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氯碱生产产品化验分析规程docx.docx

    • 资源ID:12104507       资源大小:39.85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氯碱生产产品化验分析规程docx.docx

    1、氯碱生产产品化验分析规程docx氯碱产品化验分析规程2006-10-6发布 2006-10-6实施前 言1、 适用范围2、 目的3、 化验内容4、 分析方法5、 交接班内容6、 安全注意事项 前 言 为确保检验人员的正确操作,使用方便,保证分析数据准确,制定本检验方法。 本检验方法根据离子膜烧碱生产要求的中控分析项目和氯碱生产方法制定,做为XXXXXXXX有限公司化验试运行检验方法在试运行基础上,以后再对该版本进行修订。本检验方法由化验室负责起草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本检验方法自 2006 年 月 日起实施检 验 内 容4.1精盐水4.1.1氯化钠含量的检验4.1.2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的检

    2、验4.1.3钙、镁含量的检验4.1.4无机氨含量的检验4.1.5游离氯含量的检验4.1.6盐水中亚硫酸钠的检验4.1.7盐水中Fe总含量的测定4.1.8 PH测定方法(用PH计测定)4.2超精盐水4.2.1悬浮物4.2.2氯化钠含量的检验(同4.1.1)4.2.3硫酸钠含量的检验4.2.4氯酸钠含量的检验4.2.5碘的测定4.3单槽淡盐水4.3.1氯化钠含量的分析4.3.2氯酸钠含量的分析4.3.3硫酸钠含量的分析(同4.2.3)4.3.4铁含量的测定(ICP)4.4单槽碱液4.4.1氢氧化钠的检验4.4.2氢氧化钠中氯化钠的检验4.5氯气4.5.1氯气纯度的检验4.5.2氯气内含氢的检验4.

    3、5.3氯气内含氧、含氮的检验4.6氢气纯度、氢气中含氧、含氮的测定(色谱仪法)4.7次氯酸钠4.7.1有效氯含量的检验4.7.2游离碱含量的检验4.8盐酸含量的检验4.9亚硫酸钠的测定方法4.10氢氧化钠中氯化钠的检验(分光光度法)4.11纯碱的检验4.12三氯化铁的检验4.13硫酸的检验4.14液碱的检验4.15盐泥中氯化钠的检验4.16空气、压力容器内气体中含氢的检验(同氯气中含氢的检验)4.17天平日常维护保养方法4.18化验室安全注意事项4.19交接班制度化验、检验方法1.适用范围 本检验方法适用于离子膜烧碱生产;包括一次盐水、二次盐水、电解、氯氢处理、盐酸液氯生产、离子膜成品烧碱,以

    4、及离子膜烧碱生产中所需原料的化验分析。2.目的及职责2.1目的 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得到及时准确地控制,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产品质量。2.2化验员职责2.2.1按照规定的取样地点、分析项目、分析方法、检测频率,进行准确及时的检验。2.2.2及时把检验结果报DCS室及相关岗位。2.2.3完成公司按排的其他化验项目。3.检验内容检验内容(见表一)表一 化验室检验项目一览表取样地点检验项目指标要求取样频率检测方法检验人螯合树脂塔出口二次盐水钙+镁(ppb)20根据要求做ICP游离氯(ppm)01次/班三班NaCl g/l实测1次/班三班钙+镁(ppb)201次/班ICPNaClO3 g

    5、/l21次/天三班NaSO4 g/l实测1次/天三班Ba ppb实测1 次/天ICP Sr ppm实测1 次/周三班SiO2 ppm实测1 次/天ICPAl ppm实测1 次/天ICP4.检验内容4.1精盐水4.1.1盐水中NaCl含量的测定4.1.1.1原理 在中性溶液中,AgNO3 与NaCl反应生成AgCl沉淀,用铬酸钾作指示剂,当NaCl反应完毕后, AgNO3与K2Cr O4生成淡砖红色的Ag2CrO4沉淀,反应式如下:AgNO3+NaCl=AgCl(白) + NaNO32AgNO3+ K2Cr O4= Ag2CrO4(砖红色)+ 2KNO34.1.1.2试剂4.1.1.2.1 Ag

