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docx

    • 资源ID:12326708       资源大小:159.34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docx

    1、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Measur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s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前言:办法是有关机关或部门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或问题提出具体做法和要求的文件。本文档根据办法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订的基本原则及管理办法(修改稿) 人才培养计划是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文件,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

    2、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516号)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以下基本原则及管理办法。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创新具有我校特色的“工学并举、道艺兼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原则 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和培养过程、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是组织教育教学过程、安排教育教学任务、评价教育质量、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

    3、依据,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要从国情出发,广泛开展社会调研,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特别要关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本专业面向的行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努力使教学计划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 (二)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

    4、,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重视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学生体质;校园文化建设、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课程的延伸,要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学生非智力素质的修养。 (三)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 人才培养计划要有鲜明的职业特点,具有明确的岗位(群)面向。要立足于服务石油石化等相关行业和地方企业的实际要求,首先满足毕业生就业岗位任职的需要。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含专业实践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让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学习掌握学习新技术技能的方 1 法和终身学习的能

    5、力。 (四)加强职业能力培养 要以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主线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强化实践教学,增加生产性实训的比例,在校内外生产性或仿真职业氛围的实训基地设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以企业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注重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确保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实践教学要能够满足培养目标对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标准的要求,在实践内容及技术水平上适应学生就业的职业岗位要求,与现场技术水平同步,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职业岗位工作必

    6、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要建立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制度。 (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与职业界(行业、企业)共同制订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职业界参与课程开发、专业教学、职业能力培训、质量标准制订与考核等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环节要根据企事业单

    7、位的实际工作特点妥善安排。 (六)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 制订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点,设计安排课内课外教育教学环节,或在执行同一教学计划中,给学生以更大的选择性。 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专业服务面向、生源情况和教学条件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等根据切实可行的具体条件来设计安排,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办出我校特色和各专业的特色。 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组成及编写格式 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按照以下顺序排列组成。 (一)基本学制与招生对

    8、象 (二)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应表述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某行业或职业领域)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从 2 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某类具体职业岗位)高技能专门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 1培养规格 人才使用规格:学生毕业后主要去(某行业、职业或某类职业领域企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制造(施工、运行、维修、测试)等方面的岗位技能工作或工艺、技术和管理工作。专业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把本专业毕业生的业务工作范围具体化。 2就业的职业岗位(群) 主要就业

    9、岗位、相关岗位、发展岗位 3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在知识结构中应包括: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必备的人文社科知识、职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专门知识。 在能力结构中应包括:职业技术能力即完成主要职业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技能;关键能力即职业人才所应具备的跨行业、跨专业、跨职业的基本能力,包括计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学习和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在素质结构中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等。 职业技能考核或职业资格证书说明 规定本专业毕业生应进行的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职业资格名称以及应达到的级别。 (四)毕业资格与要求 学分、计算机能力要求

    10、、外语能力要求、职业资格证书 (五)专业主干课程(含专业核心课程)介绍 介绍8门左右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理论为主和实践为主的课程。说明设课目的、主要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达到的能力标准。说明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内容、方式、方法、实践周数分配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说明是编制课程标准的依据。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含理论和实践教学)安排表 说明每个学期课程设置情况、周学时分配等。 (七)三年教学进程表 说明每个学期理论与实践教学时间安排情况。 (八)课外培养计划表 对学生参加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讲座,学校体育文化节、艺术文化节、科技文化节,有计划有组织的社团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

    11、创新能力学习等提出要求。对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在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增长知识,锻炼才干,培养职业关键能力与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3 (九)保障条件 1“双师型”师资的配置要求 对专任教师的教师资格、行业企业工作阅历、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 对兼职教师的行业企业相应工作岗位年限、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 2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的配置要求 对校内实训基地生产性和仿真实训环境和设施设备条件的要求。 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及条件要求。 (十)有关说明 包括选修课程设置、安排情况;学生因材施教和特长培养的说明及其它说明。 人才培养计划编写格式样本参

