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母猪场管理手册.docx

    • 资源ID:12109671       资源大小:67.74K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母猪场管理手册.docx

    1、母猪场管理手册目 录序言.02第一部分:隔离舍的管理.03一、隔离适应的目的.03二、隔离适应的原理.03三、隔离.03四、适应.04第二部分:后备舍的管理.06一、 后备母猪对于猪场的意义.06二、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06三、 后备舍日常生产操作推荐流程.12第三部分:妊娠舍的管理.15一、 配种妊娠舍的布局.15二、 配种妊娠舍的饲养.15三、 查情配种诱情.17四、 治疗.20五、 免疫、反饲.21六、 淘汰.21七、 妊娠舍推荐操作流程.21第四部分:分娩舍的管理.26一、分娩舍的目标.26二、分娩前的准备.26三、分娩诱产.26四、分娩助产.26五、出生小猪的管理.28六、仔猪的调

    2、群.28七、拯救饥饿小猪.30八、最大限度的利用母猪奶头和泌乳潜力.31九、母猪的饲喂管理.32十、断奶前死亡率.34十一、断奶日龄.35十二、其他事项.35第五部分:公猪站的管理.37一、公猪的采精.37二、采集区卫生.37三、公猪限位栏/猪圈清洁卫生.38四、采精清单和采集频率.38五、配制精子稀释液.38六、净水.39七、精液稀释.39八、稀释粉保存.40九、精液分析.40十、精液包装.40十一、实验室卫生.41十二、报告.41第六部分:生物安全管理.42一、生物安全的理念.42二、生物安全防线的设置.42三、生物安全操作.43四、我们在生物安全中的问题.45附表1:不同阶段的猪温度和空

    3、气需求.46参考文献.47 编者名单.48序 言中国的生猪养殖必然是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但当前,我们国家集约化程度依然比较低,生产管理和生产水平与世界发达水平相比依然有较大的差距。养猪技术与管理技能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做,需要去推广和实施。规模化养殖技术和管理技能更是缺乏。本书是在本香集团十年规模化生猪养殖发展历程中的沉淀和总结,书中的内容结合了美国和欧洲目前最先进的规模化生猪养殖经验,是所有本香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本书内容全面详尽,且通俗易懂,全方位的介绍了后备母猪的选育、妊娠母猪、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并对生物安全体系的建设以及疫病防控等给出了详尽的见解。本书是规模化养猪生产者

    4、的一本优秀的参考书。隔离舍的管理建立一个良好的隔离适应程序并严格执行,对种猪的引进是极其重要的。而引进后的管理,又直接关系到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种猪的生产潜能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一、隔离适应的目的1. 维持原有猪群的健康状态,避免因为引种而从引种场或路途上带入疾病。2. 让引进的种猪适应原有猪群中的病原。3. 让引进的种猪适应引进场的生产流程和生产管理。4. 降低引进种猪和原有猪群的死亡风险。所有的后备母猪和公猪,在入场8周(2周隔离期,6周适应期)后,方可配种或采精。特殊情况下,也至少需要3周。对于一个新的或彻底清群后又重新引种的猪场,可只采取隔离措施。二、隔离适应的原理1. 每个猪群,无论

    5、健康状况如何,都是病毒和细菌的携带体,在应激情况下,这些病原即可致病。2. 病原的种类和数量,因猪群不同而不同。3. 机体的免疫状态或抗体水平,也因猪群及所接触病原的强度的不同而不同。4. 为了维持原有猪群的稳定生产,引种计划要周全,并考虑以下因素: 从具有相同或较高健康水平的猪场引种。 采取措施,减少应激。应激会降低机体的抗病力。 隔离所有引进的种猪,以减少引进未知病原的机会。 隔离适应期,要密切注意临床表现。对任何有发病症状的猪要立即进行适当治疗,治疗时间不少于3天。若怀疑为传染病,应通知生猪委托管理中心,并让公司兽医作进一步诊断。 为维持引进种猪的最佳生产性能,应在混群前适应原有猪群的病

    6、原。 适应是在所控制的环境中,让引进种猪主动接触存在于原有猪群的各种病原,以便引进种猪能对这些病原产生免疫,而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三、隔离1. 建议至少有2周的隔离时间,此时间在供求双方兽医确认无重要传染病、能保证良好健康状况的情况下,可进行适当调整。2. 隔离舍要采取全进全出方式,设施要彻底冲洗、消毒,并保持干燥。3. 隔离舍距原有猪群至少要100米。距离远可减少经空气传播潜在病原的感染机会。特殊情况下,如果无法完全隔离,应将引进的种猪放在经高压冲洗、消毒、空过并尽可能远离原有猪群的猪栏内。4. 隔离适应设施,要防鸟防鼠,要有加药器。 5. 种猪到达第1周内,应给予特别照顾,提前准备好引

