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海高考化学三轮复习回归教材回归课本高三拓展教材.docx

    • 资源ID:12062100       资源大小:208.96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上海高考化学三轮复习回归教材回归课本高三拓展教材.docx

    1、上海高考化学三轮复习回归教材回归课本高三拓展教材高考化学三轮复习-回归教材高三 拓展教材1.电子云:核外电子是一种微观粒子,在原子如此小的空间内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不同,核外电子的运动是没有确定的方向和轨迹的。因此,人们常用一种能够表示电子在一定时间内出现在核外空间各处几率的模型来描述电子在核外的的运动。在这个模型里,某个点附近的密度表示电子在该处出现的几率的大小。密度大的地方,表明电子出现在该处的几率多;反之,则表明电子出现的几率少。由于这个模型很像在原子核外有一层疏密不等的“云”,所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电子云”,见下图: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1)能层、能级和原子轨道:能层KLMN

    2、能级电子轨道数目最多容纳电子数目注意:不同电子亚层中电子运动所形成的电子云形状不同,如s电子云呈_形,p电子云呈_形等。电子云不仅有确定的形状,而且有一定的伸展方向。如s电子云呈_形对称,p电子云有_个伸展方向,d电子云有_个伸展方向,f电子云有_个伸展方向。(2)电子的自转:电子自旋的方向用“”或“”表示。3.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则:(1)能量最低原理:原子中的电子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布到原子轨道上,遵循能量最低原理。例如,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排布在能量最低的1s轨道上,表示为1s1,这里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电子的数目。(2)泡利原理:一个原子轨道上排布两个电子时,电子自旋方向_。(3)洪特规则

    3、:当电子分布到能量相同的等价轨道时,总是先以自旋_的方向,单独占据能量相同的轨道。4.核外电子的表示方法:(1)原子结构示意图,如C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2)核外电子排布式,如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3)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如Si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5.核外电子能量的比较:(1)一般来说,电子所处的电子层的序数越大,电子的能量越大,如:E4pE3pE2p。(2)电子处在同一电子层的不同亚层,电子能量按照s、p、d、f依次增大,如:E4fE4dE4pE4s。画出K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和K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3)能级交错:像上述的K原子核外电子能量E3dE

    4、4s现象就叫能级交错现象。画出26Fe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和26F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6.价电子通常是指与化合价有关的电子。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就是原子最外层的电子,副族元素的价电子还跟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或倒数第三层的部分电子有关。例如,25Mn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54s2,最高正价是+7,价电子构型是3d54s2。7.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1)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如:(2)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如:。8.用轨道表示式表示分子中的共用电子对,如: H2分子中的共用电子对 N2分子中的共用电子对9.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比较:类型分子结构特点含有的共价键

    5、类型实例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分子极性与非极性的判断依据:分子的空间结构是否对称。(1)单质分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2)极性分子可以含有非极性键,如H2O2。非极性分子也可以含有极性键,如CH4。(3)对于ABn型的分子来说,若元素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A的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则该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如CO2、CH4、PCl5等。(4)分子极性的应用:“相似相溶”。10.重结晶:使结晶出来的晶体溶在适当的溶剂里,再经过加热、蒸发、冷却等步骤重新得到晶体。重结晶常用于精制晶体,适用范围一般是一种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明显,另一种溶质(杂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影响较小,如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的

    6、氯化钠,重结晶过程如下:11.化学平衡常数K:可逆反应mA(g)+nB(g)pC(g)+qD(g)达到平衡时,常数K=_,该常数称为_,简称_。(1)K值越大,表示_反应(填“正”或“逆”)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的转化率也越_(填“大”或“小”)。(2)大量实验证明,K值只与_有关,与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其他因素均无关。(3)所谓浓度,指的是气体或溶液的浓度,纯固体、纯液体的浓度定为_,可以不写。注意:化学平衡常数中的浓度均是指反应达到平衡后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反应起始的浓度。12.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方程式书写形式的关系:(1)对于同一可逆反应,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正反应的平衡常数的_。(2)若

