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例析.docx

    • 资源ID:12520201       资源大小:19.2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例析.docx

    1、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例析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例析 文言文中有一些结构相对固定,在不同文章中表意基本相同的句式,称之为固定句式。现按照固定结构在表意、语气和语法关系上的不同,分类分析如下:一、表疑问的1、“如何?”“若何?”“奈何?”等。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安置)?”等。例如:(1)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译为:对那些土石怎么处置呢?(2)若太行王屋何?(同上)译为:(你能)把太行王屋(两坐山)怎么样呢?如果这个固定结构中间不加任何词语,就变成了“如何”“若何”“奈何”式的,语气也相应变成询问或商量的了,译为“怎么?”“怎样?”“为什么呢?”等。例如:(1)取吾璧,不予我城,

    2、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拿走了我们的和氏璧,却不给我们那几座城,怎么办呢?(2)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刺秦王)译为:樊於期于是走上前说:“怎么办呢?”(3)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译为:刘邦大惊,说:“怎么办呢?”如果“这三个固定结构中间加“之”就变成了“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式的,译为“为什么?”“怎么办?”等。表意和语气跟“如何”(何如)“若何”“奈何”差不多,但有时有追问的语气。例如:(1)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译为:今天这事怎么样呢?(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译为:拿(自己)逃跑了五十步去笑话别人跑了一百步,那又怎么样呢

    3、?2、“庸乎?”译为“哪里(怎么)呢?”例如: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译为:我是学习道理的,哪里管他的出生比我早还是迟呢?3、“何也?”“何哉?“何哉?”或“何也?”“何哉?”等。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等。例如:(1)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译为:而这山单单用“钟”命名,为什么呢?(2)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译为:怎么能说得完呢?4、“何(奚)以为?”译为“为什么要呢?”(何以,就是以何的倒装)例如:(1)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译为:这是国家的重臣,为什么要攻打呢?(2)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赵王问道:“(你)怎

    4、么知道他(行)呢?(3)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译为:长安君怎么能在赵国自立呢?5、“何之有?”译为“有什么的呢?”例如:(1)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呢?(2)何陋之有?(陋室铭)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3)何后之有?(勾践灭吴)译为:有什么迟的呢?6、“何所”译为“(人事物)是什么?”“有什么的呢?”等。例如:(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译为:问你有什么想法呢?问你有什么牵挂呢?(2)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挽歌)译为:人死了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呢?7、“安在?”“安在?”等。译为“在哪里呢?”例如:(1)沛公安在?(鸿门宴)译为:刘邦在哪里

    5、呢?(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为:在哪里(能看出)公子能为别人的困难着急呢?(3)安在其不辱也?(报任安书)译为:不受污辱的人在哪里呢?二、表反问的1、“不亦乎?”可译为“不也是吗?”语气比较委婉。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译为:一边学习,一边温习,不也是快乐的吗?2、“何(奚)以为?”译为“哪里用得着呢?”例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译为:哪里用得着上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呢?3、“何为?”译为“什么呢?”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译为:现在人家正是刀和案板,我们是鱼和肉,(还)告辞什以呢?4、“岂乎?”译为“怎么呢?”“难道吗

    6、?”等。例如: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译为:日日夜夜盼望您的到来,怎么敢造反呢?5、“宁乎?”译为“难道吗?”例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译为:王侯将相难道天生是贵种吗?6、“独哉?”等。译为“难道只吗?”例如:(1)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难道只怕廉将军吗?(2)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译为:难道只有伶人(误国)是这样的吗?7、“能无乎?”译为“怎么能没有呢?例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译为:诚信却被怀疑,忠真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8、“安能”“何能”“何得”“何谓”“孰能”等。译为“怎么能”。例如:(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梦游天姥吟