    6、NO3标准溶液:C(AgNO3)=0.1mol/L4.1.1.2.2 K2CrO4指示剂溶液:5%4.1.1.2.3 H2SO4溶液:C(1/2 H2SO4)= 0.1mol/L4.1.1.2.4 酚酞溶液:0.1%4.1.1.3测定方法 准确移取10ml盐水溶液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该稀释液10ml于250ml锥形瓶中,滴加(1-2)滴0.1%酚酞溶液,若溶液显红色,以0.1mol/L H2SO4中和至微红色,再加K2Cr O4 1ml ,加水约50ml,在充分摇动下,用 0.1mol/L 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稳定的淡砖红色,经充分摇动后不消失即为终点。

    7、4.1.1.4计算CV58.44 NaCl(g/L)= + K1010/250CAgNO3标准溶液浓度,mol/L;VAgNO3标准溶液消耗体积,ml;58.44 每摩尔NaCl的克数,g;KNaCl浓度的温度的校正值(见表4);4.1.1.5 注意要点4.1.1.5.1 本方法必须控制在中性或微碱性溶液中滴定(PH=6.5-10.5)。在酸性溶液中,由于铬酸银溶于酸,使测定结果偏高。而在碱性溶液中,Ag+又生成灰黑色Ag2O沉淀,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4.1.1.5.2 在滴定过程中,生成的AgCl沉淀能吸附Cl-,使铬酸银沉淀过早出现,造成滴定结果偏低。因此,在滴定时必须剧烈震荡溶液,使吸附

    8、的Cl-重新反应生成AgCl沉淀。4.1.1.5.3 盐水的比重和比容随温度而变化,分析结果必须进行温度校正。不同温度时,氯化钠浓度的温度校正值(K)(见表4)。表4 氯化钠浓度的温度校正值(K)测定温度()K(克/升)测定温度()K(克/升)10 -1.3028+1.2211-1.1829+1.3612-1.0630+1.5013-0.9431+1.6614-0.8232+1.8215-0.7033+1.9816-0.5634+2.1417-0.4235+2.3018-0.2836+2.4819-0.1437+2.66200.0038+2.8421+0.1639+3.0222+0.3240+

    9、3.2023+0.4841+3.3624+0.6442+3.5225+0.8043+3.6826+0.9444+3.8427+1.0845+4.004.1.2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检验4.1.2.1分析原理 样品溶液中先加入酚酞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粉红色为终点,反应如下:Na2CO3+HCl = NaHCO3+2NaClNaOH+HCl= NaCl+ H2O再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橙黄色变为橙红色为终点,反应如下:NaHCO3+ HCl = NaCl+ H2O+CO24.1.2.2仪器及试剂a) 一般实验仪器;b) 盐酸标准溶液:C(HCl)=0.1mol/L

    10、;c) 酚酞指示剂:10g/l乙醇溶液;d) 甲基橙:1 g/l;4.1.2.3操作方法用移液管移取10ml样品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色为终点。记下所消耗的盐酸的体积V1,再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橙黄色变为橙红色为终点,记下所消耗的盐酸标液的体积V2。4.1.2.4计算C(V1V2)40.00 NaOH(g/L)= =1.6 C(V1V2)10C2V253.00 Na2CO3(g/L)= =4.24 CV2 10式中:C盐酸标准溶液摩尔浓度mol/L;V1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之用量,ml;V2

    11、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所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40.00 每摩尔氢氧化钠的克数,g;106.0 每摩尔碳酸钠的克数,g;4.1.2.5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差值不大于0.1g/l,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报出。4.1.3钙、镁含量的测定4.1.3.1分析原理钙离子分析:在PH=12的碱性条件下,以钙试剂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样品,钙试剂先与钙离子形成稳定性较差的红色络合物,当用EDTA滴定时,EDTA即夺取其络合物中的钙离子,游离出钙试剂阴离子,滴定至等当点时,溶液由紫红色变兰即为终点;镁离子分析:用缓冲溶液调节试液PH值约等于10,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测

    12、的钙、镁离子总量,再从总量中减去钙离子含量即为镁离子含量。4.1.3.2仪器和试剂a) 一般实验室仪器b) 盐酸溶液:0.5mol/L;c) 盐酸羟胺溶液:10g/l ;d) 三乙醇胺溶液:30%;e) 氢氧化钠溶液:2mol/L;f)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g) 钙指示剂:1:100;h) 铬黑T指示剂:5g/l;i) EDTA标准溶液:C(EDTA)=0.02mol/L4.1.3.3操作方法4.1.3.3.1钙离子分析: 用移液管移取50ml样品于250ml锥形瓶中,先用盐酸调节PH值为2左右,酸化试样,再按顺序加入5ml盐酸羟胺溶液,5ml三乙醇胺溶液,摇匀,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

