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体运动学试题教学内容.docx

    • 资源ID:12352876       资源大小:57.58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体运动学试题教学内容.docx

    1、人体运动学试题教学内容人体运动学试题人体运动学练习第一章 人体运动学总论 一. 学习目标 (一) 运动学基本概念 1. 掌握人体运动学,功能解剖学,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力学,质点,刚体,轨迹,位移, 路程的定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人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平动,转动和复合运动 等基本概念。掌握运动的相对的原理,人体运动的三个面和三个轴以及康复医学中人体 运动的始发姿势。 2. 熟悉时程,速率,角加速度,家位移等概念。熟悉两种参考系的定义,自由度的概念。 熟悉人体运动学的内容,方法及康复治疗学的关系和意义。 3. 了解速度与速率的区别,运动的量的特点。了解人体运动学发展简史。 (二) 人体运动的形

    2、式和原理 1. 掌握关节运动的形式和各个关节的主要运动方向;掌握杠杆原理和关节活动顺序性原 理,熟悉相关概念 2. 熟悉人体运动的基本形式,推、拉、鞭打、蹬伸、缓冲的定义;掌握摆动、躯干扭转和 相向运动的概念(能够举例说明) 3. 了解人体简化后的主要运动形式 (三) 人体运动的动力学 1. 掌握动力学基本概念,如力、应力和应变、强度和刚度、弹性和塑性、蠕变、应力松弛 等。掌握梅脱、心脏的功能能力、运动能力和靶心率的概念。 2. 熟悉牛顿的三个运动定律;熟悉人体的功能关系在制定运动处方中的重要作用。 3. 了解人体简化后的主要运动形式以及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四) 人体运动的静力学 1.

    3、 掌握静力学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力矩、力偶、力的平移定理,稳定角、平衡角、稳定系 数和人体中心的概念,以及人体重心的位置。 2. 熟悉力矩、倾倒力矩的概念和保持人体平衡的条件。 (五) 人体转动力学 1. 掌握人体转动的力学条件和肢体围绕关节转动的力学条件。 2. 熟悉康复治疗中所评测和训练肌力中肌力概念的实质。 3. 了解转动定律、动量矩和冲量矩的内容。 二、习 题 (一)选择题 A 型题 1. 应变 A. 人体机构内某一点受载时所发生的变形 B. 人体结构内某一平面对外部负荷的反应 C. 人体承受负荷时抵抗破坏的能力 D. 人体在受载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E. 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间相互作用的能力

    4、 2. 第三类杠杆属于 A. 平衡杠杆 B. 省力杠杆 C.速度杠杆 D.一般杠杆 E.省时杠杆 3. 第一类杠杆属于 A. 平衡杠杆 B. 省力杠杆 C.速度杠杆 D.一般杠杆 E.省时杠杆 4. 康复医学治疗的主要方式A. 理疗 B.运动疗法 C. 针灸、按摩 D. 疗养、保健 E.作业治疗(二) 名词解释 1. 人体运动学 1. 功能解剖学 2. 生物力学 3. 运动生物力学 4. 应力 5. 质点 6. 刚体 7. 力矩 8. 阻力点 9. 力偶 10. 梅脱 11. 第三类杠杆 12. 人体运动的始发姿势 13. 心脏的功能能力(F.C) 14. 稳定角 15. 稳定系数 16. 复

    5、合运动 17. 转动惯量 18. 惯性参考系 19. 非惯性参考(三)简答题 1. 述人体运动的面和轴 2. 关节活动顺序性原理的内容是什么? 3. 试述杠杆原理在康复治疗学中的应用。 三、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A 型题 1. A 2. C 3. A 4. B (二)名词解释 1. 人体运动学 是研究人体活动科学的领域。是通过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和 研究人体和器械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或在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轨迹, 而不考虑人体和器 械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本书所讲的人体运动学,主要指人体的功能解剖学、生物力学和部 分运动生物力学的内容。 2. 功能解剖学 研究运动器官的结构是如

