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六年级科学上册分组实验教学计划共享教案.docx

    • 资源ID:12117114       资源大小:32.95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六年级科学上册分组实验教学计划共享教案.docx

    1、六年级科学上册分组实验教学计划共享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分组实验教学计划主备人:所在单位:实验名称1.研究杠杆的秘密课时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杠杆的秘密。科学概念或实验原理会做杠杆尺的探索性实验,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实验准备铁架台杠杆尺钩码实验步骤1.认识器材。2.组装器材设备。3.变换支点位置进行试验。现象观察:省力的情况有一种,费力的情况有一种,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有一种。注意事项注意观察三种情况下阻力点、支点、力点三个点的距离。实验结论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反之费力。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和支点到阻力点相等,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板书设计(1)力点力点阻力点(3)

    2、阻力点力点支点(2)阻力点支点支点(1)省力(2)费力(3)不省力也不费力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教学计划主备人:所在单位:实验名称2.小杆秤的研究课时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杆称的秘密科学概念或实验原理小杆秤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实验准备自制小杆秤、钩码实验步骤1. 认识器材。2. 用自制的小杆秤称不同数量的钩码。3. 变换支点位置进行试验。注意事项注意秤盘挂绳到提绳,提绳到秤砣挂绳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实验结论秤盘内放的钩码数量越多,秤砣挂绳距离提绳之间的距离就会越长,但是称砣的重量并不需要增加。板书设计小杆秤的研究称砣称盘(阻力点)()()提绳(支点)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教学计划主备

    3、人:所在单位:实验名称3.研究轮轴的作用课时1实验目的认识轮轴是一种省力的机械。科学概念或实验原理我们把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实验准备简单机械试验盒钩码实验步骤1.组装一个轮轴。2.在轮上用力,轴上挂重物。3.在轴上用力,轮上挂重物。注意事项手通过测力计拉把手使轮轴平衡时,一定要使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始终与把手垂直。实验结论轮上用力省力,轴上费力。板书设计研究轮轴的作用轮上用力省力轴上费力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教学计划主备人:所在单位:实验名称4.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课时1实验目的通过改变轮的大小来验证对轮抽的作用科学概念或实验原理轮越大,轴越小,轮轴

    4、就越省力。实验准备轮越大,轴越小,轮轴就越省力。实验步骤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然后改变轮在做实验。轮轴的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记录表轴上钩码的个数更大轮上钩码的个数我们的发现31轮轴保持平衡62轮轴保持平衡93轮轴保持平衡注意事项若要将轴上的钩码提起来应找准轮上所挂钩码的数量实验结论改变轮的大小,轮越大,轮轴越省力。板书设计轮轴的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记录表轴上钩码的个数更大轮上钩码的个数我们的发现31轮轴保持平衡62轮轴保持平衡93轮轴保持平衡教学反思六年级上册科学分组实验教学

    5、计划主备人:所在单位:实验名称5.动滑轮作用的研究课时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动滑轮,了解动滑轮的作用科学概念或实验原理会做动滑轮的实验,了解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实验准备铁架台钩码测力计动滑轮粗线绳实验步骤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动滑轮下挂不同数量的钩码,做好记录。注意事项观察动滑轮提起重物的读数。实验结论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改变力的大小。板书设计动滑轮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教学计划主备人:所在单位:实验名称6.定滑轮作用的研究课时1实验目的会组装定滑轮,并会利用弹簧测力计来判断定滑轮是否省力,并判断绳子自由段与物体上升距离的关

    6、系科学概念或实验原理匀速运动中的二力平衡实验准备轮滑一个,测力计二个,钩码,细绳及支架实验步骤1.取一单滑轮固定在方座支架上,构成一个定滑轮,用细绳跨过滑轮,细绳的一段挂上钩码,作为阻力,钢绳的另一端挂测力计,用手竖直向下匀速拉测力计,使滑轮匀速转动,观察测力计读书2.改变测力计拉力的方向(水平、斜向下、向下),当滑轮平衡时,记下各次测力计的读数3.改变所挂钩码重,重复上述实验,并记下各次测力计的读数。注意事项若要将轴上的钩码提起来应找准轮上所挂钩码的数量实验结论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但是能够改变力的方向板书设计定滑轮作用实验左钩码的个数右钩码的个数定滑轮的状态我们的发现22平衡定滑轮不能改

    7、变力的大小,但是能够改变力的方向32不平衡33平衡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教学计划主备人:所在单位:实验名称7.滑轮组作用的研究课时1实验目的1.正确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让学生探究滑轮的秘密。科学概念或实验原理1.定滑轮不省力但可改变力的方向;2.动滑轮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3.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方向。实验准备简单机械实验箱、钩码、测力计实验步骤1.组装一个定滑轮、挂上钩码,用测力计测出拉力2.组装一个动滑轮,挂上钩码,用测力计测出拉力3.组装一个滑轮组,挂上钩码,用测力计测出拉力4.填好实验报告册,得出结论注意事项拉动时保持动作轻缓、匀速,不要让线绳脱离滑轮

