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福建省漳州市普通高中届高三毕业班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docx

    • 资源ID:12151319       资源大小:57.79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福建省漳州市普通高中届高三毕业班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docx

    1、福建省漳州市普通高中届高三毕业班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A组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6分)(1) ,靡有朝矣。(诗经氓)(2)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3) ,内无应门五尺之童。(李密陈情表)(4)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乍暖还寒时候, 。(李清照声声慢)(6)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6分)(1)夙兴夜寐(2)君子生非异也(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4)谁家新燕啄春泥(5)最难将息(6)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每处1分,有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B组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2、)(1)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2)人命危浅, 。(李密陈情表)(3)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4)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5)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6)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6分)(1)锲而不舍(2)朝不虑夕(3)心远地自偏(4)春光融融(5)山河破碎风飘絮(6)伤心秦汉经行处(每处1分,有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A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饮泉亭记【明】 刘基昔司马氏有廉臣焉,曰吴君隐之,出刺广州,过贪泉而饮之,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杯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3、。”其后隐之,卒以廉终其身,而后世之称廉者,亦必曰“吴刺史”焉。有元宪副吴君为广西时,名其亭曰“饮泉”,慕刺史也,而宪副之廉,卒与刺史相先后。至正十四年,宪副之孙以时,以故征士京兆杜君伯原所书“饮泉亭”三字,征予言。予旧见昔人论刺史饮泉事,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夫君子以身立教,有可以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皆当见而为之,又何可病而讥之哉?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可以力争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向使有泉焉,曰饮之者死,我乃奋其不畏之气,冒而饮之,死非我能夺也,而容有死之理而强饮焉,是矫也,是无益而沽名也,则君子病而不为之矣。大丈夫之心,仁以充之,礼

    4、以立之,驱之以刀剑而不为不义屈,临之以汤火而不为不义动,夫岂一勺之水所能幻移哉?人之好利与好名,皆蛊于物者也,有一焉,则其守不固,而物得以移之矣。若刺史,吾知其决非矫以沽名者也,惟其知道,明而自信,笃也,故饮之以示人,使人知贪廉之由乎内,而不假乎外,使外好名而内贪浊者,不得以藉口而分其罪。夫是之谓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真足以启愚而立懦,其功不在伯夷、叔齐下矣。番禺在岭峤外,去天子最远,故吏于其地者,得以逞其贪,贪相承习为故,民无所归咎,而以泉当之,怨而激者之云也。刺史此行,非惟峤外之民始获沾天子之惠,而泉亦得以雪其冤。夫民,天民也,泉,天物也,一刺史得其人,而民与物皆受其赐。呜呼,伟

    5、哉!以时尚气节,敢直言,见贪夫疾之如仇,故凡有禄位者,多不与相得。予甚敬其有祖风也,是为记。(诚意伯文集卷六)【注】司马氏:代指西晋。征士:不就朝廷征聘之士,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卒与刺史相先后 卒:最终B.夫岂一勺之水所能幻而移哉 幻:惑乱C.而不假乎外 假:借助D.贪相承习为故 故:缘故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赞扬吴刺史的一组是( ) (3分) 其后,隐之卒以廉终其身 而容有死之理而强饮焉 明而自信,笃也 有一焉,则其守不固 非惟峤外之民始获沾天子之惠,而泉亦得以雪其冤 敢直言,见贪夫疾之如仇 A. B. C. 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6、,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首段概述吴刺史饮贪泉、赋诗,廉洁终老,宪副吴君用“饮泉”给亭命名等事情,为下文议论张本。B.第段中作者批评一些人对吴刺史饮贪泉事的非议;认为君子树立廉沽的榜样,有利于匡正世风。C.第段中作者认为吴刺史冒死饮泉,具有无所畏惧的勇气,是大丈夫之所为,值得世人学习。D.末段指出以“贪”名泉的原因表达了百姓对贪官污吏的僧恨;并照应上文,点明写这篇记的缘由。5.把文下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3分) (2)人心之贪与康,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钱?(3分) 2.D(故:惯例、老例) 3.B (与吴刺史无关;是作者对于“人之

