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骨科临床操作.docx

    • 资源ID:12349912       资源大小:37.85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骨科临床操作.docx

    1、骨科临床操作骨伤科一、外用药物使用包扎一、热敷(中药烫熨)疗法【适应证】1、慢性炎症,如慢性腰颈痛。2、痛症,肌肉疲劳或痉挛。3、风湿引起的关节冷痛、酸胀、麻木。【禁忌证】1、急性炎症、皮肤炎、血栓性静脉炎、外周血管疾病。2、糖尿病人。3、患有严重老人痴呆症,精神异常等不配合热敷者。【器械及药物】治疗盘、布袋、毛巾、微波炉、凡士林、中药调配(海桐皮、透骨草、乳香、没药各20g、当归、川椒、鸡血藤、川芎、红花、威灵仙、白芷、防风、甘草各15g打粉后泡入50度米酒密封一个星期)等。【操作方法及步骤】1、将适量中药调配装入布袋,加入少量药酒,放入微波炉加热至60-70度,用大毛巾保温,即可使用。2、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3、取合适体位,暴露热敷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4、先于患处涂少量凡士林,将药袋放到患处或相应穴位用力来回推烫,力量要均匀,开始时用力要轻,速度可稍快,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力量可增大,同时速度减慢。药袋温度过低,可更换药袋,操作过程约15-30分钟,每日1-2次。中药可连续使用1周。5、药熨后擦净局部皮肤,整理用物。【注意事项】1、应注意防止烫伤,尤其是小孩、昏迷病人、老年人,及有瘫疾、糖尿病、肾炎等血液循环不好或感觉不灵敏的病人,使用热敷时,应随时检查局部皮肤的变化,如发红起泡时,应立即停止。2、热敷疗法在应用中首先应注意温度的掌握,以免烫

    3、伤。其次热敷所用中药,一般用量大,药物毒性大,千万叮嘱病人不得误服,以免药物中毒。3、还应注意热敷疗法虽然使用广泛,但也有不宜热敷的疾病,如皮肤破损、开放性损伤等疾病不适宜采用热敷疗法。二、中药熏蒸疗法 【适应证】1、风湿和类风湿疾病、2、腰肌劳损、腰背软组织挫伤。3、肩周炎、颈椎病、落枕等、4、骨关节炎、肌腱炎、筋膜炎、腱鞘炎、脉管炎等5、慢性劳损、骨伤科急症期、【禁忌证】1、孕妇及月经期妇女。2、严重出血者。3、心脏病高血压严重病危者。4、结核病。5、心衰,肾衰病人。6、动脉瘤、温热感觉障碍。【器械及药物】智能型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仪、中药调配(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五倍子、木、川芎各20

    4、g、赤芍15g、甘草15g)、煎药机等。【操作方法及步骤】1、上药水煎浓缩为50-60毫升。2、接通电源,打开治疗仪仪器背后开关。3、面板显示、时间、温度、开始、停止。时间、温度已设定好,不要轻易调节,开始键和停止键,请用手指关节或手指指甲处点击。4、将浓缩中药液倒入容器,加入600ml水,不可多加,一定要注意中药液的浓度,千万不可多加水。5、将治疗器探头放置离患处约10cm,点击开始键,仪器开始工作,30分钟自动停止。6、每次治疗结束,打开容器下面的开关,必须将容器里的药液排尽再用清水冲洗容器一次,药液不能重复使用。【注意事项】1、施行熏蒸疗法,应时时注意防止烫伤,各种用具易牢固稳妥,热源应

    5、当合理,药不应接触皮肤。2、小儿及智能低下,年老体弱者熏蒸时间不易过长需家属陪同。3、熏蒸浴具要注意消毒。4、治疗期间对辛辣,油腻,甘甜等食物摄入应适当控制。5、治疗期间,停用各种洗面奶。三、中药熏洗疗法 【适应证】适用于骨折后并发关节僵硬等。 【禁忌症】1、伴有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脑血管疾病者禁用。2、骨折伤口术后禁用。 【操作规】1、物品准备:熏洗药物、浴具。热水约1500ml左右。2、一般在药中加水1500ml左右,沸后20分钟,在将芳香药物加入,煎沸后即可使用。3、将煎好的药汤趁热倒入浴具,暴露患者骨折部位及关节僵硬部位,先用药热气熏蒸患处约510分钟,再用毛巾浸汁热敷局部,带药液温度降

