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专访叶伟特工艺造型是鉴赏玉器的敲门砖.docx

    • 资源ID:12115982       资源大小:18.4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访叶伟特工艺造型是鉴赏玉器的敲门砖.docx

    1、专访叶伟特工艺造型是鉴赏玉器的敲门砖专访叶伟特工艺造型是鉴赏玉器的敲门砖 香港求知雅集副会长、万玉山房董事长叶伟特先生是香港人,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接触玉器收藏,虽然身处玉器收藏世家的叶伟特最初对玉器生意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但是随着自己对这一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领域的不断了解,玉也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于玉器尤其是古玉器的鉴赏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收藏?拍卖:您开始接触玉器生意是先从鉴定开始的吗? 叶伟特:那时候也没有特意去学习鉴定,家里人说从小你也接触了很多,我那个时代也没什么玩具,上辈人给我一些好玩的玩意儿给我。后来给了我两万块让我出去照着家里的东西去买,没有特意去教。那时候基本对东西的

    2、好坏有一定的判断,知道工的好坏,知道玉质的好和差,但不用太去判断年份,当时东西基本都是老的。 收藏?拍卖:现在的玉器市场是怎样的一个状况呢? 叶伟特:现在整个玉器市场比我们春秋战国时还要乱,基本上先分两类人群,首先是买卖旧玉器包括明清白玉和高古玉的一类,另外是买卖现代玉雕的一类,这两大类没有办法掺和到一起,因为现在新玉比老玉贵,新玉的来源很多而且不缺少很好的材料,但这在古代时很难,古代的玉矿和现代不一样,虽然古代也有好的玉料但是相对稀少,即使是当时的宫廷玉器的玉材也没有现在这么好,这主要是因为来源、运输、开采等等方面的问题。现在我们拥有的重型机械可以让我们更轻易的获得更好的玉料。 现代人赏玉的

    3、习惯是眼见为实,而颜色是最容易受吸引眼球的,所以玩现代玉器的以颜色为主,皮要红,肉要白,而老玉老讲究内涵,因为玉器经过一两百年,甚至是三五十年后就会有一点颜色的变化,变得没有那么白,所以没办法用现在的标准去欣赏老玉器,因为新老玉器的讲究是不一样。 还有我要再讲一下,什么叫所谓的“仿品”,这要看他的动机,如果他是模仿某件东西做的一模一样,不管从历史的痕迹、重量、尺寸都一样这才叫“仿品”,如果有自己的时代风格和演绎,就应该叫“传承”,有一路是叫走仿古路线,不能动不动就给人家戴上“仿品”的帽子,这只是后来的生意人在作怪,说成是那个时代的东西,匠人没有作怪。 收藏?拍卖:您个人鉴定玉器的要诀是什么?

    4、叶伟特:从我的个人经验来说,首先要判断玉器的好坏,如果好坏都不能判断,就不能判断历史;而现在人先判断历史,这是不对的,判断年代是建立在玉器的风格和工艺上,先判断工艺好坏,然后才能判断它的时代特征。 老的玉器鉴赏不用太复杂,构成它的价值只有三点:一是工艺造型,因为玉器首先是艺术品,如果不讲究工艺,艺术就没有意义了;第二是材料;第三是讲究历史,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玉器精品和代表性玉器以及时代特征,就是所谓的“代代有精工”。但是历史只是衡量玉器价值的标准之一,不是历史长远就值钱,现在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西周时期的玉器价格比不上乾隆时期的玉器,就是因为玉器是一种文化,如果没有人类的行为及人类赋予玉器

    5、的人文价值,它就和我们门口摆放的一块石头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鉴赏玉器首先是有工艺造型,人类赋予它的内涵,第二材料,因为有玉石才产生出这个艺术,没有玉石,就开不了玉石文化这朵花,所以一定要讲究玉的材料,第三就是玉器的历史。 收藏?拍卖:您在实际的鉴赏中也是使用这样的方法吗? 叶伟特:我的宗旨就是先工后料再历史,而新玉完全与我们相反,井水不犯河水,现在的新玉领域就有人直接玩玉料了,但是紫檀木放在家里一万年也是木头,只有变成作品才有历史价值。中国的玉匠大师两三百年也出不了一个,而玉匠大师的艺术生命顶多有50年,就算从出娘胎到50岁也就50年,他的艺术生命的成熟期最多20年,那他能出多少件作品呢?我知

    6、道老一辈打磨一件东西就要一年多,所以精品留在世上不多,那是不是有精品玉器价格就应该上来,那价钱高是不是要讲究工艺呢?答案已经不言而喻,所以不能说一件新石器时代的素的玉璧环就比这些要贵,历史价值现在只有几万块而已,所以还是工艺价值更高一些,历史只是一个闲谈,要么战国要么乾隆,它只是多给了玉器一层历史意义,历史意义没办法呈现它的真正价值,高古玉器的历史重要性比明清玉重要一些,如果用之前的三个条件构成高古的价值,工艺40分,材料30分,历史30分;清朝玉器工艺占50分,材料40分,历史占10分,明清玉器在六千年的玉文化中只是历史来的一瞬间,他们的历史不占很重要的价值。 收藏?拍卖:在这么多年的玉器生