    6、何适应其生理功能的学科,为功能解剖学。 3. 生物力学 研究生物体机械运动的规律,以及力与生物题的运动、生理、病理之间 关系的学科为生物力学。 4. 运动生物力学 研究运动中人体和器械运动力学规律的学科,为运动生物力学。 5.应力 指人体结构内某一平面对外部负荷的反应,用单位面积上的力表示, (N/C ) 。 6.质点 是指具有质量、但可以忽略其大小、形状和内部结构而视为几何点的物体,是由实 际物体抽象出来的力学简化模型。 7.刚体 是由相互间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许多质点组成的连续体, 它有一定形状、 占据空间 一定位置,是由实际物体抽象出来的力学简化模型。在运动生物力学中,把人体看作是一个 多

    7、刚体系统。 8.力矩 是力对物体转动作用的量度,是力和力臂的乘积。 9.阻力点 阻力杠杆上的作用点称为阻力点,是指运动阶段的重力、运动器械的重力、摩 擦力或弹力以及拮抗肌的张力,韧带、筋膜的抗牵张力等所造成的阻力。他们在一个杠杆系 统中的阻力作用点只有一个,即全部阻力的合力作用点为唯一的阻力点。 10.力偶 通常把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互相平行,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一对 力称为力偶。 11.梅脱 能量代谢单量。每公斤体重从事 1 分钟活动,消耗 3.5 毫升的氧,其运动强度为 1MET。 12.第三类杠杆 其力点在阻力点和支点的中间,如使用镊子。又称速度杠杆。此类杠杆 在人体上最为普遍

    8、,如肱二头肌屈起前臂的动作,支点在肘关节中心,力点(肱二头肌在桡 骨粗隆上的止点)在支点和阻力点(手及所持重物的重心)的中间。此类杠杆因为力臂始终 小于阻力臂,动力必须大于阻力才能引起运动,但可使阻力点获得较大的运动速度和幅度。 13人体的始发姿势 身体直立,面向前,双目平视,双足并立,足尖向前,双上肢下垂 于体侧,掌心贴于体侧。 14心脏的功能能力 指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 MET 值。或者在有氧范围内, 机体所能完成的最大强度活动的最大 MET 值。 或者心脏功能容量体力功能容量, 指体力活 动的能力。 在健康人,心脏的功能能力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相应的 MET 值。 15稳定角 是

    9、重心垂直投影线和重心至支撑面边缘相应点的连线间的夹角。是影响人体 平衡稳定性的力学因素。16稳定系数 为倾倒力开始作用时稳定力矩与倾倒力矩的比值。 17复合运动 人体的绝大部分运动包括平动和转动,两者结合的运动称为复合运动。如 骑自行车时,躯干可近似的看作平动,下肢各关节围绕关节轴进行多级转动。研究中通常把 复合运动分解为平动和转动,使问题大大简化。 18转动惯量 物体的转动惯量是物体转动惯性的大小。 19惯性参考系 把相对于地球静止的物体或相对于地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 标准的参考系叫惯性参考系,又称静参考系或静系,如跑道。 20非惯性参考系 把相对于地球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标准

    10、的参考系叫非惯性参考 系, 又称动参考系或动系。 在描述人体运动的局部肢体的运动状态时, 往往需要这种参考系。 如描述人游泳的划水动作时,就采用动系,建立在人体的肩关节处。采用动系后要考虑物体 间的相对运动及矢量合成问题。 (三)简答题 1运动学中的坐标系是三维的。有三个面:水平面(与地面平行的面,把人体分为上下两 部分) ,额状面(与身体前或后面平行的面,把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和矢状面(与身体侧 面平行的面,把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 。 每两个面相交的线即称为轴,也有三个:横轴(与地面平行且与额状面平行的轴) 、纵轴(额 状面与矢状面相交叉形成的、上下贯穿人体正中的轴) 、矢状轴(与地平面平行