    6、到40左右时,嘱患者将暴露骨折部位及关节僵硬部位浸于容器,药液泡洗患处约15分钟。4无菌纱布擦干。5、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以710天为1疗程。病情较重者可酌情增加熏洗次数。【注意事项】熏洗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调节适宜的药液温度,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在熏洗时要防止烫伤的发生。合并有传染病的患者应使用单独的浴具,并单独严格消毒。【应急预案】1、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外用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2、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者患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万花油、红霉素软膏等。二、颈椎和腰椎等疾病针灸、理筋手法 一

    7、、颈椎和腰椎疾病常用理筋手法【适应证】1、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退行性关节炎、腰椎小关节紊乱、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2、颈椎病、落枕、头痛,肩周炎;3、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腱鞘炎、腱鞘囊肿、腕管综合征;4、各种扭挫伤;【禁忌证】1、诊断未明确的脊柱损伤、骨膜炎,急性软组织损伤的肿胀期。2、恶性肿瘤的部位,一般不应使用手法,以防止肿瘤细胞的扩散与转移,使病情加重;3、骨折部位不能贸然使用手法,以免引起骨折部位的错位,造成神经、血管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或创伤性骨膜炎,尤其是闭合性骨折者。但是对骨折愈合后期,推拿手法又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可减少骨折后遗症的发生;对于骨质疏松,撕脱

    8、性骨折,韧带撕裂,骨结核,肿瘤等手法应禁用或慎用。4、正在出血或出血的部位,不宜用手法治疗。即使四肢关节扭伤,局部肿胀疼痛,皮下淤血,也应先作制动、冷敷、止血,待出血停止后,方可用手法,以免加重局部出血;5、皮肤病患处(如湿疹、癣、疱疹、脓肿等),一般也不用手法;6、皮肤破损、水火烫伤,患处暂不用手法治疗;7、结核病菌引起的病症,如腰椎结核、髋关节结核等;【常用手法操作步骤及主治】1、颈部按摩法 (1)预备手法。包括揉捻法和滚动法。目的在于松解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以获得舒筋通络、宣通气血、解痉镇痛的效果。同时,也为下一步治疗手法打好基础。揉捻法:术者用两手拇指指腹交替在颈部两侧自上而下做回

    9、旋揉捻,每侧4-5遍,压痛点可重点揉捻,时间可略长些;滚动法:在头颈根部及双肩部施以滚法2-3分钟,着力点要深,并注意防止搓伤皮肤。 (2)治疗手法。包括旋转复位法和提端摇晃法。这是治疗颈椎病的重点手法。目的在于分解颈椎小关节的粘连,纠正颈椎关节的错缝,并可加宽狭窄的椎间隙,扩大椎间孔,使颈椎恢复正常的生理曲度,从而缓解由于颈椎病变对神经根、血管及周围软组织压迫和刺激而引起的症状。旋转复位法:以右旋为例,术者立于患者背后,用右手或右前臂置于患者须下,左手托住枕部,轻提并做颈部旋转运动2-3次,使肌肉放松后,上提牵引颈部,并使其后伸,同时将患者头颈右旋至有固定感时,术者右臂再稍加用力右旋颈部,此

    10、时可听到数声弹响声。以同样手法向左侧旋转一次。应用本手法时要轻柔,力量不宜过大;提端摇晃法:适用于颈部肌肉痉挛,尤其适用于胸锁乳突肌痉挛的患者。提端:术者立于患者正背后,两手虎口分开,两拇指顶住枕部,其余手指托住下颌部,双前臂压住患者肩部,两手向上提端,使患者颈部肌肉放松,然后将患者头部在屈曲时旋转至左、右侧。摇晃:以左侧为例,术者用右手扶住下颌,同时用右肩部、肘部固定住患者头部,在持续牵引下,用左手拇指指腹沿左侧痉挛的颈肌走向,自上而下揉捻至肩部,同时向右侧旋转颈部。然后以相同手法于对侧再做一遍。 (3)善后手法。包括劈法、散法、拿法及归合法等。目的是放松颈肩部肌群,进一步解除肌肉痉挛,增加

