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单元说明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单元说明 让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初中生物课程又是承担这一重要任务的主要学科课程之一。在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已经结合人体生理的内容介绍了有关卫生保健知识,但尚不系统和全面,尤其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传染病和免疫、医药常识、急救常识及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现代文明病”等内容,难以在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和生理内容中穿插讲述,同时,也为了强化教材帮助学生学会健康生活这一重要功能,本书将“健康地生活”单独列为一个单元。“健康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适应状态”,按照课程标准中关于健康的这一定义,健康应当包括生理的健康、心理
2、的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健康。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本单元除选取“具体内容标准”规定的内容外,还安排了“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保持愉快的心情”、“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内容,以期对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更有助益。本单元的内容除介绍有关人体健康的基础知识外,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分析药物说明书、设计旅行小药箱、练习急救方法、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分析疾病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等。这样安排是为了避免单纯说教,以期使本单元的教学生动活泼,更有成效。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活动,应使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理解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了解人体免疫功能
3、及其产生机制,认识到计划免疫的重要意义;理解吸烟、酗酒和吸毒的危害;掌握安全用药的常识,能够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了解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健康状况,懂得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防病治病和救助他人的能力。发展自我评价健康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珍爱生命和健康,关注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选择不吸烟、不酗酒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拒绝毒品,关爱他人的健康。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本章提示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学习传染病和免疫的基础知识,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所
4、以,本章教材对传染病和免疫的基础知识的处理有别于传统的教科书,而将其列入健康地生活的第一个方面。传染病和免疫的基础知识,历来是概念多,名词多,而且比较抽象,特别是免疫的知识,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在处理这部分知识时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教材中特别作了如下的处理。1.提供给学生具体的事例和生活中的材料,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地建构概念。2.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用丰富的图片代替文字说明,特别是免疫一节中有许多卡通图片,这些图片能形象生动地说明人体的三道防线和免疫的功能,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3.活动设计时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
5、如章引言里的表格;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等。4.注重情感教育。如练习中与艾滋病病人怎样相处的问题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利用教材的这些特点,并尽可能地提供来自于生活中的丰富的感性材料,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问的方式,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理解名词和概念。本章教材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引起教师的注意。一是传染病。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对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能力的提高,传染病曾一度被人类遏制住肆虐的脚步。但是,这些年来,不仅肺结核、疟疾和鼠疫等过去几乎销声匿迹的传染病又卷土重来,而且还产生了艾滋病、埃博拉病和克雅氏病等一些新的传染病。可见,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
6、还远未到高奏凯歌的时候,丝毫懈怠不得。二是艾滋病。虽然艾滋病传入我国不过10多年的时间,但发展极为迅速,形势相当严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与学生探讨这个问题,了解艾滋病传播的途径及其预防的知识,这无疑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三是器官移植与免疫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关注这个问题,关注科学的发展与进步。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4.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二、教学策略因为传染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得过传染病,因此,在教学过程
