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

    • 资源ID:12115394       资源大小:669.72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

    1、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莆田七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试题(世界地理)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分,共50分)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近年来,日本的对外经济结构已经从“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转换,进入由“贸易立国”转向“投资立国”的新阶段。读“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1. 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A. 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B. 日本工业原燃料和工业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C. 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D. 各大河流注人太平洋,可实现河

    2、海联运2. 日本许多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到美国投资建厂,是因为美国A. 国土辽阔,资源丰富B. 经济发达,汽车市场广阔C. C.生产成本低,规模效益大D. D.汽车生产技术落后于日本3. 近年来,日本在中国的海外投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的区域优势表现在A. 正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时机B. 石油资源丰富,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能源C. 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地域组合优良D. 劳动力与土地成本较低,潜在市场广阔【答案】1. B 2. B 3. D【解析】试题分析:1. 日本工业发展最大的不利条件是缺乏矿产资源,国内市场狭小,因此日本工业发展需要依靠海运运进原料,然后依靠海运运出产品,所以日本工业主要集

    3、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故选B。2. 因为美国经济最发达,国民购买力强,汽车市场最广阔;而汽车企业不是资源密集型;美国经济发达,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技术较高。故选B。.考点:日本、影响汽车生产的因素下图为菲律宾吕宋岛,岛上的水稻梯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读图回答下面小题。4. 关于吕宋岛叙述正确的是( )A. 由珊瑚生长形成 B. 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多火山地震C.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高温多雨 D. 河流短小流急,水能资源丰富5. 下列叙述中,和水稻梯田形成有关的是( )A. 地广人稀 B. 平原众多 C. 科技发达 D. 热量充足【答案

    4、】4. D 5.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学生要能够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并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4. 吕宋岛面积大,不可能是由珊瑚生长形成,属于大陆岛,A错误;位于板块消亡边界,B错误;不受赤道低压带控制,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降水少,C错误;面积不大,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降水多,河流短小流急,水能资源丰富,D对。5. 吕宋岛人口密集,A错误;,由图中材料可知该水稻梯田是海拔较高的山坡上,不是平原,B错误;梯田只是改变地形,不需要高科技,C错误;由图中纬度可知,该地位于热带,热量充足,虽在海拔较高位置,气温仍较高,D正确。6. 关于各洲分界线叙述

    5、正确的是( )A.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地中海和土耳其海峡B.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C. 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大高加索山脉D.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答案】D【解析】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地中海和土耳其海峡,A错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B错误;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大高加索山脉,C错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D正确。故选D。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7. 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A. 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B. 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C. 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D. 河流落差大,水流

    6、湍急8. 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B. 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C. C.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D. D.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9. 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A. B. C. D. 【答案】7. B 8. A 9. B【解析】试题分析:7. 图中河流为澜沧江,甲乙河段位于该河所属流域的上游地区,流经横断山区,受流水侵蚀作用影响,河流两岸被

    7、高山束缚,山高谷深,故而非常狭窄。在黄河下游地区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形成地上河,故而支流难以汇入,而澜沧江流出国境之后叫湄公河,并未形成地方河。澜沧江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但支流并不稀少。甲乙河段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丰富,但这并不是河道狭窄的原因。故答案选B项。8. 读图,丙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降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A对。这里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B错。丙地是湄公河三角洲平原,地势起伏小,气候垂直变化不明显,C错。这里纬度低,没有寒潮影响,D错。9. 河流中、下游流经的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科技落后,错。沿岸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

    8、充足,对。沿岸地区人口众多,粮食消费量大,不能大量出口,错。 本区的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对。这里人口稠密,不是地广人稀,错。沿岸地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对。所以B对。A、C、D错。【考点定位】河流特征的成因,区域气候特征,农业的区位因素。【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图中河流为澜沧江湄公河,甲乙河段在横断山区高山峡谷地带,受山地约束而流域面积狭小;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是该段河流特征的表现。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降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澜沧江的中、下游位于东南亚,以平原为主,是重要农业区,主要从事水稻种植业。影响其农业生产优势的社会经济条件有东南亚人口