    11、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软组织的炎性反应。劈法:术者五指分开、放松,以手掌尺侧,劈打双肩及背部1分钟;散法:用两手掌指挽侧在两侧颈部交错散打,并用力按压,当从上至下到肩部时,改用掌侧散打,反复2-3遍;拿法:用拇指和掌与其余四指指腹相对用力,在肩部拿捏,拇指做环行运动,进行1-2分钟;归合法:两手交叉,以两手掌大小鱼际置患者项部及肩部相对归挤,自上而下做2-3遍。 2、腰部按摩法(1)患者俯卧,医者立其侧,以两手十指或全掌着力,沿脊柱正中督脉及两侧膀胱经(脊柱旁开1.5寸和3寸)从上至下摩动,以局部皮肤微红、微汗为度。手法后有温热及腰部轻松感。主治:多用于腰背部各种损伤的治疗准备手法。(2)腰部揉法

    12、:患者俯卧,医者立其侧,以掌根反复揉脊柱正中及两侧(沿督脉膀胱经)五条线从上向下揉动。主治:脊柱强直,腰背疼痛,四肢关节屈伸障碍,兼治头痛、眼睛胀疼。腰部推法:患者俯卧,沿膀胱经以掌根,全掌反复推动。主治:腰背部扭伤及肌肉痉挛所引起的疼痛,脊柱强直,浑身酸疼。(3)啄膀胱经法:患者俯卧位,医者以手五指尖并拢,如梅花针状,沿膀胱经走行从上至下依次叩啄。也可用啄法叩击环跳、承山,委中等穴位。也称点穴疗法。主治:腰背部冷痛、躯体麻木、类风湿脊柱炎、身体各关节屈伸不利。(4)叩击法:医者以全掌、掌背、空拳叩击俯卧位的患者背部。以全掌叩击治疗围较广,掌背拍打多用于背部,空拳、实拳多用于腰骶肌肉丰厚处。主

    13、治:广泛性腰背疼,多用于手法治疗结束前。促进血液流通,也常用于旧性和疲劳性腰背部损伤。(5)拿脊法与夹脊弹拨法:病人俯卧,躯体伸直,腰背肌肉放松。医者立其侧,双手拇指与四指拿脊柱旁开0.5寸的两侧肌肉或以双手拇指在患者棘突旁开0.5寸处(大约华佗夹脊穴的部位)从上至下弹拨,使患者有酸胀感觉为宜。主治:腰背肌肉损伤、腰背冷痛,腰骶疼、腰椎侧弯、胸腰椎肥大性脊柱炎、腰椎关节紊乱,以及颈项疼、肋间疼和许多科疾病如胃疼、消化不良、肠胃功能紊乱、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6)腰背点揉法:患者俯卧位,使之腰背部肌肉放松。医者用双手拇指依次点按脊柱两侧骶棘肌外胸腰椎横突至腰骶。其余四指自然放松附着于腰背两侧。点

    14、按时以产生酸胀感受为度,对于疼点重复点按约2分钟,也常称为镇疼手法。主治:腰背扭伤、解除局部肌肉痉挛、肋间神经痛。(7)腰部肘按法:病人俯卧、腰肌放松。医者以肘关节鹰嘴突,在腰部痛点及穴位按压,如环跳穴等处。用肘点按时常可产生强烈的酸麻胀感。主治:用于患者腰部扭伤剧烈疼痛、梨状肌损伤、椎间突出伴有下肢症状者、腰背肌劳损。(8)摇晃腰骶法:患者俯卧,肌肉充分放松。医者双手置于患者腰部或骶部,反复推摇、压晃,使腰骶部左右摆动,幅度由小到大,约10余次后患者即可感到有轻松感。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5骶1棘间韧带损伤,腰骶疼。(9)按腰搬腿法:患者俯卧,躯体伸直,肌肉放松。医者立在侧方,一手按压腰部

    15、痛点,一手托抱患者膝关节或拿小腿远端。将下肢徐徐向后牵引,然后再搬膝关节使下肢后伸到一定角度时,两手交错用力,常可听到“咯”的小关节响声。医者可沿脊柱依次按压搬动。主治:腰骶部扭挫伤、椎间盘突出症、腰骶部劳损。 二、颈椎病针灸治疗常用的穴位有:大椎、风府、风池、肩井、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对疼痛为主,且疼痛较剧、受凉加重者,在针刺时,手法不宜强,针刺应较深,而且要留针10分钟。对疼痛以走窜不定为主者,用强刺激针刺,且刺入较浅。对肌肤麻木、肢体沉重、疼痛有定处、阴天发作者,宜针刺与灸疗同时进行,或兼用温针疗法。对头后部疼痛者,选择的穴位有:后顶、天柱、风池、风府、昆仑及疼痛最明显的部