    7、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等倍扩大或缩小n倍,则原平衡常数K变为_。(3)两反应相加,得到的新反应,其平衡常数是原两反应平衡常数的_;两反应相减,得到的新反应,其平衡常数是原两反应平衡常数的_。13.浓度商Qc: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在某时刻,A(g)、B(g)、C(g)、D(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分别A、B、C、D,则Qc=_。(1)当QcK时,说明反应此时正在向_反应方向进行(填“正”或“逆”)。(2)当QcK时,说明反应此时正在向_反应方向进行(填“正”或“逆”)。(3)当Qc=K时,说明反应此时已经达到化学平衡。14.硅与磷不能直接与氢气化合,通过间接方法获得

    8、的甲硅烷(SiH4)和磷化氢(PH3)都易分解、自燃。15.白磷的着火点是40,易自燃,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白磷有毒,红磷无毒,白磷和红磷燃烧后都生成P2O5。16.Cl2与NaOH溶液反应:Cl2+NaOHNaCl+NaClO+H2O,3Cl2+6NaOH(热溶液)5NaCl+NaClO3+3H2O可见,非金属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反应条件不同,得到的产业也可能不同。17.实验室制HF,萤石(CaF2)+浓硫酸:CaF2+H2SO4(浓)CaSO4+2HF。因氢氟酸(HF)会腐蚀玻璃,因此反应必须在铅制器皿中进行,氢氟酸应保存在塑料瓶中。18.SO3:易挥发的无色晶体,熔点16.8,沸点

    9、44.8,它极易吸水,在空气中冒出强烈的白雾。容易与碱性氧化物、碱反应生成硫酸盐。19.硝酸工业流程简图,图中“空气”从上进气口进气,“氨气”从下进气口进气:用烧碱溶液吸收精制硝酸产生的尾气中的氮氧化物:2NO2+2NaOHNaNO3+NaNO2+H2O,NO+NO2+2NaOH2NaNO2+H2O20.Na2O和Na2O2性质对比:物质Na2ONa2O2颜色氧的化合价电子式与H2O反应与CO2反应是否具有漂白性21.分别标出Na2O2与H2O、CO2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注意:(1)一定量的Na2O2与CO2、H2O的混合物反应,Na2O2先与_反应,再与_发生反应。(2)Na2O2与CO2反

    10、应,固体增加量相当于CO2中的“CO”的质量;Na2O2与H2O反应,固体增加量相当于H2O(g)中的“H2”的质量。22.Na2O2具有强氧化性,可作漂白剂:(1)Na2O2与SO2的反应:_。(2)Na2O2与FeCl2溶液的反应,得到_沉淀。(3)Na2O2与氢硫酸的反应,能将H2S氧化成_。(4)Na2O2与Na2SO3溶液的反应,能将SO氧化成_。(5)Na2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23.血液中红细胞的铁为+2价的铁。血红蛋白中的铁除运送氧气外,还有运送CO2和维持血液酸碱平衡的作用。24.天然橡胶可以看作异戊二烯(CH2=C(CH3)-CH=CH2)的聚合物。25.石油加工:(1)石

    11、油的成分: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所含元素以C、H为主。(2)石油加工:26.相同卤代物中,如溴乙烷、溴丙烷、溴丁烷,它们的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因碳原子数增多,卤代烃分子中卤素原子的质量分数降低。27.常见的卤代烃:(1)CHCl3:俗名_,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易挥发的液体,难溶于水。CHCl3遇光照会与空气中的氧作用,生成剧毒的光气()和HCl:2CHCl3+O22+2HCl,所以CHCl3常保存在_。CHCl3曾用作_。(2)CCl4:是一种_色、_挥发、不可燃的有毒液体,可作_。(3)CH2=CHCl:是一种无色气体,可合成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塑料常用于雨衣、人

