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检验科检验项目一览表概要.docx

    • 资源ID:12144399       资源大小:51.33KB        全文页数:7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检验科检验项目一览表概要.docx

    1、检验科检验项目一览表概要检验科检验项目一览表血液检查浆膜腔积液检验前列腺液检查肝脏功能检查电解质检查免 疫 检 测尿液检查关节腔积液检验精液常规检查心脏功能检查葡萄糖检查乙肝五项模式粪便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脑脊液检查肾脏功能检查血脂 检查血库配血项目检测项目标本采集标本量检验时间参考范围临 床 意 义血液检查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 RBC)末梢血微量急诊检验成年男:45.51012/L女:3.551012/L新生儿:671012/L增加:生理性:1、年龄与性别的差异2、精神因素:感情重动、兴奋、恐惧、冷水浴均可使肾上腺素增多,导致红细胞暂时增高。3、剧烈休力运动和劳

    2、动4、气压降低5、妊娠中、后期。病理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减少:1、急性、慢性红细胞丢失过多:如各种原因的出血,见于消化性溃疡痔疮、十二指肠钩虫病等。2、红细胞寿命缩短:如各种原因的溶血,见于输血不合溶血反应等。3、造血原料的不足:如慢性失血者对铁的重新利用率减速少,铁供应或吸收不足。造血原料的不足引起的贫血也见于某些药物如异烟肼、硫唑嘌呤、酒精、铅中毒、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白血病、甲亢、慢性肾功能不全等。4、骨髓造血功能减退:药物如抗肿瘤药物、磺胺药物、保泰松、有机砷、马利兰等,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物理因素如X线的长期照射

    3、均可抑制骨髓。再生障碍性贫血常有全血细胞的减少。医学决定水平:1、高于6.81012/L应采取相应的冶疗措施。2、低于3.51012/L为诊断贫血的界限。3、低于1.51012/L应考虑输血。血红蛋白浓度(hemoglobin HGB)末梢血微量急诊检验成年男:120160g/L女: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老年(70岁以上)男:120160g/L女:110150g/L1、 年龄 随年龄增长Hb可以增高或降低,这种生理变化和红细胞相似。2、 时间上午7时出现高峰,随后下降,机制尚未阐明。3、 临床应用 血红蛋白在诊断贫血上优于红细胞计数。需要注意的是(1)在某些病理性况下,Hb

    4、和RBC的浓度不一定能正确反映全身RBC总容量的多少。大量失血时,在补液体之前,循环血液最重要的变化是血容量的缩小,但此时血浓度很少变化,以致从血红蛋白浓度等数值来看,很难反映出贫血的存在。当休内发生水潴留时,血浆容量增大,此时即时使红细胞容量是正常的,但血液浓度已相对降低,因此从表面看来,存在贫轿;相反,失水时,血浆容量缩小,血液浓度偏高,红细胞容量即使减少、但根据血红蛋白浓度等测定值,贫血仍可有明显。(2)发生大细胸贫血或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时,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浓度不成比例。大细胞性贫血的Hb浓度相对偏高,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HB虽低于正常而红红细胞计数可正常。血细胞比容(hematocri

    5、t HCT)末梢血微量急诊检验男性:0.4-0.54女性:0.37-0.47增高: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如大面积烧伤,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脱水。减少:各类型贫血随红细胞减少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 RDW)末梢血微量急诊检验成人11.6%-14.6%反应红细胞大小不均程度的指标,增大多见于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贫血类型MCV/RDW特征常见原因或疾病小细胞均一性 小细胞不均一性正常体积均一性正常体积不均一性大细胞均一性大细胞不均一MCV

    6、减少,RDW正常MCV减少,RDW增高MCV减少,RDW均正常MCV正常,RDW增高MCV增大,RDW正常MCV、RDW均增高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某些继发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HBH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某些慢性肝病、肾性贫血、急性失血后、长期或大剂量化学治疗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混合型营养缺乏性贫血、部分早期铁缺乏(尚未无贫血细胞)、血红蛋白病性贫血、骨髓纤维化、铁粒幼细胞贫血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部分肝病性贫血、某些肾病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某些肝病性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V)末梢血微量急诊检

    7、验80-92fl用作贫血和形态学分类平均值MCH(pg)MCV(fl)MCHC(g/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MCHC)末梢血微量急诊检验320-360g/L正常 2731 8092 320360大细胞贫血 2731 8092 正常正常细胞性贫血 正常 正常 正常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2731 8092 320360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731 8092 320360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MCH)末梢血微量急诊检验27-34pg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末梢血