    7、种体重阶段的猪饲料,保证饮水。饲料中需添加预防剂量的抗生素,如金霉素,400克/吨(400ppm),在饮水中加入7天时间的阿莫西林。必要时,可补充电解质。6. 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同生产区饲养员的接触,可设立专人对隔离舍猪进行管理,或将隔离舍作为每天工作的最后一项内容。种猪引进后的最初2周,禁止与其它猪接触。7. 饲养员进舍前,要更换隔离舍内的专用衣服和鞋子,隔离舍内的器械要专用。8. 及时填写治疗记录,包括猪号、所用药物、日期、剂量、效果等。若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请与委托管理中心联系。9. 按照程序,免疫所有引进的种猪。10. 因为我们要保证蓝耳病阴性,在猪群到达的当天进行采血操作,送检项目参见

    8、猪场血样送检操作规范与技术标准,在第14天进行第二次采血操作,只检测蓝耳病。等待检测结果出来后,如果阴性解除隔离转入后备舍,如果阳性继续封群隔离等候处理。四、适应1. 理想的适应地点应在远离原有猪群的隔离舍。如果直接将高度健康的后备母猪和公猪(例如:猪群无喘气病、放线杆菌胸膜肺炎、蓝耳病、伪狂犬、萎缩性鼻炎等)放在一个病原活跃的猪群中,就会发生严重的疾病问题,后备母猪就会不发情或不受孕,公猪无性欲或不能产生有活力的精子,从而造成永久性的繁殖障碍。2. 尽管机体对某些病原产生主动免疫的时间不同,但适应期至少要4周。影响机体免疫的因素很多,包括: 以前接触病原的强度(免疫或感染)。 引进的种猪是否

    9、对原有病原产生耐受。 传染病的特性(病原毒力强弱)。 接触病原前,环境的应激程度和种猪体质。3 适应过程可通过注射疫苗、使用药物、接触活猪或粪便等方式来完成(主要是针对健康级别差距大的场之间的引种)。 药物 引进的种猪入场后,连续在饮水中添加7天的阿莫西林。 在适应期的最初几周,饲料中添加1/2-3/4治疗剂量的抗生素(400ppm的金霉素1星期)。但药物添加的具体方法应征得生猪委托管理中心的意见。 疫苗 种猪到达后,应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包括口蹄疫、伪狂犬、猪瘟等。 接触病原 粪便:在隔离期,可用生长猪、成年公猪和母猪的粪便与引进的种猪接触。如果原有猪群有猪痢疾、球虫、C型魏氏梭菌感染或

    10、猪丹毒,不能进行病原接触,但可与木乃伊、胎盘、死胎接触来达到此目的。 猪只:与淘汰的种猪或育成猪接触。第一次接触在隔离适应期的第4周,采取鼻对鼻的方式。其接触比例为3:1到10:1。 如果接触初期太强烈,可能会引起引进的种猪发病。这样的接触包括: 隔离与适应期太短,适当的保护性免疫反应未能建立。 接触初期太强烈,比如将引进的种猪放在与原有育肥猪很近的地方。 隔离与适应设施没有实行全进全出,上一批种猪正在对病原产生免疫反应的同时,又接触下一批刚到达的、有应激反应的、免疫力低的后备母猪,这样,对两批种猪都会产生更大的危害。后备舍的管理1、 后备母猪对于猪场的意义如果说妊娠舍是一个猪场的发动机,那么

    11、后备母猪就是我们的“燃料”。后备猪好不好(生产性能、健康状况、营养水平、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猪场的运转与生产成绩。猪场需要不停的淘汰生产性能不好的母猪,同时补充后备猪。猪场最佳的利润要通过保持生产母猪对猪场设施的满负荷运转来实现。所以我们需要熟练的掌握后备猪的引入与母猪淘汰的关系,我们用更新率来表示这个关系。更新率=淘汰率+死亡率 一般对于一个刚起步的猪场,更新率第一年应在25%左右,第二年应在30%左右;正常满负荷生产的猪场(胎龄1-8+)年更新率在40%-50%,但是,这也取决于猪群的健康水平,如果母猪死亡率高或者青年母猪的淘汰高会使更新率更高。下图是来自PIC的关于按胎次统计的母猪淘汰原

