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痰证论3.docx

    • 资源ID:12065961       资源大小:44.14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痰证论3.docx

    1、痰证论3痰证论3 3痰饮瘘(1)主证:手背痿弱,不能升举,或手足疼痛,不可转移,或一臂麻木不仁,时复转移一臂,并见头昏目眩,时欲呕恶痰涎稀水,苔腻而滑,脉弦滑或弦涩。(2)治法:涤痰逐饮(3)代表方:指迷茯苓丸(全生指迷方)加味。(4)药物:姜半夏、茯苓、枳壳、风化硝、生姜。方中以姜半夏温化痰饮;枳壳调理气机,使“气顺痰自下”;更有茯苓使脾健新痰不能生,渗湿可通其滞;风化硝以去壅塞,逐去痰结则滞行,痰饮自消。若兼脾胃阳虚,合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以温化痰饮。 (三)病案举例鲁x x,男,3岁,1987年7月20日初诊。患儿发热数日后,渐发右腿跛行,经某医院小儿科诊断为

    2、非典型性小儿麻痹症,用针刺口服维生素等药物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而转中医治疗。证见患儿低热,轻咳有痰,渴不多饮,胃纳欠佳,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中医诊断为痿躄。证属热伤肺阴,炼津成痰,阴虚挟痰湿为患。治宜滋阴清热,以除痰湿。处方:生地6克、橘络3克、元参6克、麦冬6克、地骨皮10克、花粉6克、石斛6克、黄芩6克、竹茹6克、地龙2克、木瓜6克、牛膝6克、僵虫2克、甘草2克。水煎服。服上方6剂后,热降口干消失,舌苔由黄腻转薄,胃纳日有所增。效不更方,继上方12剂,下肢行走基本恢复正常,余症消失。改服健步虎潜丸以善后。附:湿痰脚气湿痰脚气属脚气病的一种,名见于丹溪心法。乃因湿盛生痰,湿痰下注而发为此证

    3、。(1)主证:腿足麻木,软弱无力,或肿胀沉重,或头昏神疲,呕恶纳呆,或腹胀便溏,舌苔白腻,脉缓或滑。(2)治法:燥湿化痰。(3)代表方:二陈汤(和剂局方)合鸡鸣散(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加减。(4)药物: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槟榔、木瓜、吴茱萸、生姜、紫苏。方中以二陈汤燥湿化痰为主,辅以鸡呜散宣壅祛湿,并酌加党参、黄芪、山药等益气健脾之品,兼有肝肾亏虚者,选加杜仲、牛膝、川断、补骨脂等。第二章外科痰证一、痰毒痰毒属于痈的范畴,是指气血为痰毒之邪壅塞不通而成。由于发病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生于颌下的称托腮痈,位于耳垂下,下颌角后方的又称耳根毒,病变在两颈侧的名颈痈等等。本病是小儿时期常见

    4、外科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淋巴结炎。 (一)病因病机痰毒多由外感风热、风湿之邪,内挟痰湿互相蕴结于皮里膜外,凝聚于经络而成。发病初为风痰交阻,化脓期为痰热结聚,热胜肉腐成脓,溃后邪去正复,或邪虽外泄,而气血尚未通畅,若兼脾胃火毒上攻者,多数起于颈之两旁及颌下,若兼肺胃炽热,则多数发于结喉之处。在发生本病前往往有口疳、乳蛾、龋齿、或头面疮疖等病变存在。 (二)辨证施治 1初期:寒热交作,颈颌痛胀,咀嚼不便,或颈项转则不利。局部结块如白果大小,质地稍硬,光滑可活动,按之痛,皮色不变,伴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舌苔腻而稍黄,脉滑。(1)内治:疏风清热,化痰散结。(2)代表方:牛蒡解肌汤

    5、(疡科心得集)。(3)药物:牛蒡子、薄荷、荆芥、连翘、山栀子、丹皮、石斛、玄参、夏枯草。为增强清热解毒之力,可合用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蒲公英、二花、地丁、天葵子、连翘)。方中荆芥、薄荷疏风;二花、连翘、蒲公英、地丁、天葵子、山栀子、丹皮清热解毒;牛蒡子、夏枯草化痰散结;石斛、玄参养阴清热生津。(4)外治:外用金黄散(医宗金鉴:生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天南星、陈皮、苍术、厚朴、花粉、甘草)或玉露散(中医外科学:木芙蓉叶适量,研极细末),用菊花露或金银花露或用冷开水调敷患处,并经常保持敷药的湿润。 2化脓期:结块增大,疼痛增剧,皮色变红,肿势高突,按之应指。此时全身高热,口渴,便秘、尿赤,甚则

