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夏季毒蛇预防常识.docx

    • 资源ID:12516522       资源大小:287.5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夏季毒蛇预防常识.docx

    1、夏季毒蛇预防常识夏季毒蛇预防常识 江西地处丘陵地区,森林覆盖率较广,是我国蛇类物种多样性最多的省之一。据统计,江西现有60多个种类的蛇,其中有12种属于剧毒蛇。 全国已知毒蛇有50种,其中有12种分布在江西省。“它们分别是银环蛇、福建华珊瑚蛇、中华珊瑚蛇、舟山眼镜蛇、眼镜王蛇、白头蝰、短尾蝮、尖吻蝮、山烙铁头蛇、原矛头蝮、白唇竹叶青、竹叶青。这些剧毒蛇大多在山区,有少数喜欢在农田、村落中栖息。”到了夏季,喜欢野外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对野外危险,特别是动植物造成的危险往往估计不足,这些危险,尤以毒蛇最具代表性。从事野外活动的人正确且全面地认识毒蛇和了解蛇伤防治非常必要。毒蛇的活动有较明显的季节

    2、性,一般在410月这段时间出来活动,在气候寒冷的冬季和春初则躲在洞穴中冬眠。在毒蛇冬眠的季节中,其脾性往往也较温和,因此如果咬伤人的话,中毒程度常常都较轻。每年五月到九月是毒蛇出没最频繁的季节,尤其是在端午节过后。一般的毒蛇可分为出血性毒蛇及神经性毒蛇,常見的神经性毒蛇包括眼镜蛇、雨伞节,其它如龟壳花、百步蛇、赤尾青竹丝、锁链蛇则为出血性毒蛇。神经毒:侵犯神经系统为主,局部反应较少,会出现脉弱,流汗,恶心,呕吐,视觉模糊,昏迷等全身症状。血液毒:侵犯血液系统为主,局部反应快而强烈,一般在被咬後叁十分钟内,局部开使出现剧痛,肿胀,发黑,出血等现象。时间较久之後,还可能出现水泡,脓包,全身会有皮下

    3、出血,血尿,咳血,流鼻血,发烧等症状。一、毒蛇常栖息的地方毒蛇一般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和而又荫蔽的地方,灌木丛、乱石堆、杂草从、溪边、塘边、山坳近水处都是毒蛇的常见栖息之处。有些毒蛇,如竹叶青、烙铁头、眼镜蛇、眼镜王蛇和蝮蛇等有时还会爬到树上去捕捉食物。从地区性来说,竹叶青、烙铁头、五步蛇、圆头蝰多生活在山区;金环蛇、银环蛇、蝰蛇多生活于平原丘陵;眼镜蛇、眼镜王蛇、蝮蛇则在山区、平原、丘陵均有分布。二、毒蛇活动的时间性毒蛇的活动依其种类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活动时间规律,眼镜蛇、眼镜王蛇多在白天外出活动;金环蛇、银环蛇、烙铁头多在夜间外出活动;五步蛇、蝮蛇、竹叶青、蝰蛇白天和晚上都出来活动,但以早晨和黄

    4、昏出来活动为主。三、毒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多数毒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只有当人们踩中了它或从正面逼近它或去抓它的时候才可能被它咬伤,但眼镜蛇和眼镜王蛇有时也会主动攻击人。四、毒蛇怕“雄黄”怕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和有毒物质毒蛇对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和有毒物质,如雄黄、硫磺、六六六粉、滴滴涕、敌敌畏、石灰粉等都是不敢接近的。因此如果在毒蛇较多的地区露营或居住地有毒蛇出没时,可在住地周围撒上以上物质以避免毒蛇侵入。五、 “打草”可以“惊蛇”是有道理的蛇的耳柱骨一端连接于内耳卵圆窝,另一端与支持下颌的方骨相连,因此,它对于栖息的物体震动的传导相当敏感,加上它的触觉灵敏,一遇到危险就迅速逃走,因此在草丛中行

    5、走时可以通过“打草惊蛇”来防止被毒蛇咬伤。六、毒蛇不一定怕光有些毒蛇有怕光的特性,如金环蛇在强光照射下常缩成一团,把脑袋埋在肚皮下。因此夜间走路时使用手电筒对防止被毒蛇咬伤有一定的意义,但是蝮蛇科的毒蛇如五步蛇却有向光性,常向火光处冲过来。 一、毒蛇识别(一)毒蛇的一般活动规律 蛇是变温动物,它的活动与外界气温有密切联系,气温达到18度以上才出来活动。在南方通常510月分是蛇伤发病最高时期。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另外这几年春夏之交洪水偏多,洪水将大范围的蛇洞淹没,也会造成陆地上无家可归的蛇增多。所以夏天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 蛇类的昼夜活动有一定规律