    12、因数据:原因 1-2 3-7 8-15 平均 Pig tales USA95流产 3.9 3.7 1.1 2.8 5.5不发情 5.2 5.2 3.2 4.5 6.0返情 32.8 24.8 7.6 20.1 14.5跛脚 6.8 8.9 4.6 7.0 15.4产仔数 15.3 13.7 4.8 11.2 11.5哺乳能力 5.8 11.7 3.1 7.2 4.8健康状况 4.2 6.0 2.6 4.5 2.5年龄 0 4.4 61.3 23.9 22.8其它的原因 7.8 12.7 6.1 9.5 12.0死亡 18.2 8.9 5.6 9.4 4.9总占比 17.8 46.4 35.8

    13、由上面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淘汰更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青年母猪的返情,另外,猪群中有高达30的母猪在第二胎前就被淘汰。当后备母猪占猪群20时,十分重要的管理措施就是要安全地引进后备母猪、后备母猪的性能理想并确保多数后备母猪达到高生产水平的35胎。这是保证一个猪场高性能、高效率生产的前提。2、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1、 饲养目标 一个规模化猪场需要保持合适的合格后备母猪存栏量,同时能够达到一生产5胎或更多胎次的生产性能。合格的后备母猪必须经过严格仔细选种,严格控制体重,并且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免疫水平,配种前至少有一次发情表现。 后备母猪入场或选出后,必须对其进行良好的饲养管理,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生产

    14、潜力。采食量、限位栏的适应、公猪刺激诱情、初配体重、妊娠期增重、哺乳期饲养管理等都决定了其一生的生产潜力。 良好的饲养管理、仔细的选中和较高的免疫水平能够保证后备母猪头胎表现优秀,并对其之后的生产表现有积极的影响。反之会造成母猪的生产表现不理想,且淘汰率较高。PIC提供后备母猪生产性能参数:后备母猪生产性能性能指标PIC目标值发情未配比例公猪刺激后3周后70%的母猪发情;6周后95%的母猪发情平均每窝总产仔数14.0平均每窝产活仔数13.0平均每窝断奶数12.0性能保持第二胎生产表现不应该下降留种率75%的母猪进入第三胎生产 因为每个猪场的设计不尽相同,所以各个猪场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后备

    15、猪的育成和管理措施需因地制宜。2、 圈舍设备环境要求 猪群密度要求: 保育猪:0.25-0.35平方米/头 生长期:0.65-0.75平方米/头 开始接受诱情(160天):1.1平方米/头 温度要求:参考不同阶段的猪温度和空气需求附表1。 光照要求: 光照时间:每天不少于16小时 光照强度:在猪舍内能看清楚报纸 饮水: 饮水器:15头猪对应一个饮水嘴 20头猪对应一个饮水碗 水压:流量达到1升/分钟 饮水器高度:以高于饲养猪肩部2.5cm为好3、 饲喂 保证后备猪在不同阶段吃到符合该阶段营养水平的饲料 后备猪在大栏内饲养时,全阶段自由采食。不能缺料或断料!(非常重要!) 如果转至限位栏后,保证

    16、每天饲喂量至少达到8磅(3.5KG)。 在配种前14天需要补饲要配种的后备母猪,这样可以增加母猪的排卵数量!(非常重要!)严格的遗传选种使得后备母猪生长速度快、瘦肉含量高、背膘薄。这些因素对母体生长发育、繁殖能力都有显著影响,同时使得母猪在整个繁殖过程中保持良好长势。作为种猪需要营养来维持母体生长和胎儿发育,如果饲料采食不能满足营养需求,母猪就会消耗体组织来满足需要,这就意味着会消耗瘦肉、脂肪和骨组织。整个繁殖过程都是相互关联的,不能单独考虑其中的某一部分。体况和饲料采食变化会对哺乳期产生显著影响。同样的,初产母猪的饲养会对母猪的终生繁殖力产生重要影响。所以要想培育出好的后备母猪饲喂是其中非常

    17、重要饲养管理手段。4、 后备猪筛选: 在21-22周时,需要对后备猪进行最后一次筛选,剔除不合格的后备母猪(肢蹄、乳头、外阴、生长速度、健康),使进入诱情阶段的后备猪从外观上都是合格的后备猪。5、 建立档案信息: 给所有选好的后备猪打入刺青号和耳牌,登记到后备母猪卡片上,同时将这一批后备猪登记到HNS记录表上(HNS记录表上有日龄、到达日期、位置、第一次发情、第二次发情、第三次发情)。将后备猪档案卡放在对应猪群的圈舍内,方便查情记录。6、 公猪刺激和诱情、查情 后备猪诱情日龄和初情期:后备母猪23周龄开始让其与公猪接触,每天进行公猪刺激是诱导后备母猪初情期最好的方法。数据显示初情期越早出现的后