    7、好名与好利”的议论;是对吴以时品行的赞扬) 4.C (“吴刺史冒死饮泉”这一说法于原文无据) 5.(1)(3分)有人指责他矫情(或译为“故作姿态”、“掩饰真心”等也可),很不认为他的行为是对的。(得分点:“或”、“病”、“然”各l 分) (2) (3分)人心的贪婪与清廉,是从自己(内心)产生的,难道是身外之物(或外在的字物)所能改变的吗?(得分点:“自我”l 分,“易”1 分,反问句式l 分。)【参考译文】 从前西晋有一个廉洁的官员,名叫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经过贪泉饮水,赋诗说:“古人说此水,饮一杯值千金。如果让伯夷、叔齐来饮,应当是始终不变心的。”后来吴隐之最终以其廉洁自律而终其一生。后人

    8、称道廉洁之士时,也一定会称(他)为“吴刺史”。元代宪副吴君任职广西时,把(贪泉边)的亭子命名为“饮泉”,是钦慕吴刺史的(缘故);而宪副的廉洁,最终可与吴刺史相提并论。至正十四年,宪副的孙子吴以时,拿着以前的征士京兆杜伯原所写的“饮泉亭”三个字,来征求我的意见(向我求取文章)。我过去看过前人谈论吴刺史饮泉的事,有人指责他娇情(或 “故作姿态”, “掩饰真心”),很不认为他的行为是对的。君子用自身的行为来树立榜样,能用来培植正道,遏制邪说,匡正人心,弘扬公道的,(大家)都应当看到并且学习,又怎么可以指责并讥讽他呢? 一个人的寿命长短是上天决定的,不可以凭借人力争取就能得到的。然而做恶事或善事,却是

    9、由自己决定的。人心的贪婪与清廉,是从自己内心产生的,难道是身外之物(或“外在的事物”)所能改变的吗?假如那里有(一口)泉水,说是喝了的人会死,我却奋发那种无所畏惧的勇气,冒死饮用,死亡不是我能决定的,而怀抱必死的念头而勉强饮用,这就是矫情,这是没有好处而是沽名钓誉,那么君子就会指责并且不去做这样的事。大丈夫的心胸,要用仁义充实,要用礼仪确立,用刀剑逼迫却不被不义之行所屈服,面对如汤似火一样的险境而不被不义之行所撼动,那难道是一勺水所能惑乱和改变的吗?人们喜好名利,都是彼外物所蛊惑,(好名与好利)只要有一样,那么(他)的操守就不能稳固,因而外物就能够改变他了。像吴刺史这样的人,我知道他决不是矫情

    10、来沽名钓誉的人,只因为他深知道义,明智而自信,忠心实意,所以(他)饮了泉水来昭示世人,让人知道贪婪与廉洁都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借助外物的(力量)的,让那些表面上追求名声然而内心贪婪污浊的人,不能用借口来减轻自己的罪过,这就是所说的扶植正道,遏制邪说,匡正人心,弘扬公道,真的是能够使愚顽的人开启心智,使懦弱的人变得自立,他的功绩不在伯夷、叔齐之下啊。 番禺在岭峤之外,距离天子最远,所以在当地做官的人,能够放纵贪婪之心,贪婪互相相沿袭,成为惯例,百姓没有可以归罪的对象,于是让泉水承担(这个罪名),(喝了贪泉之水的人会变贪)这是怨恨激愤的人的说法。吴刺史这种行为,不只是使岭外之民开始蒙受天子的恩惠,