    11、且又与矢状 面平行的轴,在水平面上前后贯穿人体) 。 2.关节活动顺序性原理。 运动中需要克服大的阻力需要快的速度时, 虽然运动链中各个关 节同时用力,但总是大关节最先产生运动,然后依据关节的大小出现一定的先后顺序。其意 义在于主动强化训练大关节,发挥其潜力,利于训练的完成。小关节是人体动作的支撑点, 对动作完成后身体的平衡保持有重要作用,还可影响动作时间,提高速度。 不需要克服大的阻力需要快的速度的运动,可以不采用以上所述的顺序。 3杠杆原理在康复治疗学中的应用。 (1)省力:要用较小的力去克服较大的阻力,就要使力臂增长或缩短阻力臂。在人体杠杆 中肌拉力的力臂一般都短,可以通过籽骨、肌肉在骨

    12、上附着点的隆起等来延长力臂。如股骨 大转子就增大了臀中肌、臀小肌的力臂。提重物时,使物体靠近身体也可以使阻力臂缩短而 省力。 (2)获得速度:许多动作不要求省力,而要求获得较大的运动速度和运动幅度。为达到此 目的,就要增加阻力臂和缩短力臂。人体杠杆中大多数速度杠杆,在运动中为了活动更大速 度,经常使几个关节组成一个长的阻力臂,如掷铁饼就要先伸展手臂。有时还要附加延长的 阻力臂。 (3)防止损伤:人体肌杠杆多属于速度杠杆,一般不能省力。所以阻力过大的时候,容易 引起运动杠杆各环节,特别是其力点和支点(肌腱、肌止点以及关节)的损伤。应加强肌力 训练,并适当控制阻力及阻力矩,以保护肌杠杆。 第2章

    13、运 动学第3章 第一节骨的结构与功能解剖1、 学 习 目 标 3.掌握骨结构、长骨骨干密质骨的结构及骨的成分 4.熟悉骨的代谢和骨的钙化 5.了解骨的机能 二、 习 题 (一)选择题 【A1 型题】 1 位于四肢的骨多为 扁骨 长骨 短骨 不规则骨 含气骨 下列哪项不属于骨膜的特点 分骨内膜和骨外膜 骨内膜有破骨细胞 骨外膜有成骨细胞 对骨再生无任何作用 骨膜上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3骨的主要成分是 A骨膜.骨质骨髓 骨干 骨骺 4.分布在骨表面及长骨骨干的是 A骨质 骨膜 骨松质 骨密质 以上都是 5.骨密质主要分布在 A短骨的内部 长骨的内部 骨的外表面骨髓腔中 骨骺 6.具有造血功能的结构

    14、是 A骨松质 骨膜 红骨髓 黄骨髓 密质骨 7.使骨具有韧性与弹性特征的物质是 A无机物 有机物 钙盐 成骨细胞 以上都是 8.成年人骨的化学成分其结构比例是 A有机物 1/3,无机物 2/3 无机物 2/3,有机物 1/3 有机物、无机物各 1/2 无机物 1/3,有机物 1/3,水 1/3 以上都不对 9.一个骨的重建周期约 A2 个月 3 个月 4 个月 5 个月 半年 10.下列哪项不是骨的作用 A杠杆作用 支撑作用 造血作用 钙磷库 连接作用 (二) 名词解释 1.骺软骨 2.骨单位 3.骨松质 4.骨密质 5.骨基质 6.骨组织 7 成骨细胞 8.破骨细胞 9.骨细胞 10.骨钙化