7、中,教师应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建议在上课的前几天,布置学生和家人共同填写教材中的表格,并在填写表格时注意思考下列问题:1.上述疾病中,哪些病是传染病?哪些病不是传染病?并说明理由。2.哪些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3.除了表格中已有的传染病之外,你还能写出哪些传染病的名称?4.你能根据这些传染病发病的原因而将它们分为几种类型吗?经过课前的调查和思考,学生应该对传染病有一些基本的了解,这为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上课时,教师可将教材中已有的传染病名称和学生说的传染病名称写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分析引起这些传染病的病
8、原体。在分析一些常见的传染病时,教师应出示一些病原体的挂图或幻灯片,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出根据致病的病原体,传染病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关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教材在资料分析中用两种常见的传染病流行性感冒和肝炎来进行分析,然后以此为基础概括出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然后,再通过一种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来进一步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这种处理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处理时,可以将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传染病预防的措施联系在一起学习。在学生概括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之后,教师
9、应紧接着让学生分析,针对这三个基本环节怎样开展对传染病的预防。然后再以艾滋病为例,提供给学生一些艾滋病的资料,如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艾滋病的最新报告或一些报刊的报道(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艾滋病的宣传短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艾滋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以及预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再与学生一起分析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这时可以将练习中的第2题放到这里供学生讨论,以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关心和帮助他们的生活,关怀他们的情感。这样做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本节中的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的调查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灵活处理,也可以与练习中的第4题相结合开展一次调查活动,
10、并举办墙报进行宣传。资料分析1.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空气传播。当流感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散布于空气中,如果这些带有飞沫的空气被周围的人吸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因此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老人和小孩体质差,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弱,所以更易患流感。2.将甲肝患者用的碗筷同家人的分开,目的是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隔离开,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上甲肝。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这样做可以将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杀死,避免顾客染上传染病。3.要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练习1.特点说明举例有病原体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它
11、特异的病原体流感病毒(流感),结核杆菌(肺结核),HIV(艾滋病),肝炎病毒(肝炎),蛔虫卵(蛔虫病),淋球菌(淋病)有传染性传染病能在人群中通过不同的途径相互传播流感和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肝炎和蛔虫病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有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在一定条件下,有的传染病可呈爆发、流行以至大流行;有的传染病只限于在某地区流行;有的传染病受气候影响,只在一定的季节发病。流行性感冒血吸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有免疫性人们在患过某些传染病并痊愈后,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在一定时间内不再受该病的感染。麻疹,水痘,流行性感冒可以预防只要做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这三方面的工作