    8、沟槽。实验结论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方向。板书设计滑轮组作用的研究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方向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教学计划主备人:所在单位:实验名称8.研究斜面的作用课时1实验目的通过科学实验,收集证据,使学生认识到斜面的省力原理。科学概念或实验原理斜面越长越省力。实验准备木板(长度不同)、木块、重物、测力计。实验步骤1.将一块木板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木块上,使其成为一个斜面。把不同的重物分别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它沿斜面向上提升观察用多少力?2.还用那个木块支着,换用其他长度的木板搭一个斜面,选择一个重物,沿着这些长度不同的斜面逐一拉上去,分别观察用了多少力?注意事项沿斜面向上拉重

    9、物是否省力,要与垂直提起重物时用的力相比较才能知道。实验结论斜面越长越省力。板书设计研究斜面的作用斜面越长越省力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教学计划主备人:所在单位:实验名称9.研究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课时1实验目的通过本课教学: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科学概念或实验原理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省力但是费距离。距离比和力比都取决于倾角: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小,斜面较长,则省力越大,但费距离。实验准备小车、斜面、钩码、测力计、实验报告单实验步骤1.将钩码放到小车上,用测力计匀速拉动测力计,记下数值在实验报告单。2.将斜面摆成不同的角度,用同样

    10、重量的钩码放到小车上,用同样的方式拉动下车,分别记录下不同角度斜面的测力计数值在实验报告单上。注意事项拉动小车时要缓慢匀速。实验结论斜面可以省力,斜面越小越省力斜面越大用的力也越大,坡度垂直时,提起重物就一点也不省力了。板书设计研究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斜面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教学计划主备人:所在单位:实验名称10.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课时1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知道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科学概念或实验原理受力面积越广,抗弯曲的能力越强。实验准备不同宽度但厚度相同的纸3张、垫圈若干、实验报告单、书若干。实验步骤1.把高度相同的几本书堆起来,做一个

    11、架子;2.把3cm宽的纸架在两堆书上,然后一一放上垫圈,观察并记录3cm宽的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连续做3次;3.把6cm宽的纸架在两堆书上,然后一一放上垫圈,观察并记录6cm宽的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连续做3次;4.把9cm宽的纸架在两堆书上,然后一一放上垫圈,观察并记录9cm宽的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连续做3次;5.整理数据,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报告。注意事项用的纸必须同一材质,厚度相同。垫圈注意要轻放,放正中间位置。实验结论纸梁的宽度越宽,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越强。板书设计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教学计划主备人:所在单位:实验名称11.纸的厚度与

    12、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课时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清晰地看出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科学概念或实验原理弯曲力等于弯矩(主要是里的大小)除以抗弯刚度(主要是厚度),同样的力,越厚承受应力越小,抗弯曲能力就越强。实验准备A4纸3张、垫圈若干、实验报告单、书若干。实验步骤1.把高度相同的几本书堆起来,做一个架子;2.用一张A4纸架在两堆书上,然后一一放上垫圈,观察并记录一张A4纸的抗弯曲能力,连续做3次;3.用两张A4纸架在两堆书上,然后一一放上垫圈,观察并记录两张A4纸的抗弯曲能力,连续做3次;4.用三张A4纸架在两堆书上,然后一一放上垫圈,观察并记录三张A4纸的抗弯曲能力,连续做3次;5.整理数据,得出结论

    13、,完成实验报告。注意事项放置A4纸时要一个方向,争取保证只改变厚度而其他的不改变。实验结论纸梁的宽度越厚,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越强板书设计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纸梁的宽度越厚,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越强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教学计划主备人:所在单位:实验名称12.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课时1实验目的通过学习了解改变纸的形状能加强抗弯曲能力科学概念或实验原理改变形状综合了纸的宽度与厚度,是宽度与厚度结合,通过减少宽度增加厚度的方法加强抗弯曲能力。实验准备宽度厚度相同的纸4张、垫圈若干、书若干、实验报告单。实验步骤1.把高度相同的几本书堆起来,做一个架子;2.把“一字形”的纸架在两堆书上,然后一