    6、,蛇种不同,活动规律也不同,眼镜蛇,眼镜王蛇白天活动,银环蛇晚上活动,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蛇伤也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时,晚上1822时。此外蝮蛇对热源很敏感,有扑火习惯,所以夜间行路要穿长裤,用明火照亮时,要防避毒蛇咬伤。露营时应将帐篷拉链完全合上。 (二)从外观和生活习性识别毒蛇。毒蛇的标志器官是毒牙,按其形态,可以分为沟牙和管牙,按其在上额骨着生的位置,可分为前毒牙和后毒牙。但是这种鉴别在应用上很不方便。另一种方法是从蛇的外形和色斑上来鉴别。1、白唇竹叶青 形态特征 体长60-75厘米,尾长14-18厘米,体重约60克,头呈三角形,其顶部为青绿色,瞳孔垂直,呈红色,颈部明显,体背为草绿色

    7、,有时有黑斑纹,且两黑斑纹之间有小白点,最外侧的背鳞中央为白色,自颈部以后连接起开形成一条白色纵线,有的在白色纵线之下伴有一条红色纵线.有的有双条白线,再加红线,亦有少数个体为全绿色,腹面为淡黄绿色,各腹鳞的后缘为淡白色,尾端呈焦红色。2、白眉蝮形态特征 全长1米,重达1.5公斤。头比较大,与颈区分明显,吻短宽圆。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腹部为灰白色,散有大的深棕色斑。生活习性 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区。主要栖息在宽阔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区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带活动,炎热时喜欢

    8、栖息在荫凉通风处。受惊时并不逃离,而是将身体盘卷成圈,并发出呼呼的出气声,身体不断彭缩,持续半小时之久。9-10月咬伤人畜较多,是我国剧毒蛇类之一。3、灰蓝扁尾海蛇形态特征 体型细长,体长可达200厘米,体重0.5-1.5公斤。身体前部为圆形,后部至尾部逐渐变成侧扁。体背部青灰色,从头至尾有51-68个青灰黑色的宽横纹环绕蛇体。腹部黄色或橄榄色。生活习性 生活在近海处,特别喜欢河口的地方。善游泳,离开水则笨拙,呼吸时投身出水面,换入新鲜空气后又潜入海水中,有趋光习性。主要以鳗类鱼为食。海蛇是一种神经性毒蛇,主要含神经毒素,能麻痹被咬动物的横纹肌,人咬伤严重时可以致死。海蛇通常是剧毒无比的。4、

    9、金环蛇形态特征 头呈椭圆形,尾极短,尾略呈三棱形,尾末端钝圆而略扁,通身呈黑色与黄色相间的少数明显的棱骨,黑色环纹和黄色环纹几乎等宽,黄色环纹在体部有23-28环,在尾部有3-5环,背鳞平滑共15行,背中央的行鳞片特别大,肛磷完整,尾下鳞片为单行,腹部为灰白色,体长100-180厘米。生活习性 栖息于丘陵,山地,常见于潮湿地区或水边,怕见光线,白天往往盘着身体不动,把头藏于腹下,但是到晚上十分活跃,捕食蜥蜴,鱼类,蛙类,鼠类等,并能吞食其它蛇类及蛇蛋,性温顺,行动迟缓,其毒性十分剧烈,但是不主动咬人。5、眼镜王蛇体态特征 眼镜王蛇属剧毒蛇类,有沟牙,头部成椭圆形,颈部能膨大,但无眼镜蛇状斑纹;

    10、其与眼镜蛇的明显区别是头部顶鳞後面有一对大枕鳞。眼镜王蛇体色乌黑色或黑褐色,具有40-54条较窄而色淡的横带,唯部为土黄色,腹部为灰褐色,有黑色线状斑纹。体长120-400厘米,体重2-8千克。生活习性 眼镜王蛇生活在平原至高山树木中,常在山区溪流附近出现,林区村落附近也时有发现。一般隐匿在岩缝或树洞里,有时也能爬上树,往往是後半身缠绕在树枝上,前半身悬空下垂或昂起。昼夜均活动。它受惊发怒时,颈部膨扁,能将身体前部1/3竖立起来,突然攻击人畜。毒性为“混合性毒”,一条成年蛇依次排毒量为300多毫克,对人畜危害极大。6、银环蛇体态特征 中国银环蛇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腹鳞203221,躯干部环纹