    9、稠密,劳动力丰富廉价。水、陆交通发达,但由于人口稠密,粮食以自给为主。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东南亚虽然地狭人稠,但由于是发展中国家,土地租金低,农业科技不发达,机械化水平也不高。由于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读下图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 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A. 山地、高原、盆地 B. 山地、平原、高原C. 高原、山地、平原 D. 山地、平原、盆地11. 关于A、B两国正确的说法的是:( )A. A.B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B. A国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C. B国南部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北部山地的阻挡D. 东南季风的强弱,易使B国造成

    10、洪涝或干旱【答案】10. B 11. C【解析】10.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B国是印度,地形自北向南依次为喜马拉雅山地、恒河平原、德干高原,B正确。11.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A是巴基斯坦、B国是印度两国间矛盾是领土之争和文化宗教之争;印度河平原位于巴基斯坦境内,并非以山地为主;印度北部受山地阻挡,冷空气影响不到,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C正确;印度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的强弱易使B国印度造成洪涝可干旱。进入2015年以来,国内奶源价格持续走低。而从新西兰等地大包装进口的奶源数量不减反增。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2. 关于新西兰自然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B

    11、. B岛地势东南坡缓,西北坡陡C. 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多火山分布D. 河流夏汛明显,结冰期长13. 近年来,国内制奶企业大量从新西兰进口奶源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生产供不应求,需大量进口新西兰劳动力、土地价格低新西兰环境优美、奶源质量好大包装进口,成本较低A. B. C. D. 【答案】12. B 13.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要熟悉新西兰地理特点,结合实际分析近年来国内制奶企业大量从新西兰进口奶源的主要原因。12. 新西兰位于温带地区,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A错误;B岛东南坡地势平坦开阔,西北有山脉,坡陡,B正确;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分布,C错误;属于温带海洋性气

    12、候,河流平稳,没有结冰期,D错误。13. 近年来,国内制奶企业大量从新西兰进口奶源的主要原因是新西兰环境优美、奶源质量好,大包装进口,成本较低;我国国内生产奶比较多,不是供不应求,新西兰属于发达国家,劳动力、土地价格高,选择D。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14. 利马虽然被称为“无雨之都”,但建城以来城市却植被茂盛,绿树成荫,原因是( )A. 大量开采地下水、草木生长有稳定的浇灌水源B. 东水西调,工程措施解决了草木的浇灌水源C. 地面辐射旺盛,水汽凝结形成的露珠,地面湿润D. 低纬地区,海水蒸发旺,寒流的降温作用使空气底层水汽过饱和,容易凝结成水15. 甲、

    13、乙两地,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但气候差异明显,其主要的原因是( )A. 盛行风性质差异大 B. 洋流成因差异大 C. 地面植被差异大 D. 盛行风向差异大【答案】14. D 15. A【解析】试题分析:14. 从利马的地理位置来看,大部分处于副热带高压的边缘,气流下沉,气候干旱;又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地处山脉的背风坡,因而被称为“无雨之都”,从海陆位置看,利马位于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此处为秘鲁寒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明显。15. 从图中可以看出,乙为热带沙漠气候,因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地处背风坡,甲为热带雨林气候,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风从海洋上来,带来充沛降水,所以A正确。考点:大