    16、位。对偏头痛者,选择的穴位有:风池、太阴、率谷、丘墟、头维及疼痛部位。对头顶部疼痛者,选择的穴位有百会、前顶、通天、行间及疼痛部位。对前头部疼痛者,选择的穴位有:上星、头维、印堂、合谷及疼痛部位。三、腰椎疾病的针灸治疗 急性期治疗:取腰夹脊穴(椎间盘突出旁)、腰阳关、十七椎、环跳、阳陵泉。针刺得气后行提插手法,中等强度刺激,使针感向患侧下肢放散,呈触电样感觉。再配以G6805-1治疗仪刺激2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并在腰腿部太阳膀胱经所行经络上拔罐。隔天1次,5次为1疗程。恢复期治疗:取肾俞、腰阳关、秩边、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会阳。均以轻刺激为主,得气即可;又在肾俞、环跳、委中上拔

    17、罐,再行雀啄灸。并嘱咐回家后热敷。隔天1次,10天为1疗程。针灸治疗的注意事项(规)1、针灸治疗室要求宽敞明亮光线良好,温度适宜。2、所用针灸针具必须是经过严格消毒,或者是一次性针灸针具3、对空腹、惧针等患者应慎重,以防发生晕针。4、身体极度虚弱,大汗、太湿、大出血,病情危重(急救除外)的患者不宜针灸。5、进针、行针时应多与患者交流,细心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掌握不同患者的耐受程度,针灸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以防意外情况的发生并及时处理。6、女性生理期若非为了调经,一般不宜针灸,孕妇在怀孕早期及后期禁止针灸。四、针刀疗法【适应证】1、颈椎病、颈肌劳损、颈椎间盘脱出症。2、慢性腰肌劳损、症腰椎间盘脱出

    18、症、腰椎骨质增生等。3、肱骨外上踝炎(网球肘)、软组织损伤、增生性关节炎。4、慢性软组织损伤、旧性软组织损伤急性发作。5、外伤性滑囊炎、腱鞘炎、肌肉筋膜炎。 【禁忌证】1、全身发热或感染,严重脏疾患的发作期。2、施术部位有红肿热痛或深部脓肿坏死者。3、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及其他凝血功能不全者。4、施术部位有重要神经、血管、严重心脑血管病变。5、结核病患者及疑有结核病史者。6、严重糖尿病,血糖末控制在正常围者。 【器械及药物】一次性灭菌针具、利多卡因、2ml注射器、碘酒、无菌手套等。【操作方法及步骤】1、体位的选择以医生操作时方便、患者被治疗时自我感觉体位舒适为原则。如在颈部治疗,多采用坐位;头

    19、部可根据病位选择仰头位或低头位。2、在选好体位及选好治疗点后,作局部无菌消毒,即先用酒精消毒,再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3医生戴无菌手套,最后确认进针部位,并做以标记。对于身体大关节部位或操作较复杂的部位可敷无菌洞巾,以防止操作过程中的污染。4、为减轻局部操作时引起的疼痛,可作局部麻醉,阻断神经痛觉传导。【注意事项】1、若有乏力、恶心、头昏、胸闷等不适症状,半小时不要离开候诊室,防止术后晕针的发生。2、治疗后24小时,不宜局部热敷、理疗及按摩治疗,以防治疗部位有水肿或血肿的发生;3、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治疗部位和创面大小,必要时可服用抗生素或活血止痛药物等配合治疗,以防感染和减轻术后不适感及疼痛

    20、;4、治疗三日,应避免多牵拉、活动患处以免再次撕裂损伤,使创面出血或渗液过多而影响疗效。三天后,开始适当活动或循序渐进地锻炼;5、三天,针孔处勿沾水,保持针孔处清洁,以防感染;三、骨折、脱位的整复手法一、骨折手法整复术【适应证】1、绝大多数闭合骨折,特别是四肢骨折。2、部分开放骨折,如伤口较小或伤口经清创关闭估计手法整复效果良好者。3、没有手法复位禁忌证者。【禁忌证】1、年老体弱,对骨折功能恢复要求不高者。2、病危或复合伤者,应以抢救生命为首要目的,暂不宜复位。3、较严重的开放骨折(包括伤口污染严重者)。4、估计手法整复难以成功,或成功后难以维持固定者,如股骨干骨折严重缩短移位,某些斜形的不稳

