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红楼梦》110回练习及答案.docx

    • 资源ID:12343229       资源大小:23.5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红楼梦》110回练习及答案.docx

    1、红楼梦110回练习及答案红楼梦练习1-10回之欧侯瑞魂创作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 )( )A.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分歧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需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偏重.比如第四回就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 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年夜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布景. B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小说联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是小说的渊源.红楼梦就是以女娲补天的神话开篇的.C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

    2、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D林黛玉在贾府不愿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是因为那时她父母已双亡,寄人篱下. E黛玉应贾政之召来到了荣国府.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尔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奠基了基础. 1.AB(C 应是英莲被拐走后甄家被烧毁;D 林黛玉进贾府时她父亲还在,其实不是父母双亡;E 应是贾母让黛玉到荣国府的) 2请选择不正确的两项( )( )A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比黛玉更得贾府上下喜爱.这令黛玉感到了一丝不服,因此经常与宝玉闹别扭. B宝玉的那块玉正面写着“通灵宝玉”四个字,反面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永昌”八个字.C贾府的“四春”分别是:精明的贾元春、

    3、孤僻的贾迎春、孤独的贾探春、懦弱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D为了尽早和秦钟相聚,宝玉择定了上学的日期.当日早晨收拾完毕,宝玉分别拜见了贾母、贾政和王夫人等人,最后来到林黛玉处辞行,遭到林黛玉善意的讥笑.E贾雨村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林黛玉念书.得知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如海求他的岳父家荣国府帮手.正好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到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 不久金陵应天府缺出,贾家便帮他谋补了此缺,贾雨村又上任去了. 2.BC(B 正面还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永昌”,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C 孤独的贾元春、懦 弱的贾迎春、精明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

    4、春) 3请选择不正确的两项( )( )A下列各位都属于“金陵十二钗”:黛玉、宝钗、迎春、岫烟.B“珍珠如土金如铁”“白玉为堂金作马”分别是说.薛家、史家. C王狗儿昔时依附王夫人的娘家,认了同宗,后来家境没落,他家的岳母刘姥姥便到贾府来求助.刘姥姥费了一些周折,才见到了管家的王熙凤,王熙凤抹不开脸面,就送给她二十两银子.D贾元春,贾政与王夫人长女.自幼由贾母教养.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念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不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E宝玉来看宝钗,黛玉也来看望.然后薛姨妈留年夜家吃茶,宝玉要喝酒,薛姨妈就拿好酒来给年夜家一起喝.而宝玉偏偏

    5、想喝冷酒,宝钗劝说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不要吃那冷的了.宝玉听这话有情理,便放下冷酒,命人暖来方饮.黛玉心生醋意,借雪雁送手炉来冷嘲热讽一番.3AB(A岫烟不属于B应是薛家、贾家)4选出以下不正确的两项( )( )A.第1回,贾雨村姓贾名化,雨村是他的别名.为进京求取功名,曾寄居在姑苏城的葫芦庙里.后来中了进士,任姑苏知府,不到一年却又因恃才侮上被参而遭革职,偶然间成了林黛玉的家庭教师.因这层关系,才得以复职候缺,补得金陵应天府一职.B.第1回,元宵佳节之夜,甄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霍启要去方便,便将英莲放在门槛上坐着.回

    6、来时,人已不见了,找了三更,到天亮也没找到.没法子,霍启又不敢回去见主人,就逃往他乡.C.第2回,林黛玉念书时,凡书中有“敏”字,都念做“密”字;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贾雨村并未如此教她,那时只觉得黛玉言语举止另是一样.直到冷子兴告诉他林如海的夫人是贾敏,他才知其中原因.D.第3回,林黛玉进贾府里,先后见了贾母、王夫人、邢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王熙凤;由两个舅妈带着,分别见了年夜舅舅贾赦,二舅舅贾政.吃过晚饭后,才见到宝玉.E.第4回,薛姨妈带着儿子薛蟠,女儿宝钗到金陵城投奔亲戚,贾政母子留他们住在梨香院,薛蟠也很乐意住在此处.不上一月,贾宅中有纨绔习气的子弟,引诱得他比以前更

    7、坏了.从此撤销了移居之念.4DE (D.去贾赦处是由邢夫人领着;去贾政处,王夫人已在正房候着.林黛玉并未见到两个舅舅.E.不是投奔亲戚,是送宝钗进京待选;薛蟠起初不愿意住在贾府,因母亲执意在此,贾家又殷勤相留才住下的.)5选出以下不正确的两项( )( )A.第5回,宝玉在秦氏的卧房中午休,梦游“太虚幻境”,到“孽海情天”的“苦命司”中,先将“又副册” 厨门翻开,看到其中两幅画和字,不解;开“副册”厨门,看见画着桂花、沼泽,还有字,还是不解;再去取“正册”来看,未及看完,就被仙姑带去游玩.B.第6回,王成的祖上与王熙凤的祖父连了宗认作侄儿,此事只有王夫人及凤姐之父知晓.王成的亲家母刘姥姥见女儿女