    13、H=12,再加入钙指示剂0.1克,振荡摇匀(为使终点好判断可加入5ml 95%的乙醇溶 液),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亮蓝色,即为终点,记下所消耗的EDTA的体积V1。4.1.3.3.2镁离子分析 用移液管移取50ml样品于250ml锥形瓶中,先用盐酸调节PH值为2左右,酸化试样,再按顺序加入5ml盐酸羟胺溶液,5ml三乙醇胺溶液,摇匀,加入10ml缓冲溶液,再加2-5滴的铬黑T指示剂(为使终点好判断可加入5ml 95%的乙醇溶液),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亮蓝色,即为终点,记下所消耗的EDTA的体积V2。4.1.3.4计算C V140.08 Ca2+(mg/L)=

    14、 - 10350C(V2V1)24.31 Mg2+(mg/L)= - 10350CEDTA标准溶液摩尔浓度,mol/L;V1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时,所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V2 以铬黑T为指示剂时,所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40.08 每摩尔钙的克数,g; 24.31 每摩尔镁的克数,g;4.1.3.5注意事项本方法为络合滴定,滴定速度不易过快,近终点时,须每加一滴都充分摇匀。4.1.3.6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差值不大于钙离子:0.9mol/L,镁离子:0.5mol/L,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报出。4.1.4无机铵含量4.1.4.1分析原理 样品中无机铵在碱性条件下,以氨

    15、的形态被蒸出,用硼酸溶液吸收后,用纳氏试剂比色定量,反应如下:NH4+OH =NH3+H2O3NH3+H3BO3=(NH4)3BO32K2(HgI4)+3KOH+NH4OH=O(Hg)2NH2I+7KI+3H2O4.1.4.2仪器和试剂a) 721分光光度计;b) 50ml具磨口塞的标准比色管;c) 蒸馏装置;d) 氢氧化钠溶液:300g/l;e) 硼酸溶液:20g/l;f) 纳氏试剂;g) 铵标准溶液:0.1mg/ml;h) 无氨蒸馏水中。4.1.4.3操作步骤4.1.4.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吸取铵标准溶液0.0,0.2,0.4,0.6,0.8,1.0ml于6个50ml比色管中,加水稀释

    16、至刻度,再分别加入1ml3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ml纳氏试剂,摇匀,静置10分钟。在波长420nm处,用2cm的比色皿测定溶液的吸光度,以溶液的铵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4.1.4.3.2蒸馏 吸取精盐水50ml放入蒸馏瓶中,加无铵蒸馏水100ml,将蒸馏装置安装好,承接冷凝液的50ml比色管内预先加入5ml硼酸溶液,接液管的下端插入比色管的硼酸溶液中,向蒸馏瓶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摇匀。调节电炉加热蒸馏,蒸馏至馏出液近45ml时,放低比色管,使接液管口脱离比色管的液面,继续蒸馏,以馏出液冲洗接液管内壁,同时以少量水冲洗接液管外壁,停止加热。4.1.4.3.3测定 取出比

    17、色管,加水至刻度,加入1ml氢氧化钠溶液和1ml纳氏试剂,摇匀,静置10分钟。在波长420nm 处,用2cm的比色皿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按标准曲线查的样品的铵含量。同时用空白试验:空白用50ml无铵蒸馏水代替样品进行蒸馏,测定过程同上。4.1.4.4计算 m1 m2NH4+(mg/l) = 100050式中: m1测定样品时的铵含量:mg m2测定空白时的铵含量:mg4.1.4.5注意分析时,新的蒸馏瓶需要预先用无铵蒸馏水空蒸一遍,分析时最好先作空白,再作样品。4.1.4.6允许差两次平时测定差值不大于0.2mg/l,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报出。4.1.5游离氯含量的检验4.1.5.1分析原理