12、,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见教材第71页图-3 2.应该关心他,力所能及地帮助他,帮助他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而不是歧视他,躲避他。同时,在与他接触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碰破皮肤,避免感染。3.天花尽管已经被消灭,但还有可能“死灰复燃”。这是因为保存在实验室里的天花病毒,可能会由于战争等不可预测的原因而散布在空气、水和土壤中,进而进入人体,导致天花流行,等等。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出现,有关部门和机构应该将保存在实验室中的天花病毒定时或定期进行培养,并进行研究,以备将来一旦天花出现时,可以及时利用保存的天花病毒生产疫苗。四、背景资料病原体病原体也叫“病原生物”,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
13、统称。其中有细菌(如痢疾杆菌)、病毒(如流行性感冒病毒)、立克次体(如引起流行性斑疹伤寒的普氏立克次体)、螺旋体(如钩端螺旋体)、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接触传播又叫体表传播,是指由于直接或间接与患病的人、动物接触,或者与含有病原体的土壤、水接触,病原体经过皮肤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通过接触传播的传染病有狂犬病、炭疽、破伤风、血吸虫病、沙眼、疥疮和癣等,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皮肤和体表
14、黏膜。生物媒介传播主要是指以节肢动物(如蚊、蝇、虱、蚤等)为媒介对传染病的传播。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的传染病有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和出血热等。病人和带菌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血液和淋巴,主要是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传播。艾滋病有关艾滋病的话题常见于各种媒体。人们“谈艾色变”,比之如洪水猛兽和恶魔。到底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患者有何症状?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怎样才能避免艾滋病的传染?艾滋病离我们还有多远?等等一系列问题,是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而且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下面的资料有助于你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并开展教学活动。艾滋病概况 1980年6月,人类发现了艾滋病的
15、第一个患者美国青年盖尔坦。盖尔坦是一名同性恋者,当他因身体不适而去医院看病时,医生发现盖尔坦的免疫系统几乎完全崩溃,所有的医疗手段都无济于事,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盖尔坦死去,随后,他的两个同性恋伙伴也相继死去。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按其英文字音(AIDS)译为“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它的致病因素是结构上很相近似的一组病毒,这组病毒被统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此病毒能攻击并严重损伤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是损伤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艾滋病初期的临床表现为持续性
16、发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精神疲乏,全身淋巴结肿大等。此后,相继出现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体重锐减,极度消瘦,腹泻便血,呼吸困难,中枢神经系统麻木,最后死亡。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很高,发病一年的死亡率约为50%,三年内的约为75%,五年左右的约为90%。可见,艾滋病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危害极大。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1年6月5日发表的公报表明,20年来,全世界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数超过了3 600万。已有1 170万人死于这种可怕的疾病,仅1997年就有230万人死亡,现在每天都有超过1.6万人成为艾滋病病毒的携带者。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 我国自1985年报告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其流行过
17、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51988):国外病例输入期。这一时期艾滋病感染报告主要是来华外国人和海外华人,散布在沿海城市一带。第二阶段(19891993):播散期。1989年10月在云南西南地区吸毒人群中发现了146例HIV感染者标志此期的开始。在此期间,大多数HIV感染报道来源于云南的注射毒品者。同时,在归国劳工、性病病人和暗娼中亦有少量HIV阳性者报告。第三阶段(1994现在):增长期。HIV传播超出云南省的范围,在其他地区的注射毒品和职业献血者中发现了一定数量的HIV感染者,全国HIV感染报告数量急剧上升。同时,经性传播的HIV感染者报告增多,但所占比例相对不大,还没有达到流行的
18、程度。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可以概括为:形势严峻,虽然目前HIV感染总报告数量较少,感染仍局限在某些地区,但从当前广泛存在的流行途径来看,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存在着HIV大流行的可能。从艾滋病感染的年龄情况看,青壮年占感染者的大多数,约有79%的感染者年龄为2040岁,男女比例为51。从感染的途径看,目前报告的HIV感染者中约有68%通过注射毒品感染(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19952000年,5年间全国注射吸毒者平均艾滋病感染率增长了约500倍。1995年以前,全国仅一个省报告吸毒者中艾滋病流行,2002年全国所有31个省、市和自治区都不能幸免)。9.7%经采血(血浆)途径感染,7.2%通过性接触传