    8、婿过得萧条,便有心去认这门亲,但因从未见过王夫人,只得带着外孙板儿去找王夫人的陪房周瑞,通过周瑞家的才见到王夫人,王夫人送她二十两银子,她给了周瑞家的一两银子,以示报答.C.第7回,宁府的焦年夜从小跟着宁公贾演收兵兵戈,因对宁公有救命之恩,府中上下人等对他倒也另眼相看.焦年夜喝醉了酒,就无人不骂,把宁府内见不得人的事儿也抖落出来.贾蓉忍无可忍,令人将他捆了,众小厮用土和马粪塞了焦年夜的嘴.D.第8回,宝玉从梨香院回到自己的住处,晴雯告诉他,他在宁府叫人特意送过来给她的豆腐皮包子,因她才吃了饭就搁在那里,后来被李嬷嬷拿走了,说是给孙子吃;宝玉问起早起沏的枫露茶,得知被李嬷嬷喝了,年夜为生气,筹算

    9、把这个乳母撵出去,在袭人的劝解下,方才作罢.E.第9回,贾宝玉与秦钟一同到贾家学堂上学,金荣借机欺负秦钟,说了很多闲话.贾蔷素与贾蓉要好,他要为秦钟出气,便怂恿宝玉的书童锄药给金荣一点教训;在锄药的鼓动下,贾兰贾菌也动了手;宝玉的三个小厮也操着家伙加入了战阵.5BE (B.王夫人嫁入贾家之前曾与之见过面;刘姥姥到贾府未曾见到王夫人,只见到王熙凤;周瑞家的没要那一两银子.E.不是锄药,是茗烟;金荣的朋友飞砚相助,却落在贾菌的书桌上,打坏了水壶,溅了一书墨水,贾菌抓起砚砖要打回去,却砸在宝玉秦钟的书桌上;贾兰只是劝说,没入手.)二、填空题1“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

    10、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喜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2红楼梦原名石头记,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恋爱婚姻喜剧为核心,以 贾史王薛四年夜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3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饮的仙茶叫千红一窟,品的酒叫万艳同杯,听的歌曲名叫红楼梦 .4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 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5贾府姐妹中,迎春的父亲是贾赦,探春的父亲是贾政,惜春的父亲是贾敬.6红楼梦中不止一次地呈现在年夜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经常被年夜家取笑、戏弄的人是刘姥姥.7请写出“

    11、金陵十二钗”其中三位: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妙玉、秦可卿 8.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句话是贾宝玉说的.9红楼梦中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写的是林黛玉_ .10.贾雨村正欲下令捉拿薛蟠时,那时葫芦庙里的小沙弥而今的门子黑暗递给他一张护官符.11.姓名的含义:甄士隐取真事隐之意;贾雨村取 假语村 之意.12.甄士隐书房闲坐,偶

    12、做一梦,最后来到“太虚幻境”,两边的春联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贾宝玉到秦可卿房中,看到有一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三、下列判词是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请指出分别预示了哪些女子的命运.1.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林黛玉和薛宝钗 )2.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早春景?虎兕相逢年夜梦归.(贾元春 )3.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春风一梦遥.(贾探春 )4.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史湘云 )5.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 )6.子系中山狼

    13、,失意便嚣张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贾迎春 )7.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贾惜春 )8.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倾慕今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 )9.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巧姐 )10.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李纨)11.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秦可卿 )12.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晴雯 )13.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

    14、无缘. (袭人 )14.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 )四、简答题1宝黛初会时双方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它照应了书中的哪一传说,请简介传说的内容.1.“木石前盟” .宝玉前身是神瑛侍者,林黛玉的前身是三生石畔绛珠草.神瑛侍 者曾浇灌绛珠草,使之久延岁月,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后神瑛侍者偕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投胎人间,即为贾宝玉.绛珠仙草为报灌溉之恩随之而去,投胎为林黛玉, 用一生的眼泪相酬谢,故有木石前盟之说.(第一回)2.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请简述这两件事,并说明它的作用.3.红楼梦常通过梦境来暗示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

    15、,暗示情节主题的场景描写,请复述其中的一个梦境,并简要说明这个梦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宝黛初会”的情节内容.5.简述王熙凤初度进场的过程.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外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而已!”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端详一番,因问:“妹妹可曾念书?”黛玉道:“不曾念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同样问念书的问题,黛玉却给出分歧的回答,试分析黛玉变动的原因.7.简述红楼梦中“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过程.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薛姨妈母子寄居荣国府后,宝钗好奇赏鉴宝玉

    16、的通灵玉,口中念:“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她的丫头莺儿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请问宝钗金锁上是哪两句话?请复述这个情节.你觉得作者安插这个情节的用意何在?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 “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 瘦死的骆驼比马年夜呢.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 的腰还壮哩! ”刘姥姥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为何说这话?请简叙事情的经过. 红楼梦练习谜底1-10回一、选择题1.AB(C 应是英莲被拐走后甄家被烧毁;D 林黛玉进贾府时她父亲还在,其实不是父母双亡;E 应是贾母让黛玉到荣国府的) 2.B