    6、张口困难,舌红苔黄腻,脉滑数。(1)内治:清热化痰,和营托毒。(2)代表方:牛蒡解肌汤(药物见本篇)合透脓散(外科正宗:黄芪、川芎、炮山甲末、皂角刺)。热盛加黄芩、生石膏,便秘加栝蒌仁、枳实、莱菔子。(3)外治:外敷千捶膏(中医外科学蓖麻子肉、松香粉、东丹、银朱、茶油,制成药膏),以消肿止痛,提脓祛腐。每日换药1次,若脓成则切开排脓。 3溃后期:脓出肿痛渐减,身热也退,溃处脓尽而敛,遗有肿块,约需半月左右方能消散。或见溃后舌质光红、口干少津、胃纳不香。(1)内治:邪去正复,一般不需服药。若僵块不消宜和营养胃,方选四物汤(和剂局方: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加减,酌加石斛、玄参以养胃生津,兼清余热

    7、,加夏枯草、生牡蛎以软坚散结。若溃后舌质红者,宜清养胃阴,方选益胃汤(温病条辨: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冰糖)加减治疗。(2)外治:溃后用九一丹药线,即以九一丹(医宗金鉴:煅石膏、升丹,药用比例为9:1)制成药线引流。外敷金黄膏(即以金黄散方药物制成药膏)。脓尽用生肌散(中医外科学:制炉甘石、滴乳石、滑石、血珀、朱砂、冰片)或白玉膏(中医外科学:熟石膏、制炉甘石,药用比例为9:1)。 (三)病案举例刘x,男性,8岁,1981年10月6日初诊。患儿因发热咽痛2天,体温38.5。在单位卫生所按“上感”治疗,服复方感冒灵、穿心莲、复方扑尔敏等药物。体温稍有下降,咽部仍感疼痛,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如蚕豆

    8、, 压痛明显, 遂来医院诊治。检查:体温37.6,咽部充血,扁桃体I肿大,双侧颈前淋巴结肿大约为2x 3厘米,质地中等,压痛明显,颈软,活动受限,纳差,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腻,脉濡数。西医诊断为急性颈淋巴结炎。中医诊断为痰毒、辨证属外感风热,痰火凝聚。然宜疏风清热,化痰散结,方选牛蒡解肌汤加减。处方:牛蒡子9克、荆芥6克、玄参6克、夏枯草10克、连翘10克、栀予6克、丹皮6克、薄荷3克(后下)、蒲公英10克、天葵子6克、地丁6克、甘草3克、大黄2克(后下)。外用仙人掌捣烂加青黛敷患处。上方服3剂后,体温降至正常,咽痛减轻,大便通畅,颈前淋巴结质地变软,舌苔薄白,脉濡稍数。用原方减大黄,

    9、加板兰根10克、山茨菇10克、继服6剂,肿大淋巴结完全消失。二、阴疽阴疽是由阴痰阻隔气血,郁滞经络所致。病变部位漫肿不红,坚硬如石为其特征。一般起病缓慢,或伴有全身虚寒性症状。 (一)病因病机本病多因顽痰阻于经络,或为营血虚寒,寒凝痰阻,痹滞于肌肉、筋骨、血脉,以致气血凝滞,痰瘀凝结积聚而发。 (二)辨证施治(1)主证:一般初起都呈形如桃李,或状如鸡卵,逐渐增大,漫肿如碗,坚硬如石,成色不变或紫暗,麻木疼痛,并无焮热,难消难溃,既溃难敛。(2)内治:体质壮实者,治以攻逐顽痰,方选控涎丹(三因极病证方论:甘遂、大戟、白芥子)。若体质虚弱者,治宜养营理气,化痰消坚,方选香贝养营汤(医宗金鉴:香附、

