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复习成语公开课教案.docx

    • 资源ID:12070420       资源大小:26.88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复习成语公开课教案.docx

    1、高考复习成语公开课教案高考一轮复习正确使用成语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考试说明对成语考点的要求以及江苏卷成语考查题的命题特点;2、了解高考成语设误的类型。3、总结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教学重点:了解高考成语设误的类型,能运用解题方法解答成语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默写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经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4、覆杯水域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逍遥游5、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阿房宫赋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7、蟹六跪而二螯,非

    2、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8、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离骚9、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离骚10、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氓2、检查课前预习1、什么是成语? 所谓成语,是指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2、成语的来源:(1)、从历史故事中来的,如:纸上谈兵。(2)、从寓言故事中来的,如:守株待兔。(3)、从神话或其他传说中来的,如:精卫填海。(4)、

    3、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来的,如:逼上梁山。3、成语的感情色彩褒义:风起云涌、殚精竭虑 贬义:处心积虑、满城风雨中性:今非昔比、风雨交加三、江苏省考纲要求及命题特点1、考纲要求: 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属容易题。2、江苏卷成语考查题的命题特点:(1)、考查立足于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不考冷、偏、怪的成语。(2)、语句大多来自社会新闻热点、焦点。(3)题型以四选一为主,四个选项选一个正确的,误用类型各不相同。新题型: 12年开始,成语由4个增加到6个,难度略微增加,集成语的选用与衔接为一体。3、直击高考1、 (2013江苏卷)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

    4、一组是(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A、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B、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C、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D、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答案:B【解析】南辕北辙:到南方的楚国去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不合语境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

    5、不重实质的人;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第句共有两个转折句,每一转折句的前句都言的是作品的表面,后句都言的是作品的实质,选择“买椟还珠”最为恰当。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指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样好。侧重对象不合句意。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二者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的意思,但“异曲同工”偏重于效果极好,“殊途同归”偏于中性,并且二者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异曲同工”针对的是不同的对象“异曲”,“殊途同归”针对的是采取不同方法、途径“殊途”。很明显,第句中“不管我们在哪一条路上”指的是“殊途”,而不

    6、是“异曲”。如临深渊: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二者合为“临深履薄”一词,意义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意即二词都可选。 2、(2012年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C)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A、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C、改名换

    7、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答案:C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考查成语褒贬误用;第二空大名鼎鼎可作定语,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弄巧成拙含贬义,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3、(2010年江苏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8、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答案】D【解析】A褒贬不当。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此处为英雄事迹。B前后矛盾、不合语境。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也说防患于未然。此处灾害已经发生。C对象不当、不合语境。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捡垃圾不能用“信手拈来”。D入木三分: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

    9、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人木板有三分深(见于唐张怀瓘书断)。后用来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见解深刻。此处修饰“院士的一番话”正确。4、(2008年江苏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

    10、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C【A“无所不为”: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用来形容年轻的父母费尽心思地送孩子学钢琴、围棋、英语,褒贬不当。B“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的迁移。而该句说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乐意告别家乡,望文生义,不合语境。C“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的很彻底。该句说的是书法风格各异,充分详尽地展现了汉字之美,用“淋漓尽致”非常准确。D“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而句中说的是老李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不存在地位高低、知识多少的问题,对象错误。】四、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

    11、,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2)用错对象,张冠李戴(3)褒贬误用,情感错位(4)不合语境,重复矛盾(5)搭配不当,不合习惯(6)颠倒尊卑,不知谦恭(7)只知其一,不知其二4、做题方法总结1、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看是否有望文生义之误。2、看成语是否违背“褒贬”、“对象”、“敬谦”、“语境”等方面的问题。 3、细读成语前后文字,看是否存在“重复”、“矛盾”、“不搭配”等方面的问题。4、巧用排除法。六、当堂精练1、(2013年新课标)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

