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成语故事中的哲学.docx

    • 资源ID:1249078       资源大小:29.82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成语故事中的哲学.docx

    1、成语故事中的哲学成语故事中的哲学 1、一枕黄粱相传,古代有个姓卢的书生,家境贫穷潦倒,却贪图享乐,官迷心窍。有一次,在旅店里道士吕翁给卢生一个枕头,并对他说:只要枕着它睡觉,一切就会称心如意。”当时旅店的人正熬黄粱(即小米粥),卢生便枕着吕翁给的枕头睡去。沉睡之中,他梦见自己被封官拜相,并娶了一个聪明美丽的妻子,从此儿孙绕膝,人丁兴旺,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卢生高兴极了,以致一惊而起,只见吕翁仍在身旁,锅中黄粱尚未煮熟,刚才只不过是作了一个短暂的美梦罢了。这个故事说明,不从实出发的想法、欲望终归要消失。它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2、杯弓蛇影 西晋的时候,河南有个地方官

    2、叫乐广,一次他有个朋友病了,便亲自登门看望。乐广见他朋友病情很重,便问其什么地方不舒服,那朋友支支吾吾地不愿说。乐广再三询问,他才说了实情。原来有一天他在乐广家里饮酒,刚要举杯时,突然看到酒杯里有条蛇,隐隐约约地在蜿蜒蠕动。顿时受惊,一股厌恶冒上喉咙。但因同坐的有几个朋友,他说也不便说出,更不便退席。硬着头皮喝完后,感到肚子很不舒服,回到家便病倒了。乐广听后很奇怪,“酒杯里怎么会有蛇呢?”他反复考虑这件事。回到家中走到大厅,终于找出了原因。他派人把老朋友请来,仍坐在那天喝酒的位置上。命侍从斟上满满一杯酒,对朋友说:“你凑近看,酒杯里还有怪物吗?”朋友一看,同上次看见的一样,一条蛇在杯中摆动。乐

    3、广哈哈大笑指,指着墙壁上一张硬弓说:“那蛇是弓的影子啊!”原来如此,那朋友豁然开朗,舒眉展眼笑了,多日的病也顿时痊愈。 乐广的朋友把弓的影子当作是蛇,结果病倒了,这说明意识对客观事物有反作用,对反映客观实际的歪曲的反映,会给客观事物带来消极的作用。它启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按图索骥据说,伯乐年老的时侯,曾将自己多年积累起来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写成一本书,名叫相马经。书上还由他画了插图,配合文字勾画出小马的形态。伯乐的儿子很想把父亲这项技能继承下来,他就抱着相马经读得很熟,自以为学到相马的本领,就按着书本上说的去找好马。由

    4、于他没有实际知识和经验,又死搬硬套,不从实际出发,找了好些时侯也没有找到一匹好马,而且还闹出了一个笑话。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垒起的酒药饼”。有一天,他按照这条要求去找马,在道旁见到一只癞哈蟆,就用纸包起来,赶回家对父亲说:“我找到了一匹好,额头和双眼跟你的书上说得差不多,就是蹄子不是垒起的酒药饼。”伯乐一听,本来很生气,但他知道儿子愚笨,就笑着说:“此马好跳,不堪御也。”意思是说,你找到的这匹好是好,就是爱跳,你是驾驭不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伯乐的儿子没有从实际出发,而是照搬书本,结

    5、果弄出了笑话。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从前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儿自由自在地在那里生活着。有一天忽然城门上燃起了大火,一条鱼儿看见了大声叫道:“不好了,城门着火了,我们赶快逃跑吧!”但是,其它鱼儿不以为然,认为城门失火,离他们居住的池塘很远,用不着大惊小怪。结果,除了那条鱼外,别的鱼都设有逃走。这时,人们赶来救火,他们从池塘里舀水往城门上泼,不一会,火被熄灭了。由于舀干了池塘里的水,没逃走的鱼全遭了殃。因为城门失火,导致没有逃走的鱼遭了殃,说明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如果割断联系就要受到惩罚。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