    15、 (三) 简答题 1.简述密质骨的构造与功能特点。 2.儿童、 成年人、 老年人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各有何特点?在体育锻炼中应该注意些什 么? 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1 型题】 1.A 2.B 3.B 4.D 5.C 6.C 7.B 8.B 9.B 10.E (二) 名词解释 1.骺软骨 是幼年时期位于骨干骺端处的软骨,参与骨的生长。成年后,骺软骨板骨化后遗留成骨骺线,骨的生长也随之停止。 2.骨单位 是骨密质的基本结构单位。位于骨内外环骨板之间,是骨干骨密质的主体。从骨 单位的横断面可以看到同心分布的骨板,成为不同直径的、一层套一层的封闭的圆柱。 3.骨松质 分布于长骨的骨骺和

    16、骨干的内侧面。 由数层平行排列的骨板和骨细胞构成大量针 状或片状骨小梁,并相互连接成多孔隙网架结构,网孔即骨髓腔,其中充满红骨髓。 4骨密质 分布于长骨的骨干和骨的外表面,其骨板排列很规则,按骨板的排列方式分为 环骨板,骨单位和间骨板。 5.骨密质 由有机质和无机质构成。有机质包括大量骨胶纤维,占有机质的 90%,基质呈 凝胶状,主要含有中性和弱酸性糖胺多糖,还有多种糖蛋白,如骨钙蛋白,骨粘连蛋白和 骨桥蛋白。 6.骨组织 由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和细胞构成。 钙化的细胞间质称骨基质。 细胞包括成骨细 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3 种。 7.成骨细胞 位于成骨活跃的骨组织表面或紧紧包靠在邻近成骨细胞上

    17、。 常成层排列。 胞体 呈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表面有许多细小突起,与相邻的成骨细胞或骨细胞突起形成缝隙 连接。细胞核大而园,核仁明显。胞质嗜碱性。可分泌有机质的骨胶纤维和基质,称类骨 质,同时以细胞膜出芽方式向类骨质中释放基质小泡,小泡内含钙,小的骨盐结晶和钙结 合蛋白。基质小泡是使类骨质钙化的重要结构。 8.破骨细胞 常位于骨组织表面。是一种多核的大细胞,直径 100um,含有 2-50 个核,现在 认为它是多个单核细胞触和而成。光镜下,破骨细胞的胞质呈泡沫状,多为嗜酸性,贴近 骨基质的一侧有纹状缘。破骨细胞有溶解和吸收骨基质的作用 9.骨细胞 单个分布于骨板内或骨板间,胞体较小,呈扁椭圆形

    18、,有许多细长突起,胞质弱 嗜酸性。骨细胞的胞体位于骨陷窝内,突起位于骨小管内。相邻骨细胞的突起以缝隙连接 相连,骨陷窝和骨小管内含组织液。骨细胞对骨基质的更新和维持有重要作用。骨细胞及 其突起的总面积很大,与骨基质相接触,对于骨陷窝组织液中钙与血钙的交换及维持血钙 的恒定有一定作用。 10.骨钙化 主要是指在成骨细胞合成并分泌骨的有机成分(有机基质)后,在一定的条件 下无机盐有序地沉积于有机质内的过程。骨的钙化过程极为复杂而微妙,它涉及细胞内、 外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的过程。 (三)简答题 1骨密质由排列很规则的骨板所组成。按骨板的排列方式可将骨板分为环骨板、骨单位和 间骨板。环骨板是环绕骨干内

    19、、外表面的骨板,分别称为内环骨板和内外环骨板。外环骨 板较厚,数层到十多层,整齐的环绕骨干排列;内环骨板较薄,仅几层,排列不甚规则。 骨单位数量最多,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呈圆筒状,中轴有中央管,周围为 420 层同心 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 间骨板是骨单位或环骨板在生长、 改建过程中被吸收后残留的部分, 呈不规则形, 充填于骨单位之间或骨单位与环骨板之间的平行骨板。 由于密质骨排列紧密, 因而在功能上具有抗压、抗压缩和抗扭转能力强的特点,常分布于长骨的骨干和骨的外表 面。 2. 骨的有机质与无机质按一定的比例(前者约占 1/3,后者约占 2/3)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使骨组织具有坚硬、抗冲击力的