19、播,血液和血制品感染占1.5%,母婴传播占0.2%,尚有13.4%传播途径不详。到1996年底,全国报告到卫生部的HIV感染者数量只有5 990人,其中包括155例艾滋病病人。而截至2001年底,我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实际上已超过了65万,全国艾滋病发病人数累计已超过20万,仍存活着的约有8万10万人,半数以上的发病者已经死亡。而在2002年11月2日,我国卫生部公布的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约有100万,而且,近几年来,艾滋病病毒感染增长率一直都在30%以上。专家认为,中国面临着艾滋病大面积流行的危险,如果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艾滋病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到2010年艾滋病的感
20、染者数量有可能达到1 000万。艾滋病的治疗及其预防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未找到一种根治艾滋病的药物或方法,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美籍华人科学家何大一发明的混合疗法,也称“鸡尾酒法”,它要求患者每天按照严格的时间,不同的剂量,连续服用几种药物。这种疗法已经显著地延长一些本来毫无希望的艾滋病患者的生命,但是,人们还是希望找到一种药物,或研制出一种疫苗能阻止艾滋病病毒对人体的损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愿望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实现。目前,世界各国都制定了一些防治艾滋病的措施。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阻止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有效方法有三条:(1)固定一个忠实的、未被感染的性伙伴;(2)不接受被污染
21、的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输入;(3)不接受不洁针头的注射和皮下穿刺。近年来,我国政府和卫生部门高度重视艾滋病的防治和治疗措施,并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教育、监测、专业人员的培训和科研工作,在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对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携带者应具有的态度 每年的12月1日都是世界艾滋病日,每年的艾滋病日都有一个主题。2002年的主题是“相互关爱,共享生命”。在这一天里,全世界关心艾滋病的人举行各种集会,宣传艾滋病的有关知识,呼吁关心和帮助艾滋病病人。善待与宽容,是人类的美德。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是病人,不是罪人,无论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感染了艾滋病,都不可能是他们自己的意愿,特别是那些无辜的孩子
22、和由于献血和输血过程中不幸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如果以某个人有可能会给他人带来伤害为理由,而对艾滋病患者采取歧视和冷漠的态度,那么,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会失去存在的理由。关爱艾滋病病人,不仅仅需要善待与宽容,更需要的是实际的帮助,哪怕只是一个善意的微笑。我国有关法规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不受歧视,他们享有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社会福利。对学生而言,能够做到的是:不歧视和不孤立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与他们和谐相处;给他们以精神和心理的支持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淋病淋病是由淋球菌所引起的尿道与生殖道黏膜炎症。淋病传染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与淋病患者性交而传染的,也有少数人是接
23、触了已被污染的衣物、便器、浴盆和手等间接传染的。男性淋病患者,在临床上以淋菌性尿道炎最为常见,潜伏期28日,初起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道分泌物初为黏液样,迅即转为淡黄色脓性,量多。还可并发前列腺炎等,最终可导致男性不育。女性淋病患者,在早期表现为淋菌性尿道炎和子宫颈炎,病菌侵入子宫后,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症状。有的可导致不孕或宫外孕。淋病的预防,主要是杜绝不洁性交,避免接触已受污染的物品。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诊断和治疗。天花天花是一种古老的疾病,长期以来反复流行于全世界,使很多人为之丧生。该病由天花病毒引起,主要表现有高热、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皮肤成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脓疱,最后结痂
24、、脱痂、遗留痘疤(俗称麻子)。这种病传染性很强,病情重,病死率高。我国早在宋朝真宗时期(9981022年)就已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即采用将轻症天花病人的痘浆接种于健康人的方法来预防天花,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这种方法预防天花的国家。到17世纪,不但我国广泛使用人痘苗来预防天花,而且随着当时的国际交往,这种方法也传到了俄国、土耳其和英国等国家。到18世纪中叶,人痘接种法已传遍欧、亚两大洲。1796年,英国医师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17491823),观察到了挤牛奶的工人感染了牛痘(牛痘是牛的一种天然轻型传染病)病毒后,不再得天花的现象,并且用牛痘苗进行实验,发明了牛痘接种法。从此,牛
25、痘接种法逐步取代了人痘接种法,来预防天花。我国在解放前,天花流行甚是猖獗。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人民的健康,为了控制和消灭天花,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种痘活动,实施全民义务种痘,仅在19491952年间,全国就种痘五亿多人次。到1961年以后,天花即在我国终止传播了。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我国进行天花流行的调查后宣布,近20年来,中国已无天花病例。1980年5月,第33次世界卫生大会庄严宣告:全世界已经消灭天花!目前,世界上有两个戒备森严的实验室里保存着少量的天花病毒,它们被冷冻在-70 的容器里,等待着人类对它们的终审判决。这两个实验室一个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另一个在美国的亚特兰大。世