    6、观点看问题。5天翻地覆 蔡文姬名琰(音ran),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其父左中郎将邕(音yong拥),是汉末的著名学者,以文章驰名于世。文姬自幼聪颖,博学多才,精通音律。后来,在董卓之乱中,匈奴入侵,公元196年为匈奴人虏获,做了左贤王的王后,在匈奴留居十二年,生了二子。直到中原地区为曹操统一后,公元208年曹操才派人把她接回。蔡琰在匈奴十二年,饱尝艰辛,她怀念祖国,思念亲人,曾作了胡笳十八拍来倾诉自己思亲思国的感情。后来,刘商拟作的胡笳十八拍对蔡文姬嫁到匈奴后的遭遇和心情也作了描写。其中有这样两句诗: 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诗的意思是说:蔡文姬到匈奴后,一切都发

    7、生了巨大的变化,好像天地都倒了个个儿,连北斗星都转到南面去了。这个故事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它启示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人和事。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分折问题,就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6、拔苗助长战国时期鲁国邹(今三东邹县)人孟子,名轲,字子舆,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有“亚圣”之称,著有孟子七篇。他的文章气势磅礴,语言流畅,辩论深入,有说服力。有一次,孟轲跟他的学生公孙丑讲了一个故事: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说:宋国有一个农夫,嫌地里

    8、的禾苗长的太慢。有一天,他到地里把秧苗一棵一棵地拔高,回到家里,疲劳不堪地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叫禾苗长高了好几寸。” 他的儿子听了,赶快跑到地里去看,只见禾苗全部枯槁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如果蔑视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不仅办不好事情,而且必然遭到失败。“揠苗助长”的故事就是对违背客观规律者的严重警告。我们应从中得到启发,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切记要按客观规律办事7、讳疾忌医 扁鹊,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郑(今 河北任丘)人。他反对巫术治病,曾学医 于长桑君,

    9、擅长各种医术,遍游各地行医,有丰富医疗实践经验。正因秦越人的医术高明,又肯热心帮大家治病,所以人们都把他比作传说中的神医扁鹊,尊称他为扁鹊大夫。有一次,扁鹊去见蔡桓侯。他在旁边闲呆了一会儿,便对桓侯说:“君王您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表浅部位,如果不赶快医治,病情会加重的。”蔡桓侯笑着说:“我那有什么病哟!”扁鹊转身出去了,桓侯又对左右地人讥讽地说:“医之好不病以为功。”意思是说:这些医生总是医治没有病的人来显示自己医术的高明。 过了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侯,惊恐的说:“君王你的病已 经进入肌肉血脉里,如再不医治,病情将会更重。”蔡桓侯很不高 兴,仍然以为自己没病,根本不理睬扁鹊。又过了十天,扁

    10、鹊再次见蔡桓侯,说他的病已进入肠胃里,再 不医治就来不及了。桓侯仍不理睬他。再过了十天,扁鹊去见桓侯时,对他望了望,扭头就往回走。蔡桓侯觉得很奇怪,就派人去问扁鹊这是什么缘故。 扁鹊对来人说:“病要是在皮肤里,肌肉里,肠胃里,不论针炙或服药,都还可以医治。现在君王的病已经深入到骨髓里去了, 再也没有办法治疗了。” 果然,五天以后蔡桓侯浑身疼痛,急忙派人去请扁鹊,但扁 鹊已经逃往秦国去了。蔡桓侯不几天就死掉了。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又是客观的。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既不会因为人们否认它、回避它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任意夸大或缩小它而改变。因此,我们要