    12、照附件。 四、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程序 1、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工作由系主任负责组织;在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要成员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下,组成有行业、企业专家参加的研究和起草小组负责具体制订工作。 2、在进行广泛的社会行业、企业等专业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根据相关行业、地区市场调研确定的专业人才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分析本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具体要求,或构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3、起草小组根据本专业教学条件,提出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方案,确定教学环节(课程)与时间分配。每个专业要至少开设一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设置

    13、要逐步打破三段式学科体系。 4、理顺每门课程和教学环节的内容结构,开展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改革。将确定了的框架拿到各门课程开课的系和教研室征集意见讨论修改。选定课程内容的基本范围和教学重点,研究教学内容的衔接搭配和学时划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优化调整。 5、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经过以上阶段的工作,人才培养计划内容基本就绪,按照教育规律,填写教学进程表,则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即可初步完成。由教务处进行格式审查和内容审查,并由系和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安排好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各类非智力教育活动内容,形成专业论证报告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初稿。 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订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14、)要及时配套。在制订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过程中,要贯彻课程为专业服务的思想,适应人才培养计划对课程的要求。 6、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后,经主管校长审批执行。 五、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执行和修订 4 (一)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 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是学校中具有法规性质的基本教学文件,必须严肃认真地执行,不得随意更改变动。为维护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严肃性,学校要组织对人才培养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检查方式有: 1、学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时,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执行情况列入检查内容。 2、教务处负责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执行情况的经常性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协调解决,

    15、保证人才培养计划顺利进行。 3、毕业前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是否实现。 (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执行的适度弹性 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必须局部变动时,应履行正式呈报审批手续,由系呈送经系主任签批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变动申请报告,经教务处审查,主管校长批准方可变动。 (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 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既要符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又要根据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修订。为保证完整地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稳定学校教学秩序,一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不宜在一个学制周期的中途大幅度进行。 决定人才培养计划修订的因素有:学校教

    16、学改革采取重大措施;用人单位要求和技术发展使专业服务方向发生变化,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发生变化;招生对象条件有重大变化。 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原则、程序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订的要求相同。 六、相关说明 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属于职务成果,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所有教职工有责任保护工作成果。未经允许,任何个人不得私自向校外泄漏人才培养计划具体内容。 各专业负责人有责任在新生入学时,向专业学生说专业,宣讲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思路,宣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介绍专业情况。 本文件由教务处起草,未尽之处教务处负责解释。 二零xx年十二月五日 5 制订2015级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若干具体规定 经研究,对2015

    17、级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订工作提出以下若干具体规定。 (一)学习时间总体安排 学生在校时间为148周,其中假期26周,寒假每学年5周三年共15周,暑假一年级5周、二年级6周,共11周。 总教学活动时间122周,其中短学期教学活动20周,长学期教学活动21周;考试和机动每学期2周,其中课堂教学不足10周的学期,考试和机动共安排1周; 新生入学迟1周,入学教育1周;毕业教育1周、毕业班学生提前毕业1周;军训第三学期初安排2周(占用暑假1周)。 (二)课内总学时 课内总学时一般要求在14001800学时,不宜超过1800学时。实践教学环节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总学分150学分左右,周学时控

    18、制在24学时以下。课内总学时包括必修课及选修课(限选课、任选课)的计划学时,不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及“形势与政策”课。 (三)课程设置及学时比例 公共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体育)约占20%;专业课约占80%。 必修课约占85%;选修课约占15%(其中限选课约占6%,任选课约占9%)。 1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 二) 课内48学时 安排在第 一、二学期。这两个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学期为思想道德修养部分(24学时),第二学期为法律基础部分(24学时)。 2思想政治理论课 (三)、( 四) 课内64学时 安排在第 三、四学期。这两个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毛泽东思想、邓-小-

