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及古诗测试题附答案.docx

    • 资源ID:12380873       资源大小:23.0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及古诗测试题附答案.docx

    1、最新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及古诗测试题附答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及古诗测试题附答案班别 : 姓名 : 座号 : (一)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字。(分)俱:欲:幸:遂: 2.区别下面句中加下划线字的古义和今义(分)本所以疑所以:古义:今义:疑:古义:今义:3.比较下面两句中“此”的含义是否相同。(分)(1)本所以疑,正为此耳。(2)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二)论语六则(22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2、,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论语的论字读 _,它是记录_ _的书。(分)2.课文里有些语汇已经作为成语流传下来,其中有两个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是 、 。3.论语六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有_(2分) 。 4.十则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5、第句有通假字_ _通_,这一则用了_ _、_ _两种修辞手法。(分)6、解释加点字:A、时_ B、知

    3、_ C、愠_D、识_ E、厌_7翻译下列句子。(分)(1)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22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本语段出自木兰诗,节选自_ _编的_ _。(2分)2.解释加下划线的字。(8分)(1)旦辞爷娘去(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军书十二卷( )(4)出郭相

    4、扶将( )3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分)A.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雄兔的脚步跳跃,雌兔的双眼迷离。B.策勋十二转 记了许多次功。C.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只能听到燕山脚下胡人的战马嘶鸣的声音。4.“扑朔迷离”一成语是由该诗中“_ _”得出。现常用来比喻_ _。 (四)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2) ,其不善者而改之。”1、将选文的空白处补充完整。(1) (2) 2、解释下列词语。 愠: 何以: 识: 诲: 说: 厌: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罔: 殆: 4、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 。 (2)不耻下问: 。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按要求从选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各一句) (1)关于学习态度: 。 (2)关于学习方法: 。 (3)关于孔子自谦: 。6、用课文原句回答:(1)作者阐述学和思辩正关系的句子是哪句?答: 。(2)作者说明孔文子称“文”的原因是什么?答: 。7、课文中有些话已凝结为成语,试着写出你印象最深的两三个成语。答: 。(五)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6、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8、选文第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9、解释下列词语(1)去 (2)戏 (3)委 (4)引 (5)顾 10、翻译:友人惭,下车引之。 。1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君 与 家 君 期 日 中,日 中 不 至,则 是 无 信12、你如何看待“友人”的言行? 答: 。13、元方这个小孩有哪些特点?请概括。 答: 。14、文中哪些语句

    7、体现出元方虽小,却很明白事理? 15、文中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答: 。(六)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个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16、下面句中加点词与“定华、王之优劣”中“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歆辄难之 B、 默而识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友人惭,下车引之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俱乘船避难( ) 幸尚宽( )纳其自托( ) 遂携拯如初( )18、给文中加点字注音。辄: 携: 19、翻译句子。有一人欲依附,

    8、歆辄难之。译:_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译:_ 。20、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王朗让那人搭船的原因是什么?后来,为什么又要抛弃携带的那个人?答:_ _。华歆认为不应该抛弃那人的理由是什么?答:_ _。21、分析故事经过,说说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答:_ _。22、你从本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答:_。(七)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

    9、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23、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借旁 近 与之,即 书诗 四句24、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就: 称: 25、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任选一句)。(1)余闻之也久 。(2)从先人还家 。26、同邑人“宾客其父”的目的是什么?仲永的父亲为什么要“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答: 。27、题目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你认为方仲永哪些方面堪“伤”? 答: 。28、纵观全文,方仲永的写诗才能的变化,可分为哪三个阶段?请用原文回答。答: 。29、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受到什么启示?请用12句话写出来。答: (

    10、八)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欧阳修卖油翁)1、解释下列句子的加点词。(2分)尝射于家圃( ) 无他,但手熟尔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同法或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公亦以此自矜 以钱覆其口 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C.、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但

    11、手熟尔 D.康肃笑而遣之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3、本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1分)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_ _,“释”的这个意义还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写出一个含“释”的这个意义的成语)(2分)5、对陈康肃“十中八九”的高超射技,卖油翁“但微颔之”,这是因为_,看到卖油翁“但微颔之”,康肃感到“忿然”,可见康肃具有_的心理。(2分)6、除了上面第3题所说的道理,本文还给你怎样的启示?(2分)_ (九)蔡璘,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

    12、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亡何( ) 且父未尝语我也( )2.下列句中的“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1分)( )A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B自钱孔入,而钱不湿C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D思而不学则殆3.翻译下列句子。(4分) 重诺责,敦风义。 卒辇而致之。 4.在文段中用“”标出两个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5分)第一层: 第二层: 5.“券在心,不在纸”是什么意思?(2分) (十)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