    7、意中,令您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哪几次? 叶伟特:我们这么多年有很多经历都很精彩很震撼,很刻骨铭心,我们买过一件新石器时代的东西,现在在上海震旦美术馆,这件玉器出现在市场上三次都被否定,被认为是仿品,最后我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这件东西,后来也终有认同的人,并辗转到了台湾,后来被震旦老板收藏,这件玉器也是一件国宝级的重器,也是很稀有的一件艺术品,从4000多年的历史来说,它的制造工艺已经达到了超凡的工艺水品,这也是当时印象深刻的,我们就是通过时代风格来判断,而且用逻辑性判断。 因为他的制作工艺是原始,他的造型是原始,他的抛光打磨的技术也是原始,从整件东西的图案风格、制作风格以及材料全部都指向原始,所以我

    8、们认为这件东西是开门见山的原始的东西。而且工艺越复杂的东西越容易判断,因为工艺越复杂做仿的破绽就越多,那件东西具有非常复杂的工艺,可以说是新石器时代玉器的里程碑,它是脱离原始玉器工艺的里程碑。其实这件作品也是因为宗教的问题迫使它出现,制作这件作品一定要有一定的热忱,当时制作者可能就是一个匠人,宗教的热忱才会驱使他做出这件东西,现在的人做不出这个东西。 收藏?拍卖:您做这一行,打眼叫做“吃药”?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叶伟特:这都是江湖在说的一些行话,说的比较刻薄,比较好玩。我们上世纪80年代用8万块人民币买了一件东西,看上去非常老的东西,结果是新做的东西,而且这些人很厉害,他们放在农村里边所以就吃

    9、亏了,后来我们才知道以前的古董商也把仿古玉放在乡下;甚至古代传下来的一种方式就是“种墓”,墓是老的,然后告诉买家这个可以试试看,你给我多少钱挖出来的东西是你的,这从宋明时就已经出现,到现在还有人中招,我来北京之前在香港还见到一批东西,他去买人家的种墓,而且深信是真的,说是亲眼看着他挖出来的,是出土的古玉,其实他那些玉器书里没有,也不是仿某一件东西,只是仿古工艺品,现在的很多匠人只有有限的水平,他们做出来当工艺品来卖,但是商人却拿他来骗人。 收藏?拍卖:现在玉器行业中有很多的鉴定方式,看沁色就是其中的一个派别,你会使用这样的方法吗? 叶伟特:以前台湾的学者讲究玉器的沁色,说什么沁色就是什么年份,

    10、但是我认为是错的,因为每一块沁色跟我们的指纹一样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走这个方向寻找真相永远寻找不到,他要沁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汉代、商代或者石器时代的玉器呢?看沁色的这个门派是没有把握的,就算全部是出土玉这个门类里,一下子就驳倒他,例如红山文化横跨的历史年份大概有4500至8000年,你看辽宁博物馆的红山文化都是没什么沁的,良渚文化比红山文化晚,但是沁得已经成粉了,如果两件东西摆在一起怎么断定他的年份?所以沁色没有办法定年份;前年湖南发生的一起盗墓案追回的文物,你看有几件有沁?你去看南越王博物馆的玉器沁的多厉害,照他们的方法说南越王墓的玉器是老的,但那是新的。你还要看徐州的楚王汉墓,那些玉器十有八九

    11、没沁,你说是国家作假吗?所以看沁就没有什么了。 老玉器还有很多派,还有一派就是玩玉质的,老玉也有讲究玉质好坏,新玉中讲究玉质的那一派也是从这里分支出去的,他们对历史不是非常懂也不是很重视,因为不懂所以讲究玉质,所以就把现代和近现代的仿古的东西当成真品。他们会把宋仿汉、明仿汉、现代仿汉的东西,也就是传承汉风的东西当成汉代的,每一代都有仿古的习惯,我们把他叫做“唐风”、“汉风”,但是东西都是后代的,我们通过风格就能判定这些作品的时代。 收藏?拍卖:现在也有很多人通过包浆来判定玉器的真伪,这样的方法是否科学? 叶伟特:看包浆也是一路人,但老包浆怎么断定呢?还是要判定玉器的造型才能判断它的历史,加入不参考玉器的造型,我把一件大的器物给你看一部分,你要是能说出是什么来,我把脑袋割下来让你当球踢,玉质软的容易出包浆,玉质硬包浆就出不来,现在可笑的是包浆和皮壳他们很多人还讲不出什么分别,所以也可以理解他们说的包浆和皮壳只是不同的讲法,因为我从来不注意这个,所以我听到现在自己也搞糊涂了,他们对以是不是同一样东西,我想应该不是同一样东西,我姑且他是同样的东西,就是出现跟橘子皮那样的效果,或者很干很亮的效果,这一路人占的比重非常大是主流,第二主流是看材料的。


    注意事项

    本文(专访叶伟特工艺造型是鉴赏玉器的敲门砖.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