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电气专业读书报告.docx

    • 资源ID:11948077       资源大小:28.42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气专业读书报告.docx

    1、电气专业读书报告 电气专业读书报告篇一:电气工程导论读书报告 读书报 告 书名:电气工程导论 姓名: 曾德银 学号:04131800 20xx年12月 。 第一篇 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技术 由于刚接触专业课,先对该专业的相关基础知识作一了解。下面是对该书第一篇的知识总结和一些感悟。 电力电子 自1947年世界上第一只晶体管的诞生电力电子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其是以晶体集成电路为核心形成对信息处理的微电子技术和以晶闸管为核心的电力电子技术。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从以低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力电子学,向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现代电力电子学方向转变。电力电子技术起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

    2、年代初的硅整流器件,其发展先后经历了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并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许多新领域的应用。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以功率MOSFET和IGBT为代表的、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于一身的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表明传统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进入现代电力电子时代。 1 .整流器时代 大功率的工业用电由工频(50Hz)交流发电机提供,但是大约20%的电能是以直流形式消费的,其中最典型的是电解(有色金属和化工原料需要直流电解)、牵引(电气机车、电传动的内燃机车、地铁机车、 城市无轨电车等)和直流传动(轧钢、造纸等)三大领域。大功率硅整流器能够高效率地把工频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因此

    3、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大功率硅整流管和晶闸管的开发与应用得以很大发展。当时国内曾经掀起了-股各地大办硅整流器厂的热潮,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制造硅整流器的半导体厂家就是那时的产物。 2.逆变器时代 七十年代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交流电机变频惆速因节能效果显著而迅速发展。变频调速的关键技术是将直流电逆变为 0100Hz的交流电。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随着变频调速装置的普及,大功率逆变用的晶闸管、巨型功率晶体管(GTR)和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0)成为当时电力电子器件的主角。类似的应用还包括高压直流输出,静止式无功功率动态补偿等。这时的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能够实现整流和逆变,但工作频率较低,仅局限在中

    4、低频范围内。 3.变频器时代 进入八十年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将集成电路技术的精细加工技术和高压大电流技术有机结合,出现了一批全新的全控型功率器件、首先是功率M0SFET的问世,导致了中小功率电源向高频化发展,而后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IGBT)的出现,又为大中型功率电源向高频发展带来机遇。MOSFET和IGBT的相继问世,是传统的电力电子向现代电力电子转化的标志。据统计,到1995年底,功率M0SFET和GTR在功率 半导体器件市场上已达到平分秋色的地步,而用IGBT代替GTR在电力电子领域巳成定论。新型器件的发展不仅为交流电机变频调速

    5、提供了较高的频率,使其性能更加完善可靠,而且使现代电子技术不断向高频化发展,为用电设备的高效节材节能,实现小型轻量化,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电气传动 电气传动是一个比较贴近社会生产与实际应用的一门科学。简单的说,电气传动是通过控制电机来传动的传动方式。 电气传动技术是电力电子与电机及其控制相结合的产物,内容涉及电机、电力电子、控制理论、计算机、微电子、现代检测技术、仿真技术、电力系统、机械、材料和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是这些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型的综合性学科。对于位置控制(伺服)系统,也称为运动控制。 电气传动技术诞生于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传动技术大大推

    6、动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步。它是研究如何通过电动机控制物体和生产机械按要求运动的学科。随着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由简单的继电、接触、开环控制,发展为较复杂的闭环控制系统。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了集多种高新技术于一身的全新学科技术一现代电气传动技术。 篇二:电气工程基础读书报告 电气工程基础(上) 读书报告 电气工程学院 XX级X班 20XX302540XXX XX 第一章 概述 电能的优点:洁净,方便,电气化,节能 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划分 动力系统:由带动发电机转动的动力部分、发电机、升压变