    11、3150个,尾部817个,分布于中国华中、华南、西南地区和台湾,以及缅甸、老挝;银环蛇云南亚种,腹鳞213231,躯干部环纹2031个,尾部711个,仅产于中国云南西南部。全长1米左右,通身背面具黑白相间的环纹。腹面全为白色。背鳞通身1行,正中1行鳞片(脊鳞)扩大呈六角形,尾下鳞全为单行。 生活习性 银环蛇栖息于平原、丘陵或山麓近水处,傍晚或夜间活动,常发现于田边、路旁、坟地及菜园等处。捕食泥鳅、鳝鱼和蛙类,也吃各种鱼类、鼠类、蜥蜴和其他蛇类。银环蛇毒性很强,上颌骨前端有1对较长的沟牙(前沟牙)。人被咬伤后,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7、原矛头蝮体态特征 原矛头蝮又名龟壳花蛇,体长一般在7090厘

    12、米,尾长1618厘米,体重5070克左右,头呈三角形,颈细,吻较窄,头顶具有细鳞,并有倒V形褐色纹斑。体背面为棕褐色。在背中央线两侧有并列的暗褐色纹斑,左右相连而成链状,在该纹斑下面还有不规则的小班纹。腹部为灰褐色,有许多斑点。生活习性 原矛头蝮栖息于山区灌木林,竹林溪边,住宅区附近阴湿的环境中,常盘踞在柴堆内。多在晚上活动,尾有缠绕性,有时盘缠在树上或竹子上。小雪至次年清明为冬眠期,常利用树洞、竹洞作为越冬场所。8、圆斑蝰体态特征 圆斑蝰头呈三角形,体粗尾短,头背有三块圆斑,体背有三纵行大圆斑,背脊一行圆斑与两侧交错排列,圆斑中央紫褐色,四周黑色,镶以黄白色边,性凶猛。生活习性 圆斑蝰栖息于

    13、丘陵地带 多见于稻田 在通风凉爽或阴暗处。9、舟山眼镜蛇体态特征 舟山眼镜蛇全长1000-20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黑褐色或暗褐色,没有或具有若干白色或黄白色窄横纹,在幼体较为明显。受惊扰时,前半身竖起,颈部扁平扩展,显露出项背特有的白色眼镜状斑纹或此斑纹的各种饰变。腹面乌白色,颈腹具灰黑色宽横斑及其前方的两个黑点。头呈椭圆形,与颈区分不十分明显,头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没有颊鳞;上唇鳞7枚,第三枚最大,它前切鼻鳞后入眶。第四、五两枚下唇鳞之间嵌有一枚小鳞。背鳞平滑,中段21(19)行;腹鳞162182,肛鳞完整或二分,尾下鳞3853对。生活习性 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700m左右

    14、的平原、丘陵与山区,见于灌丛、竹林、溪涧或池塘岸边、稻田、路边、城郊,甚至进入花园或住房。白昼与夜晚均见活动。10、尖吻蝮体态特征 成年的尖吻蝮能达91至121厘米长,目前最长纪录是154.5厘米。它们的头部尖端呈突出状,被形容为短小的鳞角,这枚鳞角根据各蛇体质之异而长度不一。尖吻蝮的头部长有颊窝,即红外线感受器。纹理结构方面,尖吻蝮的身体多以灰色或棕色为主要基调,再配合较浅色的呈三角形棕灰色纹案,深浅各异的三角纹错落相继,组成节理分明的躯体。尖吻蝮具备大而长,且形状倒钩的管状毒牙。生活习性 尖吻蝮多出没于山坡地带,喜欢栖息于多岩石的地貌之中,能存活于海拔100米至1400米之间。它们多于晚间