    12、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火石,让小余心头郁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答案】B 【解析】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A项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这里是望文生义。这里可用“滔滔不绝”。B项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使用正确。C项电光石火: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13、这里是望文生义。D项平分秋色:指双方各占一半。指的是“双方”,此处是“几家”,用错对象。2、(2013年全国课标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B、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C、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D、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答案B A项栉风

    14、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显然与句意不符,同时这个词语不能作定语。B项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这里形容梅兰芳是可以的,因为他扮演的是旦角。C项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与语境不符。D项侧目而视: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而又愤恨。句意是说其傲慢,望文生义。3、(2013年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幸福感”“幸福指数”毋庸置疑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B、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

    15、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C、如今,视觉文化方兴未艾,在这图像和文本相互转换、相互模仿、共同存在的现实状况下,图文关系正在成为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跨学科研究热点。D、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答案C 解析: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前后矛盾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A项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一般用作谓语。不符合使用习惯。B项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此处望文生义,“审美感受”应用“耳目一新

    16、”。C项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一般指好的事物,符合语境。D项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不合语境。4、(2013年辽宁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爸爸工资不高,妈妈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拮据,但他们兄弟二人都很懂事,让枣推梨,关系融洽,很受邻居们喜爱。B、他潜心于文字学研究,身居书斋十多年,焚膏继晷,颇下了一番“头悬梁锥刺股”的功夫,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C、小李考虑问题总是出于公心,勇担责任,从不患得患失,所以在这个有着十年奋斗历程的团队中威望很高。D、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

    17、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答案D 本题从望文生义的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A项让枣推梨: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B项焚膏继晷:点燃灯烛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C项患得患失: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去。指对于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D项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望文生义。5、(2012年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B、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

    18、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答案】DA项,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出自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如:这个商人,把次品说成是优等品,欺骗消费者。含贬义,形容演讲选手,不合语境。B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出自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如:但,嫌疑难辩,万一已拘者畏法混供,也甚怕堂讯之下,玉石不

    19、分。(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一回)C项,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出自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如:谢山鲒埼亭集本欲仿此,然谢山殁后,其遗稿为杭世骏借去,后之编刻者,多未能如原恉也。含贬义,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望文生义。D项,奔走呼号指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奔走:奔跑。呼号:叫喊。出自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南镇祷雨文卷二十五:“守土官帅其吏民奔走呼号,维是祈祷告请,亦无不至矣,而犹雨泽未应,旱烈益张。”如:勇敢的国民,一经览到二十一条件,群以为亡国惨兆,就在目前,于是,力图挽救。连动式;作谓语;指引起人们的注意。符合题意,使用

    20、恰当。6、(2012年全国大纲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答案】D【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 语境和词义来分析

    21、。A项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意思说反了,应为“不负众望”。望文生义。B项 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形容对象错了。C项 渐入佳境:指状况渐好或兴趣逐渐浓厚。主体应是人,但句子语境为家具。形容对象错了。D项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符合语境。7、(2012年江西卷)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C、无论

    22、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答案:B(A、如数家珍:数:点数。家珍:家藏的珍宝。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那样熟悉,“地震灾情”不是珍宝不合语境;B、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和不可改动的言论;C、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对象错误;D、茹毛饮血,茹:吃。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比喻处在未开化状态,望文生义。8、(2012年辽宁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

    23、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B、集训期间,我们在深圳要住三个夜晚。在这几天里,我们可以忙里偷闲,理一理凌乱的思绪。C、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D、出色的庄稼汉,干练的机械师,枪法如神的士兵,妙笔生花的作家,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答案】A方寸之地:形容很小的地方。用在此处不合句意,句意强调的是“地域狭窄,物产匮乏”,并非“小”。9、(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B、为化

    24、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解析】A项,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形容对象错了。B项,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C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褒贬不当。D项,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形容对象错了。10、(201

    25、1年北京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D、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答案:A B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不合语境。C江河日下:日:一天天;下:低处。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望文生义。D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不合语境。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复习成语公开课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