶、啫哩水等是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3、修正液对人体有害。4、房屋装修后产生有害气体。5、汽车尾气产生空气污染等等。交流与谈论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以及上面的介绍,你对化学科学有了哪些认识?你能否用简短的几句话或几个词语描述一下你心中的化学?结论:化学科学就是研究各种各样的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她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她对于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电脑展示 丰收的粮食、石油化工产品,漂亮的衣服、各类化妆品、电脑光碟、手提电脑、飞机等等。阅读与讲述课本第2-3页内容板书 第一节 走进化学科学、化学是创造性的、实用的科学情景四:远古的地球

    7、、先民们生火取食、古代炼金场面、我国出土的青铜器;化学史上有名的科学家:波义耳、拉瓦锡、道尔顿、门捷列夫。(ppt)(门捷列夫)电脑提示 化学的发展简史。见附录一化学发展简史。强调以下: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交流与谈论 1、二十世纪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成果。(2、我国化学家在现代化学研究

    8、中的贡献。阅读与讲述 课本第34页内容:化学的形成和发展。(附录二我国古代化学科学的成就)板书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情景五:由硅原子排列的两个汉字-中国,由分子构成的分子齿轮和分子马达,神州五号返回舱。师生交流与思考 现代化学研究是否已经到了极点了?现代化学的地位及化学研究有那些领域?通过对化学发展史的认识,你认为应如何比较恰当来定义化学科学的内涵。阅读与讲述 课本第56页结论及板书 三、化学科学的探究空间化学科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思考化学科学与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你对化学科学研究的哪些问题

    9、感兴趣?电脑展示 与化学紧密相关的的一些产品和职业,如:新型药物、导电塑料、新型建筑材料、药物研制人员、化学科研人员、化学教师、化工厂工人、质检人员、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医生等。师生交流与思考由学生自由发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让学生开展一分钟演讲)情景六:高中校园图片,教室、实验室、高一化学有关内容图片、高二化学有关图片、高三化学有关图片师生交流与思考 高中阶段,我们将学习哪些化学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呢?我们将走过怎样的化学学习历程呢?电脑展示和讲述 高中新教材体系架构。化学必修一、化学必修二化学与生活: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

    10、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化学与技术:了解化学在资源利用、材料制造、工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下,认识化学科学与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化学反应原理: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有机化学基础:探讨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学习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物质结构与性质: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实验化学: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提高化学实验能力。板书高中化学必修及选修科目必修模块: 化学一 化学二选修模块:化学与

    11、生活 化学与技术 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 物质结构与性质 实验化学情景七:一位思考中的学生,怎样才能学好化学?在日常的化学学习中应当如何探究化学问题?分组实验探究 在所给的下列试剂瓶中,盛有少量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溶液或固体物质,根据你现有的知识如何检验?请给鉴别出来的物质分别帖上标签。所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如下(均未标明):金属镁、氧化铜粉末、活性炭、氢氧化钠溶液、浓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酒精灯、火柴、试管、胶头滴管、玻璃片、药匙、砂纸等。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探究结果,以备评价。师生交流与讨论 化学探究的基本模式是什么?如何观察、思考、假说、验证、

    12、推理、判断得出结论。怎样才能学好化学结论及板书化学探究的基本模式是:提出问题观察思考提出假说收集证据、验证假说表达交流完善证据、得出结论。学好化学要做到:重视化学实验的作用;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密切联系实际;多渠道获取知识。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到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今天,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且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相信大家一定特别想学好化学,也一定能学好化学,实现你的心中的梦想,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化学在人类进步中的关键作用。【板书设计】

    13、第一节 走进化学科学、化学是创造性的、实用的科学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三、化学科学的探究空间化学科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高中化学必修及选修科目必修模块: 化学一 化学二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技术 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 物质结构与性质 实验化学化学探究的基本模式是:提出问题观察思考提出假说收集证据、验证假说表达交流完善证据、得出结论。学好化学要做到:重视化学实验的作用;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密切联系实际;多渠道获取知识。附录一(ppt):化 学 简 史附录二(ppt):我国古代化学成就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化学发展史上

    14、有过极其辉煌的业绩。冶金、陶瓷、酿造、造纸、火药等都是在世界上发明和应用得比较早的国家。如商代的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古青铜器。1972年在河北出土的商代铁刃青铜钺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铁器。我国古代的一些书籍中很早就有关于化学的记载。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公元1596年)中,还记载了许多有关化学鉴定的试验方法。【创新练习】A基础过关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符合当今化学研究方向的是( )A.发现新物质 B.合成新材料C.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D.研究化学反应中的原子守恒关系 答案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过程

