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地下连续墙漏水点总结及堵漏施工技术.docx

    • 资源ID:12397858       资源大小:909.7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下连续墙漏水点总结及堵漏施工技术.docx

    1、地下连续墙漏水点总结及堵漏施工技术地下连续墙漏水点总结及堵漏施工技术地下连续墙漏水点总结及堵漏施工技术编写:刘健摘 要:宁波市轨道交通2、4号线换乘站与4号线宁波火车站站;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中的防水措施以及基坑开挖后渗漏水的堵漏施工处理措施。关键词:换乘站、漏水点总结、堵漏1、宁波TJ2105-1标II-1基坑工程概况4号线车站设置在铁路南站北广场下方,为14m岛式站台地下三层车站,标准段为双柱三跨砼框架结构,车站结构外包宽度为24.9m,站中心底板底埋深25.71m,车站净长约146.5m。标准段开挖深度25.7926.04m,基坑宽度约23.5m。东、西端头井开挖深度分别为27.37m和2

    2、7.66m,宽度均为27.1m,采用明挖法施工。1.1潜水潜水水位受季节及气候条件等影响,但动态变化不大,潜水位变幅一般在0.5-1.0m之间。经勘查测得潜水位埋深一般为0.9-1.2m,标高为2.10m左右。1.2微承压水北广场内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夹层粘质粉土层中,含水层厚一般为1.5-4m,局部夹砂质粉土、粉质粘土及薄层粉砂,透水性一般,水量相对较小,水位埋深1.8-2.5m,水质为微咸水,地下水基本不流动。1.3承压水第一层承压水赋存于1层粉砂层中,透水性好,含水层顶板埋深一般为48.0-55.0m左右,含水层厚度10-18m,层位稳定,水位埋深4.5-5.5m,动态变化不明显,基本不流

    3、动。1.4工程地质条件本工程拟建场地位于宁波市海曙区现火车南站,处于宁波断陷向斜盆地中部,地形平坦开阔,地貌类型单一,属第四系属冲湖积平原,现地面标高一般为3.0-4.5m。根据土层的沉积年代、沉积环境、岩性特征及物理力学特征,同时结合野外钻探,将勘探深度范围地基土划分为11个工程地质层,并细分为22个地质亚层,其中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共分为18个工程地质亚层,本项目基坑开挖影响的的土层描述如(表1)表1 土层组成及基本属性 土层序号土层名称层顶标高状态压缩性1杂填土4.24-2.492粉质粘土2.99-0.14可塑软塑中高1淤泥质粉质粘土1.6-1.49流塑高2淤泥质粘土-4.78-10.40

    4、流塑高1淤泥质粘土-10.67-16.80流塑高粉质粘土-12.50-29.79可塑中夹粘质粉土-20.61-27.29可塑中1粘质粉土-25.46-31.29软塑中3粉质粘土-33.21-41.49软塑中粉质粘土-39.88-52.59可塑硬塑中1粉砂-47.57-53.96中2圆砾-51.93-56.67低2、地下连续墙主要渗水部位及原因2.1主要渗水部位宁波轨道交通TJ2105-1标在II-1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现主要渗水点集中在地下连续墙接缝处、异形幅地连墙转角墙面及有预埋件处。如下图:图1 地连墙接缝渗水图2 异形幅地连墙转角墙面渗水 图3 钢支撑预埋钢垫箱处渗水2.2原因分析 II-

    5、1基坑在开挖过程中漏水点主要集中在墙体接缝处,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地连墙刷壁不到位造成。堵漏部位编号根据地连墙平面分幅图编制。(见表2、图4)1)、地连墙槽段挖成后,未用刷壁器或刷壁时不能完全刷掉前一幅地连墙锁扣管处混凝土墙面的泥土,因此产生一定的泥皮,导致前后两幅墙衔接处不紧密。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锁扣管在混凝土初凝前拔出,造成绕流,在下一幅墙成槽时抓斗不能下沉使前后两幅墙之间存在夹砂或泥。3)、-1基坑开挖时-2基坑施工钻孔灌注桩,其中一根立柱桩距离-1基坑地连墙外边缘约为1.2m,造成-1基坑对应处地连墙接缝及墙面渗水。4)、冠梁与地连墙接缝不严密。宁波地区地下水位较高,雨量充足,下雨时