    21、定骨折。【解剖关系】不同部位骨折有不同解剖特点,四肢各部都有彼此拮抗的肌肉及肌群,关节部位骨折更应考虑其关节解剖因素。【器械及药物】骨折周定器具(如夹板、石膏、绷带、压垫等)、外用药、复位床。【操作方法及步骤】基本复位方法如下,有条件可在麻醉下进行。1、拔伸:主要用于矫正患肢的重叠移位。一般是由术者和助手分别握住患肢的远端、近端,对抗用力牵引。2、旋转:主要用于矫正骨折的旋转移位。一般是由术者手握骨折远端在拔伸下,围绕肢体纵轴向或向外旋转以恢复肢体的正常生理轴线。3、折顶:主要用于单靠牵引不易完全矫正的重叠移位。要点是先做加大骨折成角拔伸,至两断端同侧骨皮质相遇时,骤然将成角矫直,使断端对正。

    22、本法要慎用,操作要仔细,以免骨锋损伤重要的软组织。4、回旋:主要用于有背向移位(即两骨折面因旋转移位而反叠)的斜形骨折。一般是术者一手固定近端,另一手握住远端,按移位途径的相反方向回旋复位。5、分骨:主要用于尺、挠骨,掌、肠骨骨折时,骨折端因成角移位及侧方移位而相互靠拢时,方法是术者用两手拇指及食、中、无名指,分别挤捏骨折处背侧及掌侧骨间隙,使靠拢的骨折端分开。6、屈伸:用于骨折脱位的整复。方法是术者一手固定关节的近端,另一手握住远端沿关节的冠轴摆动肢体以复位。7、横挤:主要用于重叠、成角及旋转移位矫正后还有侧方移位者。方法是在持续手力牵引下,术者两手拇指压住突出的远端,其余四指捏住近侧骨折端

    23、,向上用力使“陷者复起,突者复平”。或术者借助掌、指分别按压远端和近端,横向用力夹挤以矫正之。8、纵压:主要用于检查横形骨折的复位效果。方法是术者两手固定骨折部,让助手在维持牵引下稍稍向左、右、上、下摇摆远端,术者双手可感觉到骨折的对位情况,然后沿纵轴挤压,若骨折处不发生缩短移位则说明骨折对位良好。【注意事项】1、复位前应充分了解病情(特别是X线片),研究确立最佳整复方法,预计和考虑整复过程及整复后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和相应处理措施。2、手法要及时、稳妥、准确、轻巧,避免因反复整复而加重损伤。3、复位后监视:(1)观察体形,触摸肢体轮廓,与健侧对比,初步确认复位满意度。(2)X线照片复查,鉴定

    24、复位是否达到标准。(3)血循环检查。(4)感觉活动等神经系统检查。二、脱位复位术【适应证】1、新鲜外伤性脱位。2、全身情况较好,无昏迷或其他脏器损伤和危重休克患者。3、经X线确诊为关节脱位。【禁忌证】1、开放性关节脱位,创口未经清创手术者。2、复合性创伤,患者有进行性出血,生命体征有危象的危重患者。3、精神病患者,不能与医生合作时。4、诊断未明确,未拍X线检查确诊者。5、旧性脱位超过3个月,关节严重粘连,或已明显有骨化性肌炎的患者。【器械及药物】1、复位治疗床,备宽布带。2、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等。3、外敷药物和固定器材,如夹板、绷带或悬吊巾。 【操作方法及步骤】1、拔伸牵引,欲合先离,术者与

    25、助手顺势对抗牵引,力度适中恰当。2、让脱出的远端从原路返回,在足够的牵引后,用端提等手法,徐徐屈曲关节,使其入臼。3、利用杠杆原理,以脱位肢体的远端为力点,脱位关节囊为支点,通过旋转、收、外展或伸屈等活动,利用杠杆作用,使其入臼。4、入臼后认真检查关节的外形,关节活动功能是否完好,并借助关节的特殊检查体征,确认已入臼,如肩关节的搭肩试验。【注意事项】1、在整复时牵引未充分,关节重叠未牵开,切勿过急屈曲关节,易造成人为的骨折损伤,尤其年老骨质疏松患者。2、利用杠杆原理复位法,切忌用力粗暴,以免引起骨折和加重损伤。3、一般新鲜脱位,整复操作适当,可不需麻醉,若患者肌肉发达,或复杂性脱位,或病者疼痛