    17、C(B 正面还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永昌”,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C 孤独的贾元春、懦 弱的贾迎春、精明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 3AB(A岫烟不属于B应是薛家、贾家)4DE (D.去贾赦处是由邢夫人领着;去贾政处,王夫人已在正房候着.林黛玉并未见到两个舅舅.E.不是投奔亲戚,是送宝钗进京待选;薛蟠起初不愿意住在贾府,因母亲执意在此,贾家又殷勤相留才住下的.)5BE (B.王夫人嫁入贾家之前曾与之见过面;刘姥姥到贾府未曾见到王夫人,只见到王熙凤;周瑞家的没要那一两银子.E.不是锄药,是茗烟;金荣的朋友飞砚相助,却落在贾菌的书桌上,打坏了水壶,溅了一书墨水,贾菌抓起砚砖要打回去

    18、,却砸在宝玉秦钟的书桌上;贾兰只是劝说,没入手.)二、填空题1林黛玉 贾宝玉2石头记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贾史王薛3千红一窟 万艳同杯 红楼梦 4袭人、晴雯 5贾赦 贾政 贾敬 6刘姥姥7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妙玉、秦可卿 8贾宝玉9林黛玉 10护官符 11真事隐;假语村 12无为有处有还无;世事洞明皆学问.三、判词1.林黛玉和薛宝钗 2.贾元春 3.贾探春 4.史湘云 5.妙玉 6.贾迎春 7.贾惜春 8.王熙凤 9.巧姐 10.李纨 11.秦可卿 12.晴雯 四、简答题1.“木石前盟” .宝玉前身是神瑛侍者,林黛玉的前身是三生石畔绛

    19、珠草.神瑛侍 者曾浇灌绛珠草,使之久延岁月,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后神瑛侍者偕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投胎人间,即为贾宝玉.绛珠仙草为报灌溉之恩随之而去,投胎为林黛玉, 用一生的眼泪相酬谢,故有木石前盟之说.(第一回)2.贾宝玉一出生,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年夜家都觉得这孩子来历不小,便取名叫“宝玉”.一年后抓周时,贾政摆上各种工具,叫宝玉抓取,可是,他什么都不取,只把脂粉钗环抓过来.贾政年夜怒,说“将来一定是个酒色之徒.” 这两件事为红楼梦的这个主要人物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3.暗示情节主题的梦境,有第五回贾宝玉在侄媳妃秦可卿华丽的卧室中所作的那场太虚幻境的绮梦,通过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总写了

    20、全文,暗示了人物命运,还有十三回,秦氏将死,临终的时候,向凤姐儿托梦,所说的预言,起到揭示全书主旨的作用.暗示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的梦境有:贾宝玉梦遇甄宝玉,暗示了宝玉乖张、痴迷的个性;林黛玉梦见被父亲接回家中、许配他人,暗示了她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担心,和对自己命运无可奈何的哀思.4.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宝黛初见,便都有似曾相识的心灵感应,两人一见如故,心灵相通.宝玉觉得是“天上失落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问黛玉念书、姓名、表字、是否佩玉等情况,闻知黛玉无玉,他便摔玉于地,此举惊坏了黛玉.5.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时,王熙凤放诞无礼扬声说笑而

    21、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然后在一群媳妇、丫鬟的围拥下盛装进屋.一进来,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美丽,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明日孙女.接着又忧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待到贾母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忙转悲为喜.6.黛玉远离父亲,寄身外祖母家,寄人篱下的遭遇以及黛玉自己敏感多疑的性格,使得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愿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她从贾母的语气中听到贾母对女子念书的不屑,因而当宝玉再问同一个问题时,她改变了自己的回答.7.薛姨妈之子薛蟠,为争英莲伤了人命,原告至应天府.刚就任的贾雨村判案时,一门子递给他一张“护官符”,告诉他薛蟠是金陵四年夜家族中的薛家人.贾雨村惧怕四年夜

    22、家族的势力,胡乱判了此案.最后薛蟠夺走英莲,又逍遥法外.8.“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薛宝钗“比通灵”:宝钗生病,宝玉前去看望.宝钗要看宝玉之玉,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下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宝玉也要看宝钗的金锁.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莺儿说是癞头和尚送的,觉得这几字和宝玉的像是一对.宝钗没等她说完就把她支开了.作用:可以从世俗的金玉良姻之说入手,为下文黛玉猜疑多心和最终宝玉宝钗联姻作铺垫.也可以从薛家挖空心思促进宝玉和宝钗的姻缘入手,因为通灵玉是天成,金锁却多人为痕迹,令人生疑.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 到贾府攀亲,见到了凤姐. 凤姐从言谈中知道她的来意,先是诉说贾府概况轰轰烈烈,却年夜有年夜的难处,而后承诺施舍二十两银子.于是刘姥姥高兴地对凤姐说了上述这番话,拿了银钱千恩万谢地回去.或:京官后代王狗儿沦落乡间务农,因祖上曾与王夫人、凤姐的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求助.刘姥姥进贾府,见到王熙凤时,凤姐说起家事的难处,刘姥姥以为告助无望,可凤姐还是给了几十两银于,刘姥姥千恩万谢地归去.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注意事项

    本文(《红楼梦》110回练习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