    14、气运动下图为某国冬半年(510月)的降水总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比率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6. 关于图中冬半年降水总量比率最高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描述正确的是A. 冬季气温低,夏季降水多 B. 冬季气温高,夏季降水少C. 夏季气温高,冬季降水少 D. 夏季气温高,冬季降水多17. 图中冬半年降水总量比率在10%以下区域的自然带为A. 热带草原带 B. 热带雨林带C. 热带荒漠带 D.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答案】16. D 17. A【解析】试题分析:16. 根据图中轮廓可知该地为澳大利亚,从图中等值线数值分布规律可知,该国西南部冬半年降水总量比率最高,该地位于35S附近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15、,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17. 图中冬半年降水总量比率在10%以下区域分布在北部,该地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为热带草原带。考点:澳大利亚的气候下图为“尼罗河干支流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 与白尼罗河流域相比,青尼罗河流域开发水能的优势是A. 峡谷多,落差大,水能丰富 B. 结冰期短,发电时间长C. 落差小,利于河流梯级开发 D. 流量稳定,发电量季节变化小19. 尼罗河中上游修建水库,对其下游地区的影响可信的是A. 携带泥沙增加,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B. 洪涝灾害增加,造成巨大损失C. 海浪侵蚀加重,海岸线向陆地退缩 D. 沿岸土壤肥力增加,土地盐碱化减轻

    16、【答案】18. A 19. B【解析】试题分析:18. 根据图形信息,青尼罗河比白尼罗河落差大,峡谷应该多,水能丰富,A正确。由于白尼罗河来源赤道地区,因此汛期长,无结冰期,有维多利亚源调蓄,因此较稳定,由图可知,其落差较小。因此BCD错。19. 根据题意“尼罗河中上游修建水库”,说明水库对河流径流量有调蓄作用,流入海洋的总体水量不变。但发生洪涝的机会就少,泛滥沉积的泥沙就少,因此下游的土壤的肥力下降,三角洲面积减少,海浪侵蚀增强。因此选C。【考点定位】尼罗河读“非洲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20. 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为热带草原气候 B. 、为热带草原气候C. 、为热带雨林

    17、气候 D. 、为热带雨林气候21. 当埃塞俄比亚高原流水作用增强时A. 湖水位下降 B. 区东非野生动物向北大迁徙C. 河水位上升 D. 城受副高控制【答案】20. A 21. B【解析】试题分析:20. 根据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可知,非洲区域图中、 均为热带草原气候,位于非洲南端,结合当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可知,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故选项A正确。21. 埃塞俄比亚高原位于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当流水作用增强时,北半球为夏季,此时热带草原气候区是雨季,所以湖水位升高;区东非野生动物向水草丰美的北方大迁徙;河位于南半球,此时属于冬季,而且处于旱季,水位下降;城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

    18、西风控制,故选项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区、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22. 上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中,种植粮食作物相同而播种时间不同的是A. 与 B. 与 C. 与 D. 与23. 影响图中附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市场 B. 交通 C. 气候 D. 土壤【答案】22. C 23. A【解析】试题分析:22. 从图中可以看出,为乳畜带,为春小麦带,为棉花带,为冬小麦带,因此和的粮食作物相同而播种时间不同,所以C正确。23. 从图中可以看出,为乳畜业,乳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影响其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所以A正确。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19、读甲、乙两图,完成下面小题。24. 下列关于甲、乙两图中海峡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二者海水流动方向相反B. 麦哲伦海峡风浪比巴斯海峡更大C. 二者水流方向和风浪大小相差不大D. 随季节变化二者水流方向不同25. 甲、乙两图中的塔斯马尼亚岛、火地岛()A. 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B. 都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C. 塔斯马尼亚岛是大陆岛,火地岛是火山岛D. 塔斯马尼亚岛森林覆盖率高,火地岛乳畜业发达【答案】24. B 25.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麦哲伦海峡和巴士海峡的自然特征,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4. 巴斯海峡海峡、麦哲伦海峡均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即常年向

    20、东流,AD错误;麦哲伦海峡水道狭窄,风浪更大,B对C错误。25. 根据经纬度可知,塔斯马尼亚岛、火地岛均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二岛均属于大陆岛;火地岛人烟稀少,乳蓄业并不发达,选择A。二、综合题(共50分)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南亚地形图与泛亚铁路图。材料二 泰国是东南亚发生洪涝灾害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其中2011年夏季爆发的洪灾导致700多人死亡。材料三 筹建中的马新高速铁路,将连接马来西亚吉隆坡和新加坡,全长约350公里,工程投资约为120亿-150亿美元。目前中国、日本、法国、西班牙