    11、而且也让泉水得以洗清它的冤屈。百姓,是上天的子民;泉水,是苍天的踢物。一个刺史的职位如果能有合适的人(来担任),那么百姓与万物都蒙受恩赐。啊,真是伟大啊!吴以时崇尚高尚的气节,敢于直言,看见贪婪之人嫉恨如仇人,所以凡是有俸禄爵位的人,大多不能与他相互投合。我很是敬重他有祖辈的风范,因此写了这篇记。B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游丰台记清方苞丰台去京城十里而近,居民以莳花为业,芍药尤盛。花时,都人士群往游焉。余六至京师,未得一造观。戊戌夏四月,将赴塞门,而寓安之上党,过其寓为别。曰:“盍为丰台之游?”遂告嘉定张朴村、金坛王篛林、余宗弟文辀、门生刘师向,共载以行。其地最盛者称王氏园,扃闭不得

    12、入。周览旁舍,于篱落间见蓓蕾数畦,从者曰:“止此矣!”问之土人,始知初植时,平原如掌,千亩相连,五色间厕,所以为异观也。其后居人渐多,各为垣墙篱落以限隔之。树木丛生,花虽繁,隐而不见。游者特艳其昔之所闻,而纷然来集耳。因就道旁老树席地坐,久之始得圃者宅后小亭而憩休焉。少长不序,卧起坐立惟所便,人畅所欲言,举酒相属,向夕犹不能归,盖余数年中未有醼游若此之适者。余平生钝直寡谐,相知深者,二十年来凋零过半;其存者,诸君子居其半矣。诸君子仕隐游学各异趋,而次第来会于此,多者数年,少亦历岁移时,岂非事之难期而可幸者乎?然寓安之行也,以旬日为期矣。其官罢而将归者,则文辀也;事毕而欲归者,朴村也;守选而将出

    13、者,刘生也;惟篛林当官,而行且告归。计明年花时滞留于此者,惟余独耳。岂惟余之衰疾羁孤,此乐难再?即诸君子踪迹乖分,栖托异向,虽山川景物之胜什百于斯,而耆艾故人,天涯群聚、欢然握手如兹游者,恐亦未可多遘也。因各述以诗,而余为之记。(选自方苞文选,有修改)注醼:同“宴”。 遘:遭遇。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未得一造观 造:到,往B.五色间厕 厕:同“侧”,旁边C.盖余数年中未有醼游若此之适者 适:适意 D.即诸君子踪迹乖分 乖:分离3.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属于直接表现“丰台之游”的一组是( )(3分)居民以莳花为业,芍药尤盛 扃闭不得入 于篱落间见蓓蕾数畦平原如

    14、掌,千亩相连,五色间厕 因就道旁老树席地坐 举酒相属,向夕犹不能归A. B. C. D.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段交代丰台地理位置、景观特点、出游时间与同游者姓名,并以寓安之问引出丰台之游。B.作者与朋友先是一起赏花,然后在道旁老树下饮酒为乐,自由自在,直至傍晚依然流连忘返。C.在写丰台游乐之后,第三段表达了人生聚少离多,良辰美景难常有的感慨,感情真挚动人。D.本文语言古雅、精炼,无秾词俪语,句式参差错落;叙写真事,抒发真情,朴质无华。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游者特艳其昔之所闻,而纷然来集耳。(3分)(2)诸君子仕隐游学

    15、各异趋,而次第来会于此。(3分) 2.B(“厕”应为“混杂”“间杂”之意)3.C (只是说明丰台的居民以种花草为生,句是当地人介绍丰台以前的种植情况)4.B(不是在道旁老树下饮酒,而是在花圃主人住所后面的小亭子里)5.游玩的人只是羡慕他们往日听到的(美景),于是(因此、因而)纷纷赶来聚集(在这里)罢了。(特:只是;艳:羡慕;而:于是、因此、因而。三个语言点各1分)诸位君子或为官或归隐或游学,各有不同的志趣,可是陆续来到这里相会。(趋:通“趣”,志趣、志向;次第:依次、陆续;会于此:状语后置,即“于此会”。三个语言点各1分)【参考译文】丰台距离京城十里远还不到,当地的百姓靠种植花木为生,芍药(的