    12、造革、塑料薄膜及管道制品的生产。(4)氟氯代烷:大多是无色、无臭的气体,无毒、不燃烧、易挥发、易液化,广泛用作制冷剂、雾化剂、发泡剂以及电子航空工业的溶剂、灭火剂等。氟氯代烷在大气中随气流上升,在平流层中受紫外线照射,发生光解,产生氯原子。氯原子可引发损耗臭氧的反应。在这种反应中,氯原子并没有消耗,起催化作用,消耗的只是臭氧。臭氧层被破坏,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面,危害地球上的人类、动物和植物,并造成全球性的气温变化。28.乙醇与氢卤酸(HBr)反应:在圆底烧瓶里放入少量的NaBr约23g,加入少量乙醇,再加入两倍于乙醇的硫酸(1:1),塞上带有长导管的塞子,长导管的另一端浸入装有水和冰的试管中

    13、,用酒精灯加热烧瓶。片刻后,观察试管底部的现象。实验现象是_。相关的化学反应为_、_。生成副产物乙烯、Br2的化学反应分别为_、_。29.酚醛树脂的合成(了解内容):说明:在浓盐酸的作用下,甲醛中的氧原子和苯酚中羟基邻位的两个H原子结合生成水,这样甲醛就变成CH2,苯酚则变成,这两个结构交替连接就形成了线性酚醛树脂。酚醛树脂的应用:制造各种涂料、胶粘剂及隔热保温材料等。30.乙酸乙酯与乙酸丁酯的制备实验的对比:(1)两个反应所需的温度条件不同,乙酸乙酯制备温度只要控制在100左右即可,因此可以采取水浴加热使受热均匀;而乙酸丁酯的制备温度需要 115125左右,因此不能采取水浴加热。同时,为防止

    14、高温下的脱水碳化,不宜直接加热,一般采取热的空气浴进行加热。 (2)另外,两种物质制备所需原料与产品沸点对比关系的差异也决定了两种物质提纯方式的不同,乙酸乙酯沸点低于反应物,可以边反应边蒸馏提纯;而乙酸丁酯的沸点高于反应物,只能先通过不断冷凝回流的方式进行制备,然后再进行产品的提纯处理。 31.高级脂肪酸:烃基含有较多碳原子的一元羧酸。如,硬脂酸:C17H35COOH;软脂酸:C15H31COOH;油酸:C17H33COOH等。硬脂酸和软脂酸属于饱和高级脂肪酸,常温下呈固体。油酸的烃基里有一个碳碳双键,属于不饱和脂肪酸,常温下呈液体。茶籽油、橄榄油、花生油和奶油中含油酸较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脂质

    15、代谢有密切关系,对胆固醇代谢起重要作用,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32.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环境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钠盐。工业上用以下反应制取肥皂:33.纸上层析法:纸上层析法作为一种物质分离的简单方法,是色谱分析法的一种。(1)纸层析法基本原理:纸层析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它所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通常把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流动相溶剂又叫做展开剂。由于吸附在滤纸上的样品的各组分在水或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各不相同,各组分会在两相之间产生不同的分配现象。亲油性强的成分在流动相(有机溶剂)中分配得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

    16、速度就快一些;而亲水性强的成分在固定相(水)中分配得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慢一些。这样,性质不同的组分就分离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这种分离过程叫纸上层析。(2)纸上层析的分类:上升纸层析法和径向纸层析法。 上升纸层析法 径向纸层析法34.纸上层析检验Fe3+和Cu2+ (1)实验原理:含有Cu2+和Fe3+的溶液点滴滤纸一端,将丙酮和6mol/L的盐酸按体积比9:1配成展开剂,在滤纸的毛细作用下,展开剂携带Cu2+和Fe3+沿滤纸纤维向上移动的速度不同,一段时间后,Cu2+和Fe3+距起点的距离会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2)实验过程:a.配制试样(FeCl3+CuCl2)溶液。b.裁

    17、纸:裁剪适当尺寸的滤纸条c.画原点:离滤纸末端约2cm处铅笔画一原点d.点样:用毛细管取样品溶液,轻轻点样于原点上,晾干,重复23次。斑点直径需小于0.5cm。e.加展开剂:展开剂不能粘到试管壁上。f.展开:滤纸不可触及试管的内壁,纸条末端浸入展开剂约0.5cm,静置。 g.显色:将滤纸置于浓氨水试剂瓶口上方,进行氨熏,相关反应为:Fe3+3NH3H2OFe(OH)3+3NH4+,Cu2+4NH3H2OCu(NH3)42+4H2O。i.实验现象:滤纸上端出现红棕色(Fe(OH)3),下方出现蓝色(Cu(NH3)42+)。 (3)实验注意事项:a.为防止水解,在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