    8、微量急诊检验显微镜计数法成人0.008-0.02或(25-75109/L)增加: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各型贫血尤为显著,恶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或供铁质后显著增多,表示有疗效。多见于:1、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时由于大量网织红细胞进入血循环,Ret可增至6%-8%或以上,急性溶血时,可达20%左右,严重者可在50%以上,绝对值常超过100*109/L急性失血后5d-10d网织红细胞达高峰,2周后恢复正常。2、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后,造血恢复时,可见Ret短暂和迅速增高,是表明检测测幼稚Ret的变化骨髓恢复较敏感的指标。3、红系无效造血时,骨髓检查表现红系增生活跃,而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

    9、正常或仅轻度增高。减少:再障、溶血性贫血再障危象时。典型再障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计数常低于0.005,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为其诊断标准之一。可用于观察贫血疗效红细胞沉率 (ESR)抗凝血: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是1:4,即抗凝剂0.4ml(8滴)加静脉血1.6ml立即混匀。即时送检2ml每天魏氏法50岁:男性0-20mm/h,女性0-30mm /h85岁:男性0-30mm/h,女性0-42mm/h儿童:0-10mm/h1、增快(1)生理性:女性高于男性。妇女经期、妊娠3个月至产后1个月;老年人,特别是70岁以上的高龄者,多因纤维蛋白原增高而血沉增快。(2)病理性:1)各种炎症 感

    10、染是血沉加快的最常见的原因。严重感染时ESR可大于100mm/h.急性细菌性炎症时,由于血中急性期反应物增多,包括-胰蛋白酶、2巨球蛋白、C反应蛋白、转铁蛋白、纷纷蛋白原等。这些物质均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红细胞聚集,故在炎症发生后2-3天即可出现血沉加快;慢性炎症,如结核病、结缔组织炎风湿热等,于活动期常见增快,病性好转时减速慢,非活动期血沉可正常,故ESR测定可动态观察这些患者的病情变化。2)组织损伤及坏死:范围较大的组织损伤或手术创伤常致ERS增快,若无合并症,一般23周内恢复正常;心肌梗死时,于发病后顾之忧3天可见ESR增快,并持续13周,机而且心绞痛时ESR多正常,故ESR可作为两者鉴别

    11、指标。3)恶性肿瘤:通常迅速增长的恶性肿瘤ESR增快可能与2巨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增高及肿瘤组织坏死继发感染、贫血等因素有关;而良性肿瘤血沉多正常。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或治疗较彻底,ESR可趋于正常,复发或转移时(ESR可100mm/h)又可增快。4)高球蛋白质血症:多种因素导致的免疫球蛋白增高可见于ESR增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恶性淋巴瘤、亚急性心内膜炎、肝硬化、慢性肾炎。5)贫血:贫血患者Hb低于90g/L,血沉可轻度增快,并随贫血加重而增快。但严重贫血时两者不成正比。6、高胆固醇血症:如动脉粥样硬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粘液性水肿、原发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ESR常增

    12、快。2、血沉减慢 一般临床意义较小,主要见于红细胞明增多、纤维蛋白原含量严重减低时。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末梢血微量急诊检验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月-2岁:1112109/L外周中性粒细胞增高减低的常见原因:(1)暂时性白细胞增高:常见于严寒或暴热刺激后其白细胞增多是由于边缘池细胞释放循环池所致。(2)持续性白细胞增高:见于化脓性感染或晚期肿瘤(常伴有坏死、继发感染)其WBC增多是有关趋化因子吸引贮备池粒细胞入血所致;而慢性白血病时的白细胞增高则与核分裂池增大及细胞周期延长、血中运转时间延长有关。(3)暂时性白细胞减低:见

    13、于伤寒感染时,可能于细菌内素素抑制骨髓释放成熟粒细胞入血有关。(4)持续性白细胞减低: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由于骨髓粒细胞生成不足所致;系统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患者则因粒细胞破坏过多所致。1、中性粒细胞增多:(2)生理性增多:年龄:新生儿白细胞较高,一般在15*109/L左右,个别可高达30*109/L以上。通常在3-4d后降至10*109/L,约保持之以3个月然后逐渐减低至成人水平。新生儿外周血白细胞以中粒细胞占绝对优势,变化范围(6-28)*109/L。约在一周内降至5*109/L,到第6-9天逐渐降至与淋巴细胞相等,整个婴儿期淋巴细胞均较高,可达70%。到2-3岁后,淋