    20、特征,而又能获得很高的机械性能和生理功能。因此,有 机物和无机物的结合,加之骨的结构特点,使骨具有一定的坚固性和弹性。使骨的有机物 和无机物的比例会随着年龄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有机质与无机质的 比例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少年儿童有机质的含量相对较多,因而其骨具有弹性好、坚固 性差,不易骨折但易变形的特点。老年人的骨其无机质的含量相对较多,其骨脆性大,容 易骨折,且骨折后不易愈合,因此,在日常生活及体育活动中应充分注意骨成分的年龄特征,以避免骨变形或骨折的发生。2、 3、 第二节骨的生物力学4、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骨的应力、应变、骨的载荷和变形;掌握骨的功能适应性原则。 2.

    21、熟悉骨的生物力学特征;熟悉运动对骨形态结构的影响及作用原理。 3.了解载荷与骨折的关系及骨折的生物力学原理。 二、习题 (一)选择题 【A1 型题】 1.骨在承载负荷的情况下能抵抗其被破坏的能力是 A.骨的韧性 B.骨的强度 C.骨的刚性 D.骨的弹性 E.骨稳定性 2.骨在外力作用下能抵抗外力变形的能力是 A.骨的韧性 B.骨的强度 C.骨的刚性 D.骨的弹性 E.骨稳定性 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轴线方向作用于骨的两端的载荷是 A.剪切载荷 B.压缩载荷 C.拉伸载荷 D.复合载荷 E.弯曲载荷 4.施加于骨组织表面的两个沿轴线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对的载 荷是 A.剪切载荷 B.压缩载荷 C

    22、.拉伸载荷 D.复合载荷 E.弯曲载荷 5.跌倒后发生的桡骨远端骨折,其所受到的力往往是 A.剪切力 B.扭转力 C.压缩力 D.负荷力 E.拉伸力 6.骨在外力作用下的局部变形称 A.应力 B.应变 C.压缩 D.应变能量 E.拉伸 7.不会对骨造成永久性变形的载荷位于 A.弹性变形区内 B.塑性变形区内 C.屈服点以后 D.弹性变形区外 E.以上都不对 8.对一对相聚很短、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于骨时可能会发生 A.剪切骨折 B.扭转骨折 C.压缩骨折 D.粉碎性骨折 E.拉伸骨折 9.疲劳性骨折的好发部位是 A.上肢骨 B.躯干骨 C.下肢骨 D.上臂骨 E.以上都是 10.外部形状的改变称

    23、为 A.骨重建 B.骨构建 C.骨内部再造 D.骨外部再造 E.以上都不对 (二)名词解释 1.骨强度 6.骨的各向异性 2.骨应力-应变曲线 7.压缩变形 3.骨应变能量 8.骨的稳定性 4.拉伸载荷 9.应力性骨折 5.复合载荷 10.骨外表再造 (三)简答题1.何谓骨的载荷和骨的应力?骨应力常有哪几种?对骨有何生理意义? 2.简述骨松质的结构特征与其功能适应性。 3.简述机械力对骨的影响 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1 型题】 1.B 2.C 3.C 4.E 5.D 6.B 7.A 8.A 9.C 10.D (二)名词解释 (三)骨强度 指骨在承受负荷的情况下抵抗破坏的能力,是衡量骨

    24、的承载能力的指标之 一。 (四)骨应力-应变曲线 表示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的曲线。该曲线分弹性变形区和塑性 变形区两个区。在弹性变形区内的载荷不会造成骨的永久性形变(如骨折) (五)骨应变能量 指达到极限负荷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下面的面积,该面积表示导致骨折 所需要的能量。一般骨的生理负荷使骨产生弹性变形,是弹性区内骨所能承受应力的大 小。当外力去除后,弹性区内的能量能同时被骨释放,使骨恢复原状。 (六)拉伸载荷 骨的两端受到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轴线的载荷。骨受拉伸载荷后, 能够导致骨骼内部发生拉应力和应变,使骨伸长并同时变细。 (七)复合载荷 骨处于两种或多种载荷的状态。 (八)骨的各向异