    14、一放上垫圈,观察并记录“一字形”的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连续做3次;3.把“v字形”的纸架在两堆书上,然后一一放上垫圈,观察并记录“v字形”的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连续做3次;4.把“波浪形”的纸架在两堆书上,然后一一放上垫圈,观察并记录“波浪形”的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连续做3次;5.把“长方形”的纸架在两堆书上,然后一一放上垫圈,观察并记录“长方形”的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连续做3次;6.把“圆形”的纸架在两堆书上,然后一一放上垫圈,观察并记录“圆形”的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连续做3次;7.整理数据,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报告。注意事项用同样材质以及宽度厚度相同的纸垫圈注意要轻放,放正中间位置实验结论通过改变纸的

    15、形状,纸的宽度减少了但是厚度增加了,纸的抗弯曲能力加强了。板书设计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一字型”“v字型”“波浪型”“长方形”“圆形”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教学计划主备人:所在单位:实验名称13.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课时1实验目的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科学概念或实验原理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实验准备做拱形的纸、厚书几本实验步骤1.把纸圈成一圈,做一个拱形,用垫圈测试它能承受多大压力。用两本书分别抵住两边的拱脚,使拱纸不会塌下来,测试它承受的压力2.用较多的书抵住拱脚,在测量能够承受多少垫圈。注意事项实验中注意控制拱形变形的问题。实

    16、验结论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板书设计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拱形向下向外传递承受压力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教学计划主备人:所在单位:实验名称14.塑料饮料瓶的观察课时1实验目的圆顶形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科学概念或实验原理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实验准备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实验步骤1.观察塑料瓶的上部、中部、底部是什么形状,表面还有哪些形状?2.剪开塑料瓶,用手感觉塑料瓶各部分的用力大小,比较哪里最硬,哪里最软?这是为什么?3.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注意事项启发学生去观察塑料瓶的形状结构,这部分的研究开放性比较强,只要见解有道理即

    17、可,不必强求一致。实验结论圆顶形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圆柱形受压均匀不会变形。板书设计塑料饮料瓶的观察圆顶形受压大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教学计划主备人:所在单位:实验名称15.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课时1实验目的了解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科学概念或实验原理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实验准备橡皮筋、框架材料袋实验步骤1、1.做一个三角形的框架,试一试稳定性。2、做一个四边形框架,试一试稳定性。3、在四边形框架加两根斜杠试一试稳定性。4、做一个正方体框架。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注意防倒塌、倾斜。实验结论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板书设计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三角形稳定教学反思六

    18、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教学计划主备人:所在单位:实验名称16.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课时1实验目的了解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科学概念或实验原理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实验准备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等实验步骤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1、小组研究高塔设计图。2、用什么方法高塔不容易倒。2、注意事项1、选选择哪些材料,考虑材料的特点。实验结论框架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空气阻力小时它不容易倒。板书设计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空气阻力小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教学计划主备人:所在单位:实验名称17.通电线圈和指南针课时1实验目的1.电流可以产生磁性,通电线圈可

    19、以产生强磁性。2.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通过分析解释。3.体现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需要。科学概念或实验原理电流可以产生磁性,通电线圈可以产生强磁性。实验准备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其中一根较长)、指南针、长约两米多的多股绝缘导线。实验步骤1. 做一个线圈,用导线在手指上绕10圈左右取下,固定线圈和引出线。2. 给线圈通电流,验证产生磁性;把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偏转角度最大。3. 用完的废电池连在用线圈套在指南针盒上检测导线中的微弱电流。注意事项不要把线圈的两个接触头长时间接在电池上。实验结论1. 通电线圈可以产生磁

    20、性。2. 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中心或把线圈套在指南针盒上,指南针偏转角度最大。板书设计通电线圈和指南针小磁针偏转:1.铁吸铁 2.磁铁相互作用 3.电路(通电线圈):电流有磁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教学计划主备人:所在单位:实验名称18.制作铁钉电磁铁课时1实验目的1. 了解电磁铁的构造;懂得电磁铁的工作原理。2. 通过通断电流,了解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3. 养成认真细致、合作探究的品质。科学概念或实验原理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火情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改变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实验准备多股绝缘体、大铁钉、小

    21、砂纸、胶带、大头针、指南针。实验步骤1. 在铁钉上绕线圈,用有绝缘皮的导线在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50100圈,导线两头留出10厘米15厘米做引线,固定导线两头,用砂纸所导线头磨光亮。2. 测试铁钉电磁铁(连接电池)注意事项不要把导线长时间接在电池上。实验结论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板书设计制作铁钉电磁铁线圈电磁铁断电磁性消失铁芯通电磁性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教学计划主备人:所在单位:实验目的19.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课时1实验目的1. 知道铁钉电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极是可变的。2. 在通电情况下,用指南针靠近电磁铁,铁钉一端与小磁针相吸相斥,改变电磁铁的

