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安全知识题.docx

    • 资源ID:12259968       资源大小:41.73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全知识题.docx

    1、安全知识题第一批安全知识题库一、填空: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在进行检修作业时,为了保证检修动火和罐内作业的安全,检修前需要对设备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气体进行置换处理。3、凡盛有或盛过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在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清洗置换,并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4、使用消防灭火器灭火时,人的站立位置应是上风口。5、当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时,抢修人员必须穿戴好相应防护器具和防护服,进入泄漏现场首先要做工作是切断泄漏源。6、引起物质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7、国家规定的四种安全色中黄色代表注意、警告的意思。8、电工在停

    2、电检修时,必须在开关闸刀处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示牌,必要时设专人看守。9、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上风向疏散。10、气瓶在使用前,不能放在绝缘性物体如橡胶、塑料上,因为会产生的(静电)无法导出积累而造成危险。11、有人发生低压触电事故时,应先脱离电源,再接触伤者对伤者进行抢救。12、漏电保护装置的作用是防止人身触电事故及漏电火灾事故。13、引起物质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14、灭火的基本方法有隔离灭火法,窒息灭火法,冷却灭火法和抑制灭火法。15、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16.在有易燃、易爆、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应该使用防爆型低压电器

    3、。17、火灾发生后,电话报警时要讲清楚起火单位、详细地址、着火情况、什么物品着火、有无爆炸危险、是否有人被困及报警用的电话号码和报警人的姓名等。18.在火灾发展变化中,初期阶段是火灾扑救最有利得阶段。19.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自然点以下,从而使燃烧终止是冷却灭火法20、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的灭火方法是隔离灭火法。21、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主要灭火机理是窒息。22、国家标准规定,灭火器型号应以汉语拼音大写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标于筒体,其中第一个字母M代表灭火器,第二个字母代表灭火剂类型(F是干粉灭火剂,FL是磷铵干粉,T是二氧化碳灭火剂,Y是卤代烷灭

    4、火剂,P是泡沫,QP是轻水泡沫灭火剂,SQ是清水灭火剂)23、电器连接接地线的目的是什么?万一漏电时,可将外漏的电流由接地线导入地面,以免人体触电。24、易产生静电生产设备与装置,必须按规定设置静电导除设施,定期进行检查。25、当皮肤接触到硫酸时应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26、氮气对人的危害主要是缺氧窒息,液氮对人的危害主要是冻伤。27.易燃易爆场所需要进行焊接作业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否则,不能进行作业。28.防止火灾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有:有效地管理好可燃物,控制火源,避免火源、可燃物、助燃物三者间的相互作用。?29.可燃物的种类有固体可燃物、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等。30.呼吸

    5、防护有毒气体分为窒息性和刺激性两种。31.常用的呼吸防护分两大类过滤式、隔离式。类:固体火灾,B类:液体火灾,C类:气体火灾。33职业卫生标准MAC表示车间空气最高容许浓度,急性毒性LD50表示半数致死量是指能够引起试验动物一半死亡的药物剂量34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可燃固体、可燃气体、可燃液体以及带电设备的初期火灾,35、三级安全教育指_厂级_、_车间_、_班组_。36、常用的灭火剂有_水_、_沙土_、_干粉灭火剂_、_二氧化碳灭火剂_、_蒸汽_、_1211灭火剂_。37、有害物质危害劳动者健康的途径有三条:通过呼吸道吸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皮肤接触有害物质、由消化道进入人体。38、电气灭火用“

    6、1211”或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39、火灾蔓延的三种方式是: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40、最小点火能指的足能引起爆炸件混合物燃烧爆炸时所需的最小能量。最小点火能数值愈小,说明该物质愈易被引燃。41、为防止有毒气体或粉尘危害人体。应采取(呼吸防护)和(皮肤防护)措施42、防尘面具是由(头罩)、(眼窗)(滤毒罐)三部分组成。43、危险化学品按危险性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及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品、腐蚀品等八类。44.衡量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重要指标闪点45、苯的中毒机理: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