    25、性 骨的结构为中间多孔介质的夹层结构材料,这种材料称为各向异性 体,因其不同方向的力学性质不同,称各向异性。 (九)压缩变形 压缩载荷作用于骨且超出其生理承载极限时,骨组织产生的短缩形变。 (十)骨的稳定性 指骨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是衡量骨承载能力的指标之一。 (十一)应力性骨折 指骨长期承受反复负荷(如长时间的行军、锻炼)后发生微损伤而逐 渐形成的骨折。它是由于损伤的不断积累,超过机体的修复能力,继而产生的骨折。 (十二)骨外表再造 骨外部形状的改变称为外表再造, 是骨适应其承载而作出的适应性变 化,可以表现为骨最优化的形状。 (三)简答题 1.作用在骨表面的各种外力,即骨的载荷。当作用

    26、于骨时,骨以形变产生内部的阻抗以抗衡 外力, 即是骨产生的应力。 应力的大小等于作用于骨截面上的外力与骨横断面面积之比, 单位为 Pascal(Pa=N/),即牛顿/平方米。骨的应力根据作用于骨的力不同而不同,常 见的应力有应压力、拉应力及剪切应力等。应力对骨的改变及在生长和骨的吸收中起着 调节作用,应力不足会使骨萎缩,应力过大也会使骨萎缩。因此,对于骨来说,存在一 个最佳的应力范围。 2.骨松质的网络形式与其结构密度有密切关系。 由于骨的密度依赖于外加载荷的大小, 因此, 不同部位骨松质具有不同类型的显微结构,也表现出对不同受力特点和不同力学环境的 适应性。 骨松质的密度结构与其所受的应力大

    27、小成正比, 在密度相对较低的骨松质部位, 骨小梁主要 表现为开放型的针状结构, 即低密度的针状开放网络与低应力区域相对应; 在密度相对较高 的骨松质部位,因有较多的骨组织聚集在骨小梁上,则形成密闭式的片状结构,即高密度的 片状封闭网络产生于高应力区域;中等相对密度时,结构由针状和片状网络混合而成。 骨小梁的排列方向依赖于作用在骨松质上的应力的大小、 方向和力的类型。 若骨松质主要承 受轴向压缩应力,其骨小梁呈柱状对称性排列。在垂直方向,柱状骨小梁具有较高的刚度和 强度,而在水平方向,骨小梁的刚度和强度就相对较低。如果受力情况复杂,骨小梁的结构也将呈现复杂性,并表现出高度的不对称性。当骨骼中钙质

    28、减少、开始发生骨质疏松时,往 往是遵循承重功能最重的骨小梁最后消失的原则, 以便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免于或减轻伤害 3.在骨承受载荷的限度内,根据沃尔夫定律,成人骨对机械力的反应是由应力值所决定的。 一般而言,机械应力与骨组织之间存在着生理平衡,在平衡状态下,骨组织的成骨细胞 和破骨细胞的活性大体相同,当人体活动增加、应力增大时,成骨细胞活性增强,骨质 生成增加,骨的承载面积增大,以适应大的运动量需要。与此同时,使应力下降而达到 了新的平衡。反之,当应力降低时,破骨细胞的活性则增强,骨吸收功能增大,骨组织 量下降,结构使应力增加。可见,骨对生理应力刺激的反应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应力 越大,骨组织