    11、想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首先就必须敢于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而不能害怕矛盾、回避和掩盖矛盾。蔡桓候讳疾忌医,就非常生动表明了掩盖矛盾、回避矛盾的危害。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在现实生活中,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认真分析矛盾,妥善地解决矛盾。8、乐极生悲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叫淳于髡(音kun坤)的人,是齐国的外交人才,齐威王都称他为先生,对他相当尊重。淳于髡是个关心国事,对君主有了缺点或过失,敢于进谏的忠贞之士。但淳于髡进谏 时,十分注意方法和效果,不采取容易得罪君主直谏的方法,多采用用讽喻来进谏。因而,向齐威王讽谏了三次,都收到了好的效果。 第一次,是齐威王执政之初,通夜喝酒,

    12、不理朝政,淳于髡用隐语进谏,把齐威王比做三年不飞又不鸣的大鸟,逼着齐威王振作君起来,革新朝政,使齐国变弱为强;第二次,是在公元349年(威王八年),楚军压境,齐威王派淳于髡到赵国去请救兵,给他金百斤,车十辆。这样的外交使节,在当时来说是很寒伧的,难以达到求救的目的。淳于髡怕得罪威王,不便向他提出更多要求,就用讲寓言来进谏,也收到了好的效果。第三次,是紧接前次,淳于髡到赵国以后,说服了赵王请来赵兵十万,战车千乘,吓退了楚兵之后,齐威王高兴地召淳于髡到后宫饮酒。淳于髡见齐威王通夜喝酒的老毛病没有完全改掉,就在饮酒时进行讽谏。齐威王问淳于髡,说:“先生能饮几何而醉?”淳于髡回答说:“我喝一斗也醉,喝

    13、一石(十斗为一石)也醉。”齐威王被弄得莫名奇妙,又问:“你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能够喝得了一石呢?”淳于髡解释说:“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这段话的意思是:喝酒的多少,要看场合和心情而定。如果大王赐酒,又有大臣相陪,我心里惊恐,俯首伏地而饮,那一斗也就醉了,如果无拘无束,男女混杂,行为又很放荡,心里最欢乐的时侯,就能喝一石。所以古语说:“酒喝过了分,行为就失去了控制;欢乐过了分,便会招致悲伤之事。”什么事情都是这个道

    14、理啊!齐威王听了淳于髡这番话,说:“好!你说得太好了。”从此就不再通夜喝酒。乐极生悲的故事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这就是说,乐与悲,在一定条件下向它对立面转化。欢乐过了分,便会招致悲伤。它启示我们,要实现劣势向优势、失败向胜利、消极向积极等此类的转化,必须善于分析导致失败、劣势、错误和挫折的原因,吸取教训,并且在实际中加以改正。9、因地制宜 楚国的大大伍奢的儿子伍员,在楚平王的迫害下,历尽艰辛逃到了南方的吴国,受到了吴王阖阊的重用。有一次,吴王同伍员讨论治理国家的良策,阖阊说:“我想使国家强盛起来,不知你有什么好办法。伍员回答说:“要想国家富强,远近的国家都服从大王的指挥,首先

    15、”要把城市防御工事修好,城墙要修得坚固高大;其次要把武器造得既多又好;再有,要发展农业生产,把粮仓装得满满的。” 一心想做霸主的吴王,听了伍员的话,非常高兴,他对伍员说,你的建议很好,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去搞好修筑城墙、加强战备、广积粮草这几件事,要不然能说这是上天的定数就能征服邻国的吗?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倘若不去分析具体矛盾的不同特点,不管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搞一刀切,结果矛盾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会给工作带来不应有

    16、的损失。一心想做霸主的吴王,根据本国的实际因地制宜地搞战备,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充分体现。我们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基本的方法。10、擒贼先擒王 在安禄山叛乱前的天宝年间,有一年,西北边境的少数民族入侵,唐王朝起兵出征。战事虽然发生在边关,然而却牵动着远在千里之外杜甫的心,他接连写下了一组诗共九首,称出前塞诗。其中有: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诗的大意是说,出征的战士啊!弓要选用力量大的强弓,箭要用锋利的长箭。要消灭敌人的骑兵先要消灭胯下的战马,要打败敌军先要擒住敌方的首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包含许多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