26、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制定了销毁全球天花病毒样品的具体时间表,后来这项计划又被推迟。因为病毒学家和公共卫生专家们在如何处理仅存的天花病毒的问题上发生了争论:是彻底消灭,还是无限期冷冻?主张彻底消灭的人认为:彻底消灭现在实验室里的所有天花病毒,是不使天花病毒死灰复燃、卷土重来的最佳良策。但另一些科学家认为,天花病毒不应该从地球上完全清除。因为,在尚不可知的未来研究中可能还要用到它。而一旦它被彻底消灭了,就再也不可能复生。美国政府已向全世界表示,反对销毁现存的天花病毒样品,以便科学家继续研制防止天花感染的疫苗和治疗天花的药物。美国政府的理由是,“9 11”恐怖袭击事件和炭疽威胁发生后,美国必须作好
27、对付生物恐怖威胁的准备,为继续研究对付天花的手段,必须保留这一病毒样品。常见传染病简介关于传染病预防的一般措施,已经在课文中作了阐述,现将一些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和临床特征列表简介如下。几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和临床特征简介类别病名病原体临床症状呼吸道传染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病毒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有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白喉白喉杆菌白喉杆菌外毒素使咽、喉、鼻等处黏膜坏死形成假膜和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头痛等,严重者可引起心肌炎和神经瘫痪百日咳百日咳杆菌起病时先有呼吸道卡他症状,以后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了常伴有特殊吸气吼声(如鸡鸣)猩红热-溶血性链球菌发热、
28、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细小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病毒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并有延及各种腺组织或脏器的倾向。腮腺肿胀以耳垂下方为中心,局部皮肤紧张,触之有弹性和压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脑膜炎双球菌发热、头痛、呕吐、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肺结核结核杆菌缓慢起病、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咯血等消化道传染病病毒性肝炎肝炎病毒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或肝区痛)、乏力,肝脏多肿大、肝功能障碍,有或无黄疸伤寒伤寒杆菌有持续性发热、特殊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白细胞降低等蛔虫病蛔虫有肠道症状如腹痛,在上腹部和脐周,常反复发作,有时伴食欲不佳
29、、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大便中常含有未消化的食物。蛔虫可呕出,或从肛门爬出,或随粪便排出绦虫病绦虫以大便中发现虫体节片最为常见。部分患者有腹泻、食欲亢进、恶心、体重减轻等;少数患者有头痛、乏力、便秘、头晕、神经过敏等蛲虫病蛲虫多数患儿无明显症状,仅在雌虫移行至肛门周围产卵时引起肛门和会阴部搔痒,尤以夜间为甚,往往影响睡眠细菌性痢疾痢疾杆菌急起高热、腹痛、腹泻、排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血液传染病疟疾疟原虫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脾肿大与贫血等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乙脑病毒发病急骤,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脑膜刺激征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黑热病杜氏利什曼原虫长期不规则发热、消瘦、进行性脾肿大和全血
30、细胞减少症等丝虫病丝虫(我国仅有班氏和马来丝虫)早期主要表现为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晚期则出现淋巴管阻塞所引起的症状,如象皮肿(病变部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增厚,皮肤粗糙,逐渐变硬等)流行性出血热一般认为是病毒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类别病名病原体临床症状体表传染病狂犬病(也叫恐水症)狂犬病病毒兴奋、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炭疽病炭疽杆菌皮肤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的广泛水肿,伴有毒血症症状破伤风破伤风杆菌毒素牙关紧闭、强直性痉挛、阵挛性痉挛等血吸虫病(流行于我国的为日本血吸虫病)血吸虫(日本血吸虫)尾蚴侵入处可能出现痒感的红色点状丘疹。可出现发热、贫血、腹泻、肝脾肿大、腹水多等症状等沙眼
31、沙眼衣原体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很多黏液或黏脓性分泌物,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常因睑内翻等后遗症,损害角膜,影响视力疥疮疥虫皮肤有针头大小的丘疹和水疱,疥虫道(隧道)蜿蜒弯曲。自觉奇痒,尤以夜间为甚癣头癣黄癣菌或断发癣菌、铁锈小孢子头发无光泽,脆而易折断,头发有时发红,有脱屑或结痂手癣表皮癣菌或毛癣菌可有水疱、脱屑、皮肤增厚和裂开等甲癣(俗称“灰指甲”)多为毛癣菌少为表皮癣菌或念珠菌甲板常失去光泽、增厚、变形足癣(俗称“脚湿气”)表皮癣菌、毛癣菌、足跖毛癣菌表现为水疱、脱屑、浸渍、增厚注:癣是皮肤感染霉菌后引起的一类疾病,主要侵犯皮肤、毛发和指(趾)甲。依据发病部位而分头癣、手癣、甲癣、体癣、股癣和足癣等。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一、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二、教学策略本节内容涉及到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