    7、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46.窒息性气体包括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47.刺激性气体包括氨气、三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氢等,48、HSE管理体系各字母分别代表什么意思H健康,S安全,E环境49、我们生产上通常指的安全是: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伤害的状态。50、事故的概念:指违背了人的意愿而发生的,使系统或人的有目的活动发生阻碍、失控、暂时停止或永久停止,造成人员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不正常事件。51、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趋向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52、消防安全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53、职业病防治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8、54、着火:指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受到外界火源或高温的直接作用,开始起火持续燃烧的现象。这个物质开始起火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点称为燃着火点。55、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56、爆炸是指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周围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57、爆炸按爆炸能量来源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58、爆炸极限是指当可燃物在混合物中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时,遇着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叫做该物质的爆炸极限。59、爆炸极限和自燃点是评定气体火灾爆炸危险的主要指标60、燃点是评定固体物质火灾危险性主要标志61、根据产生能量的方式的不同,

    9、点火源可分成八类:明火、高温物体、电火花及电弧、静电火花、撞击与摩擦、绝热压缩、光线照射与聚焦、化学反应放热62、联锁是指利用机械或电气控制依次接通各个仪器和设备,使之彼此发生联系,达到安全运行的目的63、阻火设备包括阻火器、安全液封、单向阀等,其作用是防止外部火焰窜入有燃烧爆炸危险的设备、容器和管道,或阻止火焰在设备和管道间蔓延和扩散。64、安全阀的作用:当设备或管道内的介质压力升高,超过规定值时自动开启,通过向系统外排放介质来防止管道或设备内介质压力超过规定数值。65、危险化学品的八大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

    10、放射性物品;腐蚀品;66、灭火的基本方法:冷却灭火法、窒息灭火法、隔离灭火法、抑制灭火法67、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沙土、蒸汽、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卤代烃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剂、68、按照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不同,人体出现不同的反应。据此将电流划分为感知电流、摆脱电流、致命电流三级。69、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分成两大类,即电击和电伤70、中国对工频安全电压规定了五个等级,安全电压值及其使用范围是:42V用于手持式电动工具;36V和24V用于一般场所的安全灯或手提灯;12V用于特别潮湿场所及在金属容器内使用的照明灯;6V用于水下工作的照明灯。71、职业卫生(劳动卫生或工业卫生)指根据劳动条件对员工

    11、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劳动条件,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措施,已达到防止职业病的目的。72、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73、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员工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74、职业病危害因素指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75、有毒物质按毒作用性质分为刺激性毒物、窒息性毒物。76、50致死浓度(致死中量)。使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浓度(剂量),记为LC50(LD50)。77、最高允许浓度:是指这样一个浓度,

    12、在其定期或终生的、直接或间接地经生态系统作用于人体时,对其一生或下几代不会引起用现代检查方法所能发现的肉体或精神疾患或超过生理性适应范围健康状况的变化78、在生产条件下有毒物质主要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进入人体79、急性中毒指由于大量毒品短时间侵入人体所造成。80、慢性中毒指由于少量的毒品持续或经常地侵入人体内逐渐发生。81、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将有毒物质分为:I级(极度危害)、级(高度危害)、级(中等危害)、级(轻度危害)。82、危险化学品: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放射性、)腐蚀等特性,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属于危险化学品。8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

    13、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84、三违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85、闪点:易燃、可燃液体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当火源接近时会产生瞬间燃烧,这种现象称为闪燃,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86、自燃点:可燃物质在没有火焰、电火花等火源直接作用下,在空气中或氧气中被加热而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87、燃点: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条件下,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行着火,并在移去火源之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88、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

    14、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1、 浓硫酸属于B化学品A、爆炸品B、腐蚀品C、易燃液体2、 搬运剧毒化学品后应该AA、用流动的水洗手B、吃东西补充体力C、休息3、 强酸灼伤皮肤不能用A冲洗A、热水B、冷水C、弱碱溶液4、 吸湿性强、遇水释放较多热量的化学品沾染皮肤后应立刻C。A、用清水清洗B、用冷水清洗C、用软纸、软布抹去5、 遇水燃烧物质起火时不能用B扑灭A、干粉灭火剂B、泡沫灭火剂C、二氧化碳灭火剂6、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B方向疏散。A、下风B、上风C、顺风7、 进行腐蚀品的装卸作业应该戴B手套。A、帆布B、橡胶C、棉布8、 在易燃易爆场所穿C最危险A、布鞋