    10、贝母、白术、人参、茯苓、陈皮、熟地、川芎、当归、白芍、桔梗、甘草、生姜、大枣);或以温阳散寒,化痰祛瘀之法,方选阳和汤(外科全生集:熟地黄、白芥子、鹿角胶、姜炭、麻黄、肉桂、生甘草)。(3)外治:外敷散结膏(即以散结汤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橘核、荔枝核、山茨菇、土贝母、槐花、血余炭、当归、丹参、红花、桃仁、马勃、板兰根、牛蒡子、甘草,制成药膏外敷)。或外敷阳和解凝膏(外科正宗:鲜牛蒡子根、叶、梗,鲜白凤仙梗,川芎,川附子,桂枝,大黄,当归,肉桂,草乌,地龙,僵蚕,赤芍,白芷,白蔹,白芨,乳香,没药,续断,防风,荆芥,五灵脂,木香,香橼,陈皮,苏合油,麝香,菜油)。 (三)病案举例张x x,女性,

    11、48岁,1980年5月6日初诊。患者左臀部生一疽,时已年余,麻木疼痛不破溃,曾用抗菌素治疗未取效而前来治疗。刻诊:疽色紫暗,漫肿如碗,质硬,扪之不热。此乃顽痰败血,结聚成疽,当子以攻逐痰瘀。方选控涎丹,每日2丸,服至10日来告,阴疽已基本消尽,局部按之皮色正常,无麻木不适,舌淡脉弱,遂改用香贝养营汤以善后调理。三、子痰子痰又名慢性子痈,子疽,是以睾丸肿大形成硬结为主要证候的疾病。本病与观代医学的附睾结核相类似。 (一)病田病机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素体阴亏,阴虚舍空,痰居其位,或阴虚火旺,灼津为痰,耗伤气血,转为虚损,痨虫乘虚而入侵,蔓延附睾,凝结而成。本病多继发于其它脏器的痨病。现代医学认为

    12、,男性生殖系统结核与泌尿系统结核有极密切的关系,肾结核病人中约5075并发男性生殖系统结核。在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病人中,90以上有肾结核。男性生殖系结核主要是附睾结核。本病多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 (二)辨证施治木病起病缓慢,附睾逐渐肿大,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偶可引起阴囊脓感,或轻微疼痛,附睾上可扪及硬结,输精管出现串珠状结节。如未经治疗,病情继续发展,结核结节可发生坏死和液化,成为寒性脓肿,寒性脓肿溃破后,穿破阴囊,形成难以愈合的瘘管,流出混有干酪样碎屑的稀薄脓液。常有疲乏消瘦,潮热盗汗,头晕失眠,食欲不振,腰膝酸软等气血不足,肾阴亏损的证候。 1非手术治疗:附睾结核小于0.5匣米,而范围不广

    13、泛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1)初起:内治:宜滋阴除湿,化痰通络,方用滋阴除湿汤(外科正宗:川芎、当归、白芍、 熟地、柴胡、黄芩、陈皮、知母、泽泻、地骨皮、甘草)加减,并送服守宫、僵蚕粉(各等粉,研末)6克。饭前服,每日2次。外治:外敷阳和解凝膏(药物见“阴疽”篇),近年来临床上常采用玉枢丹(片玉心书:雄黄、朱砂、麝香、五倍子、红芽大戟、山茨菇、续随子),醋调或冷开水调敷患处,亦有一定的效果。(2)溃后:内治:肝肾阴虚者宜滋补肝肾,方选六味地黄汤(小儿药证直诀: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加减。气血两虚者当补益气血,方用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人参、肉桂、川芎、熟地黄、茯苓、白术、炙甘

    14、草、黄芪、当归、白芍、生姜、大枣)加减。外治:溃后先用七三丹药线,即以七三丹(中医外科学:煅石膏、升丹,药用比例7:3)制成药线引流,以提脓祛腐。脓尽后用生肌散(药物见“痰毒”篇)收口。(3)无论是否溃破,均可加服小金丹(外科全生集:白胶香、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子、乳香、没药、当归、麝香、墨炭),每次服4粒,每日23次。 2手木治疗:可行附睾切除术。(三)病案举例(摘自浙江中医杂志一九八六年第九期)李x x,男性,11岁。2年前自觉阴囊部轻度疼痛,并有胀坠感。2月后右侧阴囊有硬块,经某医院诊断为附睾结核,经抗结核药物治疗2月余无效。检查:右侧附睾有l x 2厘米硬结,呈椭园形,坚硬如石,有