    13、,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1罗敷的致词内容可分为两层,用“”在文中划开并概括其大意。(5分)第一层: 第二层: 2罗敷夸夫的用意是什么?(2分) 3上述文字采用了 等修辞手法,以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2分)4联系全诗回答下列问题,力求有独特见解。(6分) 罗敷的夫婿真如她所夸赞的那样吗?请说明理由。 你觉得使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你设想一下使君听了罗敷的致词之后会有什么反应。 诗词填空1、回乡偶书中,作者将一些具有对立意义的词两两对具,以写实的手法抒写人事沧桑的感慨地句

    14、子是 , 。这里引发作者人生感慨的事件是 , 。2、夜雨寄北中以写实的手法表达诗人思念亲人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地句子是 , 。以虚写的手法,通过想象表达作者的绵绵不尽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3、淮上与友人别中寓情于景,将离愁别绪寓于景物描写中的句子是 , 。描写离亭别宴,正面抒发别情的句子是 ,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点明送别地点说明友人此去无比艰辛的句子是 , 。劝慰友人不要忧伤的句子是 , 。把对友人的情感升华为哲理的句子是 , 。这也是千古名句,它一扫离别的悲愁,表现出一种豪迈乐观的情绪。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回顾自己的被贬生活的句子是 , 。借用典故自己的隔世之感和对友人的

    15、怀念的句子是 , 。表达出作者豁达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的句子是 , 。这也是隐含着新陈代谢的哲理的句子。 表明这是一首回赠诗的句子是 , 。6、律诗有 联 句,分别是 、 、 、 。绝句有 联 句。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景物描写渲染离愁别绪的句子是 , 。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对友人的同情和牵挂的句子是 , 。8、江南春中描绘出江南大地生机盎然的句子是 , 。与“烟雨迷蒙梦江南”意境相似的一句是 , 。9、登飞来峰中描绘红日喷薄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的句子是 , 。包含哲理,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境相似的一句是 , 。10望岳中表现泰山雄伟高峻的句子是 , 。点明主旨,包含

    16、着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11、观沧海中,叙事的诗句是 , 。总写所看到的全景的句子是 , 。详写岛上之景的句子是 , 。描写洪波滔天的句子是 , 。描写想象中的情景,表现作者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的句子是 , ; ,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测试题选编参考答案(一)1.一起想要幸而,恰巧于是2.所以:古义: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疑:古义:迟疑今义:怀疑3.(1)这一点(2)这件事(二)、 孔子的言行2、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3、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说悦排比、反问 6、(1)时常(2)理解、体会(3)怨恨 7、翻译略(三)1.郭茂倩乐府诗集2.(1)早上(2)只(

    17、3)这里表示数量多,不是确数。(4)外城。3.A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四)1、略2、(1)怨恨 (2)为什么(3)记住(4)教导(5)愉快(6)满足3、wng di 4、翻译略 5、学习态度:(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学习方法:(例)“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自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7、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不亦乐乎

    18、等(五)8、概括故事发生的起因9、离开;玩耍;丢下,抛弃;牵引,拉;回头看。10、朋友感到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示歉意。1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12、友人与人相约却迟到,这是对人的不尊重;又用“非人哉”来骂陈太丘,这些都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13、聪明伶俐,思维敏捷14、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15、言之有理即可 (六)16、C 17、一起,都; 幸而,恰巧; 接纳,接受; 救助18、zh xi 19、 (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20、 “幸尚宽”;“贼追之”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

    19、急相弃邪?21、王朗做事只看眼前;华歆做事考虑周密,守信用。22、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七)23、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24、就:完成这里是写好。 称:相当,符合25、略 26、第一问对仲永的才能感到惊奇;第二问认为这样有利可图27、伤:哀伤 其父“利其然”“不使学”,仲永被邑人捧杀,终“泯然众人”;28、第一阶段: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第二阶段: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泯然众人矣29、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学习和培养。(八)1.(1)曾经 (2)罢了 2. D 3.熟能生巧 4.放下 爱不释手等 5.他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手熟而已(意思对即可)

    20、 狂妄、自负或骄傲自大 6.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意思对即可。(九)1. w y 2. C 3.(1)看重诺言,重视情义 (2) 最终推着车子把银子送还给了友人的儿子 4. “敦风义”/“有友某” 第一层:简介蔡勉旃的籍贯与为人。第二层:友人寄千金不立券,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5.字据在心里,不在纸上。信守诺言,重在内心和行动,而不在口头上或纸上。诚心守信就会付诸行动,不诚心,就是写在纸上,捏在手里也无用。(十)1.“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 第一层:罗敷严辞拒绝使君;第二层:罗敷夸夫。2.为了拒绝使君的无理要求,是斗争的一种策略。3.排比,夸张4.(1)不,这是为了反击使君,使之死心,是罗敷善于斗争,机智聪明的体现。(2)荒淫无耻 (3)灰溜溜地走了;沮丧;恼羞成怒等。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及古诗测试题附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