    15、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答案】C3.据报道,德国INTEGRAL公司研究出无辐射冷却技术(用水和冰组成的物质代替传统的氟里昂或氨)而荣获德国环境大奖。关于这一“新致冷剂”,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致冷剂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B该致冷剂的作用原理与氨基本相同C该致冷剂在水的凝固点附近的温度下发挥作用D该致冷剂具有与水不同的化学性质 答案D 4下列情况中,对环境影响程度最小的是()A热电厂的大量增加B汽车拥有量的大幅度增长C化肥、农药有选择性地限量使用D将废旧电池及生活垃圾进行填埋处理【答案】C5. 在科学史上,中国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发现,以下发明和发现属于化学史上

    16、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的是()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技术炼铜、炼铁、炼钢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人工合成蛋白质提出原子分子学说AB C D【答案】B6. 近年来,国际上提出的“绿色化学”是指在化学工业生产中()A对废水、废气、废渣进行处理B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质C对化工厂及周围种草、种树、种花,使工厂成为花园式工厂D以绿色植物为原料,以生物催化剂实现化工生产的化学【答案】A7.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困惑。以下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不当的是( )A. 开发生物质能 B.用液氢替代汽油C.开发风能 D.加大煤炭的开采使用量 答案D 8 自然界的水含有很多杂质,要经过一定措施处理才能饮用。下

    17、列处理措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利用砂石过滤除去某些杂质 B用活性炭吸附杂质C投药品产生沉淀,消毒杀菌 D制蒸馏水 答案C9.在你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基础上,你认为下列哪些职业与化学科学有关()新药品开发人员食品质量检测师医生生活科学探究人员“神六”飞船材料研制人员新能源研究者环境工作人员A BC D全部答案D二、非选择题10“绿色商品”是指对环境无污染、不影响人健康的商品。在.含铅松花皮蛋含吊白块面粉 铜含量超标的桂花鱼含铁酱油用地沟油油炸的食品加碘食盐等商品中不属于“绿色商品”的是 _ 。 【答案】【5分钟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1二十世纪末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

    18、(10-15)化学”的新领域,运用激光光谱技术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行为 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情况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过程 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解析】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只可能观察到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还不能观察原子核的内部结构。答案D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现代化学开始从微观层面上识别和制造分子与原子 B 当今化学研究的内容有研究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关系 C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D化工生产只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解析】 A不正确,化学科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

    19、分子,不制造原子。 B不正确,在18世纪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就通过实验总结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因此研究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关系不符合当今化学的研究方向。C正确,化学家能根据实际需要创造出具有特殊性质或功能的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如塑料、化纤等。D项不正确,化学科学的发展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但只有通过化学手段才能消除和治理这些污染,通过对环境友好的途径来提高生活质量,人类不会毁灭在化学物质中。【答案】C 3.近年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为加强。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普通水”里含有氧分子 B除去氧气后的水不再含有氧原子C“普通

    20、水”里含有氮分子 D氮气和氧气能溶在水中 【解析】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答案B. 4.“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味的原因是 ( D )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解析由于分子的不停运动,低沸点物质挥发,使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味。答案D5. 下列关于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国籍和研究专业及主要贡献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道尔顿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提出原子学说B、拉瓦锡法国化学家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C、门捷列夫俄国化学家发现元素周期律D、波义耳美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解析】波

    21、义耳是英国科学家。【答案】D6. 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下列做法违背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A发展氢能和太阳能B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C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D尽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解析】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氢能和太阳能,限制塑料的使用,和发展绿色化学,都符合低碳经济。【答案】D二、双项选择题7. 对废弃物即垃圾的分类处理属于绿色化学的范畴。废旧电池的处理尤为重要,如果随意丢弃,主要会造成( )A.水体污染 B.大气污染 C

    22、.土壤污染 D.食品污染解析 废旧电池随意丢弃,易造成重金属对水体、土壤等污染。答案A C8下列物质名称与括号中化学符号相符合的是 ( ) A.氧( O2) B. 冰水( H2O) C.纯碱粉末 (Na2CO310H2O) D明矾 (KAl(SO4)212H2O),解析 “氧”没有指明是氧分子还是氧原子;冰水是纯净物,其组成是H2O;纯碱是Na2CO3 、Na2CO310H2O是纯碱晶体的化学式。答案BD三、非选择题9. 法国化学家 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提出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科学家 提出分子概念。俄国化学家 发现元素周期律。【答案】拉瓦锡