    18、可加少量HCl酸化。b.滤纸吸水性很强,点样操作要求迅速。等到滤纸完全干燥以后才能再次点样。点样重复23次是为了增加试样中各组分的含量。点样的斑点的直径不宜太大,因为斑点过大会导致试样各组分在分离过程中色带容易出现重叠。c.不能让试样点浸入展开剂,如果试样接触展开剂,样点里要分离的离子或者色素就会进入展开剂,导致无法分离。d.层析速度开始较快,后逐渐减慢,大约20分钟即可分离完全。e.本实验也可用分别代替滤纸进行。35.纸上层析分离彩色墨水:彩色墨水点滴滤纸一端,将乙醇、丁醇、1mol/L硫酸铵溶液按体积比1:1:1配成展开剂,其他实验操作与纸上层析检验Fe3+和Cu2+相似。【典型练习】1.

    19、有A、B、C三种主族元素,已知A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nsn,B元素原子的M层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C元素原子L层的p轨道上有一对成对电子,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A.A3BC4 B.A2BC4 C.A2BC3 D.A4BC4【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A的价电子构型不可能是2s2,只能为1s1,所以A为H元素:B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3s23p4,是S元素;C的价电子构型为2s22p4,是O元素。H、O、S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H通常是+1价,O通常显-2价,S有+2、+4、+6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判断A中的S显+5价,不可能,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2.

    20、下列轨道表示式所表示的元素原子中,其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是( )A.B.C.D.【答案】D【解析】A、C项违背了能量最低原理,B项违背了洪特规则,所以答案选D。3.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达式正确的是( )A.Na+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C.N原子最外层轨道表示式:D.【答案】A【解析】A正确,Na+核外有10个电子,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B错,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C错,N原子最外层轨道表示式:;D错,4.用一带静电的玻璃棒靠近A、B两种纯液体流,根据图分析,这两种液体分子的极性正确的是( )A.A是极性分子,B是非极性分子B.A是非极性分子

    21、,B是极性分子C.A和B都是极性分子D.A和B都是非极性分子【答案】B【解析】根据实验现象可知,A液体不偏转,说明A是非极性分子。B液体偏转,说明B是极性分子,答案选B。5.关于CS2、SO2、NH3三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S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是由于其属于极性分子B.SO2和NH3均易溶于水,原因之一是它们都是极性分子C.CS2为非极性分子,所以在四种物质中熔沸点最低D.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只是由于NH3分子有极性【答案】B【解析】A、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水是极性分子,CS2是非极性分子,故A错误;B、因为SO2和NH3都是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二者

    22、均易溶于水,故B正确;C、因为CS2常温下是液体,SO2和NH3常温下是气体,所以CS2熔沸点最高,故C错误;D、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除了因为NH3分子有极性外,还因为NH3分子和H2O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故D错误;6.肥皂溶于热的蒸馏水中,冷却后用盐酸处理,得到的沉淀是( )A.氯化钠 B.高级脂肪酸钠 C.高级脂肪酸 D.苯甲酸【答案】C【解析】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能和盐酸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不溶于水,所以得到的沉淀是高级脂肪酸,答案选C。7.下列有关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高分子化合物B.天然的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都是混甘油酯

    23、C.植物油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油脂皂化完全后原有的液体分层现象消失【答案】A【解析】A.高分子化合物一般相对分子质量过万,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B.天然的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都是不同的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混甘油酯,故正确;C.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正确;D.皂化反应基本完成时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上次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均易溶于水,因此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故正确。故选A。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B.油脂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可