    17、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种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它就是主要矛盾。我们在看问题、办事情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如果不分主次,或抓不住中心,就不可能把事情办好。擒贼先擒王就是抓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是制胜敌人的关键。11、不以一眚掩大德 公元前628冬天,晋国的国君晋文公死了,晋襄公继承了王位。秦穆公想趁晋国大丧之机,出兵去远征晋国的盟友郑国。老臣蹇叔听说后,就对秦穆公说:“调动大军去偷袭很远的国家,这样的事,我从来没听说过。行军路程这么长。这能瞒得过谁啊!偷袭不成,白白地兴师动众,就会毫无所得。”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劝告,便派孟明、西乞术、白乙丙三

    18、人做主将,带领军队从京都的东门悄悄地出发了。蹇叔流着眼泪对他们说:“孟明啊,我眼看大军出发,可不能看到他们回来了!” 到了次年的春天,偷袭郑国的秦军来到滑国境内,就被郑国的国君郑穆公知道了。孟明无可奈何地只得停止前进,消灭了滑国,准备取道崤山(今河南西部)回国。没料到,秦军一到淆山就遭到晋军的伏击,被打得大败,孟母、西乞术、白乙丙三员大将被晋军活捉。晋襄公的后母文赢是秦穆公的女儿,在她的要求下,晋襄公才同意放回了秦国的三员败将。 当孟明等人回到秦国的时候,秦穆公穿上丧服,在城外迎接他们。他对着回来将士们流着眼泪说:“我没有听从蹇叔的意见,害得你们打了败战,受了侮辱,这都是应当由我来负责的。”他

    19、没有把孟明革职,并且说:“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意思是说,这是我的过失,你有什么罪呢?而且我们也不能因为一个人有点小小过失,就抹杀他们过去建立的大功绩。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它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只有这样,才能辨方向、识大局。如若不然,就会混淆事物的性质。秦穆公能正确看待孟明,就是因为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12、青云直上 战国时期,魏国人范睢(

    20、音ju居),由于他出身低微,虽然很有才能,也只有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做门客。有一次,须贾出使齐国,范睢跟随去了被须贾怀疑他私通齐国,并报告了相国魏齐。魏齐一听,不问青红皂白,抓来范雎,毒打一顿,直到昏死过去,又被扔到厕所里。后来,奄奄一息的范雎,在好心的看守和友人郑安平帮助下改名张禄,逃到秦国做了秦昭王的相国。又过了一些年,秦昭王准备派兵伐魏,魏国派须贾到秦国求和。范睢知道后,就穿上一身破衣服,步行到贵宾馆求见须贾。须贾看见他这般模样,吃惊地问道:“你还活着,现在秦国干什么啊?过得好吗?”范睢回答说:“我得罪了魏齐,逃在这里来给人家帮工,混得一口饭吃。”须贾看见范睢贫穷得几乎衣不蔽体、食不饱肚,便

    21、同情地一面命人摆上酒菜,请范睢同饮,一面又叫人拿来一件粗丝织成的袍子,送给范雎。在谈话间,范睢了解到须贾很想走相国张禄这个门子,以便完成出使的任务。范睢答应赶着马车,带他去见张禄。当范睢赶着马车载着须贾来到相国府后,范睢借口先去通报相君,走进府去了。等在外面的贾,许久未见动静,向门卫一探问,才知道范睢正是张禄,当即脱下衣服,跪着爬进相府,不住向范睢磕头,连称死罪,说:“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直上。意思是说,我没有想到你能够自己把自己送到青云之上。须贾并请求饶了他的性命,免去死罪。后来范雎没有加害于他,要他回到魏国去转告魏王,立即把魏齐的人头送来,否则秦国就要踏平魏国的京都大粱。须贾狼狈地回到了魏