    7、电站、输电线路、降压变电站和负荷等环节构成的整体。 电力网:由各类升降压变电站、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所组成的整体。电力网的作用是输送、控制和分配电能。 电力系统:由发电机、升降压变压器、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和广大用户的用电设备所组成的统一整体。 电力网的电压等级及确定原则 确定原则:输送功率、输送距离、同系统中电压等级不宜过多或过少,级差不宜过大。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额定电压等级为3,6,10,20,35,63,110,220,330,500,750KV,均指三相交流系统的线电压。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和电网的额定电压相等。国家规定,用户处的电压偏移一般不得超过5。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所连接

    8、线路的额定电压高5,用于补偿电网上的电压损失 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分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降压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与用电设备的相同,等于电网的额定电压;升压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相同。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升、降压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一般比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高10;当变压器二次侧输电距离较短,或变压器阻抗较小(小于7)时,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可只比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高5 电力系统的特点:电能不能大量储存;过渡过程十分短暂;电能生产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电力系统的地区性特点较强。 电能质量指标: 频率,电压,波形 指标要求:我国规定

    9、的额定频率值为50Hz,大容量系统允许频率偏差0.2Hz,中小容量系统允许频率偏差0.5Hz。 35kV及以上的线路额定电压允许偏差5%;10kV线路额定电压允许偏差7。 10kV以上波形畸变率不大于4;380V220V线路波形畸变率不大于5。 第二章 电力系统的负荷 电力系统负荷分类: 综合负荷:电力系统用户用电设备所消耗电功率的总和。 供电负荷:综合负荷和电力网功率损耗之和。 发电负荷:供电负荷与厂用电之和。 负荷曲线:描述某一段时间内用电负荷大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曲线。 日负荷曲线的定义:描述一天24小时内负荷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曲线。在图上可以看出:日最大负荷、日最小负荷、峰荷、腰荷和基荷。

    10、 年负荷曲线:描述一年内每月(或每日)最大有功负荷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曲线。 日最大负荷Pmax。 日最小负荷Pmin。 峰谷差:日最大负荷Pmax和日最小负荷Pmin的差值。 日用电量Ad:日有功负荷曲线所围成的面积Ad?24 0Pdt?Pktk k?124 Ad124124 日平均负荷Pav?Pdt?Pktk ?0242424k?1 负荷率km?Pav Pmax 最小负荷系数?Pmin Pmax 两者之间的关系:km、a值愈小,表明负荷波动愈大,发电机的利用率愈差。km和a愈大,负荷特性愈好。采用“削峰填谷”等措施,尽量使得km、a趋近于1。 最大负荷利用时间:若系统始终以最大负荷 运行,经过

    11、一段时间后其围成的面积恰好等于曲线所围成的面积,即等于全年的电能消耗量时,则称这一段时间为最大负荷利用时间。 Tmax?A1?PmaxPmax?87600Pdt,A?PmaxTmax 负荷特性:反映负荷功率随系统运行参数(电压U或频率f )的变化而变化规律的曲线或数学表达式。分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两种。 负荷静态模型的建立:多项式,幂函数,恒定阻抗静态特性。 实测系统特性(先调频再调压):当系统由于有功不足和无功不足因而频率和电压都偏低时,应该首先解决有功功率平衡的问题,因为当系统频率增高时,发电机电势将要增高,系统的无功需求略有减少,频率的提高能减少无功功率的缺额,这对于调整电压是有利的。如果

    12、首先去提高电压,就会扩大有功的缺额,导致频率更加下降,因而无助于改善系统运行条件。 电力系统中的谐波:由于负荷的非线性使电压和电流波形产生畸变,出现各种谐波分量。 谐波电压含量UH可表示为 UH? 谐波电流含量IH可表示为 IH?式中:Un,In分别为第n次谐波的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 总谐波畸变率。谐波含量与基波分量比值的百分数成为称为总谐波基畸变率,用THD表示。据此可得: 电压总谐波畸变率为 THDU? 电压总谐波畸变率为 UH?100% U1 THDI?IH?100% I1 式中:U1,I1分别为基波电压和基波电流的有效值。 谐波含有率。为了抑制或补偿某次谐波,在工程上往往要求给出畸变周