    16、种植)尤其盛行。花开的时候,京城的士人们成群去(丰台)游玩。我到京城六次,没有能够去观赏一次。戊戌年(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夏季四月,我将要到塞门(承德的避暑山庄)去,而寓安要到上党去,我到寓安的住处向他告别。寓安说:“为什么不去丰台游玩呢?”于是告诉嘉定的张朴村、金坛的王篛林、我的堂弟方文辀、门生刘师向,共同乘车前往。这个地方最有名的叫做王氏园,大门关了不能进去。走遍其他园舍,从篱笆间看到几块花圃种着含苞未放的花,仆从说:“只是如此而已!”向当地人询问,才知道(这个地方)最初种植花木时,平原像手掌一样(平坦),上千亩的花圃连在一起,五彩缤纷的颜色错杂其中,这就是成为奇特景观的原因呀。此后

    17、居住此地的人越来越多,各自建造围墙篱笆来隔开土地,树木一丛丛地生长,花虽然生长繁盛,却被遮住看不见了。游玩的人只是羡慕这里昔日的美闻,因此纷纷赶来聚集在这里罢了。于是(我们)靠近路旁的老树席地而坐,过了很长时间才能够到花圃主人住所后面的小亭子休息。年少年长不再排序,卧下或是起身,坐着或者站立,怎么方便怎么着,各人也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举起酒杯互相劝酒,傍晚了还不能回去,这大概是我多年来还没有像(今天)这样适意的游玩了。我平生愚钝耿直和别人相处也很少和谐,交往很深的知心朋友,二十年来也有一大半去世了;还存活的,今天一起玩的诸位君子也占了一半了。诸位君子或为官或归隐或游学,各有不同的志趣,可是陆续

    18、来到这里相会,时间长的有好几年,短的也经历了一年多,难道不是世上的事情很难企求(大家能够相会于此)却又是可以庆幸的吗?可是寓安这一次出行,也就剩十多天的时间。因官职被罢免而将要回去的,是方文辀了。事情办完了准备回去的,是张朴村呀。等候选用将要上任离开的,是刘师向。只有王篛林还在做官,也将要告老回乡了。估计明年花开时还停留在这里的,只有我一个人了。难道只有我衰老疾病羁旅孤独,这样欢聚的快乐难以再有?就是诸位君子行踪分离,栖息托身的地方各不相同,即使(今后所在之处)山川景物比现在美十倍百倍,而师长老友,能像这次漂泊天涯却聚在一起,开开心心、手握着手的游玩机会,恐怕也不能够多遇呀。因此各人用诗来记叙

    19、这次聚会,而我为这一次游玩写一篇游记。(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A组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东马塍宋 朱淑贞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注 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l)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耍赏析。(3分) (2)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6(1)“暗”字有“默默的”“悄悄的”之意( l分),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出东马塍芳草碧芊,繁花满目,活水穿流其间,静静地润泽农田的景象(1分)。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l 分)。 ( 2)以浓浓春色无人欣赏来衬托蚕事的“忙”、农事的“息”( l分),巧

    20、妙地渲染了农村一派繁忙、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l分),既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的热爱,又有对辛勤劳作农人的赞美(或说:表达了春色正妍而无人欣赏的惋惜之情)( l分)。B组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舟泊汉江望黄鹤楼张居正枫林霜叶净江烟,锦石游鱼清可怜。贾客帆樯云里见,仙人楼阁镜中悬。九秋槎影横清汉,一笛梅花落远天。无限沧州渔父意,夜深高咏独扣舷。注张居正初入政坛时,正值严嵩当政,官场昏暗。他深感理想无法实现,又因体弱多病,便产生暂时归田思想。嘉靖三十三年,他借口养病,离京归乡。槎,同“查”。木筏或木船。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间的木筏。(1)颔联和颈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