    22、正负极接法或线圈红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3. 懂得改变电磁铁的正负极或改变线圈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科学概念或实验原理1. 通电的电磁铁有磁性,且有南北极。2. 电磁铁的南北是可以改变的。3. 改变的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实验准备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小块砂纸、胶带、指南针。实验步骤1. 用指南针测试。(1)钉尖吸引了指南针的北极(可能本身就与指南针北极吸引)(2)靠近指南针南极试试,如果排斥就可以证明钉尖是南极。2. 研究电磁铁南北与哪些因素有关。(1)改变电当正负极接法。(2)拿钉子的方向不变,拿钉子的左右手不变,只是绕制线圈的方向相反。注意事项细

    23、致地缠绕线圈,不要把导线长时间接在电池上。实验结论改变电当的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板书设计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改变)电磁铁南北极线圈绕线方向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教学计划主备人:所在单位:实验名称20.研究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课时1实验目的1.用分部分观察、整体观察的方法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2.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想它为什么会转动。科学概念或实验原理1.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2.玩具小电动机将电能变成了动能。实验准备锁片已经撬开的小电动机,铜质粗导线做的V字形“电刷”,铁丝支架,电池,电池座,导线,磁铁,回形针,后

    24、盖已揭开的玩具电动车,空气浆电动车。实验步骤1.装转子到支架上时,不能拉扯支架,轻轻地把长端放入“O”型架上,再把转向器架在“V”型架上。2.用磁铁靠近转子时,由于外壳上的两个磁铁小不好拿,老师找了两个大的磁铁来代替。3.磁铁靠近转子时,用手轻轻拨动转子避免它被卡住。4.交流与汇报,总结与评价注意事项1.两线端一定要分别绕线圈一圈,用以固定线圈。2.线圈的两线端要分别处在线圈某一直径的两端。3.一线端的绝缘漆全部打磨掉,另一线端的绝缘漆打磨掉一半。4.要小心打磨线端上的绝缘漆,千万不要磨损线圈的绝缘漆。实验结论电动机使用电产生的机器。其原理: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板书设计研究小电动

    25、机转动的秘密外壳转子后盖(磁铁)(电磁铁换向器)(电刷)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教学计划主备人:所在单位:实验名称21.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研究课时1实验目的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科学概念或实验原理知道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实验准备长约3米的多股绝缘导线、电池、电池盒、大铁钉、大头针,每组二张记录表。实验步骤1.在这个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线圈的圈数。2.改变线圈的圈数每次绕不同的圈数,如20圈、50圈、80圈,每次相差的圈数大一些,让实验效果更明显一些。3.实验中不改变的条件是电池节数、铁芯粗细、铁芯长短4.小组修改完善研究计划注意事项不要长时

    26、间接通电池,减少耗电;为了数据更加科学准确,不同圈数都要进行多次实验。实验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板书设计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研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主要因素:线圈圈数: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教学计划主备人:所在单位:实验名称22.设计制作一个强磁力电磁铁课时1实验目的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制作强磁力的电磁铁科学概念或实验原理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与铁芯的距离、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系。实验准备一号电池、电池盒、大铁钉、绝缘导线、长短不同的铁螺栓

    27、、粗细不同的铁螺栓、直径不同的线圈、强力电磁铁。实验步骤1. 尽可能使用细的铁螺栓绕制线圈匝数越多越好。2. 在导线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电池组电池数量.(一次次增加电池个数)3.实验中不改变的条件是线圈的圈数和铁芯。注意事项螺栓做强力磁铁,螺丝帽要刚好旋进螺杆,螺杆不伸出螺帽,线圈用漆包线的效果要更好。实验结论电磁铁磁力大小的确与电池个数和铁芯长短有关:电池个数多,磁力大;电池个数少磁力小。铁芯长磁力大,铁芯短磁力小。板书设计设计制作一个强磁力电磁铁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教学计划主备人:所在单位:实验名称23.研究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课时1实验目的1.用分部分观察、整体观察的方法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2.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想它为什么会转动。科学概念或实验原理1.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2.玩具小电动机将电能变成了动能。实验准备铜质粗导线做的V字形“电刷”,铁丝支架,电池,电池座,导线,磁铁,回形针实验步骤1.装转子到支架上时,不能拉扯支架,轻轻地把长端放入“O”型架上,再把转向器架在“V”型架上。2.磁铁靠近转子时,用手轻轻拨动转子避免它被卡住。注意事项1.两线端一定要分别绕线圈一圈,用以固定线圈。2.线圈的两线端要分别处在线圈某一直径的两端。3.一线端的绝缘漆全部打磨掉,另一线端的绝缘漆打磨掉一半。实验结论电动机使用电产生的机器。其


    注意事项

    本文(六年级科学上册分组实验教学计划共享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