    21、和德国都向马来西亚表达了竞标意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高铁技术水平比较好,实用性比较强,相应的制造价格比较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复杂、最发达的铁路运输系统,以及世界一流水平的机车、轨道和通信讯号的科研制造能力,这些都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竞争优势。在世界铁路建设市场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实力。(1)分析泰国夏季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2)分析东南亚国家建设高铁的困难条件。(3)分析东南亚泛亚铁路建成后对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答案】(1)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泰国地处中南半岛南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夏季河流处于汛期,加之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易引发洪涝。(2)东南亚北部地形

    22、崎岖,地势起伏大;东南亚地处板块交接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夏季多洪涝灾害;东南亚国家经济较为落后,资金、技术、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差,同时国家之间修建高铁还需行政因素的协作,也有困难。(3)利于我国西南地区资源开发,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利于西南地区交通条件改善,可以从内陆通向沿海;利于我国西南地区加强同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推动经济发展。【解析】试题分析:(1)泰国夏季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降水量、地形特征、河流泥沙含量等角度进行分析。(2)东南亚国家建设高铁的困难,主要从地形特征、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经济条件、国际间合作等角度进行分析。(3)东南亚泛亚铁路建成后,有利

    23、影响可以从对西南地区的资源开发、交通改善、促进交流等方面进行分析。考点: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2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坦噶尼喀湖位于中东部非洲,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湖泊。该湖平均深度600m,唯一出口卢库加河呈淤塞甚至干涸的状态。该湖鱼类资源丰富,有数百种鱼为当地特有物种,尤其以品种众多、形态和行为多样的慈鲷鱼闻名于世。湖区周边国家经济落后。(1)分析坦噶尼喀湖鱼类资源丰富、特有物种多的形成原因。(2)坦噶尼喀湖的慈鲷都生活在湖底。只有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请分析其原因。(3)推测分析坦噶尼喀湖的渔业产品向海外出口的交通条件。(4)有人认为,从经济

    24、和生态两个方面来看,湖区周边国家可以大量出口慈鲷到海外观赏鱼市场。你是否赞成这种看法并说明理由。【答案】(1)湖泊面积广阔,为鱼类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泊相对封闭且非常古老,湖中众多鱼类经漫长时间的进化,形成当地特有的物种。(2)(该湖为板块张裂而成)湖岸地形陡峭;只有沿湖岸线的狭窄水域较浅,从而湖底有阳光和氧气,慈鲷能够生存。(离湖岸线远的区域水深;湖底没有阳光和氧气。)湖岸附近饵料多。(3)湖泊面积广且狭长,湖区水运便利。周边地区多(髙原和)山地,(经济落后)公路和铁路设施落后,陆运条件差。基戈马至印度洋沿岸的铁路是湖区渔业产品向海外出口的重要通道。(4)赞成。慈鲷(作为观赏鱼的)价格髙

    25、,国际市场需求量较大,可以出口创汇。湖泊大,慈鲷(和其它鱼类)数量多,大量出口慈鲷对生态环境影响小。不赞成。慈鲷生活在湖底且出口的交通条件差,在捕捞和运输过程中慈鲷容易死亡,经济效益较差。慈鲷分布区域狭窄,(单一品种)数量有限,大量出口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试题分析:(1)鱼类丰富的原因从湖水面积角度考虑,物种独特从湖泊相对封闭角度考虑。湖泊面积广阔,为鱼类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处于热带,光照、热量充足,饵料生物繁殖旺盛;湖泊相对封闭且非常古老,湖中众多鱼类经漫长时间的独立进化,形成当地特有的物种。(2)分析原因主要从慈鲖鱼的生存环境、饵料、地形等角度分析。该湖泊位于板块张裂处,湖岸地