    15、压痛,同侧输精管有黄豆碎大小串珠样结节,轻度压痛。X线胸部透视:肺部无结核征象,血沉35毫米小时,诊断为附睾结核。证见口干思饮,面容枯瘦,唇焦咽燥,舌光红少津,脉细数。证属阴虚火旺,痰瘀成核。治当滋阴潜阳,化痰软坚,方用二甲复脉汤加味(生牡蛎60克(先煎),生鳖甲、炙甘草、生地、白芍各15克、麦冬、阿胶(烊冲)各12克、火麻仁10克)。另配合守宫、僵蚕各50克,研末,饭前服6克,日服2次,20天后,面容转丰,咽燥口干减轻,舌红润有津,附睾硬结似有缩小,质地微软。继守前方,酌减其量,守宫、僵蚕粉仍如上吞服。30天后,面如常人,食欲增加,舌质红润,附睾硬结,输精管结节消失。恐硬结再次复发,再给守宫

    16、、僵蚕粉剂,服法如前,2个月后追访,健康如常。四、寒痰疝证寒痰疝证属于疝证类型之一,是指由于寒痰凝注肝经所致的睾丸硬肿冷痛为特征。现代医学的副睾炎在发病的某些阶段可参考本篇辨证施治。 (一)病因病机丹溪心法指出,“疝者,睾丸连小腹急痛也”。又说,“夫疝,痛有定处,是有形之积也,非痰食血相聚而何”?证治汇补更进一步指出,“疝,本湿热痰瘀,乘虚下沉,变加外寒所束,经脉收引,相搏而痛”。由此可见,寒邪客于肝经,湿痰下注,凝结成乱发为本病。 (二)辨证施治(1)主证:睾丸肿胀、坠疼,连及小腹疼痛,得热则舒,睾丸尾部可触及一圆锥状硬结,伴有口淡不渴,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

    17、沉弦迟。(2)内治:温阳散寒,化痰软坚。(3)代表方:橘核丸(济生方:橘核、海藻、昆布、海带、川楝子、桃仁、厚朴、木通、枳实、元胡、桂心、木香)。方中橘核、海带、海藻、昆布化痰软坚;川楝子、厚朴、枳实、木香疏肝理气解郁;桂心温经散寒;元胡、桃仁、木通祛瘀通络止痛。寒邪重者,可加附子,乌药以温经散寒止痛,加大贝、白芥子以增强化痰软坚之力。若痰湿转热者,原方去桂心,加知母、黄柏。久病瘀血内停者,合用失笑散(灵脂、蒲黄)以活血消瘀。(4)外治:外敷散结膏(药物见“阴疽”篇),敷至2小时取出,每日1次。 (三)病案举例秦x x,男性,52岁,干部。1984年8月12日初诊。患者自觉睾丸肿胀疼痛1年余,

    18、得温则舒,阴囊湿冷,曾经泌尿外科检查,发现右侧睾尾部可触及一圆条索壮硬结。诊断为副睾炎,遂前来求治。证见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大便溏泄,尿清量多,舌淡苔薄白,脉沉弦。诊断为寒痰疝证。辨证属阳虚寒盛,痰湿凝结肝经。治拟温阳散寒,化痰软坚,疏理肝气。处方:橘核10克、川楝子1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白芥子12克、元胡10克、乌药15克、大贝母l5克、枳壳10克、青皮6克、附子10克(先煎)、葫芦巴10克、小茴香l0克、甘草5克。患者服上方6剂而取效,继服18剂告愈。五、痰湿流注痰湿流注为流注病的一种,是发于肌肉深部的多发性脓肿。其特征是漫肿疼痛,皮色正常,好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的深处,并有此处