    26、难受,可用针麻、臂丛麻醉、硬膜外麻醉等,以减轻患者痛苦。4、脱位合并近关节的骨折者,原则上先整复脱位,再处理骨折。四、常见部位骨折、脱位的夹板、石膏外固定 一、夹板固定术小夹板局部固定是利用与肢体外形相适应的特制夹板固定治疗骨折。多数夹板固定治疗骨折不包括骨折邻近关节,仅少数邻近关节部位的骨折使用超关节固定。小夹板可用柳木、椴木或杉木,根据伤肢的部位、长度及体型,做成各种不同规格及形状而又适合固定伤肢用的小夹板。厚度一般为3-4mm,四边刨光,棱角修圆,肢体面衬以毡垫,外用纱套,配以各种类型的纸垫或棉垫,作为外固定材料。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的原理是通过配用各种类型纸压垫,形成两点或三点着力挤压点

    27、,外用4条布带松紧适当地缚扎,防止骨折的移位。【适应症】 1、不全骨折2、稳定性骨折3、四肢闭合性管状骨骨折,但股骨骨折因大腿肌肉较丰富,肌肉拉力大,常需结合持续骨牵引4、四肢开放性骨折,创口小,经处理后伤口已闭合5、旧性四肢骨折仍适合于手法复位者6、用石膏固定的骨折虽已经愈合,但尚不坚固,为缩小固定围可用以代替石膏固定【禁忌证】1、不能按时观察的患者2、开放性骨折,伤口未闭合 3、皮肤广泛擦伤4、伤肢严重肿胀,末端已有血循环障碍现象者 5、骨折严重移位,整复对位不佳者 6、骨折肢体已有神经损伤症状,局部加垫可加重神经损伤者7、伤肢肥胖皮下脂肪多,因固定不牢易发生延迟连接或不连接者【操作要点】

    28、1、伤肢体位应放正确,外套纱套或包1-2层棉纸,以免压坏皮肤。2、选择纸垫的大小要合适,放置加压点要准确,并用胶布固定,以防移动。3、选用小夹板的型号要合适,且要按规定顺序放置前、后、外侧的夹板,由助手扶托稳固,以便用布带包扎固定。4、捆扎布带的长短要适宜,先扎骨折端部位的一条(即中段),然后向两端等距离捆扎,松紧度以布带能横向上下移动各1cm为准。5、布带捆扎完毕后,应检查伤肢末端的血循环及感觉情况。如一般情况良好,再行x线检查骨折端对位情况。6、在伤肢固定后1-3d要特别注意观察伤肢末梢血循环及感觉情况,并随时酌情调整捆扎布带的松紧度;然后每周用X线检查及调整布带松紧度1或2次,直到骨折愈

    29、合。7、在小夹板固定治疗期间,每天都要鼓励和指导患者定时定量地进行伤肢功能锻炼。【并发症及其处理】1、骨筋膜室综合征:由于小夹板固定过紧,或固定术后没有严密随访,此并发症多见。如果骨筋膜室综合征已经确诊,应及时手术切开减压。2、压疮多因包扎压力不均匀或过紧,皮肤糜烂,形成压疮。应及时解除压迫,部分需要植皮治疗。3、化脓性皮炎:因固定部位皮肤不洁,有擦伤及软组织严重挫伤有水疱形成,破溃后可形成化脓性皮炎,应及时解除压迫,以免影响治疗。4、缺血性肌挛缩 治疗重点在于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缺血性肌挛缩的病人,手术松解及功能重建只是补救措施,病人终究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 二、石膏固定

    30、术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以及对骨关节损伤机制研究的进展,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固定方法、固定器材,但传统的石膏绷带外固定,由于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应用甚广,至今仍不失为平时及战时骨科外固定的良好材料,也是骨科医生必须熟悉掌握的一项外固定技术。外固定的石膏具有微孔,可透气及吸收分泌物,对皮肤无不良反应,适用于骨关节损伤及骨关节手术后的外固定,易于达到三点固定的治疗原则,固定效果较好,护理方便,且适合于长途转送骨关节损伤的患者固定。【适应症】1、小夹板难于固定的某些部位的骨折,如脊柱骨折;2、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创口尚未愈合,软组织不易受压,不适合小夹板固定;3、病理性骨折;4、某些骨关节术后,需要较长时间固定于特点位置,如关节融合术;5、为了维持畸形矫正术后的位置;6、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用以固定患肢,控制炎症;【禁忌症】1、确诊或可疑伤口有厌氧细菌感染者。2、进行性浮肿患者。3、全身情况恶劣,如休克病人。4


    注意事项

    本文(骨科临床操作.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