    26、形陡峭,有利于慈鲖鱼的生存;沿湖岸线的狭窄水域较浅,从而湖底有阳光和氧气,慈鲖鱼生存的环境有利;离湖岸线远的区域水深;湖底没有阳光和氧气,不利于慈鲖鱼生存;湖岸线的营养物质较多,浮游生物丰富,饵料丰富,有利于鱼类的生存。(3)交通运输条件包括水路、铁路、公路等运输条件,分别对其进行分析。湖泊面积广且狭长,湖区水运便利。周边地区多(髙原和)山地,(经济落后)公路和铁路设施落后,陆运条件差。基戈马至印度洋沿岸的铁路是湖区渔业产品向海外出口的重要通道。(4)先提出观点,然后针对观点从生态角度和经济角度进行分析,能够自圆其说即可。赞成。慈鲷(作为观赏鱼的)价格髙,国际市场需求量较大,可以出口创汇。湖泊

    27、大,慈鲷(和其它鱼类)数量多,大量出口慈鲷对生态环境影响小。不赞成。慈鲷生活在湖底且出口的交通条件差,在捕捞和运输过程中慈鲷容易死亡,经济效益较差。慈鲷分布区域狭窄,(单一品种)数量有限,大量出口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及发展的措施28. 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地理环境。(1)据图归纳澳大利亚各流域年平均径流量大小的空间分布规律。(2)阐述流域和流域年平均径流量大小差异的主要原因。(3)流域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农业区,分析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优越性,并说明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生产特

    28、点。【答案】(1)由北部、东部逐渐向中西部减少。(澳大利亚北部流域的径流量最大,其次是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中部地区径流量最少)。(2)大气环流、地形及洋流条件的不同,导致降水量的不同,从而造成了两个流域年平均径流量的差异。流域: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增温增湿。流域: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带来大量的印度洋水汽,降水多;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3)自然条件优越:该地主要位于墨累-达令盆地,地势相对平坦开阔;气候以热带稀树草原为主,降水有明显的干湿季;河流多为季节性(间歇性)河流;有丰富

    29、的地下水可供农牧业生产。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农场规模大,机械化和商品化水平高。【解析】(1)从图中看北部、东部流域的径流量大,中西部流域的径流量小。 (2)主要分析大气环流、地形及洋流条件的影响,两地降水量的不同,从而造成了两个流域年平均径流量的差异。(3)结合图中的信息从地形、气候、水源、植被等方面 进行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墨累-达令盆地主要为混合农业;联系当地的条件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主要的生产特点。当地农场规模大,人口稀少,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图材料二 图中A、B、C三座城市降水量统计表(单位:毫米)。材料三 多瑙河蕴藏

    30、着巨大的水力资源,并在河流中、上游开发了梯级水电站,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形成了一些大城市。(1)与B城相比,A城降水量的特点是什么,简述其成因。(2)说出多瑙河在C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3)D城市是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区位条件。【答案】(1)特点:降水总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成因:位于沿海地区,冬季西风带来了丰富水汽;受地形阻挡,水汽抬升,多地形雨;夏季受副高控制,多下沉气流,降水少。(2)逐渐变多原因:冬季以降雪为主,气温低,流量小;冬季至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水增多;降水量有所增加。(3)位于多瑙河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地处中纬度,气候凉爽适宜;有河流经过,淡水充足;地处铁路枢纽,交通便利;国家首都,具有政治优势。【解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A城与B城相比降水总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和地形影响。A位于沿海地区,冬季西风带来了丰富水汽,同时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夏季受副高控制,多下沉气流,降水少。(2)从表格中数据看逐渐变多。原因主要从河流的补给形式进行分析。冬季以降雪为主,气温低,流量小;冬季至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水增多;降水量有所增加。


    注意事项

    本文(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