    15、B、胶鞋C、带钉鞋9、 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时下面C做法是错误的A、报警B、进行交通管制C、所有人员参加事故救援10、 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穿B。A、纯棉工作服B、化纤工作服C、防静电工作服11、 如果有化学品进入眼睛应立即B。A、滴氯霉素眼药水B、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C、用干净手帕擦拭12、 在装卸易燃易爆品操作中不能使用A工具。A、铁制B、木制C、铜制13、 为了保证检修动火和罐内作业的安全,检修前要对设备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气体进行A。A、置换B、吹扫C、清理14、 防止毒物危害的最佳方法是(C)。A、穿工作服B、佩戴呼吸器具C、使用无毒或低毒的代替品15、 焊割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封闭容器和管道

    16、时,必须要(C)合格。A、清洗和密封B、通风C、清洗和置换16、 贮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的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A)。A、劳动保护用品B、安全监测仪器C、手提消防器材17、 扑救爆炸物品火灾时,B用沙土盖压,以防造成更大伤害A、必须B、禁止C、可以18、 大多数氧化剂和(A)都能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有毒气体。A、强酸B、弱酸C、碱19、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销售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时,应当提供与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C),并在包装上加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A、安全使用说明书安全标签B、安全技术说明书运输标签C、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20、 在使用化学品的工作场所吸烟

    17、,除可能造成火灾和爆炸,还可能引起(A)。A、中毒B、窒息C、灼烫伤害21、 气瓶使用到最后(B)A、应该将气用尽B、应该留有余气C、以上均可以22、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销售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时,应当提供与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A)A.安全技术说明书B.安全使用说明书C.安全技术合格证23、 从事一般性高处作业脚上应穿。(B)A硬底鞋B.软底防滑鞋C.普通胶鞋24、 根据国家规定,凡在坠落高度离基准面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A)、 地面上的绝缘油着火,应用进行灭火。(C)A.水B.二氧化碳灭火器C.干砂26、 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可能造成的

    18、危险是BA.中毒B.缺氧C.爆炸27、 扑救可燃气体火灾,应使用灭火。(C).用泡沫灭火器.用水.用干粉灭火器28、 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可立即。(C).奔跑离开火场,灭掉身上火苗.用手或物品扑打身上火苗.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29、 安全带的正确挂扣应该是。(C).同一水平.低挂高用.高挂低用30、 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都是导致人身伤亡的。AA电击B电伤C.电休克31、 报警愈早,损失愈少。牢记火警电话B。A、110B、119C、12032、 国内通用的医疗救护电话是(B)、 电器设备在发生火灾时不应该用B灭火。A、卤代烷B、水C、干粉34、 烟头中心温度可达C,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

    19、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A、100-200B、200-300C、700-80035、 公安消防人员在灭火过程中,应当A。A、优先救人B、优先抢救财物C、优先灭火36、 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氧气助燃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A。A、窒息灭火法B、隔离灭火法C、冷却灭火法37、 发生火灾时A。A、不能随便开启门窗B、只能开门C、只能开窗38、 身上着火后,危急情况下怎么办?(A)、就地打滚、尽快撕脱衣服、用厚棉衣往身上盖39、 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B)。A、被火直接烧死B、烟气窒息致死C、跳楼或惊吓致死40、 当遇到火灾时,要迅

    20、速向(C)逃生。A、着火相反的方向B、人员多的方向C、安全出口的方向41、 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C)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A、有偿B、自愿C、无偿D、自觉42、 使用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时要对准火焰的(D)喷射。A、上部B、中部C、外侧D、根部43、 灭火的最佳时期是火灾发生的(A)。A、初期B、旺盛期C、衰退期44、 朴救带电的火灾,我们首先应当(B)。A、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B、切断电源C、使用干粉灭火器45、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A)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称为火灾。A、控制B、防范C、保护D、秩序46、 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切断,最直接的做法应当(C)