    15、或清晨活动,其它时候则会蜷伏于岩石缝或树叶堆里,以其状似乱石的体纹掩藏自己的行踪。受到攻击或骚扰时,它们的反应一般比较迟缓,但仍能对敌人施以准确的咬击。被尖吻蝮咬过后,受害者会出现伤口疼痛及出血的即时现象,继而会肿大、起泡、组织坏疽以及溃疡,随后更会感到晕眩及心跳加速。二、被毒蛇咬伤后的症状根据毒蛇分泌的三大类毒液,被毒蛇咬伤后也会出现三类症状:1、神经毒类症状:侵犯神经系统为主,局部反应较少,会出现局部疼痛、麻木、复视、眼睑下垂、视觉模糊、脉弱、流汗、恶心、呕吐、昏迷等全身症状。 2、血液毒类症状:侵犯血液系统为主,局部反应快而强烈,一般在被咬伤后30分钟内,局部开始出现剧痛、肿胀、发黑、出

    16、血等现象,时间较久之后,还可能出现水泡、脓包,全身会有皮下出血、血尿、咳血、流鼻血、发烧等症状。 3、混合毒类症状:同时兼具上述两种症状。 症状1 症状2三、如何避免被毒蛇咬伤 毒蛇怕人,受惊后会迅速逃跑,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大多由于我们没有发现它而过分逼近蛇体,或无意踩到毒蛇身体时,它才咬人。因此,在适于毒蛇活动的环境中行走时,提高警惕,并做适当的防护,许多蛇伤是可以避免的。 1、到效外时要避开人迹罕至的草丛、密林等,可以带上软质的长棍或竹竿,边走边打一打路边的草丛,蛇会迅速逃跑,一般不会主动攻击。另外,走进草丛前要穿上长裤和胶鞋,扎紧裤口,防止蛇的攻击。 2、雨后的清晨和傍晚,最好不要在有

    17、毒蛇活动的环境中行走,尤其是洪水过后的几天内,不宜进入群山峻岭,此时是毒蛇游动最频繁的时间段。 3、在翻转石块、采摘野果前要小心观察,使用竹竿等敲打,这是由于一些蛇类经常栖息于树上(比如竹叶青),其身体颜色多与树干相近,稍一疏忽,就会被它咬伤。 4、尽量避免在草丛里休息,露营时,在帐篷周围撒雄黄、石灰粉或水浸湿了的烟叶,然后将帐篷拉链完全合上。清晨收拾地席或帐篷时,要小心查看,有可能可爱的蛇昨晚与你同眠。 5、见到毒蛇后要保持镇定安静,不要突然移动或奔跑,应缓慢绕行或退后,没有十足把握千万不要发起攻击,一旦被蛇追逐,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要跑出“之”字型路线。 6、蛇讨厌风油精。到野外远足时最

    18、好带上一些,另外,治疗面较广的蛇伤药,也要带上一些。7、应常备解蛇毒药品以防不测。四、被毒蛇咬伤后的救治 毒蛇有毒牙和毒腺,头部大多为三角形,颈部较细,尾部较短粗,色斑较鲜艳,牙齿较长。被毒蛇咬伤的,一般可在患处发现有24个大而深的牙痕,局部疼痛。 被无毒蛇咬伤的,一般有两排“八”字形牙痕。小而浅,排列整齐,伤处无明显疼痛。对一时无法确定的,则应按毒蛇咬伤处理。 1立即就地自救或互救,千万不要惊慌、奔跑,那样会加快毒素的吸收和扩散。 2立即用皮带、布带、手帕、绳索等物在距离伤口3-5厘米的地方缚扎,以减缓毒素扩散速度。每隔20分钟需放松2-3分钟,以避免肢体缺血坏死。 3用清水冲洗伤口,用生理盐水或高锰酸钾液冲洗更好。此时,如果发现有毒牙残留必须拔出。 4冲洗伤口后,用消过毒或清洁的刀片,连结两毒牙痕为中心做“十”字形切口,切口不宜太深,只要切至皮下能使毒液排出即可。 5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拔火罐或者吸乳器反复抽吸伤口,将毒液吸出。紧急时也可用嘴吸,但是吸的人必须口腔无破溃,吐出毒液后要充分漱口。吸完后,要将伤口温敷,以利毒液继续流出。 6可点燃火柴,烧灼伤口,破坏蛇毒。 7尽快食用各类蛇药,咬伤24小时后再用药无效。同时可用温开水或唾液将药片调成糊状,涂在伤口周围的2厘米处,伤口上不要包扎。 8经处理后,要立即送附近医院。


    注意事项

    本文(夏季毒蛇预防常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