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二物理教案物态变化.docx

    • 资源ID:12527774       资源大小:20.15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二物理教案物态变化.docx

    1、初二物理教案物态变化初二物理教案 物态变化温度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理解温度的概念。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重、难点:1、 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2、 正确使用温度计教学器材:电脑平台、杯、冷热水、温度计、体温计教学课时:2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 无前面无相关内容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欣赏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问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

    2、如何转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学生猜想: 教师:刚才有同学说“温度”(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 温度计 进行新课: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1)、试验:课本70页试验:图4.4-1示结论: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可靠, 必须采取其他较好的办法。(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判断出这哪杯水的温度比较高? 学生结论 (3)、教师引导:拿出自制的温度计(图4.1-2示),可否判断温度高低? 学生讨论 如何判断? 这仪器有什么缺点?如何改正? (加刻度、缩小体积得到准确的测温度的仪器)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实物观察各种温度计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

    3、的。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实物、录像观察) 3、试验用温度计的使用: 探究:怎样使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总结:(1)使用前 观察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量程 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2)使用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让学生读数,把结果写出来)单位 4、摄氏温度:字母C代表摄氏温度 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它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分成100等份,每1份就是1。低于0用负数表示例:37读作 4

    4、5读做 0读做 5、体温计:(1) 结构、量程、分度值(2) 使用 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1、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2、 课本后练习。教学后记: 温度计的使用方面,按课本要求让学生进行探究,但一定要把步骤总结并进行板书。 可以对几种温度计进行对比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2、过程和方法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

    5、的条件。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重、难点:3、 试验探究熔化、凝固的规律。4、 正确得出熔化、凝固的规律。教学器材:杯、水、温度计、海波、蜡、酒精灯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 1、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_的物理量。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 性质制成的,把_规定为0,把_ 规定为100。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_合适的温度计。 (2)、使用时应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

    6、被测物体_,不要碰到容器的_,待温度计的示数_后方可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_,视线必须与温度计的_相平。 3、用一支原来示数为38的体温计,未经下甩,便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当时气温是35,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 ) A、38;B、37 C、36 D、35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可以转化? 学生回答、并举例,教师总结: 1、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1)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 固体2)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 1 63)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 2 54)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 液体 气体5) 升华:

    7、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46)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下面我们先学习熔化与凝固 试验:课本75页 ( ) 提出问题 ( ) 猜想与假设 ( ) 设计试验 如何进行、需要器材、注意事项 仪器安装、酒精灯的使用等 ( ) 进行试验 数据记录:时间/min 123456789海波的温度/蜡的温度/ 温度/ 温度/分析和论证 (海波) (蜡) 评估 交流和合作 利用数据作出图像然后说明凝固的过程,并在坐标中作出海波、蜡的凝固图像。 学生探究、寻找规律,教师总结如下: 2、熔化和凝固: 固体 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温度叫熔点 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熔点。 晶体有一定的

    8、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凝固点。 不同晶体熔点不同77表,记住冰的熔点。 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 3、介绍一些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3、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4、 课本后练习。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且难度较大,节奏可以放慢些,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如:图形图像、物质状态等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2、过程和方法 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

    9、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重、难点:5、 蒸发、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6、 分析一些常见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现象。教学器材:杯、水、温度计、酒精灯教学课时:2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_。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_。 2、一切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的熔化温度叫_;晶体的凝固温度叫_;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是_的。 3、铝的熔点是660,那么温度为660的铝是: ( ) A

    10、、液态; B、固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无前面无相关内容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晒在太阳下的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那里去了? 学生猜想: 进行新课: 1、探究:水的沸腾 ( ) 提出问题 ( ) 设计试验 如何进行、需要器材、注意事项 仪器安装、酒精灯的使用等 ( ) 进行试验 数据记录:时间/min 123456789海波的温度/蜡的温度/ 评估 温度/ 分析和论证交流和合作 利用数据作出图像,学生探究、寻找规律,教师总结如下:2、沸腾:(1)、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液体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沸腾,沸腾时温度不变,液体沸腾的温度叫沸点。(

    11、3)、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问题:衣服干了是否沸腾现象? 3、蒸发: (1)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2)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沸腾与蒸发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可以使温度下降,是汽化的两种方式。分析一些常见的汽化现象:课本81页的想想做做。 4、液化: 举例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1)、降低温度与压缩体积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2)、液化要放热 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5、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6、 课本后练习。教学后记: 液化、汽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可以举

    12、较多的例子进行分析 可以讨论:吸热、放热是必要条件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重、难点:7、 判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8、 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教学器材:可密封的玻璃瓶、酒精灯、碘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物质由_转变为_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和_。2、物质由_转变为_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_热量。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_的方

    13、法,是石油气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3、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 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4、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 ) A、 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B、 降低了人的体温; C、 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 D、 赶走了人体周围的热空气。 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雪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猜想: 进行新课: 1、试验:碘的升华和凝华 结论:(1)、注意“直接”。(2)、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解释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雪的形成 卫生球变小 灯壁变黑 固体 3、小结本章内容: 液体 气体 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7、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8、 课本后练习。教学后记: 要分析一些常见的凝华、升华现象


    注意事项

    本文(初二物理教案物态变化.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