    13、期量中某次谐波的含有量,通常以某次谐波的有效值与基波的有效值的比值来表示,称为谐波含有率,记为HR.据此可得 第n次谐波电压含有率为HRUn?Un?100% U1 第n次谐波电流含有率为HRIn?In?100% I1 根据有功功率的定义,并考虑到三角函数的正交性质,可以得到含有谐波时电力系统的平均有功功率为 P?1Tu(t)i(t)dt?UnIncos?n?Pn T?0nn 式中:?n为n次谐波电流落后与n次谐波电压的相位角,它的数值可以落在任意象限之内,当?n在第一、四象限时,P表示负荷吸收有功功率;当?n在第二、三象限时,n为正, Pn为负,表示负荷发出有功功率,成为谐波源。 含有谐波时的

    14、视在功率,可表示为 S? 于是,可得到含有谐波时的功率因数 cos?P ?S谐波源:含电弧和铁磁非线性设备的谐波源;整流和换流子器件所形成的谐波源。 谐波抑制方法: 降低谐波源的谐波含量(增加整流器的脉动数、脉宽调制法、三相整流变压器采用Y或Y的接线)、在谐波源处吸收谐波电流(无源滤波器、有源滤波器、防止并联电容器组对谐波的放大、加装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改善供电环境(选择合理的供电电压并尽可能保持三相电压平衡、谐波源由较大容量的供电点或高一级电压的电网供电、对谐波源负荷由专门的线路供电)。 第三章 电力系统主设备元件 电力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及参数计算: 双绕组变压器: 双绕组变压器的?型等值电路

    15、由短路电阻RT、短路电抗XT、励磁电导GT和励磁电纳BT四个等值参数组成。计算公式分别为: 2?PSUN3 (),表示变压器的绕组的总电阻 RT?102SN 2US%UN,表示变压器的绕组的总漏抗 XT?10()SN GT?P0?10?3(S),表示变压器励磁支路的电导 2UN ?Q0I0%SN?3?5?10?10(S),表示变压器励磁支路的电纳 22UNUNBT? 以上公式中,UN的单位为kV;SN的单位为kVA,?P0和?PS的单位为kW。 架空线路主要由导线、避雷线、杆塔、绝缘子和金具等5部分组成。 各部分的作用: 导线用于传导电流,输送电能; 避雷线将雷电流引入大地,对线路进行直击雷的

    16、保护; 杆塔能支撑导线和避雷线,并使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接地体之间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绝缘子使导线与导线、导线与杆塔之间保持绝缘状态; 金具用来固定、悬挂、连接和保护架空线路各主要元件。 三绕组的变压器: 首先按容量进行折算,得出短路损耗。 篇三:电气工程概论读书报告 成绩: 20xx-20xx学年 2 学期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概论”课程读书报告电气工程体会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读书报告摘要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储能技术和新的电网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等的智能电 网,能大规模地容纳新能源系统的接入并使电网中的各个环节实现优化的自适应互动。可以 说,智能电网与清洁能源相辅相成、缺一

    17、不可,智能电网也可以称为未来电网或下一代电网。 智能化已成为世界电网发展的一个新趋势,鉴于发展智能电网对于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 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提升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有些国家已将其纳入 国家能源战略,有的将其作为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将特高压和智能电网作为 今后一个时期电网发展的主要趋势,无论从概念上,还是从实际上都是可行的,输变电设备 的未来发展战略也应以特高压和智能电网为基点来确定。关键词 智能电网;特高压;自适应互动 一 电机与电气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是我们说学习的专业,在这个专业中包括发电,输电,和用电端,电 机就是机械能与电能转化的工具,是一个很重要

    18、的环节,不同类型的电机都有不同的功能, 但都是能源转化的工具,像把煤,水,风等自然界的能源转化为我们可以用的电能,同时, 电机也可以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可以用来拉重物等。可以说在目前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电, 我们平时常用的点灯,电视,等家用常见的电气,还有一些大型的用电,电动车,发动机, 大型车床等,在世界的各个地放,随处可见,当我们突然失去电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世界会 变成什么样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气的要求也逐渐的提高,特别是在电机与电 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人们的要求也更加的智能和方便,这就要求 电气的技术不断地提高,电机有发动机,电动机,也有控制电机,用来控制