    19、未愈它处又起的现象。 (一)病因病机痰湿流注之成,乃因脾虚气弱,痰湿内阻,复感邪毒,流注于皮里膜外,营卫肌肉之间所致。正如医宗金鉴指出,“盖人之气血,每日周身流行,自无停息,或因流痰,或因瘀血,或因风湿,或因伤寒汗后余毒致令气血下行,故名流注”。医学入门指出,“流注,流者,行也。注者,住也。或结核或浸肿,皆因素有痰火,或外感风寒,邪气流行,至其痰注之处而发,或内伤郁怒,以致痰火骤发”。说明本病是由正气不足,外邪触动宿痰而发。 (二)辨证施治 1初期:初起患处肌肉疼痛,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扶之如绵,或自行消散,或转注它处,伴有寒热,周身关节疼痛,食欲不振,胸脘痞闷,苔腻,脉滑等症。(1)内治:宜

    20、健脾化痰,解毒祛邪。(2)代表方:木香流气饮(和剂局方:半夏、陈皮、姜厚朴、青皮、甘草、香附、紫苏叶、人参、赤茯苓、草果仁、肉桂、莪术、大腹皮、丁香皮、槟榔、木香、藿香、木通、生姜、大枣)加减,若热象明显,去人参、肉桂,加二花、连翘、蒲公英、地丁以清热解毒。若发于夏秋之间,兼感暑湿者,加佩兰、青蒿或合用六一散(伤寒标本滑石、甘草)。若挟瘀血停滞者,加丹参、桃仁、红花。发于髂窝部位者,加苍术、苡仁。(3)外治:外敷阳和解凝膏(药物见“阴疽”篇),或配合隔姜灸,以促其消散。 2成脓期:脓成后肿块增大,疼痛加剧,约2周左右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兼见壮热,汗出,苔黄腻,脉滑数。(1)内治:宜化痰祛湿

    21、,托毒透邪,方选木香流气饮加天花粉、浙贝、皂角刺、炮山甲以溃脓托毒透邪。热盛者合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黄连、黄苓、黄柏、栀子)。(2)外治:宜切开引流。 3溃脓期:溃后流出稀浓液,肿硬疼痛渐消,热退纳增,脓尽疮口愈合。(1)内治:宜温补外托。(2)代表方:托里消毒丹(医宗金鉴:生黄芪、皂角刺、金银花)。方中生黄芪益气健脾以扶正,皂角刺溃脓以托毒外出,金银花解毒以消余热。若流脓稀薄,日久不敛者,宜补益气血,方用人参养营汤(和剂局方:党参、白术、炙黄芪、炙甘草、陈皮、肉桂心、当归、熟地黄、五味子、茯苓、远志、白芍、大枣、生姜)。脓尽后的须用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人参、茯苓、白术、陈皮、半夏、炙甘

    22、草、木香、砂仁、大枣、生姜),送服小金丹(药物见“子痰”篇)以绝后患。(3)外治:溃脓期先用八二丹药线,即用八二丹(中医外科学:煅石膏、外丹,比例为8:2)制成药线引流。脓尽后用生肌散(药物见“痰毒”篇,生肌散中宜加入少量姜炭灰),均以红油膏(中医外科学>):凡士林、九一丹、东丹)或太乙膏(外科正宗:肉桂、白芷、当归、玄参、赤芍药、生地黄、大黄、土木鳖、阿魏轻粉、槐枝、柳枝、血余、东丹、乳香、没药、麻油,制成膏药)外敷患处。六、流痰流痰是骨与关节慢性破坏性疾病。在破坏过程中少有新骨形成,可在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空隙处形成脓肿,脓肿形成时可以流窜到身体各部,破溃后可形成痿管,脓液稀薄如痰,故名

    23、流痰。本病好发于儿童及少年,发病部位以脊椎最多,其次为下肢、上肢。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骨与关节结核或伴有寒性脓肿。本病特点是,好发于骨与关节,起病很慢,化脓亦迟,溃后不易收口,病久可出现虚劳现象,故又有骨痨之称。因病在骨与关节,故多损伤筋骨,轻则形成残废,重则危及生命。在古代文献中,因本病的发病部位不同,其名亦异。如发生在脊背的叫龟背痰,生在腰椎两旁的叫肾俞虚痰,生在环跳部位的叫附骨痰,生在膝部的叫“鹤膝痰”,生在足踝的叫“穿拐痰”等。 (一)病因病机本病无论生于何处,均与肾脏的亏虚有密切关系。因为“肾主骨”肾强则骨易合而骨质坚强,外邪不易侵犯,反之则生长障碍而骨质疏松,给外邪以可乘之机。因此,若