    29、增生和骨密质增厚越明显。所以,保持相当的运动量(尤其是老年人和更 年期妇女)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之一。第三章 肌运动学 一、学习目标 (一)肌的生物学基础 1.掌握肌原纤维组成、结构和功能特征、肌的功能、运动单位、肌力和肌耐力的概念、向心 运动、离心运动的概念、牵拉-缩短周期的概念、原动肌和拮抗肌的概念。 2.熟悉肌的类型,不同肌的组织化学、功能特性和收缩特点;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爆发力 的概念、肌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牵拉-缩短周期的性质和特点,牵拉-缩短周期中力量和爆 发力弹性势能增强的机制。 3.了解不同运动项目肌纤维的组成特点, 运动单位肌纤维的排列方式, 肌张力的概念和肌张 力异常

    30、的原因,肌应力-应变特性。 (二)肌的运动适应机制 1.掌握超量恢复原理,肌电刺激作用原理。 2.熟悉肌运动适应的基本要素,肌的急性适应变化和慢性适应表现,肌在牵拉-缩短周期运 动中的训练适应机制,熟悉肌对温度和电刺激的适应和反应。 3.了解力量训练引起的肌纤维增大表现,慢性适应对肌底物水平的影响。 (三)肌的运动控制与协调 1.掌握神经适应的概念,运动控制理论和主要运动控制方式。 2.熟悉神经适应的结果,神经与肌的交互影响作用,运动肌神经支配和控制的形式,牵张反 射的生理意义。 3.了解随意运动冲动的神经元传导途径。 (四)肌的功能与运动障碍 1.掌握肌在平衡与协调中的作用,在步行周期中的作

    31、用。 2.熟悉协同动作的概念, 姿势协同动作的三种运动模式, 肢体固定和活动减少对肌结构和功 能的影响。 3.了解肌功能对步态及行走能力的影响;组织过度应变的表现或特征及其肌劳损的关系。 二、习题 (一)选择题 【A1 型题】1.与心肌和平滑肌相比,骨骼肌的特点是 A.兴奋性 B.收缩性 C.伸展性 D.随意性 E.节律性 2.肌运动状态 A.肌缩短 B.保持不变 C.肌延长 D.轮流收缩 E.以上都是 3.关于爆发力 A.白肌纤维占优 B.运动纤维募集多 C.快速纤维功能 D.收缩速度是关键 E.以上都是 4.通过被动运动测评 A.快速力量 B.肌张力 C.肌耐力 D.肌耐力 E.以上都不是

    32、 5.运动训练对肌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A.负氮平衡 B.线粒体的数量减少 C.恢复时间缩短 D.ATP 生成与利用减少 E.反应时间延长 6.等长运动,除外 A.固定体位和维持姿势 B.力的大小不变 C.起止点不变 D.不做功 E.维持姿势 7.牵拉-缩短周期,肌先 A.等长运动 B.向心运动 C.等张运动 D.离心运动 E.以上都是 8.牵拉-缩短周期运动疲劳的特征 1.肌力峰值升高 B.离心阶段运动时间缩短 C.肌回弹性能的减弱 D.肌牵张反射减弱 E.肌耐力正常 9.肌急性适应变化表现,错误的是 A.ATP 含量降低 B.磷酸肌酸含量降低 C.糖原含量降低 D.乳酸含量降低 E.3-磷酸甘油含量升高 10.肌对冷热刺激适应与反应,错误的是 A.短暂的冷刺激可使肌的兴奋性和收缩功能增强 B.短暂的热刺激可使肌的兴奋性和收缩功能增强 C.长时间的冷刺激不利于痉挛肌的松弛 D.长时间的温热刺激有利于痉挛肌的松弛 E.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兴奋性不同 11.肌基本运动功能单位是指 A.肌原纤维 B.肌纤维 C.肌小节 D.粗肌丝 E.细肌丝 12.肌中的收缩蛋白是指 A.肌球蛋白 B.肌动蛋白 C.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D.肌钙蛋白 E.原肌球蛋白 13.快速纤维的形态特征 A.肌纤维直径大,线


    注意事项

    本文(人体运动学试题教学内容.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