    14、巴细胞逐渐减低,中性粒细胞逐渐增高,到4-5岁两者以基本相等,形成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变化曲线的确次交叉,至青春期时与成人基本相同。日间变化:安静时WBC较低,活动时较高;早晨较低,下午高;一日之间最高与最低可相差一倍。运动、疼痛和情绪的影响:一般的体力劳动、冷热水浴、日光或紫外线照射等均可使白细胞轻度增多。如剧烈运动、可于短时间内使白细胞高达35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当运动结束后迅速即恢复原有水平。这种短暂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循环池和边缘池的粒细胞重新分配所致。妊娠与分娩:妊娠其白细胞常见增多,特别是最后一个月,常波动于(1217)109/L之间,分娩时可高达34109/L。分娩后2-

    15、5日内恢复正常。由于白细胞的生理波动很大,只有通过定时和反复观察才有意义。其他:吸烟者平均白细胞计数可高于非吸烟者30%。(2)病理性增多:1)反应性增多,是机体对各种原因的应激反应,动员骨髓贮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或边缘池粒细胞进入血循环,可见于:急性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灶的范围、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反应能力。如感染很局限且轻微,白细胞总数仍可正常,但分类检查时可见分叶核百公率有所增高;中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大于10109/L,并伴有轻度核象左移;严重感染时总数常明显增高,可达20109/L以上,且伴有明显核象左移。严重的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

    16、坏:在较大手术后1236h,白细胞常达10109/L以上,其增多的细胞成分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急性心肌梗死后1-2天内,常见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借此可与心绞痛相区别。急性溶血反应时,也可见白细胞增多,这些可能与心肌损伤和手术创伤等所产生的蛋白分解产生及急性溶血所导致的相对缺氧等,促进骨髓贮备池增加释放有关。急性大出血:在脾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后,白细胞迅速增高,常达(2030)109/L。其增多的细胞主要是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这可能与应激状态、内出血和一过性缺氧等有关。急性中毒:化学药物如安眠药、敌敌畏等中毒时,常见白细胞数增高,甚至可达20109/L或更高。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慢

    17、性肾炎尿毒症时,也常见白细胞增多,均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 肿瘤性增多:白细胞呈长期持续性增多,最常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其次也可见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晚期,此时不但总数常达(1020)109/L或更多,且可有较明显的核象左移现象,而呈所谓类白血病反应。白血病时白细胞总数增高的主要机制为白血病细胞失控地无限增殖;白血病细胞的周期延长;血中转运时间延长(正常白细胞约为10h,白血病细胞平均为3338h)。恶性肿瘤时白细胞增多的机理为某些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等产生促粒细胞生成素;恶性肿瘤坏死分解产物促进内骨髓贮备池释放;恶性肿瘤伴有骨髓转移而将骨髓内粒细胞(甚至较幼稚的粒的细胞,并可伴有幼红细胞)排挤

    18、释放入血。急性溶血:红细胞大量破坏导致的相对缺氧以及红细胞破坏后的分解产物刺激骨髓贮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也可使白细胞和中性分叶核细胞增高。其他原因: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痛风及严重缺氧;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激素、氯化锂等。2)异常增生性增多:为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造血组织中粒细胞大量增生,见于粒细胞白血病和骨髓增殖性疾病;主要是病理性粒细胞(如白血病细胞)的原始或幼稚粒细胞大量增生,释放至外周血。可见于:白血病:A):急性白血病:以幼稚白血病细胞增多为主,如急性髓性白血病(AML)、ALL,骨髓中,病理性原始细胞大量屉异常增生(但外周血中出现白细胞数增高的患者不到50%)

    19、,一般增至(10-50)*109/L;其余患者白细胞数可在正常范围或减低,甚至显著减低。B):慢性白血病:以成熟的白血病细胞增高为主,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数患者白细胞总数达(100-600)*109/L,早期无症状患者可在50*109/L以下。周围血中粒细胞在90%以上,可见到各发育阶段的粒细胞。C):类白血病反应:指机体在有明确病因刺激下,出现白细胞数中度增高(大多100*109/L)多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骨髓增生性疾病: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骨髓纤维化症等。白细胞总数常在10-30*109/L。2、中性粒细胞减少(neutropenia):1)。某些感染:某些革兰多