    24、先天不足,骨酪柔嫩或劳倦过度,肾脏虚衰,骨骼空虚,或因跌仆损伤,致使气血失和,风寒乘虚侵袭痰浊凝聚,留于骨骼,发为本病。总之,本病乃本虚标实之证。本虚者,乃先天不足,肾亏骼空,标实者,乃气血失和,痰浊凝聚。由此使得此发病较缓,病程漫长,后期病情复杂,预后较差。 (二)辨证施治 1主证 (1)初期:患处隐痛,局部无异常(不红不热不肿胀),或微有寒热,渐至形体消瘦。继而关节活动障碍,动则疼痛加剧。 (2)中期(酿脓期):患处(原发或继发部位)皮肤渐浙肿起,皮色不变或稍有改变,若脓已成,则见患处透一红点,按之软而应指,全身发热,朝轻暮重。 (3)后期(溃脓期):患处溃破,时流稀脓浊水,或夹有败絮样物

    25、质,久则疮口凹陷,周围皮色紫暗,形成漏管,不易收口。如病变在四肢者,则肌肉日渐萎缩,病变在颈椎、胸椎、腰椎者,则四肢强直不遂,或瘫痪不用,甚至二便失禁。若病久元气不支,则身体日瘦,精神萎靡不振,面色萎黄或?白,畏寒,心悸,失眠,自汗,舌质稍淡,苔薄白或薄腻,脉细滑无力或虚大,此属气血两亏。如午后潮热,夜间盗汗,口燥咽干,食欲不振,或咳痰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乃属阴虚火旺。到此阶段,则渐成骨痨,预后较差。若脾胃功能尚可,亦有治愈之可能。总之,从整个病变过程来看,其始为寒痰凝滞,进而郁久化热,痰热酿脓破溃,日久而致气血两亏,阴阳俱虚(以阴虚火旺为多见)。 2治法(1)内治:本证虚实夹杂,寒热错杂

    26、,自始至终当以扶正祛邪为治。早期治以益气温肾经,散寒化痰,方用阳和汤(外科全生集:熟地黄、白芥子、鹿角胶、姜炭、麻黄、肉桂、生甘草)加味。中期当宜扶正托毒,用透脓散(外科正宗:生黄芪、穿山甲、川芎、当归、皂角刺)加味。后期属气血两虚者,当气血双补,方用人参养荣汤(和剂局方:党参、白术、炙黄芪、炙甘草、陈皮、肉桂、当归、熟地黄、五味子、茯苓、远志、白芍、大枣、生姜),酌加补肾之品,如川断、桑寄生、狗脊、怀牛膝、川杜仲、鹿角粉等;属阴虚火旺者,当宜滋补肝肾,退热除蒸,方用清骨散(证治准绳: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加减。自汗者,酌加黄芪、浮小麦、牡蛎、龙骨等;盗汗者可合

    27、用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黄芪);咳痰带血者,选加沙参、百合、麦冬、川贝、丹皮、仙鹤草、三七参等。历代医家在治疗流痰中,常用蜈蚣、僵蚕、全蝎以解毒消坚,化痰通络,搜透经络中之痰浊。现代药理学实验,业已证实了上述虫类药物的解毒作用。蜈蚣由于内含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僵虫、全蝎既长于熄风定痉,而且有化痰散瘀解毒、医治顽疽、恶疮之功。三味昆虫药物合用,使消痰通络作用更为显著,故在辨证处方中每使其间,屡起沉疴。此外,在各期无明显虚象时,可选用鹿角粉、小金片(成药),同时可酌情配合使用西药抗结核药。由于病程较长,除了积极治