    18、备母猪,其怀孕胎数越高,生产年限也越长。通过23周龄开始诱情这项工作,高于70%的后备猪将在3周后出现一次发情;6周后将有95%以上的后备母猪至少出现一次发情。 公猪选择与使用: 公猪需要使用做过绝育手术的公猪; 需要使用性成熟的公猪月龄在10-12个月; 诱情公猪的体重不要远大于所诱情的后备母猪,防止因为爬跨而压坏后备母猪; 诱情公猪的数量要提前计划,诱情公猪每6-12个月更新一次(在产房提前留好做过绝育手术的公猪);每个猪场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留诱情公猪数目,正常运行的猪场应该按照180-200:1的比例保留诱情公猪头数。 诱情方法: 按照1头公猪对应25-30头的母猪比例进行诱情; 对23-

    19、26周龄的后备母猪将诱情公猪混入母猪群中饲养; 在27-配种前每天将公猪赶入母猪群1-2小时,然后赶走公猪进行间隔性诱情。 查情: 每天对混入公猪的圈舍和间隔诱情的圈舍进行一次认真仔细的查情工作; 对混入公猪的圈舍查情时,不需要另外赶公猪,利用栏内饲养公猪即可,这个时候更多的是找到母猪的初情期,而且后备母猪在初情期时,有很多猪不表现出静立,只是外阴红肿,这时候可直接记录初情期在档案卡上且不需要在档案卡上记录推断的下个情期; 对间隔诱情的圈舍查情时,需要赶入查情的公猪进入栏内,充分让公猪与栏内母猪接触,轻轻唤起栏内所有母猪,发现有问题的在其背部标记“”并记录病因等候查情结束治疗。发现外阴红肿母猪

    20、但没有静立则在其臀部画“一竖”标记,表示需要重点观察的猪,每天查情时,首先要把圈舍内有“一竖”标记的母猪仔细检查(在公猪旁边),标记越多,越要花时间检查。当有静立的后备母猪时,在其背部标记”H”,并在其后备猪档案卡上记录发情日期和下次发情时间,同时登记到HNS上。 母猪发情周期:母猪的发情与排卵平均变化范围发情周期(天)2118-23发情时间(小时)5312-72发情后排卵(小时)4038-42排卵持续时间(小时)3.82-6后备母猪排卵量(个)经产母猪排卵量(个)13.521.47-1615-25 后备母猪发情表现:发情前期 阴门樱桃红,肿大,但经产母猪不一定。 呼噜、哼哼、尖叫。 咬栏。

    21、烦燥不安。 爬胯。 食欲减少。 粘液从阴门流出。 被同栏母猪爬跨,但无静立反射。发情期 阴门红肿减退。 粘液粘稠表明将要排卵。 静立反射。 弓背。 震颤、发抖。 目光呆滞。 耳朵竖起。 公猪在场时,静立反射明显。 爬胯其他母猪或被爬垮时站立不动。 对公猪有兴趣。 食欲减少。 发出特有的呼噜声。 愿意接近饲养员。 接受交配。 平均持续时间:后备母猪12天。注:所有或部分症状可在发情时观察到,但品系间有差异,在圈中群养时,发情母猪会爬跨其他母猪或让其他母猪爬跨。7、 其他事项 免疫按照本香集团免疫流程按周龄进行免疫。 猪群移动每个猪场会有若干批次日龄后备母猪,猪群的管理与移动需要非常准确。同时对周

    22、龄达到28-30周龄并有情期记录的后备母猪,在其跳过本次发情日期4-5天后需要移动至妊娠舍等待下次发情配种。 合格的后备母猪标准 配种日龄:210日龄以上; 配种体重:120KG以上; 情期:有过1个或2个情期,第三情期配种最好; 免疫:按照免疫程序做完所有的疫苗。 在达到以上配种要求后,我们就可以称这头后备猪为一头合格的后备猪了,但是实际生产中会有很多不可预知的情况出现,还需要灵活掌握。但是体重是评判是否合格的最重要的单一指标。它反映了生长状况和身体成熟度。第一次配种时推荐体重应该为120KG以上。(配种母猪应该在200-210天达到配种体重。后备母猪太轻或过重都会降低终生生产性能,后备母猪如果在210天后才达到体重标准,会由于额外的饲料消耗和设备折旧而增加生产成本;超龄或超重后备母猪在后续的生产中会需要更多的成本去维持。160KG初配的后备母猪妊娠期每天会多0.15kg的采食量,一生就会比正常猪只多135KG的饲料用量)3、 后备舍日常生产操作推荐流程时间工作内容动作


    注意事项

    本文(母猪场管理手册.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