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细菌教学案例新.docx

    • 资源ID:12326443       资源大小:18.7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细菌教学案例新.docx

    1、细菌教学案例新细菌教学案例一、教学内容分析“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是“认识生物多样性”这一主题的一部分。作为生物界中的一个独特的生物类群,细菌的主要特征颇具特色,不仅反映出生物界的多姿多彩,也是揭示生物起源和进化秘密的一个重要证据。通过将细菌的主要特征和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联系起来,更锻炼了学生比较、归纳等学习科学和科学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细菌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的重点内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在讲述细菌的主要特征时,改变了以往单纯介绍细菌知识内容的做法,而是侧重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通过对比来认识细菌的形态结构、归纳细菌的

    2、主要特征。教材通过细菌发现的过程,阐明了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这一观点;通过介绍巴斯德实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这一段科学史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帮助学生体会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是一段绝对不应省略的内容。通过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相比较,总结细菌结构的特征及营养方式,通过了解细菌的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等特点,明确细菌的广泛分布。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人教版教材中“细菌”一节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后进行的。而学生对细菌的发现及细菌形态结构特点、营养方式和生殖等知识较为陌生,所以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学生熟知的典型事例来了解细菌。

    3、“细菌”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因此对“细菌”结构的认识只能利用图来完成。所以,如何引导学生读图是关键。本课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基础上来进行,通过已有知识的回忆,将细菌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来学习细菌的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争取多用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进行预习。三、设计思想:本节知识是从微观的角度来介绍细菌,知识虽然较抽象,但学生已具备了利用显微镜等手段来认识微观生物世界的基础;本节教材内容的设置也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很大空间,如讲述细菌的发现过程,对比细菌与动、植物细胞之间的异同等。因此,教师应把课堂的空间尽量让给学生,创设

    4、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以观察、思考、讨论为主,让学生自主的完成本课的学习,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这一课改理念。而教师则从旁以问题或其他形式进行适度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首先以一系列生活实例出发,提出疑问,激发学生产生求知欲。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的情感受到教育。细菌很微小,学生缺少对细菌的形态、结构的感性知识,从网上下载一些图片或利用挂图,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来认识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用技能训练加深细菌繁殖速度快的认识。再借助视频展示芽孢的形成过程,化静为动,易于学生接受,从而突

    5、破难点。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通过观察会描述细菌的基本形态;能识记细菌的结构特点。、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掌握细菌的主要结构,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结合生活实际,推测细菌的生殖方式。2、能力目标:、通过书籍、杂志、网络来搜索有关细菌的各种资料,学会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通过巴斯德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探究细菌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想。、通过观察细菌结构示意图,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掌握细菌的主要结构,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培养学生们

    6、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关心科学发展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特点。2、教学难点:巴斯德实验的理解;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的原因。3、重点、难点的突破: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由学生讲述细菌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描述出细菌的基本结构特点;利用技能训练计算细菌的数目来了解细菌的生殖特点。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获得基础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探究能力,学会合作。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创设导入。从生活实例出发,提问:我

    7、们手上有细菌吗?我们时时刻刻与细菌打交道,为什么却不了解细菌呢?积极思考尝试答:手上有细菌;细菌太小,肉眼看不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参与学习一、细菌的发现1、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58-59“细菌发现史”列文虎克与细菌的发现巴斯德鹅颈瓶实验巴斯德其它的贡献2、引导学生讨论与交流,通过以上故事的阅读,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3、启发学生思考,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1、阅读教材,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讨论。派代表介绍虎克和巴斯德在细菌发现史上的贡献2、讨论交流从故事中获得的启示1、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和语言这能力。2、通过了解细菌发现史,使学生认同科学发现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科学新

    8、发现离不开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二、细菌的形态大小1、用比喻的方法介绍细菌的大小,并展示电镜下拍摄到的大头针上的细菌,进一步说明细菌的微小2、展示细菌的不同形态图,让学生区别分类3、总结归纳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4、介绍一些与学生身体健康有关的细菌,如: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观察、思考、讨论1、明确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只有在高倍镜或电镜下才能看见2、了解细菌的三种形态-球形、杆形、螺旋形(确定细菌的命名)1、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图片使学生对抽象的、微观的细菌知识有个较直观的认识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形,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三、细菌的结构和营养方式出示细菌细胞结构示意图和动、植物细胞结构

    9、图,思考:1、细菌是否由细胞构成?如果是,它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2、在结构组成上,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有什么不同?3、根据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引导学生区分自养和异养指导、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间的讨论。观察、思考、讨论1、细菌由细胞构成,所有的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的特点要强调)2、分组讨论细菌结构特点,回忆植物细胞的结构,并完成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结构比较表格。(对特殊结构荚膜、鞭毛,应说明不是所有细菌都有的)3、通过对三者结构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并进行交流。1、通过新旧知识的迁移,突破重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2、通过直观演

    10、示让学生自主观察对比,主动获取知识3、强化学生图文分析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四、细菌的生殖展示细菌分裂过程的多媒体课件1、引导学生总结细菌的生殖方式2、通过“技能训练”中的生活例子,引导学生进行简单运算3、组织学生讨论并指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1、回顾细胞分裂的过程,掌握细菌的分裂生殖。2、通过计算和展示的材料了解细菌繁殖的速度和惊人的数量。并对搞好卫生进行讨论。1、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分析归纳能力,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加强直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五、细菌的休眠体芽孢1.引导学生思考:在极度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细菌会不会死亡?展示录像:芽孢形成过

    11、程和芽孢的作用2、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芽孢的特性3、通过“月球上的细菌”这一小故事,介绍芽孢抵抗恶劣环境的本事1学生试推断结果2.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判断自己结论的对错3.聆听讲解,深化自己的理解;明确芽孢对恶劣环境有很强分抵抗力,灭菌的关键是杀死芽孢1、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学生思维的客观现实性2、通过趣味性、科学性并重的小故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教材内容练习与反馈评价与总结1、组织学生讨论: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广泛有关?2、对学生答案做出评价并加以补充。3、在学生所谈收获的基础上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学生思考并回答:(可能答案不全)学生谈收获(教师归纳总结)1、与上节课知识相联系,

    1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对本节知识有系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七、教学小结与反思:1、本课能紧紧围绕教学重点组织教学,学生通过观察录像、分析资料、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等环节使难点层层突破。通过师生之间互动交流,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2、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视频资料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顺利地完成了自学和对问题的分析这个目标任务;指导学生把所学的书本知识跟现实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较好地完成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增强对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3、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细菌概念的提出没有突破;芽孢与孢子之间的区别等。教学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充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地追求更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总结经验使自己不断成长。


    注意事项

    本文(细菌教学案例新.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