    21、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2)该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2分)6(1)运用了虚实结合(联想比喻)的方法。颔联实傍晚之景,长江尽头的商船帆影,好像行驶在云雾里;黄鹤楼高耸入云,宛如明镜般天空中的仙人楼阁。颈联夜晚幻想之境,明月与星星倒影在江中,小船像停泊在银河边,梅花落的笛声从远处传来,仙乐般使人迷醉。以虚写实,亦真亦幻,构成一幅高远清丽、幽静闲适的秋江夜景图。(若从“视觉和听觉相结合”或者“以动衬静”角度赏析亦可得分) (2)夜深时分,诗人独自扣舷高咏,表达了理想暂时无法实现,归隐田园的孤寂与悲凉之意。(表达了陶醉在自然风光的自得、愉悦之情)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

    22、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A组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王允先把貂蝉许给吕布,接着又把貂蝉献给董卓;貂蝉不满董卓,爱慕吕布的英勇,经常寻找机会与吕布私下相会。(三国演义)B对吴老太爷的死,范博文不以为奇,说老太爷在乡下已经是“古老的僵尸”,到了现代大都市上海,自然要“风化”。(子夜)C夜里,鸣凤打开自己“灵魂的一隅”,回忆过去,思索归宿,最后两个大字不住地在她的脑子里打转,就是“薄命”。(家)D圣母院是圣地,享有避难权,法庭不顾,要入内逮捕爱斯梅拉达;甘果瓦率流浪人和乞丐攻打圣母院,想救出爱斯梅拉达。(巴黎圣母院)E副检察官发了一

    23、通谬论,以犯罪遗传学来判定马丝洛娃有罪,他认为下层阶级天生是下贱的,下贱的人必然会犯罪。(复活)8筒答题。(任选一题)(5分)(1)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一句话未了,忽见一个老婆子忙忙走来,说道:“这是那里说起!金钏儿姑娘好好的投井死了!”金钏儿因何投井自尽?她死后,王夫人和宝钗对此作何反应?请简述。(2)阅读下面欧也妮 葛朗台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客人散尽之后,欧也妮声音激动的说道:“所长,我知道你喜欢我的是什么。我不应对你隐瞒,先生,我心里有一股熄灭不了的感情。可是你得帮我一次大忙,才能得到我的婚约和产业。” 引文中的“所长”是谁?欧也妮让他帮忙的是什么

    24、事?请简述。选( )答: 7(5分)A D(A项“不满董卓,爱慕吕布的英勇,经常寻找机会与吕布私下相会”有误,D项“甘果瓦”有误,应是约翰)(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8(5分)(1)答题要点:金钏儿因王夫人认为她与宝玉调笑,被赶出贾府,含羞赌气投井自尽。她死后,王夫人心里不安,给了银子让她家处理后事;宝钗安慰王夫人,说金钏儿是自己失足落井而死。(5分,每点1分)(2)特 篷风。(1分)答题要点:欧也妮要他赶到巴黎,连本带息清偿叔父的债务,把收据和借券交给查理,当面转交一封表达祝福的亲笔信,交还查理寄存的梳妆匣。(4分,每点1分)B组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25、)A凤姐小产,诸事不理,王夫人便觉失了臂膀,只得大事自己主张,而将家中琐事暂令探春协理,并命令李纨协助探春。(红楼梦)B因为双桥镇农民暴动,曾家驹逃到吴公馆,四小姐素来厌恶他,认出是他以后仍然不大愿意见他,更不愿意和他攀谈。(子夜)C梅和觉新等人在打牌,觉新心不在焉,时常发错牌,瑞珏在后面给他指点,两人态度亲密,梅看见这情形,心感酸痛。(家)D欧也妮继承财产之后,家里每晚都有客人来访,对她大唱赞歌,她很是反感。夏尔离开后很少来信,这令她痛苦不已。(欧也妮葛郎台)E涅赫柳多夫拜访行政长官,托他把马斯洛娃调到医院工作,同时希望他能帮助那些因身份证过期而被关在监狱里的人。(复活)8简答题。(选做一题