    22、国。这则故事体现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范雎能青云直上,从一个“门客”到“相君”主要是由于自己励精图志,卧薪尝胆,充分发挥了内因的作用,同时也离不开那看守和友人的帮助这一外因。13水滴石穿宋朝的时侯,有一个叫张乖崖的人,当上了崇阳县(今属湖北)县令。有一天,县衙里有个管理钱库的小官,下班回家时,别人从他的头巾里发现了一文小钱。张乖崖知道了,便把他抓了起来,施以杖责。这个小吏不服,问道:“我只拿了一个小钱,有什么了不得的事,你为什么要打我?难道你能把我处死?”张乖崖一听,见这个小吏态

    23、度不好,更是火冒三丈,便拿起笔来判了一个死罪,在判决书上写上了这样一首小诗: 一日钱,千日一千。 绳断木断,水滴石穿。 意思是说,一天盗一文钱,干日就是一干文。如果长此以往,岂不是麻绳也能锯断木头,屋檐流下的水滴,也能把石头滴穿吗?杀!这个小吏终于被杀了。这位张乖崖凭推论判案、量刑、草菅人命,固不可取。但就一般而论,“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这句话,又有发人深思之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它告诉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水滴石穿”就是量积累的必然结果。它启示我们,凡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我们都

    24、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勿以善小而不为;凡是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害的思想行为,我们都要坚决抵制,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14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一次,刘禹锡北归洛阳,在扬州与诗人白居易字乐天相遇,两人同席对饮,诚挚相谈,喝得有些醉意之后,白居易写了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这首诗,诗中对刘禹锡长期被贬的遭遇深表同情,并对他未来的命运流露出有点担心和悲观的情绪。为此,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答复他。全诗充满着鄙弃旧事物,赞美新事物的积极、乐观精神,抒发了自己长期被贬的激愤,坚定地表达了要坚持理想、寄希望于未来的信念。全诗共八句,后四句是: 沉舟侧伴干帆过,

    25、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这几句诗的大意是,沉船的旁边有成干上万的船只扬帆驶过;枯树前头是一望无际的树木,枝青叶绿,生机蓬勃。今天我很高兴地听到您为我吟咏的一曲歌,暂且让我们共饮这杯酒来振作精神、积极进取吧!“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比喻在自然和社会中,没落、腐朽的东西丝毫也挡不住历史的前进,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一观点对我们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遇到的困难;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个人、对祖国的前途充满信心。15、百闻不如一见 战国初期,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建立魏国。他在位长达五十年间,善于用人,

    26、曾任用李悝为相国,吴起为将。他还讲求实际,奖励耕战,兴修水利,进行改革,从而使刚刚建立的魏国,成为当时的强国,曾打败|秦国,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今黄河与北洛水之间)。 有一年,魏文侯派西门豹去治理邺今河北磁县南。临行的时候,魏文侯嘱咐西门豹到邺以后要多调查研究,不要轻信传闻,他说:耳朵听到不如亲眼看到,亲眼看到不如再走近它,走近它不如用手接触它。一般地说,一个人开始做官赴任,就好象猛地走进一间昏暗的屋子,过了些时间眼睛才能逐渐明亮起来,才能看得清东西;眼睛明亮了才能办事情,这样事情才会办得好,工作才能得到成功。 西门豹到邺地以后,便深入到当地百姓中去了解情况,严厉打击和铲除一批为害多年的巫婆、乡

    27、绅,鼓励群众发展生产,把邺治理得很有成绩,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拥护。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个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同时要树立正确认识,用科学理论去指导实践。西门豹到邺地后,把邺治理得很有成绩,就得益于正确处理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16庖丁解牛 梁惠王看到庖丁正在分割一头牛,但见他手起刀落,既快又好,连声夸奖他的好技术。庖丁答道:“我所以能干得这样,主要是因为我已经熟悉了牛的全部生理结构。开始,我眼中所看见的,都是一头一头全牛;现在,我看到的却没有一头全牛了。哪里是关节?哪里是经络?从何处下刀?需要用多大的力?全都胸中有数。因此,我这把刀虽然巳经