    23、、道尔顿、阿伏加德罗、门捷列夫10.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是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一种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的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的国家是 。2001年初人类揭示了的生命遗传物质 的结构和遗传规律。【答案】牛胰岛素、中国、DNA11.据报道,曾经有一女士骑自行车尾随助力车行走,因大雾堵车,该女士在路口许多助力车排放的尾气中待久后突然昏倒,路人急忙将其送医院抢救。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此报道后组织讨论以下两个问题,请你参与回答:(1)该女士昏倒的原因是_。(2)讨论中某同学为解决助力车污染空气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你认为切实可行的是_,而不可行的原因是 。A.用浓NaOH溶

    24、液吸收尾气中的有毒成分 B.用灼热的CuO把尾气中的有毒成分除去C.控制助力车的数量 D.改进助力车的发动机结构,提高汽油燃烧的效率【解析】(1)因为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运输氧的能力,人因为缺少氧气而昏迷;CO吸入过多时会造成死亡。解决助力车污染空气的问题就是减少CO的排放。(2)NaOH与CO不反应,不能吸收CO,【答案】(1)路口许多助力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CO,在大雾中难以扩散;人在其中待久后会吸入大量的CO,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运输氧的能力,人就会因为缺少氧气而昏迷(2) CD、A选项中的NaOH与CO不反应,不能吸收CO,B选项中的CuO尽管能

    25、与CO反应,但是装置复杂,没有安装的可能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及主要化学性质(与水、碱的反应),认识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2)认识氯气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掌握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过程与方法:(1)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2)体验观察、分类、实验、比较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认识实验过程中有序分析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氯气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教

    26、学重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 氯气与水反应、与碱溶液的反应课时安排 1课时二、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钠和钠的氧化物具有哪些性质? 钠能与非金属单质、水反应,钠的氧化物与CO2、H2O反应。2.在研究钠的性质,钠的氧化物的性质过程中,我们使用了那些研究方法?分类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3.通过上面对钠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几种基本方法有所了解。回忆一下我们的研究过程,我们是按什么样的程序来研究钠的性质呢?【过渡】一般来说,我们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都是通过这样的几个步骤:PPT展示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过渡】下面我们按照这样的程序来探究氯气的性质。【板书】一、氯气的物理性质【观察】取一只盛

    27、满氯气的集气瓶,瓶后放一白纸,让学生观察氯气的颜色,稍打开玻璃片,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的氯气飘进鼻孔,闻气味。【演示实验】氯气的溶解性实验:取一支盛满氯气的试管,将其倒扣在水槽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总结板书】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可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可溶解2体积氯气)比空气密度大。二、预测氯气的化学性质【预测】氯气是一种非金属单质,结合以前学过的O2(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预测氯气可能会有那些化学性质呢?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金属和非金属单质反应。【演示实验】将两根细铁丝用砂纸打亮,螺旋绕于火柴棍上,用镊子夹住,在酒精灯上引燃火柴,稍停,待火柴将燃

    28、尽,置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反应完毕,用洗瓶注少量水于集气瓶中,观察溶液颜色。【演示实验】用砂纸打亮铜丝,用镊子夹住,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反应完毕,用洗瓶注少量集气瓶中。观察溶液颜色。【演示实验】将点燃的氢气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的现象。【实验记录和实验分析】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Cl2与铁的反应Cl2与铜的反应Cl2与H2的反应【板书】二、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单质的反应2Fe + 3Cl2 2FeCl3 Cu+Cl2CuCl2(2)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Cl2+H22HCl【过渡】从以上性质我们可以看出:氯气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因此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氯元素。对于氯气,除了具有类似于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外,还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预测】氯气与水反应【实验设计】取三支盛氯水的试管,分别向其中加入镁条、石蕊溶液、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将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红纸条的集气瓶A中 和盛有湿润红纸条的集气瓶B中,观察现象。【实验记录和实验分析】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加入镁条滴入石蕊试液滴入AgNO3溶液通入干燥的红纸条通入湿润的红纸条Cl2 + H2O = HCl + HClO(次氯酸)【板书】(3)与水的反应【结论】氯水的成分:氯水是含Cl2、HCl、HC


    注意事项

    本文(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