    28、疗外,并应注意休息和加强营养。(2)外治:初期可用阳和解凝膏外敷。中期脓成者可穿刺抽脓。后期溃后先用五五丹(煅石膏、升丹,药用比例5:5)药线提脓祛腐、外敷红油膏,如形成窦道,创口过小,脓出不畅,可用生肌散收口。还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病灶清除术或关节融合术等。 (三)病案举例(摘自奇难杂症)黄x x,女,58岁,1982年6月21日初诊。患者素体羸弱,腰脊酸痛已10年。3年前在某医院摄片,确诊为第13腰椎结核及腰椎骨质增生。1980年秋,右腰部出现一个瘘管口,渗液、微痛,长期服用各种抗痨药及中药,未见效。近两月来感腰酸痛无力,夜间尤剧。腰及下肢畏寒,入夜如冰,小便频数而来诊。检查:身体消瘦,面

    29、色苍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第2腰椎微突,右腰部肌肉板硬,第2腰椎右侧旁开4厘米处有一黄豆大瘘管口,渗液清稀,四周肌肉微凹陷,皮色苍白,按之不痛。X线摄片:腰椎13椎体骨质破坏,椎体边缘不整,间隙消失,35腰椎骨呈唇形状改变。化验:血液白细胞总数6000立方毫米(6x109升),中性72(0.72),淋巴28(0.28),红细胞390万立方毫米(3.9x1012升),血红蛋白8.5克(85克升)。血沉48毫米小时。小便常规无异常。诊断为流痰(肾腧虚痰)。辨证为命门火衰,痰毒凝结,骨骼损伤。内治:补肾壮阳,温通经脉,消痰散结。处方以附桂温消汤加减:熟附子18克、肉桂3克(焗服),鹿茸趸60

    30、克(先煎1小时)、熟地黄24克、守宫3条、白芥子9克、姜炭9克、黄芪24克、补骨脂12克、菟丝子9克、蜈蚣3条。水煎服,复渣再服,每日1剂。外治:丹火透热疗法,用五虎丹座。选右肾俞,三焦俞、志室穴。透热至局部温热感为度,时间35分钟,后用消毒纱布敷盖,胶布固定34小时取下,每日1次。用以上丹火透热法及服中药治疗10天后,腰脊酸痛、溃口渗液消失,腰及下肢畏寒亦渐减轻。再按原方加紫河车18克,治疗1个月后溃口生肌,凝寒消失,腰渐有力,体重增加。共服药100剂后,诸症消失,复查血沉18毫米小时。X线摄片复查:第13腰椎上方骨桥形成,且有骨质融合,骨桥形成,病灶稳定。七、瘰疠本病俗称子颈、老鼠疮、鼠瘘

    31、等。好发于颈部及耳后,也可延及颌下及腹部。结核累累如贯珠状,小者为瘰,大者为疠,合称瘰疬。起病缓慢,初起结核如豆,皮色不变,不觉疼痛,延之数年,可不增大,不溃破,也可增大,或数枚粘连,或破溃流脓浊水,每夹有败絮样物质,常此愈彼溃,形成窦道。本病即现代医学所称的淋巴结核,以儿童发病率高,次为青少年。瘰疬之名,首见于灵枢寒热篇,以后历代文献多有记载,且名称较多。如从经络部位命名的,有生于项前属阳明经的名为痰疬,生于颈项两侧属少阳经名为气疬等,如以形态命名的,有累累如贯珠的名为瘰疬,三五堆叠的名为重瘰疬等等。其病名虽多,其病因,症状和冶厅基本是一致的。 (一)病因病机本病的成因,先由肝气郁结,脾失健

    32、运,痰热内生,或肺肾阴亏,痰火凝结等内在因素,痨虫(结核杆菌)得以乘虚侵入。正如陈无铎指出,“瘰疬之症,多起于痰,而痰块之生,多起于郁,未有不郁而生痰者,未有无痰而成瘰疬者”。 (二)辨证施治1主证(1)初期:瘰疬大如豆粒或小指头,单个或多个散在,皮色不变,按之坚韧,推之能动,不热不痛。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或者具有精神不振,胸闷胁痛,腹胀纳呆等肝脾失调的症状。(2)中期:瘰疬逐渐增大,与表皮粘连,或数个相邻的瘰疬融合成块,推之不能活动。若已酿化成脓时,则表皮转成暗红色而微热,神疲肢困,厌食纳呆等症。(3)后期:化脓之瘰疬溃破后,流浊水脓液,夹有败絮样物质,日久形成窦道,空腔疮面灰白色,周围皮肤紫黯。如果脓水转


    注意事项

    本文(痰证论3.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