    28、用了十九年,解剖了几千头牛,但是还同新刀一样锋利,不过,如果碰到错综复杂的结构,我还是兢兢业业,不敢怠慢,动作很慢,下刀很轻,聚精会神,小心翼翼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自身的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创造、消灭或改变规律,但人能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这个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生理结构,掌握了解牛的规律,所以杀起牛来,手起刀落,既快又好。要认识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如果不动手解牛,或不认真总结经验,就永这也不会掌握解牛的规律。17、愚公移山 古时候有位老人,名叫愚公,年纪快到九十岁了。他苦于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

    29、王屋山,拦住道路。他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搬掉。于是他就带着三个能挑担子的儿孙打石头,挖土,用畚箕把土石运到渤海边去。 当地有一个叫智叟的老头子看见了,认为这是办不到的,便讥笑愚公说:“你太傻了!凭着你这把老骨头和剩余的一点力气,连山上的草木都去不掉,还能把山搬掉?”愚公回答说:“我搬山的决心下定了,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生孙,孙子又生儿子,可以一代一代搬下去。而山呢?搬掉一担士,就少一担土,这样坚持下去,何愁挖不平呢?” 愚公的这种诚心和干劲,感动了上帝,便派来两个神仙把这两座山背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的哲学道理:吃苦耐劳的牺牲精神,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坚强决心

    30、等主观能动性,能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架起一道彩虹;可把立志和奋斗结合起来,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一片晴空。18、大公无私晋平公在位的时候,南阳这个地方缺个长官。平公问大夫祁黄羊:“你看,谁可以去担任这个长官?”祁黄羊说:“解孤可以。”平公很惊奇,问他:“解孤不是你的仇人吗?你干吗要推举他呢?”祁黄羊坦然地说:“大王您问我的是谁可以胜任长官,并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啊!” 于是,晋平公就委任解孤为南阳长官。解孤到任后,为群众办了不少好事,受到百姓的称赞。 过了些时候,晋平公觉得朝廷还需要增加一个中军尉,又问祁黄羊:“你看,谁可以去担任?”祁黄羊说:“祁午可以胜任。” 晋平公更奇怪了:“祁午是你的儿子啊,你推

    31、荐他,不怕别人说闲话?”祁黄羊仍坦然地回答:“大王问的是谁可以做官,并没有问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 祁午当上中军尉后,果然能秉公执法,办了一些除害兴利之事,老百姓都称赞他。 这两件事让孔子知道了,他高兴地赞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意思是说,好得很!祁黄羊推荐人才,外举不避私人仇怨,内举不避亲生儿子之嫌,真是大公无私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正确的价值观,是对事物的属性、本来面目、规律和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科学认识。如果离开了事物的属性、本来面目,特别是它的规律性,只从人的主观欲望或爱好去评价事物的价值,那就得不到正确的结论和选择。祁黄羊大公无私按照其人的

    32、实际表现推荐人才,是正确的价值选择。19、两袖清风明朝于谦在山西、河南任巡抚间,他信守“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诺言,为官清廉。当时朝里有个叫王振的宦(音焕)官专横跋扈,揽权纳贿,贪得无厌,每次朝会,有的地方官,向他献纳金银珠宝,以求晋升。如若不然,就将遭到种种非难、打击和排挤。于谦对王振的所作所为,十分厌恶,每次进京,任何礼品都不带,一些知己的同僚早已为他感到优虑。一次,于谦又要进京办事了,他们就在私下里劝他说:“你不向上司献金玉,带些土特产,如绢帕、麻菇、线香之类,也可送个人情啊!”于谦听罢哈哈大笑,随即提笔赋诗一首: 绢帕麻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诗的大意是,麻菇、绢帕和线香这些土特产,如果都拿去讨好上司,就会给群众食用带来困难。我进京什么东西都不带,免招平民百姓的非议。于谦写毕,两手一甩,昂首挺胸,便朝着京城方向,匆匆地上路了。 别林斯基说过,摒弃自己,克制利己主义,把自私的我踩在脚下,为别人的幸福而生存,为同胞


    注意事项

    本文(成语故事中的哲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