    19、电力系统的运行, 保障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各个行业使用的都是不同的电机,根据自己的使用要求对电机进 行改造,使他完成不同的功能,有大型的又有小型的,电机在除了我们随处可见的用处之外, 还要一些高技术方面的应用,像信息技术,航天、航空、航海生物医学工程,等地方运用于 雷达,医疗设备等地方,随着电机技术的发展,运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发动机由开始的直 流大电 机到异步电动机,到现在主要的三相系统,的一个发展过程,目前在电机方面的研究主 要是在精确模型研究新能源技术,风力发电,波浪发电,高速电、热、冷三联供机组机电一 体化,电机、电力电子与微电子结合,特殊新用途,电磁发射,纳米电机等新的技术,在新 型

    20、的能源方面,包括风能发电,波两发电,潮汐,地热等都要求人们去发展,这些都是无污 染的新能源。在电机方面有着一些特殊的用途电磁发射技术,微电机与微型机器人技术,工 心脏技术,航天超声波电机,速发电的发电机,工肌肉直线电机,导电机,动机故障诊断 , 船驱动用电动机,能型电力电子变压器。 在电的传输过程中还包括一个重要的装置,那就是变压器,变压器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 通过电磁耦合实现电能传递的一种静止电气设备。变压器在电的发出和到用户端都要用到, 主要是要降低在传输过程的能量损失。电厂一般建于能源较丰富的地区,如何将发出的电能 经济、高效地输送到远距离用电区域,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问题。目前普遍采用

    21、的办法是 将发电厂的电能通过升压变压器升压后输送出去。因此变压器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 高效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主要是运用电子系统的技术对电机进行控制,进行自动化的操作过程,在过去很多的操 作都是人工进行,但是这样很不方便,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运用,对电机的控制也逐步提高, 在交直流电机、电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电气化铁道、电动汽车、航空、航海,高压直流输 电、柔性交流输电、无功补偿,ups、 航天飞行器、新能源、发电装置等都有着广泛的运用。 总之,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激发人们学习、研究电力电子技术并使其飞速发 展。电气传动技术是电力电子与电机及其

    22、控制相结合的产物,内容涉及电机、电力电子、控 制理论、计算机、微电子、现代检测技术、仿真技术、电力系统、机械、材料和信息技术等 多种学科,是这些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型的综合性学科。对于位置控制系统,也称 为运动控制。电气传动技术诞生于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传动技术大大推动 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步。它是研究如何通过电动机控制物体和生产机械按要求运动的学科。 随着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由简单的继电、接触、开环控制,发展为较复杂的 闭环控制系统。 三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主要涉及电能的产生、变换、输送、分配、控制的 理论,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规律、以及

    23、相应的测量、保护、调节、控制系统的理论和 技术。电力工业的发展水平是反映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在世界人均用电量中,中 国是很低的,相比较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电在人们中的广泛 运用,一旦突发停电,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在我国湖北1972年7月27日大面积停电事故, 造成武汉、黄石、黄冈地区全部停电,经济损失2400余万元,华中1982年8月7日电网稳 定破坏事故,造成湖北地区大面积停电,武钢、冶钢等重要用户严重受损,部分设备损坏, 10小时后恢复正常。 在发电的过程中包括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部分,电力网是发电设备和用电设备之 间输送和分配电能的网络。电力系统是由发

    24、电机、升降压变压器、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 和广大用户的用电设备所组成的统一整体。动力部分是电力系统加上带动发电机转动的动力 部分。电力网包括超高压电力网,区域电力网,地方电力网。 电力系统中,发电厂是个很重要的环节,其中有火力,水力,核电厂,还包括一些新的 能源,火力是利用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的化学能来生产电能的工厂。水力是利用水库、河 流所蕴藏的水力资源来生产电能的工厂。核电厂是利用核能发电的工厂。潮汐能发电厂是利 用核能发电的工厂。还有地热发电厂,太阳能发电厂等,都是我们需要去开发的能源,中国 电力工业展望:装机容量成倍增长 2020年达到900gw用于发电的能源比重大幅提高,发电 能源

