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历史知识点复习汇总.docx

    • 资源ID:12438718       资源大小:24.7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历史知识点复习汇总.docx

    1、高考历史知识点复习汇总2019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复习汇总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

    2、高官职。 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

    3、业。 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论”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

    4、想是顾炎武。 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朱熹宋朝理学集大成者。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是明未清初著名思想家。 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 提出“节用而爱人”“为政以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孔子 提出“与人为善,暖于布帛”“以德服人”“君舟民水”是荀子。 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是董仲舒。 提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是二程(程颢、程颐)。 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宇宙便吾心”是王阳明。 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是非”是李贽。 提出“人民为主”“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民生之本”是黄宗羲

    5、提出“经世致用”的有顾炎武和王夫之 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的,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天文学石申,他著有天文; 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在望远镜发明以前,浑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混合选择法最早见于西汉农书汜胜之书;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是指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 罗马法从形式上可分成文法和习惯法。从按结构上分为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民法大会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万民法指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

    6、律。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 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希腊城邦最突出的特征是小国寡民。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 ,最高司法机关是陪审法庭。 希腊文明的源头是爱琴文明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和安提丰等人。 泰勒斯被西方誉为“哲学之父” “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认识你自己”“道德就是知识”分别是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 理想国的作者是柏拉图 文艺复兴的核心

    7、是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杰”是但丁、比特拉克、薄伽丘。 被誉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之父”的是彼特拉克。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第二次解放运动。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其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影响最广泛。 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其核心是权力相互的“制约和平衡”。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卢梭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认为人的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代表作社会契约论 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 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

    8、了基础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是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 经典力学体系(牛顿力学体系)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是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引发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发展了牛顿力学,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 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创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层次和领域,特别是发现了微观物质运动规律,为现代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被誉为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的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定律 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

    9、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0世纪90年代,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首先在美国出现,这就是知识经济。 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是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 西班牙的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 被称为“交响乐之父”的是海顿。 被誉为“钢琴之王”的是李斯特。 被誉为“乐圣”的是贝多芬。 被誉为“歌曲之王”的是舒伯特。 被誉为“圆舞曲之王”是约翰。斯特劳斯。 1895年,由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标志电影的诞生。 .被称为“第七艺术”、“第八艺术”分别是电影和电视。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的开辟者是哥

    10、伦布 .被称作“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是荷兰 .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手工劳动 先秦 西周的兴衰。 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天文、医学和诗经。

    11、 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秦汉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2、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 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 隋唐 隋唐封建社会的盛和衰 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正确看待历史上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启示。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13、。 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长安和扬州。 唐中央政权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史实,共性。与汉民族关系的异同点。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唐朝对外交往和汉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对外交流的具体史实。 深刻理解两税法的实施和影响。 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和启示。 唐文化:唐诗、韩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绘画,书法,封建教育,医学,孙思邈和唐本草。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封建国家的分裂走向统一;中央集权的加强;多民族政权的对峙、交流和民族大融合;应用科技和封建文化的繁荣。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积极消极影响。 正确看待两宋和辽、西夏、金之间

    14、的和与战。透过现象看本质。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作用。正确评价。 宋、辽、夏,宋金对峙图,契丹,党项,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元朝的历史地位(大统一,大融合,大制度)。 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三大发明,沈括、郭守敬及其科学成就,理学,宋词、元杂剧。 明清 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 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的原因、措施、实质。八股文,军机处。 明清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表现,中西萌芽后面临的不同经济、政治、外交、思想环境。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对资芽的阻碍。 理解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 辨证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影响。把其与新航路的开辟做比较。 明清历史发展最突出的本质

    15、趋势在经济、政治、思想、外交上的反映。 明清对外交往的新情况和外交变化。 识记清朝前期巩固多民族国家、扞卫主权的措施。 明太祖,康熙,乾隆和雍正。 澳门问题,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统一台湾。 黄宗羲的政治、经济主张的背景,评价。与商鞅、韩非、董仲舒的比较。 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双重性和两面性。小说,民主思想,总结性的科技巨着。教育。(文学繁荣科技落;总结居多创新弱;专制居主和民主思想并存;交流减少转为弱势文化。) 辨证看待康乾盛世与封建社会没落的关系。 清朝的疆域。注意我国历史上对东北,西北,西南(包括西藏),台湾的管辖。 中国近代现代史 自1840年到2000年的中国是充满着急剧变化的一百六十年。这

    16、一百六十年可分为两个历史时期:1840年1949年的半殖半封社会阶段,是一个世纪的屈辱,抗争和探索;1949年以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半个世纪的曲折探索。 1840至1949年又可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840-1919年是: 资本主义列强此消彼长变换各种手段勾结中国的反动势力变中国为半殖半封社会,并扶植反动势力不断深化这一统治秩序的历史。 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为求得民族独立,国家民主和经济富强同国内外的反动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并且在斗争中提出了不少的救国探索方案。包括地主阶级的师夷论,洋务论;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方案;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良维新方案,革命派的革命共和

    17、方案等。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各个派别的斗争和探索尽管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皆归于失败,但都作出了相应的历史贡献,而且为后人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在中国半殖半封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艰难曲折地产生和发展着,为中国革命史的深刻转折提供着经济,阶级和思想条件。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先代贵族、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子国的封国制度。 特点: 规定了周王与诸侯间的权利和义务,“土地和人民”“义务”是联系周天子和诸侯的纽带; 受封的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分封对象多元化; 层层分封。 作用: 通过分封

    18、制,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各封国与周王室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 遭到破坏: 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势力的衰微和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分封制名存实亡; 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被县制取代。 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主要特点: 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为大宗,拥有继承权;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表现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 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作用: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的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稳定,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甚至延续到今天。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历史知识点复习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