    19、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三学期为毛泽东思想部分(24学时),第四学期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部分(40学时)。 3形势与政策课每学期在课外安排,职业生涯规划课第一或第二学期在课外安排。 4外语 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需要英语课可采取两种方案: 方案一:课内教学安排在第一、二、三学期,周四学时。 方案二:课内教学安排在第一、二学期,周4学时。第三、第四学期利用课余时间安排英语早自习、课外活动、讲座、辅导等多种学习形式。 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可开设日语、俄语等外语。 5体育 安排在第一、二、三、四学期,第一、二学期周2学时,第三、四学期俱乐部式教学。 6 (四)实践教学

    20、环节要求 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应构建体现职业能力生长规律的职业能力训练体系,包括职业基本技能训练、职业专门技能训练(顶岗实习实训)和职业综合能力训练(毕业实践、顶岗实习实训)等内容。学生企业生产性顶岗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 全校各工科专业一般都要安排金工实习和电工实习;第六学期原则上全部安排实践教学,其中包括毕业实践。 (五)学分计算方法 学分根据课程难易程度和教学环节的不同进行折算。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理论课(含实验):学分数=课内总学时/16。 2单独开设的实验课、上机、体育课:学分数=课内总学时/24。 3实践性教学环节(实习、实训、毕业实践等): 实践周数10周时,学分数=实践教学周

    21、数; 实践周数10周时,学分数=10+(实践教学周数-10)/2。 4社会实践:2学分。 5军训:1学分。 学分计算的最小单位为0.5,折算方法是2舍3入,7退8进。 (六)几项说明 1各系或相近专业(群)应建立课程平台。 2跨学期的课程按每学期计算学分,标注 (一)、( 二),如:高等数学A (一)、高等数学A (二)。 3每学期考试课程一般为34门。 4为了便于学生重修、实现教考分离须将部分课程学时统一: 计算机基础56学时; 计算机语言课程(标注具体名称),56学时; 高等数学A(高等数学+工程数学) 120学时,高等数学B(高等数学) 96学时;高等数学C(高等数学) 80学时;高等数

    22、学D(经济数学) 64学时。 工程制图A 104学时,工程制图B 64学时,工程制图C 40学时; 电工电子技术A 104学时,电工电子技术B 80学时,电工电子技术C 48学时; 机械基础A 120学时,机械基础B 96学时;机械基础C 64学时。 (七)列入示范院校建设项目的.重点专业可以不受本规定约束。改革方案另行研究确定。 文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一、职业描述 经专业市场调研起草及专家会议讨论修订,形成“职业描述”,参见参考文献2 P1417实例。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某行业或职业领域)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23、,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从事(某类具体职业岗位)高技能专门人才。学生应重点掌握从事(某专业或职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本专业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三、人才培养规格 (一)毕业生的就业职业范围和工作岗位(使用规格): 1.服务面向:如:学生毕业后主要去(某行业、职业或某类职业领域企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制造(施工、运行、维修、测试)等方面的岗位技能工作或工艺、技术和管理工作。 2.就业岗位(群): 主要工作岗位:岗位、 相关工作岗位:岗位、 发展工作岗位:岗位、 (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或者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人才培养

    24、质量规格可以按照岗位职责、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进行表述,也可以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进行表述,二者取其一。可全部以文字表述,也可以图表配合文字说明。 岗位职责、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经过“职业分析专家委员会”的分析,确定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可列表说明。 也可以文字表述经过认真梳理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包括基本职业能力(含专业单项技能与知识、专业综合技能与知识)和关键能力(含德育目标、职业道德规范、通用知识)(参考文献1 P9698)。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经过分析、整合,梳理出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素质结构。 (三)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说明职