    25、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加强电源建设,继续发展火电,大力发展水电,加速核电 国产化,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力度。 四 前沿展望 如果在二十世纪中期以前,电工学的发展主要基于电磁场与固体的相互作用, 电机学主 要在发展旋转电机, 则从新原理与新理论的角度看, 二十世纪后半期电工新技术的重大进 展则基于电磁场与流体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和直线电机研究的深入。这时物理与天文研究中发 展起来的等离子体物理学与电磁流体力学开始向工程应用方面蓬勃前进,与人类能源、电力、 交通及其他工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开创并推进着受控核聚变,半导体的发展为电工领域提 供了多种电力器件与光电器件。电力电子器件为直流输电,电气铁路,各

    26、种节能电源和自动 控制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光电池效率的提高及成本的降低为光电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 了良好基础,使太阳能发电已在边远、缺电地区得到了实际应用,并有可能在未来电力提供 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五 体会 通过对电气工程相关书籍的学习,我们对要学习的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了解到 了目前电气工程发展的状况,和我国电力的现状,目前我国的电力发展还很低,相比较发达 国家而言,还有很大的路要走,随着各行业对电力依赖越来越高,电力工业成为国民生产的 基础命脉。怎样节约能源,和发展新的能源,方便的运用能源,是我们需要去研究的,电网 的自动调节,新型能源的开放,都是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27、】 肖登明。电气工程概论,中国电力出版社。20xx。 【2】 熊信银 。 电气工程概论。中国电力出版社。20xx,。 【3】 范瑜 。 电气工程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4】 李志民 ,电气工程概论。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 【5】 胡敏强 程明 李扬。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与知识体系框架。20xx,4:44-46. 【6】 于仲安 梁建伟 杨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20xx,3:175-177. 【7】 解乃嘉,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运用。20xx,33(1):100-100. 【8】 吴小凤,电气工程发展战略及人才培养机制探讨。20xx

    28、,30(2):173-173. 【9】 丁中奎。浅谈城市电气工程的自动控制技术。20xx,29(1):291-291. 【10】黄亦东。关于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运用的探讨。20xx,20(1):317-317.篇二: 电气专业概论读书报告成绩: 20xx-20xx学年 2 学期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概论”课程读书报告未来电力技术趋势姓 名: xxx专 业: 电气工程xx自动化 班 级: xx学 号: 20xx 年 5 月 未来电力技术趋势 摘要 在跨入21世纪之际,人类面临着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在有限资源 和环保严格要求的制约下发展经济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话题。所谓“可持续发

    29、展”是指当代 的发展应以不损坏子孙后代的环境权益和生活质量为前提。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的全球气候 变化便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由于化石燃料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引起的全 球变暖的趋势还在发展。近年来自然灾害大幅增加、地表平均气温升高、冰川溶化便是证据。 另一方面,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据国际能源协会(iea)统计,19711991 年期间全世界一次需求量每年平均增加2.4%,电力每年平均增长4.1。预计,199120xx 年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每年平均增长2.1,发展中国际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工业化发展 和城市化进程等因素,对能源需求的增长更快。目前发展中国家有70人口(2

    30、0亿)缺电, 今后这些地区的能源短缺将更加严重。为了维持当代的发展,化石燃料利用的势头不减。 我国人口众多,又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能源供需矛盾突出。此外,化石燃料在一次 能源中占很大比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新的能源发展战略,采用新技术。舍此别 无他途。 本文将分析21世纪我国电力工业面临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的 技术,下世纪可 能出现的技术突破,在此基础上,介绍几项电力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关键字:发展 能源 电力momentum dont reduce.chinas population is numerous,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31、 stage,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contradiction. in addition, fossil fuels in the primary energy accounting for a large proportion.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st implement new energy development strategy, using new technology. there is no way the shaped.this article will analyse the 21st century challenges facing our country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technology needed to next century of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might appear, on this basis, introduces


    注意事项

    本文(电气专业读书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