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探究当代中学生存在的问题.docx

    • 资源ID:12382153       资源大小:21.6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探究当代中学生存在的问题.docx

    1、探究当代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从教以来,虽谈不上鞠躬尽瘁,但自认为也是兢兢业业的,特别是从事学校德育工作以来,随着与学生接触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感觉到现行教育的苍白与无力,归根结底在于当代中学生存在的“三大问题”。问题之一:“诚信”缺乏 教师间普遍流行着一句话:现在的学生除非你摁住屁股,再踏上一脚,否则绝不会认错的。不可否认这句话带有明显的偏激,也缺乏对学生必要的信任,但确实这也是教师最无奈的事情之一。一次在查寝时,寝室大门是锁着的,寝室内某高二女生正旷课在寝室,问起原因却说有急事请假了,边说边拿出 “管理员的钥匙”让我看,当时我真的相信了,为了省事我就让她开锁,结果她最终没打开,钥匙是假的,她翻越

    2、栏杆钻进寝室的,这件事的确让我震惊。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旷课后报假名字、假班级,开家长会“找托”充当父母,摹仿班主任签字,私刻政教处专用章蒙混过关可以想象,小问题就想方法设拒绝承认,一旦发生诸如打架、偷盗、上网等的大问题更是誓将“抵赖”进行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当代中学生如此的诚信缺乏我们为人父母者,我们的教育方式,社会上的不良习气,不健康的道德伦理,是不是都应该认真地反思,深刻地反醒下问题之二:极度“自尊” 教师中间还流行着一句话:教不好是能力问题,打学生是道德败坏问题。的确,当今是法制社会,我们的教育是文明教育,体罚打骂都是为人师者应该杜绝的,事实上“不把学生当人看,残忍体罚学生”的违法犯罪行

    3、为,是极个别的教师队伍中的败类才会为之的行为,更多的只是善意的,可就是这些善意,却造成了对教师的极大伤害,也严重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陷入“不敢管,不敢碰”的困境,甚至竟造成个别学生恶意侮辱、谩骂教师的现象,教师也只有默默承受,仿佛只有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才是合格的教师,难怪学生经常会说“我长这么大,我爸妈都没这样对待我,都没舍得打骂我,你算什么”教师的尊严何在谁来维护教师的合法利益许多教师都有过这样无奈而又心酸的感叹:我不求学生报恩,只要学生不记仇就知足了昨夜,我十二点查完寝后才睡,早上五点一直又忙到中午,本来午休决定睡会的,寝室里却传来学生的嬉笑打闹声(午休期间不准进入寝室),一

    4、个女生甚至将学校未启用寝室门锁撬开,私自搬进去居住,好言相劝后我告诉她到寝室门口集合,等我下楼后却不见其影踪,她又错上加错地钻栏杆扬长而去了,事后我叫她谈心,她态度蛮横,拒不认错,无奈之下我踹了她一脚(绝对是象征性的那一种),谁知她就大喊大叫起来,说教师体罚学生,扬言要告到上级部门,大声质问凭什么踢人象这样的事情很多,教师被学生谩骂,忍着!教师的门被学生堵住锁眼,忍着!教师的自行车被学生扔进茅坑中,忍着!要不就是一句“学生小,不懂事”一带而过,真不知道教师要忍到什么时候也不知道这种忍,算不算对学生的纵容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起作用时,是教师的失职,还是教师的无能师生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一味地

    5、责骂学生不对,置教师利益于不顾也不对!问题之三:“心理”脆弱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如今的中学生最缺乏的是心理“承受力”,遇事不冷静,经不起打击,心理极脆弱。具体表现为:养尊处优,不懂感恩;个性极强,不能受气;情绪偏激,易走极端;意志薄弱,不能“自律”。某高一女生,其父母三十多岁,喜而得子,自是疼爱有加,这形成了她“受不了气,听不下话”的病根,也就难免出现了“两次出走”的过激举动:第一次是因为受到班主任批评后,“受不了气”不声不响地出走了,一走就是四五天,父母动用了所有关系,最终在网吧中找到,问及她为什么出走,她说:心情烦闷,没有可以相信的人,只有到找网上寻求刺激,排解烦闷。第二

    6、次出走,是因为自身有诸多不足,如不讲究卫生,深夜打电话等引起众怒,终于在一次丢钱后,所有室友都把矛头指向了她,于是她一不作,二不休,不顾第一次的誓言与保证,第二次出走,整整一星期无影无踪,可怜父母急白了头,疯了似地寻找,找遍了全市的网吧,仍无音讯,班主任也是深感责任重大,一个刚毕业不到一年的小伙子瞬间变得沉默寡言,谁也没料到她出走理由竟是:我就是想报复,所有人都不理解我,我不能好过,也不让你们好过。某高一男生,身为独子,养尊处优,情绪偏激,“欺软怕硬”,对好欺负的同学“为所欲为”,对欺负他的同学“逆来顺受”,人性也在“天堂”与“地狱”间反复地折磨着,却始终不懂得如何解脱既不向老师反映,也不向父