    20、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时,如无并发症,白细胞当选均减少,甚至可低到2109/L以下,一些病毒感染如流感时的白细胞亦减少,可能是由于在细菌素及病毒作用下使贴壁的即边缘池粒细胞增多而导致循环池中粒细胞减少所致,也可能与内毒素抑制骨髓释放粒细胞有关。2)某些血液病:如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呈“三少”表现。此时白细胞可少到1109/L以下,分类时几乎无均为淋巴细胞,乃因中性细胞严重减少所致的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小部分急性白血病其白细胞总数不高反而减低,称非白血性白血病(aleukemic leukemia),其白细胞可0.05*109/L)的一种征象。过敏性疾病或炎症性疾病:如荨麻疹、溃疡性结

    21、肠炎。骨髓性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原发性纤维化。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为罕见的白血病类型,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本来很少,减低与否很难察觉,且多属幼稚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1)过敏性疾患:如在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血精病时均可见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肠寄生虫抗原与肠壁内结合IgE的肥大细胞接触时,使后者脱颗粒而释放组胺,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某些钩虫病患者,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南昌周到白细胞总数高达数万分类中90%以上为嗜酸性粒细胞,而呈嗜酸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但其嗜酸性粒细胞均属成熟型,随驱虫彻底及感染消除而血象逐

    22、渐恢复正常。(2)某些传染病:一般急性传染病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均减少,唯猩红热时反而增高,现已知这可能因该病病原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产生的酶能活公补体成分,继而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所致。(3)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此时嗜酸性粒细胞常可高达10%以上,并可见有幼稚型。罕见的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其白血病性嗜酸粒细胞可达90%以上,以幼稚型居多,且其嗜性颗粒大小不均,着色不一,分布紊乱,并风气见空泡等形态学改变。某些恶性肿瘤,特别是淋巴系统恶性疾病。如堆霍奇金病及某些上皮系肿瘤如肺癌时,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一般在10%左右。3嗜酸性粒细胞减少(eosinopenia)见于伤寒、副伤寒、手术

    23、后严重组织损伤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此质激素后。50-70/(2-7)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eutrophilic stabgranulocyte Nst)1-5/(0.04-0.5)淋巴细胞 ( L)末梢血微量急诊检验(20-40)/(0.8-4)单核细胞 (M)末梢血微量急诊检验(3-8)/(0.12-0.8)嗜酸性细胞 (E)末梢血微量急诊检验(0.5-5)/(0.05-0.5)嗜碱性细胞 (B)末梢血微量急诊检验(0-1)/(0-1)淋巴细胞群(LYMF)微量急诊检验绝对值109/L/百分率(%)微量急诊检验1.0-3.3/18.7-47本参数指细胞体积在35-90fl之间的小

    24、细胞区,主要分布的是淋巴细胞中间细胞群(MID)微量急诊检验0.2-0.7/18.7-47本参数指细胞体积在90-160fl之间的中间细胞区,主要包括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核左移的各阶段幼稚细胞或白血病时白血细胞。粒细胞群(granulocyte GRAM)微量急诊检验1.8-6.4/46-76.5本参数指细胞体积在160fl以上的大细胞区,主要分布的是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 (platelet count PLT)末梢血微量急诊检验100300109/l1、 生理性 正常人血小板数随时间和生理状态变化:如一天之内可增减6%-10%,午后略高于早晨;春季较冬季低;平原居民较高原居

    25、民低;月经前低,月经后增高,妊娠中晚期增高,分娩后即减低;运动、饱餐后增高,体息后增高,休息后恢复。静脉血血小板计数比毛细血管血高10%。2、病理性(1)临床上,血小板减低是引起出常见原因。当血小板在20*109/L-50*109/L时,可有轻度出血或手术后出血症状;当低于20*109/L,可有较严重的出血;低于5*109/L时,常严重出血。常见疾病有:血小板生成障碍,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破坏过多,如ITP、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消耗增多,如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2)血小增多(血小板超过400*109/L):);骨髓增生性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约中住院患者的1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性感染(约中住院患者的31%);近期外科手术、尤其是脾切手术后(约中住院患者的19%)。其他疾病:心脏疾病肝硬化、慢性胰腺炎、烧伤、肾功能衰竭、先兆子痫、低温。值的注意的是:在不明原因的血小板增高标本中,约有50%来自恶性疾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末梢血微量急诊检验7.6-13.2fl1、鉴别血小板减低的病因:MPV增高,见于外周血血小板破坏过多导致的血小板减低;MPV减低见于骨髓病变引起的


    注意事项

    本文(检验科检验项目一览表概要.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