    25、业资格证书的名称和技术等级。 四、学习年限和招生对象 学习年限:基本学制三年,根据获得学分情况提前或延缓毕业。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五、课程结构体系设计思路 通过对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归并、梳理,完成课程结构体系分析,确定公共课、基础课、专 业课(包括项目课程、学科课程)和综合专业实践课设置。目前,设置35门一体化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专业整体改革思路推进公共课、基础课(包括技术基础课)改革,可以设置为模块式、融合式学科课程,也可部分内容进行问题引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改革;既要满足“岗位人”、“职业人”的需要,更要考虑能生存能发展的“社会人”、“国际人”的要求。 可用文字表述,也可以

    26、图表配合文字说明,清晰表达课程结构体系及设计思路。可参考部分国家精品课程对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描述,表述要简洁、清晰、易于理解。 六、专业主干课程(含专业核心课程)介绍 具体说明每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含专业核心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或学习领域课程)、能力考核项目与要求以及建议课时数。主要用文字说明。 应注意: 项目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应把实践过程设计成学生主动自我构建的学习过程。 在企业的顶岗实习的学习过程不同于实际工作过程中自然的学习过程,要超越特定工作任务,体现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将顶岗实习建设为实践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 七、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

    27、表 系主任: 教务处: 校长: 批准日期: 八、教学进程表 说明: 机动 入学或毕业教育 : 考试 假期 课程设计或测绘 军训等实习、专业实践 九、课外培养计划表 十、保障条件 ( 一)“双师型”师资的配置要求 (二)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的配置要求 十一、有关说明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其制订、修订、实施和调整修改,必须按严格的规范和程序进行。 第二条 为规范和加强学院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及相关专业群人才培养方

    28、案建设项目的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科学、合理地使用建设资金,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管理暂行办法(教高【2015】12号)精神,结合学院示范校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项目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 学院示范校建设期间,各重点建设专业及相关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各教学单位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一般不得变更,确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或修改的,要按照严格的程序和要求办理。 第四条 本办法只适用于已列入学院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及相关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项目。 第二章 制定与实施 第五

    29、条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论证 (一)以xxx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为依据,各分院、系(部)重点建设专业及相关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项目负责人按专业培养目标拟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二)各分院、系(部)组织力量开展专业调研,撰写人才需求和专业改革调研报告,深入开展工作任务分析、课程结构分析和课程内容分析,形成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程序文件、工作文件和记录文件,拟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单位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行业企业专家对拟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初审,并写出初审意见(初审意见须有参加初审教师及专家的签字)后报建设办。 (三)学院示范校建设领导

    30、小组对各分院、系(部)递交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核,并邀请或委托第三方专家进行审议;各分院、系(部)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定稿后报建设办,然后由建设办将人才培养方案报主管院领导批准。 (四)经主管院领导批准后的人才培养方案,由教务处负责备案或按相关程序要求上报有关部门。 (五)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专业名称; 2、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3、入学要求条件; 4、学制; 5、培养目标; 6、职业面向及职业能力要求(含专业方向、就业岗位、职业资格名称、等级、证书等); 7、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含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 8、培养方案课程框架体系(除文字说明外,还要有课程结构图,用以

    31、说明核心课程、课程间的关系、能力类型、能力递进关系、职业成长关系等); 2 9、专业实训课程(含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 10、学分制教学指导方案; 11、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12、实训(实验)装备; 13、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文件。 第六条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与监控 (一)经批准的重点建设专业及相关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由各分院、系(部)负责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必须是项目的实际主持人,必须是各分院、系(部)的在职人员。 (二)各分院、系(部)必须严格执行学院批准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任务按专业和课程类别,由相关的分院、系(部)归口承担,教务处负责协调并落实;任何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都不得拒绝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任务,也不得截留不属于自己的教学任务。 (三)学院示范校建设期间,建设办负责对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检查、验收和协助有关部门对建设资金进行审计。 (四)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工作程序由教务处会同相关分院、系(部)制定。 第七条 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与修改 (一)在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之后


    注意事项

    本文(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