    7、母反映,终于在一次遭受同学欺负,又因上网受到父亲打骂后,一时想不开,走上了极端,在家中割腕自杀,幸亏抢救及时,才保住了性命,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同学、教师、家长都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深怕稍有不慎会让他再受刺激,于是他也就由“奴隶变将军”,理所当然地“享受”着所有人的关爱,居然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期间我多次找其谈心,发现他心理脆弱,心情矛盾,明知道父亲为他好,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报复父亲粗暴的责骂,他打骂别人也是为了变本加厉地报复,他顶撞教师就是为了先前的无人问津,可所有的一切又不是他的本意,他甚至比原来更加痛苦,目前经过班主任、家长、学校的努力,情况有所好转。上述是两个案例是个案中的个案

    8、,不代表全部,却映射出了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脆弱问题。其实工作中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吃饭时无意识的小拥挤,同学无意间的小玩笑,值日时无意识的争执都会引发大打出手,极少数学生拉帮结派,哥们意气,抱成团儿,偷盗敲诈,带有明显的暴力犯罪倾向,有些学生存在着“自暴自弃”心理,自身学不进,成绩追不上,就通过其他途径吸引别人的关注,“留长发,穿奇装异服,带手机,听MP4,故意寻衅滋事,恶意顶撞教师,随意贱踏父母心,反正怎么痛快就怎么来,全然不顾他人感受,只求自身的满足。分析与探究 总之,归纳起来中学生存在的三大问题,有家庭教育原因,有教育自身问题,更有社会氛围问题。现分析与思考如下: 家庭教育方面,家

    9、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所起到的影响与作用,是学校教育无法取代和弥补的。通常来说:单身家庭的子女容易心理偏激,容易走极端。娇生惯生、养尊处优的家庭子女,容易造成“个性较强,心理脆弱,缺乏爱心”甚至于难以相处,久而久之会脱离集体。记得在一次家长会上,一名学生声泪俱下地哭诉着心中的委屈:父亲性格粗暴,只知道赚钱做生意,忙于做生意,对自己要么是不管不问,要么是拳打脚踢,母亲热衷于打牌,每次回家总是冷锅冷灶,满屋乌烟瘴气,往往是作业没法写,迟迟无法睡,更有甚者几张钞票打发其上街吃饭,最后他那一声:爸爸,妈妈,求求你们关心下我吧,儿子好想学习,可实在是学不进呀,更是让绝大多数

    10、的家长低垂下头,流出热泪,我想这种不当的家庭教育,或多或少在大多数家庭存在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身心成长。还有些家长,缺乏与学校的主动沟通,电话不打,家长会不来,通知书不签字,班主任不认识,任课教师不了解,学生是好是坏随他去,只要钱如数给,孩子不出大事就行,有道是“有妈的孩子象块宝,没妈的孩子象根草”,那么这些“有妈却形似没妈的孩子”又象什么这种极不负责任的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灵造成的伤害是学校教育无法弥补的,而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体制方面,现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容易形成“以成绩论成败”和“一俊遮百丑”的畸形发展之路,在“重教学忽视德育”的教学思想影响下,中学生缺乏必要的心

    11、理教育,不能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健康成长,单调的“唯教学,唯成绩,唯分数”论,势必会造成成绩不好的学生倍受冷落,心理失衡,以至于自暴自弃,最后彻底丧失信心。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是“集万般宠幸与一身”,久而久之也会形成自以为是,高傲冷漠,缺乏爱心,不懂感恩的性格。而那些不上不下的学生,则甘愿位居人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满足于现状,缺乏进取心和上进心,缺乏必要的动力与毅力。学生如此,教师也会如此,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教育对象,教育重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都会围绕“应试教育”这个主旋律而发生根本性变化,教育对象上容易“重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绝大多数学生”,教育重点上“重教学成绩而忽视德育教