    7、留别)译为:怎么能低眉弯腰事奉权贵呢!(2)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他的妻子说:“您很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3)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苏武牧羊)译为:又不是(他的)亲戚,怎么能受(他)牵连呢?(4)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译为:“怎么能讥讽你呢?9、“何之有?”译为“有什么的呢?”例如:(1)何陋之有?(陋室铭)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2)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为:晋国,有什么满足呢?10、“唯与?”译为“难道吗?”例如:唯求则非邦也与?(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译为:难道冉有要治理的就不是国家了吗?三、表感叹的1、“何其!”译为:“

    8、多么啊(呢)!例如:何其衰也!(伶官传序)译为:(这是)多么衰败啊!2、“直耳”译为“只不过罢了”例如:直不百步耳。(寡人之于国也)译为: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四、表揣测、商量、询问的1、“得无乎(与、欤、耶、邪)?”译为“该不是吧?”“莫非是吧?”表轻微揣度语气。例如:(1)日食饮得无衷乎?(触龙说赵太后)译为:(您)每天的吃饭喝水该不会减少吧?(2)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译为:莫非是指示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2、“不亦乎?”译为“不也吗?”例如:(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译为:有朋友从远方来访,不也是高兴的吗?(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译为:在这里寻找(落

    9、下水的)剑,不也让人困惑吗?3、“无乃与?”“无乃乎?”等。译为“恐怕吧?”例如:(1)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为: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2)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译为:现在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然后才来寻求谋划之人,恐怕太迟了吧?4、“其乎?”译为“大概吧?”例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译为:圣贤的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笨的人之所以始终愚笨,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吧?五、表指称、指代的1、“有所”“无所”“何所”译为“有什么”“没有什么”“是什么”等。例如: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译为:我们进入函谷关,任何东

    10、西不敢有什么接近的(意为占有)。2、“有以”“无以”等。译为“有什么(可以)用来”“没有用来的办法”等。例如:(1)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译为:项王没有用来对应的办法。(2)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译为:我才能够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机会)。(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译为:所以不一步一步的积累,就没有用来达到千里之外的办法。(4)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译为:军营里没有用来取乐的东西。六、表因果的1、“是故”“是以”“于是”“以故”等。译为:“因此”“所以”等。例如:(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译为:因此圣明的人更加圣明,愚笨的从更加愚笨。(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

    11、论)译为:因此燕国虽然是小国却最后灭亡。(3)于是相如前进缶。(谦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因此蔺相如走上前递上缶。(4)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译为:所以此后就把这座山命名为“褒禅”了。2、“所以” 译为“ 的原因”例如:(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我离开亲人事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高尚的追求啊。(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先考虑国家的危急再考虑个人的恩怨。需要说明的是,文言中“所以”结构的固定句式并不都是表原因的,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这里的“所以”是表手段、方法、

    12、依据等的,译为“用来的”。再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这里的“所以”也译为“用(它)来”。3、“然则”译为:“既然这样,那么”例如:(1)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译为: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有(自己的)快乐呢?(2)然则将军之仇报,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译为:既然这样,那么您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七、表选择、并列等关系的1、“其其”“乎乎?”等。译为:“是呢?还是呢?”等。例如:(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译为:是它(天)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看不到尽头呢?(2)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译为:是做梦呢?还是传来的消

    13、息不是真的呢?(3)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译为:儿是怕凉呢?还是想吃东西了呢?2、“或或”译为“有的有的” “有时有时”等。例如:(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译为:有的(跑)一百步以后停了下来,有的(跑)五十步以后停了下来。(2)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师说)译为:有的学习,有的不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遗漏了。3、“载载”“且且”等。译为“又又”“一边一边”等。例如:(1)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译为:又说又笑。(2)载欣载奔。(归去来兮辞)译为:又是奔跑,又是高兴。八、表比较的1、“孰与?”译为“与比哪一个更呢?”例如:(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您看廉将军与秦王比哪一个更(历害)呢?(2)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我与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2“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呢?”“怎么比得上呢?”等。例如: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童区寄传)译为:为两个孩子,哪里比得上为一个孩子呢?


    注意事项

    本文(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例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