    6、冠梁与地连墙接缝处有渗水现象。5)、废弃桩的拔除造成地连墙锁口管处产生混凝土绕流使前后两幅墙衔接不紧密。6)、地连墙异型幅浇筑时由于空间受限只能用一台卷扬机浇筑混凝土,转角处混凝土呈斜线型上升,导致淤积物堆积使墙体混凝土不密实。7)、基坑开挖过快使钢支撑不能按方案随挖随撑,致使地连墙发生较大变形尤其是接缝处,接缝处刚度较小对地连墙变形更急敏感。表2地连墙堵漏情况调查表-1基坑地连墙堵漏序号部位漏水情况加引流管情况堵漏材料备注日期14ENB-2未发现渗水现象快速水泥24ENB-3未发现渗水现象快速水泥2012.5.2534ENB-4未发现渗水现象快速水泥44ENB-5未发现渗水现象快速水泥异形幅

    7、地连墙54SNB-1未发现渗水现象快速水泥2012.5.2664SNB-2未发现渗水现象快速水泥74SNB-3墙面少量渗水快速水泥异形幅地连墙84SNB-4未发现渗水现象快速水泥94SNC1-1接缝少量渗水快速水泥104SNC1-2未发现渗水现象快速水泥114SNC1-3未发现渗水现象快速水泥124SNC1-4未发现渗水现象快速水泥2012.6.1134SNC1-5未发现渗水现象快速水泥144SNC2-1未发现渗水现象快速水泥154SND2-1接缝漏水快速水泥164SND2-2未发现渗水现象快速水泥图4 II-1基坑地连墙平面分幅图3、针对II-1基坑渗漏点处理办法3.1地连墙渗水处理根据漏点

    8、的渗水情况确定选择是注浆还是用快速水泥。3.1.1注浆地连墙接缝渗水较大时采用注浆的方法进行处理,注浆嘴沿地连墙接缝交叉布置,钻孔斜穿裂缝,钻孔与裂缝的水平距离为100mm250mm,用压缩空气洗孔,沿接缝有下向上注浆,当接缝墙面出现渗浆停止注浆,待浆液凝固后清除墙面的外渗浆液。3.1.2快速水泥当渗水较小时可采用快速水泥进行封堵。人工用钢钎沿接缝凿除墙面泥土或混凝土,呈U形槽,U形缝通常为宽4cm、深为45cm,然后用清水将槽内渣土清理干净,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配料,从上至下在槽内嵌填快速水泥,并沿U形槽走向间隔留置引水管,间距一般为50cm100cm。4、地连墙堵漏一般施工步骤4.1找出

    9、漏水点,确定注浆部位当漏水面积较大、看不清渗漏处,不能准确判断漏水点时,可以用抹布擦干潮湿处,然后在漏水表面撒一层干水泥,先出现潮湿的地方,就是主要漏水点。4.2布注浆嘴根据现场情况,选择使用钻孔还是凿V形槽,然后再根据现场施工方便选择布孔的方式,沿施工缝布孔还是打斜孔。4.3冲洗孔与V形槽的处理1)、钻孔后,应将孔内粉尘或碎末冲洗干净,以疏通钻孔和裂缝通道。冲洗或风的压力不能超过设计注浆压力,压缩空气应经过油水分离器,以免污染缝面,影响主注浆效果。如果是湿缝可用外流水冲洗干净。2)、凿好的V形缝,将槽内的碎块、粉末等处理干净,便于封闭、黏贴注浆嘴。V形缝的规格通常为宽68cm、深为10cm。

    10、4.4注浆1)、注浆对于水平缝应从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垂直缝应从下向上注,先按较低处及漏水较大处注浆,注浆的压力应大于地下水压力0.050.1Mpa。一般裂缝采用0.30.5Mpa。为使浆液的范围扩大点可适当的加大注浆压力。2)、在注浆进行当中,当注浆孔见浆后即关闭该孔,直到所有注浆孔出。3)、注浆的过程中,在缝面或注浆的相邻缝出现漏浆现象,可减小注浆速度或暂停注浆,待漏浆凝固后,恢复注浆。4. 5整理缝面待浆液凝固后,可将外露的浆嘴切除并用砂浆封填平整、密实、表面恢复原状。5、总结II-1基坑从开挖到结构侧墙回筑,得出一下几点关于地下连续墙堵漏的结论:(1)堵水要及时,以防止漏水点扩大难以将水堵住,同时减小基坑变形量。(2)基坑开挖见底后应从下至上再将漏水点堵一遍,防止因水压力的影响使已经堵完的部分再次出现漏水。(3)定期检查已堵完的漏水点,查缺补漏防止出现因围护结构漏水没处理到位而引起的主体结构渗水。 【参考文献】 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010年10月第一版 浙江国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筑施工工程师手册 作者:江正荣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9年1月第三版科技管理手册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注意事项

    本文(地下连续墙漏水点总结及堵漏施工技术.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