    18、在酸性介质中,次氯酸根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到蓝色消失,即为终点。反应如下:2H+OCl-+2I-=I2+Cl-+H2OI2+2S2O32-=S4O62-+2I-4.1.5.2仪器和试剂a) 一般实验室仪器:b) 淀粉指示剂:10g/l ;c) 碘化钾溶液:100g/l ;d) 乙酸溶液:10g/l ;e)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02mol/L4.1.5.3分析方法量取100ml试样置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碘化钾溶液10ml ,乙酸溶液10ml,加盖后水封,在暗处放置5min,加几滴淀粉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兰消失

    19、为终点。4.1.5.4计算C V35.45 游离氯(以Cl计,mg/l)= 1000100式中: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摩尔浓度,mol/L;V滴定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35.45 每摩尔氯的克数,g。 4.1.5.5允许差 两次平时测定差值不大于0.2mg/l,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报出。4.1.6盐水中亚硫酸钠4.1.6.1分析原理 在弱酸性环境中,用碘将亚硫酸钠氧化成硫酸盐,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液滴定过量的碘。 反应:Na2SO3+ I2+H2O= Na2S2O4+ 2HII2+2S2O32-=S4O62-+2I-4.1.6.2仪器和试剂a) 一般实验室仪器;b)

    20、淀粉指示剂:10g/l;c) 乙酸溶液:10%;d) 碘标准溶液:C(1/2 I2)=0.01mol/L;f)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02mol/L。4.1.6.3分析方法 用量筒取100ml试样于碘量瓶中,加入5ml,准确加入5ml碘标液,用0.02mol/L 的硫代硫酸钠标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1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无色为终点。4.1.6.4计算C(V0V1)126.04 亚硫酸钠(mg/l)= 1032100式中: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摩尔浓度,mol/L;V0滴定空白所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ml;V1滴定样品所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ml;126.04 每摩尔亚硫酸

    21、钠的克数,g。 4.1.6.5允许差两次平时测定差值不大于0.1ug/l。4.2超精盐水4.2.1悬浮物4.2.1.1试剂和仪器a) 无水乙醇(分析纯);b) 过滤器及滤膜支撑网;c) 抽滤瓶:2500ml;d) 真空泵:真空度0.6105Pa;e) 滤膜:聚四氟乙烯膜,直径4.7cm,孔率0.3um。4.2.1.2测定步骤4.2.1.2.1烘膜 把滤膜放入干净的称量瓶中,放入烘箱中于105烘干2小时,放入干燥中冷却备用。4.2.1.2.2浸膜取一张已经干燥的滤膜(用无齿镊子)称重(准确称量至0.0002g),记为m1,将滤膜浸入无水乙醇中,十分钟后取出,讯速放入滤斗上。4.2.1.2.3过滤

    22、 固定好过滤装置,倒入1000ml试样抽滤,抽滤时真空度控制在0.6105Pa.4.2.1.2.4洗涤抽滤后,取1000ml蒸馏水,分10次洗过滤器及量筒,最后用少量蒸馏水冲洗滤膜四周,将滤膜上的氯化钠全部洗净,继续抽滤直至滤膜上没有水为止。4.2.1.2.5烘膜 将滤膜放入烘箱,在105烘干2小时,放入干燥器冷却,称重记为 m2称重至0.0002g)。4.2.1.2.6空白在干燥器中取一张新滤膜,按上述步骤过滤1000ml蒸馏水,做空白试验,滤膜质量分别记为m空1,m空2。4.2.1.3计算(m2- m1)-( m空2- m空1)X(mg/l)= - 100 V式中:m1试样过滤时,滤膜在过

    23、滤前的质量,g;m2试样过滤时,滤膜在过滤后的质量,g;m空1空白试验时,滤膜在过滤前的质量,g;m空2空白试验时,滤膜在过滤后的质量,g;V过滤试样的体积,L4.2.1.4注意事项:)称量时,为减小误差,最好采用直接称量。)过滤洗涤时,一定要减少外界杂质的干扰。)若测定结果偏高,要对滤膜的氯化钠含量进行测定。4.2.1.5允许差两次平行测定之差不大于0.1mg/l。4.2.2氯化钠的测定同4.1.1的检验。4.2.3硫酸钠的测定4.2.3.1分析原理在试样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一氧化镁混合溶液,使硫酸根沉淀,过量的钡盐在镁盐的存在下,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4.2.3.2试剂和