    12、育”,教学内容上“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成人教育”,教学模式上“重急功近利而忽视循序渐进”,教学方法上“重因循守旧而忽视开拓创新”,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高分低能”,就是“低分低能”,或是缺乏健全的人格,或是缺乏健康的心理,实乃教育之悲哀,令人痛心疾首。 至于社会氛围方面,教师们常这样抱怨:学校一个月的教育效果,经不住不良社会环境三天的异化,就变得荡然无存。的确,时下盛行已久的“读书无用论”,“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老实人吃亏,明眼人沾光”等不良思想,会对中学生人生观成长造成极大负面影响。时下风靡全球的“网络游戏”、“网络经典”,网络游戏中过多的血腥与暴力,乃至原始的“弱肉强食”,对于正处于成长

    13、期的中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也正因为中学生“性格多变,自控力较差”的特点,往往沉溺于网络中不能自拔,荒废学业,甚至于走上歧途。我曾经与上网学生谈过心,多数同学都属于自控力差的那种,不想让网却又控制不住,他们其实也希望网吧能将他们拒之门外,他们也想摆脱网络的诱惑缺乏的良好的氛围和必要的引导,他们的个别人上网成瘾,甚至于走上了“欺诈偷盗”的犯罪道路。总之,回首今天的教育,有些教训是惨痛的,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但良好的社会氛围,却不是一朝一夕而形成的,教育下一代不光是学校,是教育部门的事,它需要全社会的参与、理解与支持,并坚持不懈的长时间共同努力,方可有所好转,而这也正是目前教育的无奈与困惑

    14、。思索与建议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眼下,教育问题已越来越成为热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育,国家和各级政府也把教育摆上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这些显然还远远不够,要彻底解决中学生存在的“三大问题”,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全社会要实现关注教育的“软着陆”。即各级政府、社会各界要在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提高全民文明素质上下功夫,要多为教育“出计献策”而不是横加指责,要多优化“自主宽松”的教育环境,而不仅拘泥于物质支持和硬件完善,要尽可能地全方位评价教育,而不仅仅停留在少数尖子生的升学率上,只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真正结合在一起,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和

    15、谐”的社会化德育教育网络,中学生存在的三大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教育部门和学校才有敢于在“做人成才”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最终有所建树,有所突破。 2、教育要在实践中“由量变到质变”。教育人士常这样说:招生制度就是悬在学校头上的“尚方宝剑”,招生制度不改革,评价体系不改变,教育改革根本就无从谈起。然而,“尚方宝剑”难除,招生制度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改革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该怎么办不等,不靠,要有“亮剑”精神,在实践中“由量变到质变”:一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难道就是多让几个学生升入重点高中、多让几个学生考上几所名牌大学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在现实中,我们确实是把每个

    16、学校的升学率作为评价这所学校优劣的唯一标准,各学校也把每个班级升入更高一级学校的学生数量,作为评价一位老师、班主任工作的标准。这种思想直接导致了教育的片面性。二是落实到教育行动上。简单说就是抓好三项改革:“减负”、“招生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这三项改革,一直以来说的多了,讲的多了,方向早已明确,措施早已拟定,甚至已付诸实施,只是还不坚决,不够踏实!总之,步子不要太多,理念不要太超前,脚踏实地,抓一点是一点,这点尤其重要的。 3、初中、小学教育要尽快“重心转移”。即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尽快向“做人成才”的素质教育转移。其实,我市的“中招改革”目前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招“分配指标”的指引下,初中

    17、、小学教育初步进入了良性轨道,拥有了较为宽松的教学氛围,也拥有了较为富余的空闲时间,但这种氛围一定要用来探索素质教育,这些空闲一定要用来开展德育活动,否则就失去了“中招改革”的意义,也就会出现当前部分学校享受空闲,部分教师没事可做的现状。中招改革只是教育改革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教育重心”的转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就要求从小“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总之,中招改革之后,初中、小学教育需要的不是“松”而是“紧”,不是“课堂教学”的紧,而是“素质培养”的紧,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快制订出有针对性的义务教育发展纲要和评价体系。 4、杜绝“高中教育”为义务教育“买单

    18、”。高中教育目前仍是标准的应试教育,高中教育的主要任务仍是“升学”,这是由现行的“高考制度”决定的,短时期内高考招生改革是不会发生根本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初中、小学教育就要尽可能地完成“做人成才、文明素质”等方面的教育,而目前为数不少的高中生,学生成绩姑且不论,道德品质却日渐下滑,以至于高中教育不得不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规范其行为习惯,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高中教育正在为九年义务教育“买单”,实在是得不偿失,为时已晚!当然,高中教育也要顺应“高考改革”,积极地在“新课改”等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生存意识和抗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等。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优化,随着全社会文明素质的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定会在“素质能力”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当代中学生的三大问题也一定会迎刃而解,中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的那一天也指日可待,中华民族国富民强、振兴崛起的日子也很快就会到来了!


    注意事项

    本文(探究当代中学生存在的问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