    21、,同时,可向室外扔出小东西,在夜晚则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A、大声呼救B、强行逃生C、退居室内,关闭门窗47、 如果楼层已着火燃烧,但楼梯尚未烧断,火势并不十分猛烈时,可以披上(B),从楼上快速冲下。A、干的衣被B、用水浸湿的衣物C、塑料或麻的制品48、 宿舍楼内安置的干粉灭火器,灭火使用时切记(B)保险销,然后按压开关手柄。A、不要拉开B、要拉开C、可拉可不拉开49、 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可能造成的危险是()、中毒、缺氧、爆炸50、 若皮肤沾上化学品,应()、立即用清水缓缓冲洗患处、立即用布抹干、尽快完成工作后,就医治疗51、 如果工作场所潮湿,为避免触电,使用手持

    22、电动工具的人应()、站在铁板上操作、站在绝缘胶板上操作、穿防静电鞋操作52、 根据作业环境的不同,安全帽的颜色也不同,如在爆炸性作业场所工作宜戴()安全帽。、红色、黄色、白色、绿色53、 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被人践踏、窒息、烧伤54、 以下灭火剂中,破坏大气的臭氧层,要逐步淘汰。、干粉、泡沫、二氧化碳、55、 火场逃生方法哪种是不正确的?()、用湿毛巾捂着嘴巴和鼻子、弯着身子快速跑到安全地点、躲在床底下,等待消防人员救援、马上从最近的消防通道跑到安全地点56、 遇到雷雨时,下面哪种做法不容易出现危险?()、躲到广告牌下、躲到大树下、无处可躲时,双腿并拢、蹲下身子57、 (A)不

    23、是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多穿衣服、多汗、有损伤58、 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喷射。、上部、中部、根部59、 汽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属于()。、人为灾害、自然灾害、公害60、 进罐之前如果怀疑氧气不足,应采取()的安全措施。、用仪器测量、给急救设施、通知主管便可工作61、 说法正确的是()。、安全色中的对比色为黑白两种。、安全色中的对比色为黑、白、红三种。、安全色中的对比色为黑、白、红、黄四种。62、 下列哪种气体属于易燃气体?()、二氧化碳、乙炔、氧气63、 配戴安全帽有两个要点:一是安全帽的帽衬与帽壳之间应有一定间隙;二是()。、必须系紧下鄂带、必须时刻配带、必须涂上黄色64、 从事易燃

    24、易爆作业的人员应穿(),以防静电危害。、含金属纤维的工作服、防油污工作服、合成纤维工作服65、 ()不属于特种作业人员。、锅炉司炉工、厂内机车驾驶人员、钳工、起重作业人员66、 易爆场所作业不得穿戴()。、尼龙工作服、棉布工作服、防静电服、耐高温鞋67、 作业场所,必须设置安全通道,入口不少于两个,通道和出入口应保持畅通。门窗应采用()。、推拉式、向内开启式、向外开启式、任何方式68、 下列哪些情况不属于违章作业?()、高处作业穿硬底鞋、任意拆除设备上的照明设施、特种作业持证者独立进行操作、非岗位人员任意在危险区域内逗留69、 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下风位置、上风或侧风位置、离起火

    25、点米以上的位置、离起火点米以下的位置70、 直接受热爆炸属于()。、爆轰、物理性爆炸、化学71、 苯中毒者常表现为(B)。A兴奋B头晕、眩晕C无明显感觉72、 避免手部皮肤接触有机溶剂,应采取(C)措施。A佩带胶皮手套B使用金属容器来盛装溶剂C佩带胶皮手套及用防腐蚀金属容器盛装溶剂73、 发现有人受重伤时,工人首先应(C)。A带伤者到急救站B安慰伤者等待救援人员赶到C保持镇静,立即派人通知负责人及急救员74、 在下列环境中工作,(B)最易中暑?A没有空气调节的地方B酷热并潮湿的环境C干燥的地方75、 安全带适用于(A)。A高处作业B悬挂C吊物76、 处理化学液体时,应用(B)保护面部。A太阳镜