    24、仪器)盐酸:1+3溶液;)0.1mol/L氯化钡一氧化镁混合溶液;)乙醇:95%;)三乙醇胺:30%(贮于褐色瓶中); )铬黑T:0.5%的乙醇溶液(一周内见效);)氯化铵一氢氧化铵缓冲溶液:PH=10;)EDTA标准溶液:0.05mol/L。)一般实验室仪器。4.2.3.3测定步骤 吸取5ml试样于三角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加盐酸12滴酸化,再准确加入10 ml氯化钡一氧化镁混合溶液,在电炉上微沸3min,冷却后加入5 ml三乙醇胺,10 ml缓冲溶液,35滴铬黑T指示剂,10 ml乙醇溶液混匀后,用0.05mol/L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纯蓝色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4.2.3.4计

    25、算 (V-V)C142 X(g/l)= - 5式中:V滴定试样用去EDTA标准溶液体积,ml;V滴定空白用去EDTA标准溶液体积,ml;CEDTA标准溶液浓度,mol/L;142每摩尔硫酸钠的克数,g。4.2.3.5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之差大于0.1 g/l。4.2.3.6说明 4.2.3.6.1测定步骤中加氯化钡一氧化镁混合溶液的量,根据试样中硫酸根的量而定,使分析试液中钡和镁离子量分别超过硫酸根量的60160%(摩尔比),测定结果准确。4.2.3.6.2为消除氯化钡的干扰,提高终点的识别,50 ml滴定液中氯化钠含量必须小于1.5 g。4.2.3.6.3重金属离子对测定有干扰,可加入掩蔽剂

    26、三乙醇胺,盐酸羟胺,抗坏血酸等。4.2.3.6.4为了使硫酸钡沉淀完全,滴定终点明显,可加入10 ml乙醇或加热到40。4.2.4氯酸钠的测定4.2.4.1分析原理 在试样溶液中加入硫酸亚铁,使氯酸钠还原,过量的亚铁离子用高锰酸钾滴定。反应式: 6FeSO4+NaClO3+3H2SO4=3Fe2(SO4)3+NaCl+3H2O10FeSO4+2KMnO4+8H2SO4=5Fe2(SO4)3+2MnSO4+K2SO4+8H2O4.2.4.2试剂和仪器 )硫酸亚铁标准溶液:0.1 mol/L;)硫酸: 1:2 ;)硫酸锰混合溶液;)试亚铁灵指示剂;)高锰酸钾标准溶液:C(1/5 KMnO4)=0.

    27、1 mol/L;)一般实验室仪器。4.2.4.3测定步骤 吸取 试样25ml于250ml锥形瓶中,准确加入硫酸亚铁标准溶液10ml,硫酸溶液10ml,再加入80ml蒸馏水,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微沸10分钟,取下迅速冷却至室温,加10ml硫酸锰混合溶液,12滴试亚铁灵,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为终点。 空白试验:取100ml蒸馏水于250ml锥形瓶中,准确加入硫酸亚铁标准溶液10ml,硫酸溶液10ml,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微沸10分钟。取下迅速冷却至室温,加10ml硫酸锰混合溶液,12滴试亚铁灵,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为终点。4.2.4.4计算 C(V -V)106.5 X(g

    28、/l)= - 256式中: V 滴定试样用去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体积,ml;V滴定空白用去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体积,ml; C高锰酸钾标液浓度;106.5每摩尔氯酸钠的克数,g。4.2.4.5允许差 两次平等测定之差不大于0.1 g/l。4.2.5碘的测定4.2.5.1分析原理 用饱和溴水氧化碘为IO-3,用甲酸钠分解过量的溴,调PH为2.050.1,加入KI,使碘离子还原为I2,用淀粉指示剂显色,在570nm,用5cm吸收池测定吸光度.4.2.5.2试剂和仪器 4.2.5.2.1试剂 分析操作中的高纯水和优级纯试剂)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4.6;)饱和溴水;)甲酸钠溶液:1%;)H2SO4溶液:0.1M;)KI溶液: 3% ;)淀粉指示液 ;)NaCl溶液:300 g/L;)Na2S2O3溶液:1 mol/L。4.2.5.2 仪器723型分光光度计、50mm的吸收池一般实验室仪器。4.2.5.3 测定步骤4.2.5.3.1 取


    注意事项

    本文(氯碱生产产品化验分析规程docx.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