    26、)(5分)(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主簿左咸曰:“不可。昔曹操得此人时,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如此恩礼,毕竟留之不住,听其斩关杀将而去,致使今日反为所逼,几欲迁都以避其锋。今主公既已擒之,若不即除,恐贻后患。”孙权沉吟半晌,曰:“斯言是也。”“此人”指谁?“封侯”指什么事?孙权是如何“擒之”的?(2)阅读下面巴黎圣母院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伽西莫多不但不放开马缰,还打算让那匹马掉转头往回走,他不明白那队长为什么要拒绝,只得赶紧对他说:“来吧,队长,有个女人在等您呢。”他又添上句,“是一位爱您的女人。”“女人”指谁?“

    27、有个女人在等您”指什么事?那个女人因为何事爱上队长?答第( )题: 7(5分)A D(A.“诸事不理”有误,凤姐自恃强壮,虽不出门,但也还管事;“暂令探春协理”“命令李纨协助探春”有误,应是“暂令李纨协理”“命令探春协助李纨”。D.欧也妮并没有反感,夏尔一封信都没来过。)(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8(5分)(1)关羽。(1分)关羽因斩颜良有功,被封为汉寿亭侯。(2分)孙权采纳吕蒙的建议,派兵在麦城之北的小路上设下埋伏,将关羽擒获。(2分)(2)爱斯梅拉达。(1分)爱斯梅拉达在圣母院等待伽西莫多把弗比斯带来见她。(2分)爱斯梅拉达遭遇伽西莫多与克洛德抢夺时,弗比斯救了她,爱斯梅拉达于是

    28、爱上了他。(2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A组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孟子尽心上)【注】滕更:滕国国君的弟弟。(1)从孟子“不答”滕更这件事,可以看出求学应抱有什么样的态度?请根据选段简要说明。(2分)答: (2)孟子“不答”滕更,是否违背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请根据上面选段简要分析。(4分)答: 9(6分)(1)(

    29、2分)求学应谦虚,充满诚意。(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2)(4分)不违背。因为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属于招生原则,指的是招收学生时一视同仁,没有高下贵贱之分;而孟子“不答”滕更属于教学方式,是“不教之教”,是“因材施教”中的一种。(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只回答“不违背”或“违背”而未作分析,不得分。)参考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孟子说:“教育也有很多方式,我不屑于去教诲他,这也是一种教诲呢。”公都子说:“滕更在您门下学习,似乎应在以礼相待之列,可是您却不回答他的问题,为什么呢?”孟子说:“倚仗着自己的权势来发问,倚仗着自己贤能来发问,倚仗着自己年长来发问,倚仗着自己有功劳

    30、来发问,倚仗着自己是老交情来发问,都是我所不回答的。滕更有这五种中的两种。”B组9阅读下列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窬之类也。(孟子尽心下)【注】餂:tin探取,获取。窬:从墙上爬过去。(1)同样是“该不该说话”的问题,孔孟的观点有何异同?请简述。(3分)(2)结合两选段,谈谈你对“道听途说,德之弃也”的理解。(3分) 9.(1)同:该说的话一定要说,不该说的话不能说。(1分)异:孔子所说的“失”,是属于智慧问题;(1分)孟子所说的

    31、“言”,是属于道德问题。(1分)(2)没有根据的话,不经求证就传给他人听,是失德的,不符合正义的。(2分)君子只说该说的话。(1分)【参考译文】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士人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是用言语来套取人;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话,是用沉默来套取人,这些都是钻洞爬墙的小偷行为。 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A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0-12 题。勇于表达中国人的文学口味赵丽宏你也许习以为常:中国几乎每一所高校都设有外国文学专业,研究外国文学的教授、学者多如过江之鲫,我们甚至有


    注意事项

    本文(福建省漳州市普通高中届高三毕业班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