    24、以得到固态油脂C.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皂化反应D.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答案】C【解析】A. 油脂可以看作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反应生成的酯,A项正确;B. 油脂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沸点较高,常温下呈固态,B项正确;C. 皂化反应是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C项错误;D. 自然界中的油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因此没有固定的熔、沸点,D项正确;9.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是( )A.在滤纸上点样时,试样点以稍大为宜B.应沿试管壁小心地将展开剂慢慢倒入试管底部C.将滤纸上的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中D.点样后的滤纸需晾干后,才能将其浸入展开剂中【答

    25、案】D【解析】A、试样点要小,太大导致不能较好分离,做对照实验,故错误;B、展开剂不可沾到试管壁,点样后的滤纸条不可接触试管内壁,故错误;C、试样点不能触及展开剂,故错误;D、如果不晾干就展开,铁离子和铜离子易溶于水,水会影响扩散速度,故正确。10.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乙醇、浓硫酸和溴化钠反应来制备溴乙烷,并探究溴乙烷的性质。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如下(加热装置未画出):H2SO4(浓)+NaBrNaHSO4+HBrCH3CH2OH+HBrCH3CH2Br+H2O有关数据见下表:乙醇溴乙烷溴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深红色液体密度/(gcm3)0.791.443.1沸点/78.538.459.溴乙烷的制

    26、备:(1)若图甲中A加热温度过高或浓硫酸的浓度过大,均会使C中收集到的粗产品呈橙色,原因是A中发生了副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F连接导管通入稀NaOH溶液中,其目的主要是_;导管E的末端须低于D的水面,其目的是_。(2)为了除去粗产品中的氧化性杂质,宜选择下列_(填序号)溶液来洗涤所得粗产品。A.氢氧化钠 B.碘化钾C.碳酸氢钠D.亚硫酸钠(3)粗产品用上述溶液洗涤、分液后,再经过蒸馏水洗涤、分液,然后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后过滤,再将所得滤液进行蒸馏,收集到的馏分约10.0g。从乙醇的角度考虑,本实验所得溴乙烷的产率是_。.溴乙烷性质的探究用如图乙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略)验证

    27、溴乙烷的性质:在试管中加入10mL6molL1NaOH溶液和2mL溴乙烷,振荡、静置,液体分层,水浴加热。(4)观察到_,表明溴乙烷与NaOH溶液已完全反应。(5)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反应的气体产物为乙烯,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如图丙装置。a试管中的水的作用是_,若无a试管,b试管中的试剂应为_。【答案】(1)2HBr+H2SO4(浓)= Br2+SO2+2H2O;吸收SO2、Br2、HBr,防止污染空气;使溴乙烷充分冷却,提高产率 (2)D (3)53.4 (4)液体分层现象消失 (5)吸收乙醇,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解析】(1)若图甲中A加热温度过高或浓硫酸的浓度过大,均会使C

    28、中收集到的粗产品呈橙色,原因是A中发生了副反应有溴单质生成,其化学方程式为2HBr+H2SO4(浓)Br2+SO2+2H2O;尾气中含有SO2等有毒气体,所以F连接导管通入稀NaOH溶液中的目的是吸收SO2、Br2、HBr,防止污染空气;溴乙烷的沸点降低,因此导管E的末端须低于D的水面,其目的是使溴乙烷充分冷却,提高产率。(2)A.氢氧化钠是强碱,没有还原性,不能除去氧化性杂质,A错误;B.碘化钾具有还原性, 生成的碘易溶在有机溶剂中,不能除去氧化性杂质,B错误;C.碳酸氢钠,没有还原性,不能除去氧化性杂质,C错误;D.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可以除去氧化性杂质,D正确,答案选D;(3)根据方程式可知10mL乙醇可以生成溴乙烷,因此本实验所得溴乙烷的产率是10/18.72100%53.4。(4)因为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相溶,会出现分层,故液体不分层时,说明溴乙烷反应较完全;(5)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反应,生成的气体混有乙醇蒸汽,所以将混合气体先通过水可除去乙醇;若无a试管,b试管中装高锰酸钾溶液,混合气体中的乙醇也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故高锰酸钾要改为溴水,乙醇不与溴水反应。


    注意事项

    本文(上海高考化学三轮复习回归教材回归课本高三拓展教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