    26、B防护面罩C毛巾77、 在贮存化学品的仓库中,应(A)。A不得同时存放酸与碱B同时存放酸与碱C任意存放各类化学品78、 发生有毒气体泄漏时,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A)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浓度高于18%时B矿井、长距离隧道、地下室等较封闭空间内C高浓度气体泄漏时79、 在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疏散人员可通过旗帜、树枝或利用手帕等迅速辨明风向,并向(A)撤离。A上风向或侧风向B下风向或侧风向C低洼处80、 发生化学灼烫后,正确急救的第一步是(A)。A迅速脱去被化学物质浸渍的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B马上送医院处理C找到合适的中和剂撒到烧伤处,进行酸碱中和81、 当身上衣物

    27、着火时,下列处置措施中不当的是(C)。A就地卧倒,用手覆盖住脸部并翻滚压灭火焰B跳入就近的水池C奔跑82、 下面(A)物质属于自燃物品。A、黄磷B、盐酸C、丙酮D、溶剂油83、 强酸灼伤皮肤不能用(A)冲洗。A、热水B、冷水C、弱碱溶液84、 下列(B)有毒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A、二氧化硫B、硫化氢C、二氧化氮D、氯气85、 为了保证检修动火和罐内作业的安全,检修前要对设备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气体进行(A)。A、置换B、吹扫C、清理D、中和86、 有爆炸危险工房内照明灯具和电开关,应选用防爆型。电开关应安装在(B)。A、室内门旁B、室外门旁C、室内明灯附近87、 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B)。A

    28、、最不利B、最有利C、较不利。88、 灭火器灭火的最佳位置(A)。A、上风或侧风位置B、下风位置C、离起火点10米以上的位置D、离起火10米以下的位置。89、 火灾中,对人员造成威胁最大的是(B),因此,火灾中的人员应该首先做好防护逃生。A、火B、烟气C、可燃物。90、 在大量易燃易爆气体泄漏的场所,一般情况下,下面(A)动作容易引起静电。A、快速奔跑B、大声呼救C、俯身慢走。91、 如果工作人员穿着潮湿的衣服工作可能带来的危险是(A)。A.触电B.火灾C.爆炸92、 慢性苯中毒对人体损害最大的是。(C)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造血系统93、 警告标志的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

    29、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外型是。(C).带斜杠的圆形框.圆形边框.正三角形边框94、 普通纱布口罩能防止有毒气体进入人体吗?(B)。A.能B.不能C.部分能95、 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的第一步应该是(A)。 A.观察伤者有无意识B对出血部位进行包扎C.进行心脏按摩96、 在下列确认患者有无意识的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C)。 A.在患者耳边呼叫B轻轻拍打患者肩部C.用力敲打患者头部97、 以下(A)症状应判断为患者无呼吸? A.胸部有起伏,但口鼻处感受不到空气进出 B.感到患者呼吸急促 C.感受患者口鼻处空气进出较弱98、 以下(A)方法不利于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A.下颚向胸部靠近B.

    30、下颚抬高,头部后仰C.解开衣领、松开领带99、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以下(C)表述是错误的? A.吹气时,要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子 B.每次吹气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隙 C.每分钟吹气次数不得超过10次100、 进行心脏按摩时,应用(B)放在按压位置。 A.手背面B.手掌掌根部位C.手掌指端部位101、 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时,在以下(C)情况下可以停止进行。 A.操作人员疲劳的B.患者有一定反应C.呼吸和心跳均得到充分恢复102、 以下物品中(A)不能用作止血带。 A.铁丝B.领带C.毛巾103、 当被烧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应该是(A)。 A.以最快的速度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B.立即用嘴吹灼伤部位 C.包扎后去医院诊治104、 误服强酸后,以下方法中,(C)急救方法不正确。 A.口服牛奶或豆浆,并速送医院抢救 B.口服花生油,并速送医院抢救? C.大量喝水,并速送医院抢救105、 发现煤气中毒人员,采取以下行动中,(A)急救方法是正确的。 A.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并将病人送到新鲜空


    注意事项

    本文(安全知识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